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何兴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8):561-561,563
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与督脉的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脑髓损伤”、“神机失用”是中风病发病的病机关键,督脉痹阻是中风病发病的经络学基础,而督脉为联系脑和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桥梁。在临床治疗上,疏通督脉可醒神开窍,促进脑髓修复,从而恢复脑髓对人体生命活动功能的总体调控。 相似文献
3.
5.
6.
阐述了督脉学说并结合文献有关中风的论述,认为以调畅督脉、疏通经络、活血祛痰、补肾助阳、醒脑开窍为治疗脑卒中的大法,从调督脉治疗脑卒中,以改善脑卒中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从肾、督脉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认为强直性脊柱炎(AS)的发病主要责之于肾、督脉。肾督亏虚、阳气不足为其本;后天外邪侵袭(风、寒、湿),饮食劳倦,情志不遂,气候环境等为其标。治疗宜温肾壮督,通络止痛,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8.
9.
10.
产后受寒经脉挛缩从督脉论治上海盛昌天华电子有限公司卫生科林洁(200233)患者陈某,女,32岁。起病于4年前第一胎产产后26天,正值盛夏,有客来访,患者用右手从冰箱取饮料酬客,当晚右手第四、五指及小鱼际觉麻木、冷痛,逐渐向上延伸至臂,2年后,左手臂... 相似文献
11.
异病同治是中医治疗的特色之一,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在针灸临床实践中,基本相同的腧穴组方可治疗不同脑疾病。阿尔茨海默病(AD)与帕金森病(PD)是世界范围内最普遍的两个脑老化疾病,两者在临床表现、神经递质差异和病理学改变特点及病因学上有很多共同的特点和交叉重叠的现象。从督脉入手,选针刺人中穴、百会穴、大椎穴为主治疗AD和PD,对于从针刺效应角度阐明异病同治的机理以及提高临床疗效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韩冰教授是全国五百位名老中医之一,集近40年的临床经验,对治疗妇科疾患,有其独到之处。其重视奇经八脉理论在妇科临床中运用,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获益匪浅。下面将韩冰教授从督脉论治妇科病的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颈背腰腿痛从督脉论治的临床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瑞金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9,7(5):30-31
颈背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性疾病。历代中医古籍均无专门记载,临床并无辨证论治的规律可找,但该病又严重地危害着人体健康,为此笔者大胆从中西医两方面探索,积极地寻找其发病特点及诊治规律,临床发现该病除不内外因以外,发病特点不论是生理病理变化,还是在诊断治疗方面,颈背腰腿疼痛无不与督脉密切相关,临床这一新发现又促使自己更进一步的探析,在此基础上经过自己二十多年数以万计病例的观察分析、笔者在中医临床上率先提出了“诸颈背腰腿痛,皆属于督”这一新理论,以冀不断丰富中医理论宝库。1 病案分析1.1 … 相似文献
14.
15.
16.
自闭症是儿童神经系统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其三大核心症状为语言交流障碍、社交障碍和行为异常,常见伴随症状有遗尿、睡眠障碍、不良饮食习惯、脾胃功能紊乱等[1].现代医学认为自闭症是一种脑功能障碍的表现.《灵枢·脉度》曰: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中医认为其属于无慧语迟胎弱等范畴,其病位在脑,与...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罹患脊柱相关疾病如腰、颈椎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及强直性脊柱炎等,会逐步出现不同程度的脊柱疼痛,迄今尚无特效疗法。鲍远程教授认为,脊柱疼痛应分清病因病机,从督脉辨治,分型遣方用药。本文归纳总结鲍教授论治脊柱疼痛经验,并附临证医案,以彰其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从督脉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补肾强督中药、腰段督脉电针与督脉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保守疗法联合口服扶他林片治疗。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腰痛功能分级评分(FRS)与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M-JOA)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20、40天后,VAS、FRS与M-JO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40天后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从督脉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部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20.
督脉十三针为主治疗中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笔者以针灸界前辈王乐亭的经验方“督脉十三针”为主,治疗中风50例,并与对照组48例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愈率为14.6%,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笔者认为:针刺督脉,取一经之穴,可以疏通多条经脉之气血,从而达到治疗中风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