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通心络胶囊口服,对照组30例用消栓通络胶囊口服,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刘深  王宏涛  魏聪  常成成  吴以岭 《中草药》2017,48(11):2321-2326
脑卒中在全球范围内是第2大致死以及主要致残性疾病,而在中国其已超过心血管疾病成为第1致死因素。因此,防治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除唯一证明有效的静脉溶栓药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外,其他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或疗效不确定。而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引起广泛关注,通心络胶囊是其中研究较多的代表药物之一。从血管保护和神经保护2方面,就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通心络胶囊对2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血脂的分析,评价通心络胶囊的疗效。方法:对48例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2个月后,分析患者颈动脉斑块、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颈动脉斑块、血脂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以明显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面积,同时降低甘油三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供血。  相似文献   

4.
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方法:将65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5例,采用通心络胶囊(由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口服每次4粒,日3次,对照组30例,给予尼莫地平片剂(由德国拜耳公司生产)治疗。口服每次30mg,日3次,均治疗4周为1疗程,采用单盲法给药。结果;通心络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组显效17例(48.5%),有效15例(43.0%),无效3例(8.5%),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显效12例(40%),有效12例(40%),无效6例(20%),总有效率80%;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通心络胶囊可显著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有91.5%的病例经过治疗后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SPECT)显示局部脑血灌注损伤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通心络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气虚血瘀,脉络瘀阻等所致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偏身麻木不仁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以及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改善脑供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5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中患者采取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通心络胶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通心络胶囊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前后用超声心动图仪测定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以及Tei指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LVEDD、LVESD、Tei指数显著下降(P〈0.05),LVEF、CO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能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运动疗法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惠东县平海镇港口卫生院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完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通心络胶囊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 6 5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 35例 ,采用通心络胶囊 (由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 ,口服每次 4粒 ,日 3次。对照组 30例 ,给予尼莫地平片剂 (由德国拜耳公司生产 )治疗。口服每次 30mg ,日 3次。均治疗 4周为 1疗程 ,采用单盲法给药。结果 :通心络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 ,治疗组显效 17例 (48.5 % ) ,有效 15例 (43.0 % ) ,无效 3例 (8.5 % ) ,总有效率 91.5 % ;对照组显效 12例 (40 % ) ,有效 12例 (40 % ) ,无效 6例 (2 0 % ) ,总有效率 80 %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 ,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同时通心络胶囊可显著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 ,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有 91.5 %的病例经过治疗后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 (SPECT)显示局部脑血灌注缺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 :通心络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气虚血瘀、脉络瘀阻等所致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偏身麻木不仁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以及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改善脑供血。  相似文献   

9.
张念  万勇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1984-1984,203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液流变性、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后血液流变性、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下降,而治疗组降低尤为显著;D-二聚体水平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治疗组明显下降。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D-二聚体水平及肺动脉高压,抑制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疗效肯定,通心络胶囊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查找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27篇,共2 908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 490例,对照组1 418例。Meta分析结果:益气活血方药或其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面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5.39, 95% CI(4.03,7.22), P<0.000 01];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方面与单独应用西药常规治疗比较,其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WMD=-2.99, 95%CI (-3.26,-2.72), P<0.000 01];此外,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亦优于单独应用西药常规治疗[WMD=9.65, 95%CI (8.36,10.93),P<0.000 01]。其中2篇研究的不良反应表现轻微。结论:现有的相关数据表明,益气活血方或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较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疗效更好,且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由于本Meta分析纳入研究较少,证据强度有限,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栓肠溶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晌。方法: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栓肠溶胶囊,0.4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于治疗前后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Bartbel指数量表(MBI),检测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沉降率(ESR)],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聚集率(PAR)及D-二聚体]及疗效指标(梗死灶体积,MESSS评分及MBI)。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HCT,Fib及ESR),凝血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HCT,Fib及ESR)及疗效指标(梗死灶体积,MESSS评分及M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30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流变学、凝血及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消栓肠溶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改善血流变学和抗凝血功能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入组时,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the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4周末,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3.53±0.50)分、(4.42±0.9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4,P=0.000);观察组Bathel评分(61.31±11.83)分较对照组的(55.56±10.28)分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8,P=0.016)。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微血管新生及血流灌注状态的影响。方法利用开颅结扎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筛选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大、中、小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给药14天后,免疫组化方法测定MCAO大鼠微血管密度(CD31)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脑组织微血管形态及血流灌注量。结果通心络大、中剂量组,尼莫地平组CD31蛋白阳性分布密集且着色显著,均强于模型组;通心络大、中剂量组,尼莫地平组均能够促进脑缺血皮层区微血管的血流灌注量(P〈0.01,P〈0.05),其中通心络大剂量组效果显著(P〈0.01)。结论通心络显著增加缺血侧脑组织微血管密度,促进脑缺血后微血管新生,增加缺血脑组织的血流灌注量,发挥一定的血流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情志顺势心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情志顺势心理干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测评并对比分析。结果:情志顺势心理干预后,HAMD评分干预组(15.46±2.78)明显低于对照组(19.70±2.99),SF-36评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较,两种评价结果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志顺势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不同体质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参照王琦的体质分类标准分类体质,通过临床观察和量表测定,了解不同体质类型患者临床特点和发病3个月的预后(NIHSS,BI,MRS)。结果:①气郁质患者危险因素积分显著低于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和瘀血质患者(P0.05);气郁质患者NIHSS显著低于气虚质、阳虚质和痰湿质患者(P0.05),而BI明显高于后者(P0.05)。②3个月后不同体质类型患者NIHSS、MRS、BI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体质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存在差异,但治疗后的近期预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中风临床路径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所开展的缺血性中风临床路径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对比实施临床路径之前与实施临床路径之后患者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实施缺血性中风临床路径之后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实施缺血性中风临床路径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首次发生脑梗死与复发脑梗死的l临床特点。方法采用Logi5tic回归分析,回归模型以脑梗死为因变量,年龄、性别、高血压痛、糖尿病、三酰甘油(TG)、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尿酸、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斑块及吸烟为自变量,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缺血性脑卒中首次发生脑梗死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复发性脑梗死10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年龄、糖尿病、LDL-C、颈动脉斑块及吸烟是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的缺血性脑卒中首次脑梗组年龄63.26岁±9.93岁,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复发脑梗死组,收缩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o.05);首次脑梗组胆固醇、TG、LDI。一C均高于复发组(P〈O.05);复发脑梗组年龄66.35岁±9.51岁,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首发组(P〈O.05)。颈动脉斑块性质分析,两组均以硬斑为主,结果无统计学意义。首发组入院及出院时NHISS评分均低于复发组(P〈0.05)。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率中首发组以部分前循环梗死(PICA)比例最多,而复发组以腔隙性脑梗死(LACI)比例最多,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首次脑梗死组收缩压高,血脂明显异常,而复发脑梗组血液黏度升高;首次脑梗组以部分前循环梗死为主,复发脑梗组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呈多灶病变;复发脑梗组患者预后差,遗留神经功能缺损较明显,住院时间延长,卒中相关性痴呆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9.
小檗碱对脑缺血大鼠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逸  李萍  季勇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2):1084-1085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脑缺血大鼠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低压低灌方法复制大鼠脑缺血模型,应用MCIP微循环图像处理系统,通过开放式颅窗观察小檗碱对软脑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结果:小檗碱能扩张软脑膜微循环微动脉,加快微循环血流速度。结论:小檗碱具有改善软脑膜微循环,抗脑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复方颗粒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血浆中强啡肽(dynorphin,Dyn)、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抽取14只,作空白对照。另抽取15只,假手术处理后,作假手术组。其他大鼠称重后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建立临床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纳入实验,随机分为模型组、脑心通组、补阳还五汤复方颗粒高剂量(30.4 g·kg-1)组、补阳还五汤复方颗粒低剂量(15.2 g·kg-1)组,共6个实验组。各组连续灌胃蒸馏水或相应药物7 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模型大鼠血浆中强啡肽,神经肽Y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中神经肽Y含量(1.31±0.05)μg·L-1与空白组(1.01±0.06)μg·L-1相比升高(P<0.01),模型组血浆中Dyn含量平均值(15.87±1.57)ng·L-1与空白组(2.31±0.95)ng·L-1相比升高(P<0.01),补阳还五汤复方颗粒组血浆中NPY含量(1.23±0.06)μg·L-1,Dyn含量(3.02±0.56)ng·L-1,与模型组相比降低,表明补阳还五汤复方颗粒能使大鼠血浆中异常升高的Dyn、NPY含量降低,趋近正常水平。结论:补阳还五汤复方颗粒对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可能与调节脑内神经因子水平、神经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