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安平 《临床医学》2001,21(9):41-4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中轻、中度占绝大多数。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并能抑制细胞因子和肥大细胞的产生,是目前较肯定的治疗哮喘药物之一。由于具有高疗效与安全性,吸入疗法已逐渐替代口服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治疗中的地位。本文通过研究哮喘患儿吸入不同剂量必可酮(一种糖皮质激素)3个月后临床控制情况,来探讨小剂量治疗轻、中度哮喘的可能性,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吸入疗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本质及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已逐渐确定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应作为控制哮喘气道慢性炎症的首选药物。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患者在吸入皮质激素类药物时,由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尤其对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知识的严重缺乏,影响了哮喘患者对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遵医行为,使雾化吸入治疗得不到很好的开展,本研究旨在探讨增加哮喘防治知识教育对哮喘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气雾剂依从性的作用,从而寻找有效的方法改善和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简称慢喘支)为我国常见病,临床主要以发作性支气管痉挛为主,并有持续性气道阻塞及慢性咳嗽、咳嗽为特征。我们采用布地奈德干粉剂吸入观察慢喘支、支气管哮喘及单纯性慢支的疗效对比,探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李荣 《临床荟萃》1998,13(10):433-434
支气管哮喘的牲征是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嗜酸性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浸润,微血管渗漏、粘膜水肿,上皮细胞损伤、脱落、粘液分泌增加.气道反应性增高。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主要从抗炎和扩张支气管着手。巳证实一氧化氧(NO)有抑制气道粘液分泌及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外源性NO吸入在支气哮喘的疗效及副作用已有报道。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NO的适应证、禁忌证、浓度、时间、疗效、副作用的综述,旨在探讨NO吸入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是近年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首选的治疗方法,如能进行规范的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抗炎治疗,几乎所有的哮喘均能得到控制。吸入方式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有报道.通过MDI进入下呼吸道的药物只有10%左右,干粉剂硝高一些。只有增加药物进入气道的剂量,才能提高治疗效果。为此,我们对药物的吸入方式进行了改进,明显提高了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普米克令舒吸人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液分泌、粘膜水肿导致气道阻塞,引起气道阻力增加,通气功能障碍。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非特异性抗炎作用,与β2受体激动剂共为治疗哮喘发作的一线药物。现用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可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进行研究,按照抽签原则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分别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与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对比,气道阻力、气道传导率均无较大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对比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及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FEV1占预计值比例对比均无较大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在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长期吸入必可酮气雾剂对哮喘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BA)是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目前普遍认为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否会影响患者糖代谢少见报道。我们观察43例长吸人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气雾剂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抗哮喘药物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为气道炎症 ,其治疗包括两方面 :一是应用支气管舒张剂以缓解急性期的喘息症状 ,二是应用糖皮质激素 (主要指吸入激素 )、抗白三烯药物等控制气道炎症 ,以控制气道炎症治疗更为主动和更为重要。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 (简称激素 )治疗哮喘已经 4 0余年 ,但  相似文献   

10.
金玲  叶婷 《上海护理》2013,13(4):61-62
吸入糖皮质激素现今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具有可直达呼吸道患病部位、操作简单、起效快和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等诸多优点。目前临床上使用较为普遍的吸人糖皮质激素多为干粉吸入器,部分患者采用吸入治疗后会出现口腔不良反应而影响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1.
哮喘患儿糖皮质激素吸入1年依从性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气道的慢性炎症,特点为气道的高反应性,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喘息。专家认为哮喘发病率在全球内呈上升趋势,儿童占85%。多年临床实践表明,长期糖皮质激素吸入是预防治疗哮喘的有效措施。患儿及家长是否依从医嘱与控制喘息发作,减少发病率密切相关。笔者探讨了哮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与复发率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和哮喘控制间的关系,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支气管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哮喘相关知识问卷、吸入糖皮质激素依从性量表、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于2007年2月-2008年2月对204例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采集病史、症状,并记录肺通气功能检查结果.[结果]支气管哮喘病人哮喘相关知识得分(60.70±9.88)分;依从性总分为(14.69±3.57)分;支气管哮喘病人控制总分为(18.09±5.03)分;支气管哮喘病人依从性与控制率呈正相关(r=0.185,P<0.01).[结论]随着支气管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哮喘控制水平也相应提高,同时,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和哮喘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1]。白细胞介素-16(IL-16)是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中最近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对CD4T细胞具有特异性趋化活性,参与哮喘发病极早期调节[2]。本实验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IL-16水平的变化,旨在初步探讨IL-16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哮喘患者血浆IL-16及肺功能的影响,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健康对照组(A组):本院健康体检人员,年龄19~56岁,并符合以下条件:…  相似文献   

14.
雾化吸入酚妥拉明终止重症支气管哮喘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对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机械通气治疗无效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经人工气道给予雾化吸入酚妥拉明5-10mg,在持续监护下给予固定潮气量,观察患者气道峰压的连续变化。结果:患者的气道峰压雾化后明显下降,喘息终止。结论:雾化吸入酚妥拉明对控制气道压、终止支气管哮喘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目前糖皮质激素已成为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我科在对4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全身应用解痉、平喘、抗炎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文艳  刘宝欣  孙白云 《临床荟萃》2007,22(18):1349-135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药物,而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控制这种气道慢性炎症最有效的一线药物。目前随着吸入激素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问世,使大部分中重度哮喘患者得到长期的控制。但是仍有部分哮喘患者由于药物价格较高等原因不能坚持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是由气道慢性炎症病变引起的支气管高反应性 ,在外源性和 (或 )内源性刺激因素触发下而导致广泛的、可逆的气道狭窄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 [1 ] 。哮喘的治疗原则为以抗感染治疗为主 ,辅以支气管扩张药物治疗。近年来哮喘药物治疗进展很快 ,现将近年来的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抗炎药物1.1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已被公认为治疗哮喘的最有效方法。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炎症细胞趋化效应 ,阻止炎症介质的释放 ,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合成及花生四烯酸经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途…  相似文献   

18.
董正惠  陆影  李萍  王惠妩 《护理研究》2010,24(8):2113-2116
[目的]探讨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和哮喘控制间的关系,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支气管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哮喘相关知识问卷、吸入糖皮质激素依从性量表、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于2007年2月—2008年2月对204例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采集病史、症状,并记录肺通气功能检查结果。[结果]支气管哮喘病人哮喘相关知识得分(60.70±9.88)分;依从性总分为(14.69±3.57)分;支气管哮喘病人控制总分为(18.09±5.03)分;支气管哮喘病人依从性与控制率呈正相关(r=0.185,P〈0.01)。[结论]随着支气管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哮喘控制水平也相应提高,同时,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和哮喘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门诊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167例成人哮喘患者.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哮喘用药依从性量表和哮喘知识问卷分别测评患者的一般资料、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和哮喘知识水平;让患者采用吸入装置模型演示糖皮质激素的吸入方法,依据吸入技术的6个步骤判断患者的吸入方法是否正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好的比例为37.7%.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疾病严重程度[OR =0.61,95%CI(0.44,0.86),P=0.01]、哮喘知识[OR=1.12,95%CI(1.01,1.25),P=0.03]及吸入技术[OR=2.94,95%CI(1.36,6.36),P<0.01]对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门诊成人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不佳.疾病严重程度、哮喘知识及吸入技术影响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1 雾化吸入疗法适应证和禁忌证 1.1 适应证 直接向呼吸道给药:发挥药物对气道的直接作用,降低药物的全身不良反应。目前常用的雾化治疗药物有吸入B受体激动剂、胆碱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细胞膜稳定剂以及化痰药等等。只要有使用这些药物的指征者均可使用雾化吸入治疗。这些药物主要的适应证是支气管哮喘,COPD或部分支气管扩张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