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2014-06/2016-06 间我院接诊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共60例120眼,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组20例40眼,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组20例40眼; 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及杞菊地黄丸组20例40眼。所有患者均治疗1mo,观察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2wk,1、3mo的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 BUT),泪液分泌试验(Shimmer Ⅰ test, S Ⅰ 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uorescein corneal staining, FL)。

结果:三组治疗后1mo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BUT:三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各组治疗后1,3m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三组间治疗后1、2wk,1m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3mo三组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及杞菊地黄丸组(12.14±1.97s)明显优于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组(10.54±1.88s)和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组(12.05±1.63s)。SⅠt:三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1,3m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1、2wk,1m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mo三组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及杞菊地黄丸组(14.24±1.89mm/5min)明显优于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组(12.22±2.54mm/5min)和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组(12.27±2.31mm/5min)。FL :三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1、3m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1、2wk,1m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mo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及杞菊地黄丸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效果优于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组及单纯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并且能够更好改善视觉功能,提高泪膜稳定性,得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中重度干眼治疗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01/12于我院眼科就诊并治疗的中重度干眼患者3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38例)和对照组(8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试验组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前、治疗后7、14、28d问卷调查患者的自觉症状及体征评分,检查结膜充血程度、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液分泌情况,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

结果:在患者的自觉症状及体征评分、结膜充血程度、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液分泌方面,试验组在治疗后7d即有显著改善,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加显著,对照组在治疗后14d或28d逐渐好转; 同一治疗时间点,试验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着病情的好转,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症状得到改善,试验组治疗后7d即有明显好转,对照组治疗后14d或28d逐渐好转; 同一治疗时间点,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程度均显著减轻(P<0.05)。

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起效快且疗效显著,患者自觉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结膜充血和角膜荧光素染色减轻,泪膜破裂时间延长,泪液分泌量增加,患者焦虑或抑郁程度显著好转。  相似文献   


3.
杨钊  李凤媚  何文静  陈琦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1):1992-1996

目的: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中央角膜前弹力层神经纤维的改善。

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2017-01/2020-07在我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52例104眼,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52眼使用0.1%氟米龙滴眼液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26例52眼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12wk的中央角膜前弹力层神经纤维直径、串珠数和弯曲度评分以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和眼压。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央角膜前弹力层神经纤维直径、串珠数和弯曲度评分、BUT、SⅠt和眼压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2、4和12wk后,试验组患者BUT均比对照组延长(P<0.05),治疗12wk,试验组比对照组SⅠt增加、神经纤维直径增粗、串珠数减少、弯曲度评分降低(均P<0.05),治疗12wk两组患者眼压无差异(P>0.05)。

结论: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安全有效,有助角膜神经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0.3%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1%环孢素A滴眼液治疗混合型干眼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8-02/2019-02于本院被确诊为混合型干眼症患者60例12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60眼,两组患者均接受眼睑热敷清洁和睑板腺按摩等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1%环孢素A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对照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3mo患者的主观感受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的结果。

结果:治疗前,对照组的主观感受评分(13.52±2.15)分、SⅠt(5.22±2.23)mm/5min、BUT(5.02±1.58)s、CFS评分(2.82±0.81)分与研究组的主观感受(13.75±3.05)分、SⅠt(5.54±2.89)mm/5min、BUT(5.14±1.84)s、CFS评分(2.73±0.45)分比较无差异。治疗1mo后,对照组的主观感受评分(12.22±2.64)分、SⅠt(7.94±2.15)mm/5min、BUT(5.32±1.34)s、CFS评分(2.68±0.27)分与研究组的主观感受评分(11.42±2.06)分、SⅠt(8.63±2.78)mm/5min、BUT(5.46±1.45)s、CFS评分(2.58±0.69)分均较治疗前有好转。两组间主观感受评分、SⅠt有差异,但BUT和CFS评分无差异。治疗3mo后,对照组的主观感受评分(11.57±2.98)分、SⅠt(8.44±2.35)mm/5min、BUT(5.92±1.75)s、CFS评分(1.92±0.44)分,研究组的主观感受评分(9.23±2.34)分、SⅠt(10.45±2.65)mm/5min、BUT(8.69±1.78)s、CFS评分(1.59±0.79),组间比较均有差异(P<0.05)。

结论:0.3%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1%环孢素A滴眼液治疗混合型干眼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李玉婵  刘兵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6):1097-1100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老年干眼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2016-06/2017-05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干眼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均双侧发病,取右眼为观察眼。观察组50眼应用1g/L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1g/L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 对照组50眼应用1g/L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分别于用药前、用药2wk时,进行泪液分泌试验Ⅰ(Schirmer Ⅰ),检测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染色(OSS)评分、球结膜上皮细胞中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CD11b表达水平,同时观察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前Schirmer Ⅰ实验结果、OSDI、BUT、OSS、HLA-DR及CD11b表达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治疗后OSDI、OSS、CD11b均明显下降,BUT均明显上升,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后观察组OSDI、OSS、HLA-DR明显低于对照组,BU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DR表达与OSDI、OSS呈正相关,与BUT呈负相关。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结论:短期应用普拉洛芬能够有效提升老年干眼症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普拉洛芬治疗机制可能与其对HLA-DR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角膜上皮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后角膜上皮缺损的疗效及眼部舒适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于我院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并于术后出现角膜上皮缺损的患者20例20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10眼使用软性角膜接触镜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 对照组10例10眼仅使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比较两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的时间,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眼部舒适度进行比较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4.1±1.20d,对照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14.2±6.07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舒适感明显减轻,对照组改观不明显,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两组患者的眼部舒适度基本恢复到术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软性角膜接触镜可以减轻角膜上皮缺损对患者造成的不适,缩短缺损修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地夸磷索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改善角膜塑形镜配戴后的泪膜稳定性的作用。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03/08于安徽爱尔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初次配戴角膜塑形镜患者82例82眼(均取右眼数据),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玻璃酸钠组(玻钠组)30眼、地夸磷索钠组(地夸组)24眼和地夸磷索钠联合玻璃酸钠组(联合组)28眼,各组患者均配戴同一品牌的角膜塑形镜。每位患者分别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前,配戴后1 d,1 wk,1 mo进行非接触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非接触式泪河高度(NITMH)和脂质层厚度检查,并记录患者是否有角膜点染。

结果:联合组与地夸组治疗1 mo的NITMH与NIBUT较配戴前升高(均P<0.05)。配戴1 mo,联合组的NIBUT和NITMH分别为19.74±3.29 s和0.30±0.05 mm,均优于地夸组(NIBUT:16.09±2.98 s,NITMH:0.22±0.08 mm)和玻钠组(NIBUT:15.67±3.90 s,NITMH:0.22±0.04 mm)(均P<0.01)。各组间脂质层厚度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各组患者角膜点染发生率无明显区别(P>0.05)。

结论:地夸磷索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 mo对改善NIBUT和NITMH有更佳的效果,有效提高配戴角膜塑形镜患者的泪膜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对干眼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泪膜稳定性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01/2017-02在我院治疗的100例120眼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60眼,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泪膜稳定性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UT及SⅠ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F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BUT及SⅠt水平分别为11.24±0.22s及11.4±0.17mm/5min,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FL水平为1.78±0.1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IL-1β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IL-1β及TNF-α水平分别为34.38±5.58ng/L及134.47±12.14ng/L,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能有效缓解干眼症患者的症状,增加泪膜稳定性,降低泪液炎症因子水平,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氯替泼诺滴眼液对比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在临床治疗干眼患儿时的作用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08/2016-08于本院接受人工泪液治疗的水液缺乏型干眼儿童共128例256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4例128眼,联合组给予玻璃酸钠联合氯替泼诺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6wk行眼表综合分析系统(Keratograph 5M)检查,测定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泪河高度、睑板腺红外线照相,裂隙灯下观察角膜荧光素染色,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治疗2wk后两组患儿的泪河高度和BU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睑板腺评分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6wk后,两组患儿的泪河高度和BU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和治疗2wk后,睑板腺评分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2wk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6wk后,联合组患儿的泪河高度和BUT水平均高于同时期对照组,而睑板腺评分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眼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氯替泼诺滴眼液较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在临床治疗干眼儿童时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01/2017-01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中重度干眼患者84例132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68眼,观察组42例64眼,其中对照组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记录患者主客观评分。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L、BUT、SⅠt、视力4个客观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干眼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干眼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L评分治疗前显著下降、BUT、SⅠt、视力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受试者治疗后客观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有保证。  相似文献   


11.
王祎  高峰丽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7):1303-1306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超乳术后角结膜干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03/2016-03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超乳术后角结膜干燥症患者78例78眼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人工泪液+芪明颗粒治疗39眼,B组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人工泪液治疗39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泪眼破膜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显著高于B组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明显降低,泪膜破裂时间均明显延长,并且A组治疗后1、2wk,1mo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泪膜破裂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2wk的荧光素染色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人工泪液+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患者超乳术后角结膜干燥症,能够迅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刘明  陈珺 《眼科新进展》2016,(10):946-948
目的 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不同用药时间对干眼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门诊诊断为双眼干眼症的患者11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普拉洛芬14d组(39例)、普拉洛芬30d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普拉洛芬14d组给予1g·L-1普拉洛芬滴眼液(14d)联合1g·L-1玻璃酸钠滴眼液(30d);普拉洛芬30d组给予1g·L-1普拉洛芬滴眼液(30d)联合1g·L-1玻璃酸钠滴眼液(30d),对照组仅给予1g·L-1玻璃酸钠滴眼液(30d)。给药方法均为局部滴双眼,每次1滴,每天4次。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3组患者的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I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tearbreak-uptime,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fluorescentstaining,FL)评分。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人口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普拉洛芬14d组SIt(7.11±1.36)mm和BUT(8.42±0.79)s均高于对照组SIt(5.19±0.85)mm和BUT(5.92±1.24)s;FL评分(0.73±0.72)显著低于对照组(1.88±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It=8.000,P<0.001;tBUT =10.870,P<0.001;tFL=-7.667,P<0.001);治疗后普拉洛芬30d组SIt(7.38±1.01)mm和BUT(8.12±1.00)s均高于对照组,FL评分(0.88±0.6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It=9.125,P<0.001;tBUT=9.565,P<0.001;tFL =-6.667,P<0.001);但治疗后普拉洛芬14d组与普拉洛芬30d组的SIt、BUT和F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SIt=-1.125,0.4>P>0.2;tBUT=1.304,0.2>P>0.1;tFL=-1.000,0.4>P>0.2)。结论 短期应用1g·L-1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即可达到较好的疗效,它是辅助治疗干眼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普拉洛芬和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干眼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5-01干眼症患者106例进行试验观察,并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加上单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干眼症评分与荧光素染色的评分、泪液分泌试验以及观察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3%(50/53)、84.9%(45/53);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干眼症评分为3.24±0.52、0.32±0.06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干眼症评分为3.26±0.48、0.75±0.24分;观察组治疗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为5.67±3.052、12.95±2.865s,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为6.23±2.985、9.85±2.714s,两组患者在各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普拉洛芬和玻璃酸钠在治疗干眼症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保水性,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伟鹏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231-2232
目的:观察1g/L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01/12门诊诊断为干眼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g/L普拉洛芬滴眼液及1g/L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应用,4次/d点眼,1滴/次。B组:1g/L玻璃酸钠滴眼液单独应用,4次/d点眼,1滴/次。试验疗程为14d。所有的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用药前及用药后14d观察患者的问卷评分、Schirmer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比较两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g/L普拉洛芬滴眼液及1g/L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应用治疗干眼症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1g/L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g/L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对于缓解症状,改善角膜情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复明片联合人工泪液局部滴眼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明片配合人工泪液局部滴眼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肝肾阴虚型干眼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口服复明片和局部滴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滴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等检查进行评分。随机抽取干眼症患者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60眼,治疗观察2mo。结果:两组治疗后BU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变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明片联合人工泪液局部点眼治疗干眼症疗效较单纯使用人工泪液滴眼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6-06期间我院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具有干眼症症状患者280例28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的人工泪液种类的不同,分为四组:(1)对照组:术后连续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术眼1wk,3次/d;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术眼1wk,3次/d;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1mo,4次/d.(2)聚丙烯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连续使用聚丙烯酸点术眼1mo,4次/d;(3)聚乙二醇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连续使用聚乙二醇点术眼1mo,4次/d;(4)玻璃酸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连续使用玻璃酸钠点术眼1mo,4次/d.观察并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后1、2、3wk及1mo时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干眼症状评分、角膜染色评分等.结果:(1)BUT:四组患者治疗后BUT均呈上升趋势,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聚丙烯酸组、聚乙二醇组及玻璃酸钠组治疗后BU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酸钠组术后2wk的BUT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Ⅰt:四组患者治疗后SⅠt均呈上升趋势,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聚丙烯酸组、聚乙二醇组及玻璃酸钠组治疗后的SⅠ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玻璃酸钠组治疗后SⅠt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眼症状评分:四组患者治疗后干眼症状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聚丙烯酸组、聚乙二醇组及玻璃酸钠组治疗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酸钠组治疗后3wk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角膜染色评分:治疗后各组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2wk各组角膜染色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wk,1mo玻璃酸钠组角膜染色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后干眼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含有玻璃酸钠成份的泪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1g/L透明质酸钠滴眼液对超声乳化术后早期泪膜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超声乳化术40例(40眼),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超声乳化术后单用典必殊眼液滴眼,试验组联合应用典必殊和1g/L透明质酸钠眼液(爱丽,日本参天)滴眼,分别于手术前1d、手术后3d;1wk;1,3mo对所有患者行基础泪液分泌(SchirmerⅠ)、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前SchirmerⅠ、BUT、F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前与术后3d;1wk在SchirmerⅠ,BUT,F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mo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与术后3d;1wk;1mo SchirmerⅠ、BUT、F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泪膜会发生动态变化,使用1g/L透明质酸钠点眼可以加快术后早期泪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李金霞  王彬  包银兰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0):2099-2101
目的:观察比较玻璃酸钠滴眼液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应用对角膜铁锈异物取出术后角膜创面上皮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角膜铁锈异物患者98例98眼,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49例49眼和对照组49例49眼。联合治疗组于角膜异物取出术后滴玻璃酸钠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照组滴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周3次观察角膜荧光素染色、角膜创面上皮修复及患眼局部症状等指标,观察2wk。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88%(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应用能明显促进角膜损伤后上皮修复速度,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