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6)与实验组(n=36),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施以家庭康复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7.22%;其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2014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干预,40例实验组患者则选择康复护理,对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22.5%、2.5%,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为脑卒中偏瘫患者提供康复护理,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7例,其中实验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孙静 《环球中医药》2013,(Z1):221-222
目的对我院神经内科中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观察和分析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32例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成实验组66例,对照组66例。对照组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结果经过护理1个月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6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患者发生偏瘫的机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彭丽延  李素惠 《光明中医》2014,(10):2185-2187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60例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加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在相应干预4周后的肌力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加强制性运动护理干预措施,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药熨配合中医推拿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将收集的1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药熨配合中医推拿,观察8周。[结果]接受观察后,实验组步行能力均在1~4级,且例数多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步行能力多为1~6级,实验组康复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药熨配合中医推拿的康复护理可以使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较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诊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120例急诊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出院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急诊脑卒中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护理组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为86.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将中医护理应用到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受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我院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观察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较高,焦虑、抑郁情绪较轻(P <0.05)。结论:为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F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指导及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治疗组采用社区康复指导及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家庭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指导及护理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踝关节护理模式的康复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74例该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行踝关节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评分、康复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相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4、8周后实验组下肢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平衡量表评分较高,实验组脑卒中偏瘫护理满意度(94.59%)高于参照组(75.6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踝关节护理模式能够促进其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各37例,并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而言,实施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按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电针疗法,治疗30天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表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评价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shworth和C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康复疗法与常规康复疗法结合电针均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痉挛程度.但常规康复疗法结合电针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生命体征平稳后即给予康复训练,另一组仅给治疗和护理常规。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来测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早期康复训练组日常生活活动及肢体运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方法:将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康复护理,一组为临床护理。.康复护理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洁疗,为脑卒中患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进行综合康复护理;临床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以及通常临床护理。结果:早期康复护理明显好于,临床护理。结论:康复护理在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对80例脑卒中致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40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早期康复护理实施组病员患侧肌力恢复明显对照组,后遗症明显少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起看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建娥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138-13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后康复效果的观察。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分别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脑卒中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伴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吞咽情况。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伴吞咽障碍脑卒中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吞咽功能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脑梗死偏瘫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康复中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两组,一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二组:实验组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5%对护理方案疗效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实验组治疗后FMA评分、GQO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上肢功能、下肢功能以及手指功能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实施中医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5月我院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B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