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针对目前本科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不足与科研能力培养质量不高的实际问题,以中医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为例,在本科生导师制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从影响科研创新能力的因素、培养经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探讨如何快速高效提升针灸推拿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培养其独立的创新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探索适合在中医药院校推广应用的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方法通过4个阶段对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兴趣、意识、知识、能力和素质5个方面进行培养。结果 6年的系统性培养实践结果显示,护理本科生参加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科研创新的意识明显增强,获得的科研创新成果逐年增多,科研创新素质不断提高。结论该培养模式形成了兴趣—意识—知识—思维—行为—能力—素质的良性循环,符合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3.
建构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生个性化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本文结合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经验和体会,探索个性化教学模式改革,以期提高针灸推拿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培养现代化高层次中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4.
中医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探讨中医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结合中医药专业特点,提出对中医专业本科生要加强科研创新意识培养;建立科研师资队伍,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定期举办学生科研论坛,设立学生专项科研基金,对学生科研项目进行资助;开放重点实验室,让本科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通过多途径培养中医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军  刘明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12):1289-1291
多数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重点均在临床技能和诊疗思维方面,但其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全被忽视,而研究生有别于本科生的区别之一即为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因此通过创新机制、创新环境以及导师和研究生等方面寻找创新性培养缺失的原因,并从以上方面研究对策。在不影响临床操作能力培养的前提下进行科研创新活动,从而提高专业型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如何高质量完成对中医针灸人才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针灸临床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中医针灸发展与国际化的需要,提高针灸核心竞争力,彰显中医药软实力,以《中医药科学研究发展纲要(2006~2020年)》为指导,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对建立国家级针灸临床实用技术应用与发展基地进行前瞻性的软科学研究。国家级针灸基地建设坚持以加强针灸临床病种研究为主体,强化针灸临床科研规范和高水平中医针灸临床科研人才队伍培养为两翼,走"一体两翼"基地业务建设模式,集医疗、科研、国际培训、国际交流为一身,形成全国一流的针灸临床中心。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的发展,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中西医结合专业以建设重点学科为契机,确立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设立开放基金,建立科研水平高的教师人才梯队,搭建实验平台并实行实验教学改革,以提升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针灸推拿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临床学科,目前大多中医药高等院校对其专业人才培养旨在为各级医院输送以临床技能型为主的针灸医师,往往忽略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挑战杯"是当代学生展现课外学术创新成果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基于"挑战杯"平台,找出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薄弱环节,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管理机制和奖励机制改革、建立高效的合作团队4个方面,结合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力图探索构建提升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背景下,基层针灸人才和高端学术人才的需求激增,传承与创新能力培养成为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专业基于"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与二级工作站"和"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二级工作站"的建设,采用"自主学习与有效互学相结合、口传心授与示范身教相结合、实践操作与大创实验相结合"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导师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手段开展针灸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创新,遵循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突出学生临床针灸技法的提高,启迪创新思维,为培养新时代博采众长的应用型针灸推拿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分析西方医学研究的先进性和优势,对比西方医学体表神经刺激与传统中医针灸的差异,以期对我国针灸科学研究有所启发。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系统归纳美国刺激外周神经减轻症状(stimulating peripheral activity to relieve condition,SPARC)计划的前期研究基础、研究内容及成果,从理论体系、刺激部位、刺激方式、作用机制等角度比较西方外周神经刺激与中医针灸的异同点。通过对比分析发现,SPARC计划"高分辨率神经环路图谱"的系统构建,本质上正是我国传统经络腧穴分布图的升级版,与中医针灸研究在神经系统起源、刺激部位方面存在相似点。在其他国家"中医本土化"的冲击下,借鉴国际先进研究技术、汇聚顶尖人才、鼓励开放与创新将是中国医者提升针灸科研质量、掌握知识主动权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2004年至2013年针灸文献,探索提高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针灸信息库》,采用计量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常用穴位、常用治疗方法、治疗次数、HAMD值、疾病程度、不同病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多因素分析证实中度抑郁症是针灸治疗的适宜证;治疗次数以11~20次为宜;百会、内关应用频次为最高,百会配内关、太冲,百会配内关、三阴交可作为最佳配穴;治疗方法以针刺为主,单纯电针疗法和单纯针灸疗法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氟西汀,针灸配合氟西汀可提高临床疗效。结论针灸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林栋  吴强 《中国针灸》2012,32(2):97-100
对影响针灸效应的诸多环节进行探讨,从针灸临床研究指向及研究特点等方面剖析针灸临床研究方法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基于针灸临床效应研究所具有的复杂的多因素特性,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在多元统计分析基础上的针灸临床研究方法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1957~2005年针灸文献,探索针灸治疗腹泻用穴和治疗方法的规律,以期为针灸标准化研究提供客观的、可靠的数据.方法根据《中国现代针灸信息数据库》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针灸治疗腹泻足三里、天枢、神阙应用频次为最,也是最佳组穴.成人腹泻以慢性腹泻为主,多用灸法;小儿腹泻以急性为主,多用穴位贴敷、水针.结论针灸治疗腹泻,多以针刺、灸法为主,建议足三里、天枢为针灸治疗腹泻基础方,并可随症选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配合麦粒灸对颈椎病颈痛患者颈部压痛阈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获得合格受试者共15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配至针灸组、针刺组、灸法组。针灸组于针刺结束后予以麦粒灸治疗,针刺组只予针刺治疗,灸法组只予麦粒灸治疗。3组受试者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运用M-tone压痛测试仪,于每次治疗前、后对受试者的颈部压痛阈进行测量。结果 3组接受治疗后压痛阈均增加,自第6次治疗开始,针灸组患者压痛阈明显优于其余两组(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针灸组压痛阈升高幅度最大,其后依次为针刺组和灸法组;每次干预前后压痛阈的差值比较,3组出现峰值的时间不等,针灸组出现最早,其次是针刺组和灸法组。结论针刺配合麦粒灸可明显升高颈椎病颈痛患者颈部压痛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针刺指力作为贯穿整个针刺操作过程的重要环节,在针刺量学研究中开展针刺指力相关的量学研究非常必要.笔者检索了近20年来针刺指力和针刺作用力相关文献,发现虽然在针刺指力研究方面已经做了一些探索,但比较零散,缺乏深入的研究,仍属于针刺量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应提高针灸界对针刺指力研究的重视程度,加强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加强针刺指力相关测量仪器的研制,扩大其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以便更好更快地推进针灸的现代化及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针灸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RA)形态学病变、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对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影响、对氧自由基酶类等的调节及对细胞因子的调节等方面综述针灸治疗RA机理,提出今后的研究应该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从细胞水平和基因水平,加大针灸对RA患者在形态学方面的影响和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针灸治疗HIV阳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 HIV阳性患者面瘫的疗效。方法 对 HIV阳性面瘫进行分组治疗 ,分为针刺组、艾灸组、针灸组及对照组 (维生素 B1 、B1 2 肌肉注射 )。结果与结论 针灸组总有效率为 10 0 % ,与针刺组、艾灸组及对照组比 ,有显著差异 (P<0 .0 5 ,P<0 .0 1) ,表明针灸并用对于 HIV阳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1954 ~ 2009年针灸文献,探索针灸治疗癌症疼痛用穴和治疗方法的规律.方法:根据《中国现代针灸信息数据库》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足三里、阿是穴、三阴交使用频次为最,足三里、三阴交是最佳组穴,治疗方法以针刺和针药并用为主.建议足三里、阿是穴、三阴交可作为针灸治疗癌症疼痛基础方,并随证选穴.结论:针药并用治疗癌症疼痛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王毅 《中国针灸》2012,32(2):171-172
介绍针灸疗法在马达加斯加的发展概况。针灸疗法自1975年由中国援助医疗队传入马达加斯加。在中国医疗队援助的4所医院里均建有针灸科,配有10~20张病床供针灸师使用。以瓦图曼德里市医院和桑巴瓦市医院为例介绍马达加斯加综合医院针灸科的一般情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探讨针灸疗法在该国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