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盆腔脂肪增多症伴腺性膀胱炎的进一步认识和熟悉影像诊断学特点。方法对1例盆腔脂肪增多症伴腺性膀胱炎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要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盆腔脂肪增多症伴腺性膀胱炎超声表现1例,患者双肾大小外形尚正常,双肾集合系统均有分离,双侧输尿管也增宽,膀胱外形有异常改变,上下径变长,前后径变短,呈"筒状",膀胱内膜不光滑,三角区增厚。磁共振检查:膀胱充盈欠佳,上下径明显大于横径及前后径,呈"长圆形",膀胱壁较厚,内壁凹凸不平;盆腔内脂肪信号明显增多,直肠受压。结论盆腔脂肪增多症伴腺性膀胱炎在超声上主要表现为膀胱外形改变及腺性膀胱炎的特征,盆腔内脂肪增多在磁共振及CT上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病例]男,71岁.因尿频、夜尿增多,伴排尿困难入我院泌尿外科.直肠指诊:前列腺Ⅱ度肿大,中央沟变浅,质硬,无压痛,未触及结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5.02 μg/mL,游离PSA(FPSA)3.04μg/mL.盆腔MRI示:前列腺4.7 cm×3.4 cm x 3.6 cm大小,行T<,2>WI可见周围带不均匀异常低信号,右后与中央带界限不清,中央带信号亦不均匀,前列腺与周围界限欠清晰,右侧精囊信号减低,右侧膀胱精囊角消失,膀胱底受压,直肠未见明显异常,盆腔髂血管周围可见大淋巴结,右侧髂骨、坐骨可见异常信号.  相似文献   

3.
[病例]男,71岁.因尿频、夜尿增多,伴排尿困难入我院泌尿外科.直肠指诊:前列腺Ⅱ度肿大,中央沟变浅,质硬,无压痛,未触及结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5.02 μg/mL,游离PSA(FPSA)3.04μg/mL.盆腔MRI示:前列腺4.7 cm×3.4 cm x 3.6 cm大小,行T<,2>WI可见周围带不均匀异常低信号,右后与中央带界限不清,中央带信号亦不均匀,前列腺与周围界限欠清晰,右侧精囊信号减低,右侧膀胱精囊角消失,膀胱底受压,直肠未见明显异常,盆腔髂血管周围可见大淋巴结,右侧髂骨、坐骨可见异常信号.  相似文献   

4.
李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3,(20):3119-3120
目的 提高超声对盆腔脂肪增多症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5例盆腔脂肪增多症的超声图像表现.结果 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与CT、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及术中所见直肠及膀胱周围大量脂肪分布所致脏器受压变形结果一致.结论 根据超声声像图特征性表现,能较准确地诊断盆腔脂肪增多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SIEMENS MAGNETOM Avanto syngo MR1.5T常规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对膀胱壁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寻求膀胱常规扫描及排除膀胱壁增生性病变的优秀序列。方法对38例患者使用SIEMENS MAGNETOM Avanto syngo MR1.5T扫描,通过T1WI、T2WI、脂肪抑制和直接增强扫描,以及膀胱充盈及排空像的扫描在MRI上的显示情况进行对比。结果38例行膀胱MRI检查的患者,发现膀胱壁病灶34例,发现率为89.47%,病灶显示更具有对比性和鉴别性。结论用西门子仪的脂肪抑制序列平扫加增强,可以很容易发现膀胱壁增生性病灶,在盆腔脂肪组织很少的情况下,脂肪抑制技术在膀胱增生性病变诊断中,较MRI常规序列、CT、B超等医学影像诊断更具有临床诊断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量60例成人早期何杰金病(HD)放疗前后磁共振成像(MRI)信号强度(SI)的变化,而准确评估放疗对成人早期HD的疗效。方法应用MRI的自动测量系统,在放疗前后分别测量肿瘤、皮下脂肪及肌肉的SI,分别用脂肪和肌肉的SI除以肿瘤的相应测量值而得到标准化值。结果放疗后肿瘤SI的脂肪和肌肉的标准化值的均数及标准差分别为(0.4±0.3)和(1.8±1.2),比放疗前的标准化值明显减少(P<0.01)。结论MRISI的测量可准确评估成人早期HD的放疗效果,其T2加权图象(T2WI)可对纤维化组织和残留或复发的肿瘤组织作出鉴别。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1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肉眼血尿4个月余,门诊以"急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囊肿"收入院.肛指诊检查:前列腺明显增大、质软、韧感,未触及结节,无压痛.查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为阴性.B超示,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大小约7.6 cm×8.0 cm×8.1 cm,内回声不均,以低回声为主,中心部可见多数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内外腺分界不清,内腺突向膀胱,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前列腺周边可见较多短棒状动静脉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前列腺占位,建议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盆腔MRI示:前列腺明显增大,大小为6 cm(左右)×6 cm(前后)×6 cm(上下),中央叶与周围叶分界不清,其内信号明显不均,前列腺实体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内混杂不规则的短T1、短T2信号,前列腺周围盆腔见渗出改变.增强扫描:实体部分明显强化(超过正常前列腺),内可见不规则的无强化区.左侧精囊角变钝.盆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经直肠前列腺超声示,前列腺体积增大,内回声不均,以低回声为主,中心部可见多数无回声区.前列腺周边可见不规则分布的动静脉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可探及低速高阻小动脉频谱,最大血流速度38cm/s,阻力指数0.93,搏动指数3.04.前列腺精囊角模糊,显示不清.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分别于前列腺左右侧叶内低回声区针刺活检两条组织块,肉眼观呈鱼肉样,分别浸泡于福尔马林液中送病理检查.针刺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示:多形性高度恶性肿瘤,瘤细胞异形性明显,分化差,并见瘤巨细胞及黏液样间质;考虑为前列腺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对盆腔脂肪增多症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回顾性分析1例盆腔脂肪增多症合并腺性膀胱炎和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诊治经验,结合文献学习和探讨盆腔脂肪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方向.该例患者行腹膜后盆腔脂肪清除术+右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双侧输尿管膀胱松解术+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右侧输尿管支架取出术+双侧输尿管支架植入术+膀胱造瘘术....  相似文献   

9.
李彬 《中国医药》2009,4(10):797-797
盆腔脂肪增多症为一种病因未明的良性罕见病。1959年Engels首次描述此病,Fogg和Smyth于1968年正式命名此症,定义为直肠与膀胱周围盆腔空间内正常脂肪组织的过度增生。2009年1月我们收治1例此类患者,采用盆腔及输尿管周围脂肪剔除及双侧输尿管置管术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刘文扬  葛莉 《安徽医药》2020,24(11):2206-2209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的鼾症与非鼾症人群骨密度变化规律,研究鼾症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立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2016年 7月至 2018年 7月 84例鼾症病人为观察组, 38例非鼾症人群为对照组,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均经过体格检查、详细问诊,采用双能 X线吸收法(DXA)测定所有参与者的腰椎、两侧股骨骨密度值(BMD)和 T值,比较两组人群的 BMD。结果两组 BMD比较,[比(1.28±0.15)g/cm2L2(1.11±0.20)g/cm2]、观察组腰椎 L1?4(1.12±0.19)g/cm2]、 [比(1.26±0.14)g/cm2左侧股骨[(1.04±0.20)g/cm2比(1.12±0.10)g/cm2]、右侧股骨[(1.05±0.10)g/cm2比(1.11±0.11)g/cm2]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股骨大粗隆 BMD[(0.88±0.18)g/cm2比(0.92±0.19)g/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密度 T值比较,观察组腰椎 L1?4、 左侧股骨、(0.45±1.40)比(1.56±1.08)L2(0.33±1.42)比(1.47±1.17)、(0.47±1.16)比(0.99±0.78)右侧股骨[(0.39±1.09)比(0.93±0.79)]、股骨大粗隆[(0.31±1.13)比(0.81±0.69)]的骨密度 T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 P<0.05)。结论健康体检人群鼾症与骨密度减少存在一定相关性。鼾症病人较易发生骨量减少、甚至骨质疏松症,鼾症病人应定期监测骨密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4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采用STIR(短时间反转恢复)和FE/Fsat(场回波/脂肪抑制)两种不同方法的脂肪抑制序列进行检查对比,评价二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5年3月,经MR检查病理证实的40例脊柱转移性病变,采用日本东芝FLEXART0.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常规采用矢状位SE:T1WI、FSE:T2WI序列,同时进行STIR和FE/Fsat两种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必要时加做轴位和冠状位扫描。结果40例累及66个椎体,椎体形态改变29例,42个椎体,表现为椎体变扁,前后径增宽;24个椎体形态表现正常。单椎体转移9例,其中形态正常3例。向椎管内生长且压迫相应硬膜囊和脊髓5例。经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学处理,P值<0.001,病灶边界情况及信号强度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STIR脂肪抑制序列对脊柱转移性病灶的发现比FE/Fsat脂肪抑制序列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测量200名(男女各100名)成人的腹前正中线上的各径。腹前壁均无瘢痕和未作过手术的。其结果为:脐胸长:男性18.74±0.3cm、女性18.80±0.26cm。脐耻长;男性14.25±0.13cm、女性14.12±0.12cm。脐口各径:纵径:男性1.56±0.06cm、女性1.57±0.05cm;横径:男性1.24±0.05cm、女性1.26±0.06cm。脐窝深度(男性1.10±0.03cm、女性1.25±0.27cm。脐窝容量:男性1.12±0.06ml、女性1.32±0.08ml。脐口形状:竖卵圆形150人(男72、女78);横卵圆形41人(男24、女17);圆形9人(男4、女5)。此线全长:男性34.55cm、女性34.49cm。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NSRH)对早期宫颈癌病人术后膀胱、直肠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8月至2017年12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103例早期宫颈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5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其余5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资料、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膀胱功能、直肠功能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207.58±44.41) min,术中出血量(132.64±80.08) mL,术后住院天数(9.32±2.98)d,淋巴结切除个数(15.68±7.06)枚;观察组手术时间(258.68±59.89) min,术中出血量(163.60±94.30) mL,术后住院天数(9.00±3.35)d,淋巴结切除个数(14.40±6.07);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切除淋巴结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保留尿管时间(17.75±3.61)d,膀胱功能障碍47.2%,腹压排尿26.4%,尿失禁3.8%,尿潴留22.6%;观察组保留尿管时间(11.54±2.38) d,膀胱功能障碍22.0%,腹压排尿10.0%,尿失禁2.0%,尿潴留8.0%,除尿失禁外(P>0.05),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56.42±8.79) h,排便时间(124.84±14.94) h,均短于对照组的排气时间(79.77±8.73) h和排便时间(160.40±19.337)h(均P<0.05);术后4个月通过欧洲肿瘤研究与治疗中心宫颈癌病人生活质量问卷表(EORTC QLQ-cx24)评估两组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观察组病人在性活跃度、性愉悦感、性交痛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病人术后膀胱、直肠及性功能影响较小,可显著提升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56例骨科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情况进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小板、D-二聚体、INR等指标情况。结果溶栓前、后大腿肢体周径差为(5.39±2.34)cm、(1.65±0.78)cm,治疗前后比较P<0.05;溶栓前后小腿肢体周径差分别为为(4.39±1.34)cm、(1.17±0.84)cm,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小板、D-二聚体、INR比较,P<0.05。结论通过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深静脉血栓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在临床中应重视的为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乳腺实质性肿块患者采用HDI-50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2MHz,观察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缘、内部回声和钙化、后方回声改变与周围组织关系,然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峰值流速(Vmin)、阻力指数(RI)。结果良性肿块均匀低回声为主,边界清,形态较规则,后方回声不变或稍增强,纵横径比<1.0;Vmax(8.5±1.2)cm/s、Vmin(3.4±0.4)cm/s、RI 0.63~0.71;0级血流53例、Ⅰ级血流8例、Ⅱ级1例。恶性肿块呈低回声,无包膜,形态不规则,境界欠清,边缘呈多角形或蟹足样,肿块后方出现声衰,纵横径比≥1,肿块内出现钙化灶,Vmax(19.6±4.2)cm/s、Vmin(8.5±1.6)cm/s、RI 0.77~0.84;0级血流0例、Ⅰ级血流3例、Ⅱ级9例、Ⅲ血流19例。结论超声声像图表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有助于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精囊囊肿临床少见,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对本病认识的提高,报告逐渐增多。我科于1990年7月与1996年3月分别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例1 47岁。因血精1年,伴尿急、尿频、尿痛20天于1990年7月入院。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上方约1cm处触及一约5cm×6cm大小肿物,上界触不清,质中等,表面光滑,活动度不大,无压痛。前列腺约3cm×2.5cm大小,中间沟存在,无明显结节。精液红细胞( )。尿常规、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B超示右肾缺如,膀胱区后壁偏右侧有一5cm×5cm肿物。膀胱镜检查未发现异常。静脉尿路造影(IVU)右肾不显影。精囊造影示右侧精囊上移,可见一5cm×5cm阴影。诊断为右侧精囊囊肿。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耻骨上经膀胱切口,纵形切开膀胱三角区及后壁约6cm,显露双侧精囊,发现右精囊内下方与射精管间有一囊性肿物,约5cm×4cm×4cm大小,前壁与两侧壁与周围粘连较紧。囊内壁尚光滑。无肿物,囊液为陈旧性血液约30ml。病理报告为:精囊囊肿,囊液内查见精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平面直肠超声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的尿道形态变化。方法 10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患者,应用双平面直肠超声检测前列腺部尿道实际长度(PU)、近端尿道长度、远端尿道长度、尿道增长值及前列腺尿道角(PUA)、前列腺突入膀胱(IPP)大小和其他形态学参数;应用尿动力学检查仪的压力-流率曲线测得梗阻指数膀胱出口梗阻(BOO)值(AG值),根据尿动力学AG值将患者分为梗阻组(AG值≥40, 56例)与非梗阻组(AG值<40, 48例);梗阻组根据前列腺是否突入膀胱又分为突入组(前列腺突入膀胱, 33例)和非突入组(前列腺未突入膀胱, 23例)。比较梗阻组与非梗阻组及突入组与非突入组的前列腺尿道各项参数,分析前列腺尿道各项参数与AG值相关性。结果 梗阻组前列腺总体积(60.458±15.343)ml、前列腺突入膀胱上下径(1.407±0.503)cm、前列腺尿道角(50.458±14.542)°、尿道增长值(0.707±0.134)cm均大于非梗阻组的(40.376±13.960)ml、(0.000±0.000) cm、(24.045±11....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测量正常垂体腺前后径和高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正常垂体腺的前后径和高径。方法 采用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于MRI T_1W_1加权像上,标准正中矢状位测量2557例正常人垂体腺的大小。结果 垂体腺前后径平均为8.542±1.528mm,其中男性为8.450±1.552mm,女性为8.634±1.504mm。高径平均为6.210±1.694mm,其中男性为6.126±1.671mm,女性为6.294±1.716mm。结论 垂体腺的大小变化与年龄、性别有一定的关系。男性前后径在30岁以前逐渐增大,30岁以后趋于稳定。女性前后径在40岁以前逐渐增大,40岁以后趋于稳定。男女高径均在20岁以前逐渐增大,2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常规MR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胶质母细胞瘤(GBM)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GBM和22例PCNSL病例的常规MR图像,分析其信号特点.测量肿瘤平均表观弥散系数(mean ADC,ADCM).同时测量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ADC值,计算肿瘤校正ADC值(corrected ADC,ADCc=ADC肿瘤实质、ADC对侧白质).两组间常规MR信号特点采用卡方检验比较,ADCM和ADCc值采用f检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ADCM和ADCc值对GBM和PCNSL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GBM和PCNSL组在T1WI(P=O.06)和T2WI(P=0.86)上的信号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强化均匀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BM组的ADCM和ADCc值均明显高于PCNSL组[ADCM:(0.97±0.17)×10-3 mm2/s比(0.69+0.11)×10-3 mm2/s,P<0.01];[ADCc:(1.28±+0.21)比(0.92±0.13),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以ADCM值≤0.85×10-3 mm2/s为阈值,可获得最优的诊断效能(AUC:0.911,敏感度:95.5%,特异度:81.5%).以ADCc值≤1.09为阈值,可获得最优的诊断效能(AUC:0.936,敏感度:95.5%,特异度:85.2%).结论 DWI和ADC值可辅助GBM和PCNSL的鉴别诊断,为常规MR提供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47套(男26,女21)内蒙古通辽地区出土的干燥成人骨骼标本上测量了股骨头的底径和高度,并通过公式计算了股骨头的直径、表面积和体积。股骨头的底径:男4.58±0.03cm,女4.10±0.03cm;高度:男3.11±0.02cm,女2.89±0.02cm;直径:男4.80±003cm,女4.35±0.03cm;表面积:男46.87±0.59cm~2,女39.28±0.59cm~2;体积:男41.58±0.80cm~3,女31.87±0.80cm~3。所有指标均有显著性性别差异,并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和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