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拔牙窝处理方法对牙槽窝炎性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需拔除慢性炎症牙齿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B组仅搔刮拔牙窝,C组为搔刮拔牙窝+0 D.9%氧化钠溶液冲洗,D组为搔刮拔牙窝+1%过氧化氢溶液+0.9%氧化钠溶液冲洗。并选取同期50例无炎症拔牙患者为健康对照组( A组),抽取牙槽窝内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nzyme-linked imm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炎性因子IL-1、IL-6、TNF-α的浓度。结果 C、D组IL-1、IL-6、TNF-α分别与B组IL-1、IL-6、TNF-α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C组IL-1、IL-6、TNF-α浓度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拔牙窝冲洗后牙槽窝血液炎性因子IL-I、IL-6、TNF-α的浓度与未冲洗比较明显降低,接近无炎症组,0.9%氧化钠溶液冲洗与1%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的牙槽窝炎性因子浓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依那西普对类风湿关节炎(P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白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 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依那西普进行治疗,对2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TNF-α、IL-6以及IL-17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7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西普对RA的临床治疗效果好,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TNF-α、IL-6以及IL-17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琪 《河北医药》2010,32(19):2709-271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1例健康志愿者和79例颅脑损伤患者24h内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1β、IL-6和TNF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升高幅度随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逐渐增加。结论 IL-1β、IL-6和TNF-α在脑损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评价颅脑损伤早期炎症损伤程度的重要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宫腔镜冷刀切除子宫肌瘤对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冷刀去除术治疗。比较2组肌层愈合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博动指数、阻力指数)、炎性因子水平(TNF-α、IL-1β、IL-6)、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6个月2组肌层愈合率均逐渐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相较于术前,1个月时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升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2组子宫内膜血流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均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术前,术后3 d2组TNF-α、IL-1β、IL-6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死亡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RA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和健康体检者10例为正常对照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MTX+TGP+LEF组与MTX组比较,前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后者。治疗前RA患者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两组RA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TNF-α外,IL-1β、IL-6均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1β、IL-6和TNF-α在RA患者发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定期检测其水平并采取对应治疗,对降低RA患者软骨破坏,提高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栾蓉  邱丽筠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24-42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片10mg,1次/d,治疗6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清MMP-9、IL-6和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MMP-9、IL-6和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MMP-9、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的发生与机体炎性反应激活有关。瑞舒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清MMP-9、IL-6和TNF-α水平,在AC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 3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组 41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组 44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清Hcy、MMP-9、IL-6及TNF-α水平.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Hcy、MMP-9、IL-6及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及DM组,DN2组血清中Hcy、MMP-9、IL-6及TNF-α水平高于DN1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 Hcy、MMP-9、IL-6及TNF-α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炎症介质,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Hcy、MMP-9、IL-6及TNF-α有助于DN患者病情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透析患者IL-6、IL-8、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对透析患者血清IL-6、IL-8、TNF-α的影响。方法:选30例维持性HD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行HD串联HP治疗设为(HD HP)组,行常规血透设为HD组。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IL-6、IL-8、TNF-α水平。结果:(1)(HD HP)组治疗后TNF-a显著下降(P<0.05),IL-6、IL-8稍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HD组治疗后TNF-α、IL-6、IL-8均略微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常规血透治疗后患者血清IL-6、IL-8、TNF-α无下降,HP串联HD治疗后IL-6、IL-8略微下降,血清TNF-α明显下降,有利于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100例AGA患者(观察组,T)和100名健康查体者(对照组,C)血清IL-1β、IL-6、IL-18及TNF-α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一般生理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IBM SPSS 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IL-1β、IL-6、IL-18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1β、IL-6、IL-18及TNF-α水平在AGA发病时升高,提示它们参与了炎性反应过程,在炎症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在不同程度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早期血清中的变化,探讨其对GBS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放射免疫法测定75例轻型、59例中型、31例重型GBS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中IL-6、TNF-α水平,另设30名健康人作对照。同时对出院者再次进行肌力测量评定,观察IL-6、TNF-α不同水平对GBS预后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型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中型组其含量水平高于轻型组(P<0.01),但低于重型组(P<0.01)。同等条件下GBS患者早期血清中IL-6、TNF-α水平越高,致残率越高(P<0.05)。结论GBS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中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病情越严重其含量越高;IL-6、TNF-α含量越高,GBS致残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 (TNF)-α、IL-6 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85 例 KOA 患者和 80 例健康对照者(HC)的外周血标本,收集 25 例 KOA 患者的关节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TNF-α、IL-6水平,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采用全自动动 态血沉仪检测ESR。Pearson相关分析KO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IL-1β、TNF-α、IL-6与血清hs-CRP及ESR的相关性。 结果 KOA患者各组血清IL-1β、TNF-α、IL-6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1),且其表达水平随着 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KOA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IL-6表达水平高于血清(均P<0.05);KOA患者各组 血清 hs-CRP、ESR 均高于 HC 组(均 P<0.01);KOA 患者血清 IL-1β、TNF-α、IL-6 水平与 hs-CRP(r 分别为 0.489、 0.426、0.389)、ESR(r分别为0.348、0.423、0.394)均呈正相关(均P<0.05);KOA患者关节液IL-1β、TNF-α、IL-6表达 水平与血清 hs-CRP(r 分别为 0.547、0.644、0.511)、ESR(r 分别为 0.564、0.579、0.589)均呈正相关(均 P<0.01)。结 论 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与hs-CRP、ESR检测可能成为辅助KOA早期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潜在血 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比索洛尔干预治疗对细胞因子、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CHF患者(心衰组)及50例无心脏病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并将心衰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比索洛尔组进行临床干预,随访12周。随访前及12周后均检测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心脏超声及6 min步行试验(six-minute hall walk test,6 WT)。结果心衰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比索洛尔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IL-10有上升趋势;心脏超声除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外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仅左室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改善,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变化;比索洛尔组治疗后IL-6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比索洛尔组6 WT有所改善,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比索洛尔组治疗后6 WT改善更明显。结论 CHF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加而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绝对或(和)相对不足,对CHF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比索洛尔能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升高抗炎性细胞因子浓度,这可能是其改善心脏功能,抑制左室重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在大鼠血管球囊损伤术后对血浆内皮素(ET)及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用药组术前连续5d经尾静脉给予前列地尔(8,24,72μg·kg-1),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术后6,24h,10,21d4个时间点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中ET及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前列地尔各组24h血浆ET含量[(34±s4),(34.9±1.7),(29±3)ng·L-1]与模型组[(73±8)ng·L-1]相比显著降低,P<0.01。前列地尔各组均可在高峰时显著降低IL-1β[(0.267±0.012),(0.136±0.017),(0.142±0.015)μg·L-1,P<0.01],IL-6[(340±43),(243±20),(199±22)μg·L-1,P<0.01]和TNF-α[(3.34±0.24),(1.73±0.27)(1.66±0.29)μg·L-1,P<0.01]的含量,并呈良好的剂量相关性(r=0.747,0.907,0.747)。结论:前列地尔降低大鼠血管球囊损伤术后血浆中ET及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的作用,是其干预血管再狭窄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患者加用胸腺因子治疗条件下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8例(A组)严重胸外伤者加用胸腺因子治疗与57例(B组)不加用者入院第2、4、7天血清IL-6、TNF-α的水平。另设30例健康人为C组。并对两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与C组比较,A、B两组入院第2天IL-6、TNF-α明显升高(P<0.01);A组入院第4天较入院第2天IL-6、TNF-α明显降低(P<0.05),第7天较第4天下降更显著(P<0.05);B组入院第4天较第2天明显升高(P<0.05),第7天较第4天显著降低(P<0.05),但与第2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ARDS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严重胸外伤者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第4天达最高峰。结论胸腺因子可能具有降低胸外伤者血清IL-6、TNF-α水平及ARDS、感染发生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对广泛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远期牙齿缺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共收治的60例广泛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依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根面平整术、龈下刮治、龈上洁治、口服甲硝唑和阿莫西林相关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  相似文献   

16.
郭艳梅  李晓春 《安徽医药》2017,21(5):900-903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浓度水平变化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治中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肺炎患儿127例,将其中64例支原体肺炎(MPP)作为研究组,63例非支原体肺炎(NMPP)患儿作为对照组;并将研究组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同时又可将重症组MPP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各组急性期血清CRP、PCT、IL-1β、IL-6、IL-8、IL-10、TNF-α的浓度变化及重症MPP组恢复期各炎症指标浓度水平.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IL-1β浓度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急性期血清IL-6、IL-8、TNF-α、CRP、PCT的浓度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对照组和重症组恢复期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L-10在重症组、轻症组和对照组的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IL-6检测在诊断MPP上特异性较高.结论 血清IL-6、IL-8、TNF-α、CRP、PCT等炎症指标对早期诊治重症MPP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储建坤  刘荣欣  张征  杨涛  陈慧巧 《河北医药》2011,33(10):1451-1452
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培菲康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7 d测定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并统计患者的病死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相比,治疗组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乳果糖联合培菲康可以降低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卵巢切除大鼠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改变及补肾中药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双侧卵巢切除(OVX)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去卵巢术后1周,用灌胃法给服补肾中药10周,以尼尔雌醇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各组大鼠骨密度及骨形态学的改变,并通过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①去势组较对照组骨密度显著下降(P<0.01),骨小梁稀疏断裂,骨组织中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②中药组骨密度显著高于去卵巢组(P<0.01),骨形态学亦显著改善。而骨组织中IL-1β、IL-6及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去卵巢组(P<0.05)。结论去卵巢后大鼠骨组织中IL-1β、IL-6及TNF-α含量显著增加,而骨密度显著降低。补肾中药能较好地预防去卵巢所致大鼠的骨质疏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其能有效地抑制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微环境中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而减少骨丢失。  相似文献   

19.
傅小燕  王小丽 《天津医药》2021,49(4):410-414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期伴牙周炎老年患者外周血炎症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脑卒中后遗症期伴牙周炎老年患者68例,均接受牙周炎规范治疗。根据治疗6个月后是否持续存在牙周炎分为持续组(33例)与治愈组(35例),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评分的变化。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CRP、IL-10、TNF-α的变化值与MMSE评分、ADAS-cog评分变化值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治疗前后MMSE评分、ADAS-cog评分变化值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6个月后,持续组患者CRP、IL-10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愈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持续组患者的CRP、IL-10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治愈组患者的CRP明显降低(P<0.05)。治疗6个月后,持续组患者MMSE评分及ADAS-cog评分明显低于治愈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持续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MMSE评分及ADAS-cog评分明显降低(P<0.01)。所有患者治疗前后CRP、IL-10、TNF-α的变化值与MMSE评分、ADAS-cog评分的变化值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周炎持续存在是MMSE评分、ADAS-cog评分治疗前后变化值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牙周炎与脑卒中后遗症期老年患者认知功能进一步下降有关,可能是通过对全身炎症的影响来介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