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99例听损伤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及其与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极低出生体重 (VLBW)分别或同时存在时的听力损伤特点,为早期治疗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1998年 1月至 2004年 2月,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 199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 199例 (398耳 )新生儿分为单纯高胆红素血症组、高胆红素血症 +HIE组、高胆红素血症 +VLBW组、高胆红素血症 +VLBW+HIE4组,对每组患儿予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ABR总的反应阈为(57 12±21 53)dBnHL,总的异常率为 46 73%。当高胆红素血症与HIE、VLBW三种高危因素同时并存时,其异常发生率、重度异常发生率、平均反应阈均显著提高。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与HIE、VLBW等高危因素分别或同时并存时,听损伤的机率相应增加,听损伤的程度也随之加重。此类患儿更应及早干预,重点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2年8月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42例,另设对照组45例,其中正常新生儿17例,为阴性对照组;非感染组16例,其中吸入性肺炎3例,颅内出血4例,高胆红素血症4例,新生儿窒息5例;局部感染组12例,均为肺部感染.检测4组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降钙素原的表达水平.结果 败血症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为89.23±19.45(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败血症组恢复期CD64表达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CD64取临界值为40.96平均荧光强度,诊断败血症的敏感度为94.6%,特异度为86.7%.结论 CD64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判断病情、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肠道菌群特点及与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onidase,β-GD)活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入院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50例为高胆红素血症组,选取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两组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差异。通过酚酞-葡萄糖醛酸底物法测定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治疗前后肠道内的β-GD活性。结果 对治疗前高胆红素血症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分布属水平进行比较,发现两组间有52种细菌的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治疗后第3天高胆红素血症组和对照组入组3 d后肠道菌群分布属水平进行比较,发现两组间有42种细菌的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高胆红素血症组新生儿治疗后,埃希氏菌属和葡萄球菌属在肠道内的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5),粪便中β-GD活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5)。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治疗前后粪便β-GD活性与葡萄球菌属和埃希氏菌属丰度均呈正相关(rs=0.5948~0.7245,均P < 0.01)。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肠道菌群存在差异。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粪便中β-GD活性与差异菌葡萄球菌属和埃希氏菌属丰度呈正相关。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调节β-GD活性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通过对新生儿肠道菌群和β-GD活性进行测定和分析,可能对早期评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变化,评价其对肾滤过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组,包括轻度20例,中度26例,重度22例)及28例无黄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血清Cys C、胆红素及Cr、BUN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血清Cr、BU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胆红素血症组Cys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血清胆红素水平与Cys C水平呈正相关(r=0.6751 P<0.05);经治疗黄疸消退后高胆红素血症组血清Cys 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ys C水平是评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肾功能的敏感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一常见的新生儿疾病,胆红素脑病是其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96年2月至1997年6月,采用中药制剂茵栀黄注射液结合西医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根据金氏高胆的诊断标准,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胆红素浓>85umol/L,生后72小时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04umol/L,早产儿>255umol/L,符合以上标准者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一、一般资料将病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最小30分钟,最大28天,新生儿ABO溶血症1例,母乳性黄疸综合征8例,重度窒息合并高胆红素血症3例,早产儿硬肿症…  相似文献   

6.
蓝光强度与光疗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1],其疗效与光的强度关系密切[2]。本文介绍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时光的强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为住院病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日龄1~11天,平均5.4±3.2天。采用上海合力医疗器械厂生产的蓝光治疗机,每个病儿置蓝光箱照射前,先以Minolta Fluor-LiteMeter 451型的光强度测定仪,分别测定正反两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北方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形成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和有机阴离子转运载体2(OATP2)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及非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UGT1A1基因211位点(Gly71Arg)突变及OATP2基因388位点(Asn130Asp)突变,并检验各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种基因突变对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结果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组68例,高胆红素血症组95例,对照组63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组和高胆红素血症组UGT1A1基因211位点突变率和OATP2基因388位点突变率均高于对照组(36.8%、26.8%比14.3%,25.7%、25.8%比9.5%,P均<0.05);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组和高胆红素血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GT1A1基因211位点突变和OATP2基因388位点突变是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5.052(2.383~10.713)和2.692(1.236~5.862)(P=0.001和0.013)。结论携带UGT1A1基因211位点突变及OATP2基因388位点突变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胎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Cys C)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不同胎龄新生儿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98例不同胎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足月儿45例,早产儿53例)及对照组(足月儿及早产儿各20例)新生儿的血清β2-MG、Cys C水平进行测定,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组足月儿血清β2-MG、Cys 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但明显低于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足月儿(Pa<0.01);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早产儿血清β2-MG和Cys C明显高于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早产儿及对照组早产儿(Pa<0.01);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新生儿血β2-MG和Cys 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0.01)。血清β2-MG和Cys C水平与血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与胎龄呈负相关(r=0.563 8,-0.724 6,Pa<0.01;r=0.581 7,-0.831 8,Pa<0.01)。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新生儿胆红素消退期β2-MG、Cys C水平较黄疸高峰期明显下降(Pa<0.0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特别是重度高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3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NEC患儿(观察组)及非NEC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包括产科因素、产时情况、新生儿一般情况、NEC发病前疾病情况及有无应用益生菌等28个项目,应用SAS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92例,对照组130例,两组胎龄和出生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产时窒息、肺炎、呼吸衰竭、生后吸氧、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低钠血症和低钙血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发病前喂养、高胆红素血症和口服益生菌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胆红素血症(OR=0.205)和口服益生菌(OR=0.056)为新生儿NEC的保护因素,肺炎(OR=3.645)和败血症(OR=7.826)为危险因素。NEC组患儿发病前喂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072,95%CI0.010~0.501,P<0.01)。结论肺炎、败血症是新生儿NEC发病的危险因素,高胆红素血症、口服益生菌是新生儿NEC发病的保护因素,发病前喂养率低与基础疾病致延迟开奶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排尿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出生后4~15d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33例,根据不同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为轻中度高胆组(mild to moderate hyperbilirubinemia,MHB)和重度高胆组(severe hyperbilirubinemia,SHB).其中MHB组18例,胎龄(38.6±2.1)周,体重(3.1±0.3)kg; SHB组15例,胎龄(38.9±1.8)周,体重(3.4±0.4) kg.连续4h观察新生儿排尿,记录排尿次数、每次尿量、残余尿量、排尿时觉醒状态.同时选取胆红素水平正常新生儿19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参数的差异.结果 SHB组排尿次数和残余尿量分别为(3.3±1.1)次和(1.8±0.5) ml,显著高于正常组[(2.7±0.8)次和(1.3±0.8)ml]和MHB组[(2.7±0.8)次,(1.4±(0.7) ml],(P<0.05);平均每次排尿量(23.1±8.3)ml明显低于正常组(27.8±7.3) ml和MHB组(26.9±5.6) ml,(P<0.05).排尿时清醒状态百分比在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HB新生儿排尿方式明显改变.排尿方式的改变是否与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影响新生儿排尿中枢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胱抑素C(CysC)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变化.方法 10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高胆组,根据其血总胆红素水平分为轻、中、重3组,各28、58、18例;同时选择40例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非高胆组.测定血尿素氮(BUN)、肌酐(Cr)和CysC,并比较高胆组与非高胆组,以及轻、中、重高胆组新生儿之间的差异;分析各指标与血总胆红素的相关性.结果 高胆组和非高胆组新生儿的BUN、Cr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高胆组新生儿的CysC高于非高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轻、中、重度高胆组新生儿的CysC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39,P < 0.05).新生儿的血总胆红素水平与CysC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 = 0.3,P < 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时,新生儿的CysC增高并随着血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加剧,可能成为判断高胆红素血症时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高间胆)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NSE)的变化及其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分别测定71例高问胆新生儿和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s-NSE含量,并对所有对象于生后第7天进行NBNA评分;按胆红素数值大小分为轻、中、重3组,按NBNA评分值分为>36分、35~36分、<35分3组.结果 高间胆新生儿s-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高于轻度组(P<0.01),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间胆组新生儿NBN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经直线相关分析,s-NSE含量与NBNA评分旱显著负相关(r=0.8843,P<0.001),血清间接胆红素(s-UCB)与NBNA评分相关性较差(r=0.2756,P<0.05),s-UCB与s-NSE无直线相关性.结论 s-NSE测定可以反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损伤;临床以s-NSE含量为依据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干预更合理.  相似文献   

13.
脐血胆红素浓度与新生儿黄疸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94例新生儿脐血和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表明,高胆红素血症组患儿脐血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脐血胆红素浓度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脐血胆红素值≥42.5μmol/L的新生儿78%以后出现严重黄疽(胆红素值≥171μmol/L),说明检测脐血胆红素浓度可预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血活化血小板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小板活化率的变化。方法: 对 1 999年 6~ 1 2月收入该科的足月新生儿进行活化血小板检测。使用Pharmingen公司鼠抗人CD62P-PE单克隆荧光抗体标记。应用美国BectonDickinson公司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小板活化率为 (0.288±0.276),对照组血小板活化率为 (0.086±0.079),观察组血小板活化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t =0.2 9473,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可使血小板活化率增加,提示应积极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以减少血小板活化率增高致微小血栓形成,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碳氧血红蛋白(COHb)检测的意义。方法用德国800系列生化血气分析仪附加的270-血氧仪测定189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及142例日龄匹配无病理性黄疸(对照组)患儿动脉化毛细血管血COHb及静脉血血清总胆红素(STB)。新生儿溶血组予大剂量静脉用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2 d后测定COHb及STB水平。结果溶血组COHb及ST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颅内出血组COH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T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感染、母乳性黄疸组ST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而COH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生儿溶血组大剂量静脉用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后COHb及STB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COHb测定可作为胆红素水平的指标,有助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因诊断及治疗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生儿初发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初发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初发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共284例,男:女=1.51:1。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中,足月儿组ABO溶血、败血症的发生概率高于早产儿组;而早产儿组肺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颅内出血的发生概率高于足月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早产儿比较,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黄疸出现日龄和黄疸高峰日龄均较早,黄疸持续时间较短,胆红素下降速率较快,黄疸高峰时白蛋白水平较高,黄疸高峰时的间接胆红素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足月儿非溶血组相比,足月儿溶血组黄疸出现日龄较小,黄疸达高峰的日龄也较小,黄疸高峰时总胆红素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溶血组经皮胆红素峰值水平高于早产儿非溶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胆红素脑病患儿的头颅磁共振成像异常与胆红素峰值水平并不完全一致。结论足月儿与早产儿、溶血性与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维他纤维对部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维他纤维辅助治疗部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8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维他纤维0.8 g/次,q8h.5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黄疽消退程度、体重、粪便次数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胆红素日月显低于对照组(t=7.96,P<0.01);两组患儿用药前后体重、粪便次数及血浆铁水平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维他纤维对部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持续和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章秀  王治国  沈东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5):1022-1022,1028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时长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符合光疗指征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76例。其中80例持续光疗24 h×2 d为对照组;96例持续光疗12 h、休息12 h×2 d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药物应用茵栀黄、清蛋白等。结果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63.92μmol/L,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64.53μmol/L,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63 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两种不同时长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均显著,间歇光疗有不良反应少、方便喂养,易于护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严重感染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新生儿重症感染的关系,对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入ICU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的48例患儿进行分析,其中男32例,女16例;平均孕周36周(27周~42周);平均出生体重1.85kg(1.1kg~3.5kg);平均入院日龄7.8天(2小时~28天)。按照第二届世界儿科ICU大会和Hayden提出的SIRS诊断标准和分级进行分组,结果显示,95.8%符合SIRS诊断标准(46/48例),符合脓毒症7例,严重脓毒症16例,脓毒性休克23例。随着SIRS病情的进展,病死率增高,脓毒症组无死亡,余2组死亡率分别为31.2%和78.3%(P<0.01);随SIRS病情加重,MODS病例增多,脓毒症组无发生,余2组分别为37.5%和95.7%(P <0.01)。提示SIRS诊断标准亦适用于新生儿严重感染,该分组可以区别疾病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20.
间断兰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院二年来采用间断兰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选自1996和1997年二年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治疗的患儿,其中男32例,女28例,日龄0~7天,37例,8~14天,18例,15~28天,5例。病因:ABO溶血4例,早产儿3例,硬肿症3例,窒息19例,感染13例(肺炎,脐炎,肠炎)原因不明5例,入院血清胆红素浓度:205~256μmol/L16例;257~342μmol/L35例,>342μmol/L9例,入院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二组间日龄,病因等,无显著差异。治疗;对两组病人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