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珊  余银英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458-459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分娩会阴损伤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56例分娩会阴损伤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疼痛程度的差异、并发症发生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观察组产妇VAS评分降低幅度明显较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分娩会阴损伤中,可显著缓解会阴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增进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拆台式助产在足月自然分娩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05~2020-05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然分娩的9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方式干预,观察组采用拆台式助产干预。比较两组产后临床指标、产后疼痛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会阴裂伤程度、分娩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较对照组少,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产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撕裂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分娩满意度95.92%较对照组81.6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月自然分娩初产妇应用拆台式助产可保护产妇会阴干预,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减轻产后疼痛水平,提高产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提高分娩质量中全程乐导陪伴分娩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回顾与抽查2016年1~12月产科收治的130例足月孕妇,本组定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助产本组孕妇的全程生产护理;调取2015年1~12月产科收治的130例足月孕妇,本组定为观察组,全部孕妇在生产时给予一对一全程导乐分娩护理及助产.比较两组孕妇生产时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等比较;同时观察自然生产率、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状况(产后大出血率,新生儿窒息、会阴水肿、会阴感染、会阴裂伤、产后抑郁).结果 2组孕妇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会阴水肿、会阴感染、会阴裂伤、产后抑郁等不良反应中,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明显优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产妇(P<0.05).一对一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有效较少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同时孕妇自然分娩、会阴侧切助产分娩率、剖宫产以及全产程疼痛程度及产后疼痛评分等数据统计均明显优于有常规护理及助产分娩的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 全程导陪伴分娩有力与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率,降低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大出血、会阴感染、水肿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对产妇因疼痛、恐惧等造成的宫缩乏力等状况发生率,增加孕妇满意度,值得医师及助产士在产妇生产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在产科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院待产的24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组产妇给予健康教育路径,参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下床时间、分娩时间、住院时间、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产妇中,观察组产妇的下床时间、分娩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79.50%明显高于参照组6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2.46%明显低于参照组1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参照组54.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护理前,产妇各项体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健康教育路径在产科自然分娩中有良好的临床利用价值,可缩短产妇分娩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及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35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进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观察组)及常规产科超声检查(对照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及产妇满意度.结果 358例孕妇分娩畸形胎儿共11例,观察组检出率为90.91%,漏检率为9.09%,对照组检出率为45.45%,漏检率为5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94.97%,高于对照组82.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检出畸形率高,效果优于常规产科超声检查,明显提高产妇对产前检查的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魏荣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259-260
目的探讨新式会阴保护法预防产时会阴伤口水肿的疗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采用新式会阴保护法进行护理的148例发生会阴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传统会阴保护法进行会阴保护的14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产后会阴水肿发生率,水肿程度以及水肿持续时间,裂伤后会阴侧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会阴水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水肿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会阴保护法更符合自然分娩规律,有利于产妇的产时保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临产患者观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产科病房的80例临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40例为观察组,另外40例选为对照组,80例均为能正常沟通的产妇。结果观察组临产产妇分娩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后给予产妇人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娩镇痛泵在会阴侧切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8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根据产妇对分娩镇痛的要求不同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分娩镇痛泵,对照组采用局部会阴浸润麻醉。比较两组产妇侧切时及缝合时的疼痛分级,水肿发生情况及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侧切时及缝合时的疼痛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56、2.729,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水肿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8 h,两组会阴切口均为Ⅱ/甲愈合。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5.3%,高于对照组的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泵应用于会阴侧切及产后会阴缝合术中,不仅能够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还能降低会阴侧切及切口缝合的疼痛,术后会阴局部出现水肿较少,切口愈合好,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舒适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素珍 《淮海医药》2006,24(6):503-504
目的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提高产妇分娩过程中生理、心理舒适程度.方法 将185例产妇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进行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妇产科常规护理加舒适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的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生理舒适程度、心理舒适程度、疼痛耐受程度、满意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舒适护理有助于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不适,帮助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44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2例。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在娩过程中减少医疗干预,一切顺其自然,在宫口开全、胎头拔露后不保护会阴娩出胎儿;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在宫口开全、胎头拔露后保护会阴分娩。观察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产后2 h出血率、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会阴裂伤程度。结果两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产后2 h出血率及会阴裂伤程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降低了会阴侧切率及会阴断裂伤程度,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并且产后产妇身体恢复迅速,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产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减轻产妇产后疼痛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6,(16):107-109
目的探讨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自主屏气用力对初产妇第二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来我院妇产科正常分娩的初产妇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5例。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自主用力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生殖道损伤情况及产妇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自然分娩率比对照组高,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自主用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会阴侧切及宫颈裂伤率低于对照组,会阴裂伤Ⅱ度产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来说,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自主屏气用力可以明显缩短第二产程,提高顺产率,减少产妇的生殖道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药实践》2016,(12):939-941
目的:探讨产科陪护家属进行身份识别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7月—12月产科分娩的产妇2 570例为对照组,2015年1月—6月产科分娩的产妇2 62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护理治疗按常规交接执行,观察组在常规组交接基础上进行陪护家属身份识别,分别对对照组356例、观察组370例产妇和陪护家属进行心理舒适感觉问卷调查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产妇及陪护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安全感、满足感、成就感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科新生儿陪护家属进行身份识别,更利于新生儿的安全,得到产妇及家属的认可,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比改良自然分娩模式和传统自然分娩模式的区别,探讨改良自然分娩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80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自然分娩模式,观察组采用改良自然分娩模式进行生产。对比两组产妇生产中的产痛、会阴损伤、和剖宫产率,探讨分析改良自然分娩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生产过程中产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娩结局方面,观察组产妇会阴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2.11%,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8.42%的剖宫产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自然分娩模式不仅可以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痛苦,而且,可以有效减轻产妇会阴损伤程度,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分娩期舒适护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舒适护理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提高产妇分娩过程中生理、心理舒适程度。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产科舒适护理加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顺产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在顺产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有助于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不适,提高舒适度及顺产成功率,帮助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对助产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_2D13年3月我院产科护士5名为观察组,对其进行助产技能的强化培训,培训结束后该组护士对30例初产妇进行助产护理。另选取5名未进行助产技能培训的产科护士为对照组,该组护士对另外30例初产妇进行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四部触诊、骨盆外测量、产前阴道检查新生儿脐带结扎、技术指导和心理护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难产率、产后出血量、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可显著提高产科护士的助产护理质量,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产妇使用侧卧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某院在产程中确诊的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产妇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侧卧位分娩)和对照组(常规仰卧截石位),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生产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会阴裂伤率、会阴侧切率、胎方位的矫正情况和产妇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中胎位转正的比例、阴道分娩率、生产时间、产妇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的会阴侧切率高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产妇使用侧卧位纠正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人性化体贴式护理对产科围产期产妇情绪稳定性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妊娠的产妇328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4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体贴式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SAS、SDS评分和满意度、妊娠结局、新生儿状况.结果 2组干预前SAS、SD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85%(149/1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7%(130/164).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胎吸助产、剖宫产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新生儿正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体贴式护理能有效缓解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提高自然分娩的比例.在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抗感染药学》2016,(2):397-398
目的:分析产科会阴侧切术产妇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依从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正常分娩行会阴侧切术产妇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产妇均给予常规孕期教育及护理,观察组产妇均给予系统的健康宣教护理,评价两组产妇会阴侧切术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用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强化健康宣教护理可明显提高了术后产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依从性和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的舒适护理措施。方法选择60例妊高症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观察2组妊高症产妇护理后分娩方式、新生儿平均Apgar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平均Apgar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妊高症产妇剖宫产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减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