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肿瘤临终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肿瘤临终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安宁疗护护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及RS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宁疗护可有效降低患者家属心理应激水平,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率,对肿瘤临终患者家属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晚期肿瘤患者及其照顾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为实施临床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各462例为调查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晚期肿瘤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评估.分析晚期肿瘤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的SAS量表和SDS量表阳性率,观察不同亲缘关系照顾者的SAS量表和SDS量表阳性率,对比晚期肿瘤患者SAS量表和SDS量表评估结果和国内常模标准分,并分析不同因素对晚期肿瘤患者SAS量表和SDS量表阳性率的影响.结果 晚期肿瘤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的SDS量表阳性率分别为58.01%和61.90%,SAS量表阳性率分别为48.05%和53.03%;患者配偶的SDS、SAS量表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3.94%和70.80%,患者兄弟姐妹的SDS、SAS量表阳性率最低,分别为35.71%和25.89%;本研究晚期肿瘤患者SDS量表评估结果为(53.06±10.42)分,SAS量表评估结果为(44.13±9.17)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标准分(均P< 0.05);接受手术治疗、不了解病情的患者SDS、SAS量表阳性率显著高于接受非手术治疗、了解病情的患者(均P<0.05).结论 晚期肿瘤病人及其照顾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临床上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晚期肿瘤病人及其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组60例,采用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焦虑状态评定量表(STAl)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2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周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慢性乙肝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组)和同期5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普遍存在着焦虑及抑郁症状。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后乙型肝炎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P<0.05),说明乙型肝炎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症状得到改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缓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癌症患者癌性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1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癌症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镇痛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焦虑、抑郁状态,护理后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的癌性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癌症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癌性疼痛,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MECT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7月在我院住院的94例行MECT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普通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系统护理心理干预2个月;干预前后采用自编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及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并分析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行MECT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患者入住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后的焦虑抑郁心理反应,探讨心理干预对其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84例入住CCU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2组患者均在入住时和1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对评定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经心理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减轻CCU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CT扫描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入院CT扫描患者(意识清醒者),以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评估,然后给予心理干预,出院前CT复查时再以SAS,SDS进行评估,两次结果作自身对照比较.结果 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心理干预对CT扫描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老年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15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85)和对照组(n=72),两组均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降压治疗效果,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对焦虑抑心理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显著下降,总有效率为90.59%( 77/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1% (5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068,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34、15.604,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 =4.638、5.316,P<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施可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而且有助于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肿瘤医院定期开设"肿瘤康复乐园"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62例肿瘤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组织病人参加医院为患者定期举办的"肿瘤康复乐园"项目,对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和SD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在出院前SAS和SD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在出院前和入院时SAS和SD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在出院前与对照组出院前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肿瘤医院定期开设"肿瘤康复乐园"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优于普通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2.
张怡 《中国医药指南》2012,(26):287-28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60例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前心理状态分析,进而制定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于实施护理干预后应用SDS和SAS评定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宫颈癌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在护理干预后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把106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53)采用常规护理,而干预组(n=53)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并且在术前、术后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测定。结果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手术前下降,干预组患者手术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心理,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手术患者的不良心理症状,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将在本院住院的1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除常规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外,增加系统心理护理,内容包括一般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指导、感觉护理、集体心理治疗、家庭及社会支持治疗。对所有入选患者焦虑、抑郁状况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组心理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评分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经过心理护理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包括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及生活方式干预。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2周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6例食管癌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心理状况.将患者家属的SAS和SDS评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食管癌患者家属SAS、SDS标准分均值高于国内常模[(42.05±5.65)vs.(37.23±12.59)、(50.89±10.89)vs.(41.88±1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食管癌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可减少其焦虑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缓解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82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仅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冠心病健康教育、运动指导、心理护理、用药指导以及出院指导。2组干预前、后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SAS和SDS评分低于入院时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出院后1个月SAS和SD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或消除其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其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对宫颈癌患者心理支持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49例作为心理干预组(个性化心理评估、合理情绪疗法、辅以家庭亲友对患者的支持作用),同期未作心理干预49例为对照组(按肿瘤护理常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入院后1天、出院前1天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宫颈癌患者入院时SAS、SDS测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组出院前SAS、SD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心理干预前后SAS、SDS测评分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宫颈癌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在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康复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李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064-306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心血管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SAS、SDS标准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的遵医行为也有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患者入住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后的焦虑抑郁心理反应,探讨心理干预对其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84例入住CCU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2组患者均在入住时和1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心理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减轻CCU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