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成骨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获取兔骨膜成骨细胞,取第三代成骨细胞与0.1ng/ml、1ng/ml、10ng/ml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共同体外培养,在第1~7d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特点,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并通过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浓度之间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成骨细胞生长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在0.1~10ng/ml范围内此种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生长因子—1与成骨细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 1)是一个由 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 ,由 3个二硫键相连 ,分子量为 760 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和生长介素C是同一部分 ,受垂体生长激素的控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是各种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原 ,包括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平滑肌细胞等 ,对成骨细胞有中等促进有丝分裂作用。调节了动物细胞周期G1期的活动 ,并具有胰岛素样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是骨骼细胞分泌的重要生长因子 ,以自分泌、旁分泌的形式调节成骨细胞的功能。以下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基因构成、骨骼分布特点及其对成骨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1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经超声确诊FGR并住院分娩的110例患者(FGR组)的临床资料,另选择同期正常单胎足月分娩的孕妇110例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成骨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成骨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获取兔骨膜成骨细胞,取第三代成骨细胞与0.1ng/ml、1ng/ml、10ng/ml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共同体外培养,在第1~7d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特点,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并通过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浓度之间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成骨细胞生长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在0.1~10ng/ml范围内此种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神经再生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周围神经再生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综述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存活、轴突生长及突触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 3)对前列腺癌 (PCa)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 (IRMA)检测 32例PCa、3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和 18例健康人血清IGF 1、IGFBP 3水平。结果 :PCa组血清IGF 1为 (4 89.9± 171.9) μg/L ,明显高于BPH组 (2 81.2±70 .4 ) μg/L和健康组 (2 5 9.6± 6 4 .8) 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BPH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PCa组血清IGFBP 3为 (6 8.1± 12 .6 ) μg/L ,明显高于BPH组 (5 1.1± 8.8) μg/L和健康组 (4 8.9± 8.1)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BPH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IGF 1、IGFBP 3有可能成为临床上检测PCa的新的瘤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31例人体股动脉粥样斑块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结果: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股动脉动脉粥样斑块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呈强阳性表达,且主要分布在平滑肌细胞密集的部位。而正常人动脉壁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仅在中膜有微量表达。结论:说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动脉粥样斑块中的表达增高与AS及ASO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残存心肌细胞肥大性改变及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表达,探讨梗死心肌心肌细胞肥大的机制。方法取急性心肌梗死后2周、4周、8周的梗死心肌,制备单心肌细胞悬液,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检测心肌细胞体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IGF-1、IGF-1R的表达。结果急性心肌梗死8周梗死区域心肌细胞体积较正常区域心肌细胞增大(37563.93±6176.79μm3vs.28638.61±6890.89μm3,t=4.840,P=0.020),细胞肥大以宽度和厚度为主;梗死区域心肌细胞可见IGF-1染色阳性颗粒,IGF-1表达高于正常区域心肌细胞(79.58±4.57vs.64.12±3.91,t=27.564,P=0.002);IGF-1R主要分布于心肌细胞膜,梗死区域心肌细胞IGF-1R表达高于正常区域心肌细胞(67.02±2.56vs.66.73±3.49,t=3.845,P=0.042),其中以急性心肌梗死4周IGF-1R表达最高。结论心肌梗死后残存心肌细胞分泌IGF-1和IGF-1R,并可能在促使残存心肌细胞肥大中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肠道粘膜细胞生长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增强的全静脉营养治疗处于分解代谢状态的某些疾病,可通过其生长激素及胰岛素样的促合成代谢作用,提高蛋白质的合成率,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
IGF-1、IGF-bp-3在去势大鼠阴茎海绵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去势大鼠阴茎海绵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取16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势组、对照组。1周后取阴茎海绵体, 比色法测定阴茎海绵体一氧化氮(NO)含量(ΜG/G);原位细胞凋亡标记检测细胞凋亡数;逆转录多聚酶链聚合反应检测IGF-1、IGF-BP-3MRNA表达。结果 IGF-1MRNA在对照组中表达(1.44±0.29)而在去势组未检测到表达。IGF-BP-3MRNA在去势组表达量(3.52±1.4)较对照组(1.10±0.51)升高(P<0.01)。去势组阴茎海绵体细胞凋亡数(26.02±5.25)较对照组(12.51±1.81)高(P<0.05);凋亡细胞积分光密度去势组(33931.54±2459.36)较对照组(18766.37±3040.42)高(P<0.05)。去势组阴茎海绵体 NO浓度(14.45±2.38)较对照组(39.8±3.28)显著降低(P<0.01)。结论去势1周后阴茎海绵体细胞发生凋亡。去势后阴茎海绵体细胞凋亡可能与IGF-1MRNA表达降低及IGF-BP-3MRNA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尿酸性肾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与尿酸性肾病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方法 ,观察 30只腺嘌呤致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肾病变发展过程中 ,IGF 1、bFGF、FGF受体 1(FGFR 1)、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受损伤及再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肉芽肿内单个核细胞均有IGF 1mRNA和bFGFmRNA表达及蛋白合成 ,FGFR 1、PCNA和Ⅲ型胶原也广泛表达 ;肾小管间质bFGFmRNA和蛋白、FGFR 1、PCNA和Ⅲ型胶原阳性细胞随病程逐渐增多。结论 尿酸结晶对肾小管的损伤刺激IGF 1、bFGF在肾内表达增强且范围扩大 ,其表达程度与肾病变程度一致 ,提示IGF 1和bFGF在尿酸性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重组生长激素 (rhGH)在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对烫伤大鼠肝、创面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 (IGF Ⅰ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 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 ,每日早上 9点皮下注射rhGH 0 .3IU/d ,疗程 1 0d。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肝、创面组织IGF Ⅰ /IGFBP 3mRNA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血IGF Ⅰ /IGFBP 3浓度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用rhGH治疗 1 0d ,烫伤大鼠肝、创面组织IGF Ⅰ /IGFBP 3mRNA的表达、血IGF Ⅰ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 ;Ⅰ、Ⅲ型胶原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P <0 .0 1 ) ;而创面愈合时间平均提前 3d。结论 rhGH可通过增加肝、创面组织IGF Ⅰ /IGFBP 3mRNA的表达 ,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生长激素(GH)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及对肿瘤宿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通路的影响,初步探讨体内外实验差异的原因.方法 体外应用GH(50 ng/ml)24 h,48 h,72 h后计数胰腺癌细胞SW-1990,PANC-1及P3;选用BALB/C雌性裸小鼠35只,以SW-1990成瘤,测量瘤体积,成瘤裸鼠随机分为注射GH的实验组(GH组)及对照组(NS组),荷瘤裸鼠在最后依次注射GH后第1小时、2小时、6小时及24小时处死动物,心室穿刺抽血,切除肝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GF-Ⅰ,-Ⅱ水平(P<0.05),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肝脏IGFBP3的相对光密度(ROD)变化.结果 GH在体外可加速胰腺癌细胞增殖但在体内不促进肿瘤生长;GH上调荷瘤宿主血清IGF-Ⅰ、Ⅱ水平;与GH刺激前(NS)相比,肝脏IGFBP3表达在GH刺激后1 h、2 h、6 h有显著提高(P<0.05),24 h有所减弱.结论 GH对胰腺癌细胞的作用存在一定的体内外差异;GH在体内通过提高IGF-Ⅰ、Ⅱ水平发挥效应,GH不刺激在体肿瘤生长可能与IGFBP3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系统性疾病,其机制极其复杂。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骨的代谢过程中作用显著,其体内水平的变化与骨量及骨密度的维持密切相关。GH/IGF-1对于治疗骨质疏松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及广阔前景。本文就GH/IGF-1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及相应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严重烧伤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 3)及血糖的影响 ,寻找最佳用药时机。 方法  4 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伤后第 7~ 9天开始治疗组 (治疗组 1)和伤后第 10~ 14天开始治疗组 (治疗组2 )。观察伤后第 1、3、5、7、10、14、2 1天IGF Ⅰ、IGFBP 3、血糖动态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 1和治疗组 2应用rhGH后 ,上述 3项指标均有升高 ,其中IGFBP 3和血糖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治疗组 1与治疗组 2比较 ,用药后各时相点的 3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伤后第 7~ 9天是严重烧伤患者应用rhGH的较好时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表达的调控及其相关信号传导通路。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IGF-1刺激前后目的基因VEGF-C mRNA及其蛋白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的变化,检测细胞内相关信号传导分子Akt、ERK1/2蛋白及其磷酸化表达改变。结果:IGF-1显著促进乳腺癌细胞株的VEGF-C表达(P0.05);VEGF-C表达与IGF-1间呈浓度依赖关系;在IGF-1作用下,p-Akt及p-ERK1/2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IGF-1能显著促进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的VEGF-C表达,信号传导分子p-Akt与p-ERK1/2可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老年女性髋部骨折中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4、5(IGF-BP-3、4、5)表达差异.方法 选取年龄大于65岁老年女性髋部骨折46例,比较局部IGF-1及IGFBP-3、4、5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股骨粗隆间骨折组粗隆区BMD较股骨颈骨折组低(P <0.001),局部蛋白表达只有IGFBP-4存在差异(P=0.004).结论 局部IGF-BP-4表达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不同类型老年髋部骨折的病理机制之一,但由于IGF-1及其结合蛋白调节机制相当复杂,对于IGF-1及IGFBPs表达机制同骨折类型的关系尚需大量的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结合蛋白(IGFBPs)及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WHR)的变化及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对象为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收治和门诊复查的结直肠癌患者615例(术前检测244例,术后371例)和健康对照者1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GF-1和IGFBPS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术后患者比较,均明显升高,IGFBP-3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直肠癌术后未发生转移者与有肝或腹腔远处转移者胰岛素、IGF-1、IGFBP-1、IGFBP-3、IGF-1/IGFBP-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WH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5):而B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WHR、BMI与胰岛素水平、IGF-1/IGFBP-3比值呈正相关(P<0.01,P<0.05),与IGFBP-3呈负相关(P<0.01,P<0.05);直肠癌患者WHR与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及BMI与血清IGFBP-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无相关性(P>0.05).结论 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升高及IGFBP-3水平降低,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但与肿瘤转移与否无关,中心性肥胖是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结合蛋白(IGFBPs)及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WHR)的变化及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对象为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收治和门诊复查的结直肠癌患者615例(术前检测244例,术后371例)和健康对照者1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GF-1和IGFBPS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术后患者比较,均明显升高,IGFBP-3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直肠癌术后未发生转移者与有肝或腹腔远处转移者胰岛素、IGF-1、IGFBP-1、IGFBP-3、IGF-1/IGFBP-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WH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5):而B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WHR、BMI与胰岛素水平、IGF-1/IGFBP-3比值呈正相关(P<0.01,P<0.05),与IGFBP-3呈负相关(P<0.01,P<0.05);直肠癌患者WHR与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及BMI与血清IGFBP-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无相关性(P>0.05).结论 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升高及IGFBP-3水平降低,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但与肿瘤转移与否无关,中心性肥胖是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结合蛋白(IGFBPs)及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WHR)的变化及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对象为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收治和门诊复查的结直肠癌患者615例(术前检测244例,术后371例)和健康对照者1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GF-1和IGFBPS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术后患者比较,均明显升高,IGFBP-3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直肠癌术后未发生转移者与有肝或腹腔远处转移者胰岛素、IGF-1、IGFBP-1、IGFBP-3、IGF-1/IGFBP-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WH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5):而B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WHR、BMI与胰岛素水平、IGF-1/IGFBP-3比值呈正相关(P<0.01,P<0.05),与IGFBP-3呈负相关(P<0.01,P<0.05);直肠癌患者WHR与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及BMI与血清IGFBP-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无相关性(P>0.05).结论 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升高及IGFBP-3水平降低,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但与肿瘤转移与否无关,中心性肥胖是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