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高尿酸血症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Jia SD  Wang YG  Li J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6):456-458
目的了解单纯高尿酸血症(HUA)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左旋精氨酸刺激法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观察HUA组56例胰岛β细胞第一和第二分泌时相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经左旋精氨酸兴奋后两组均在2 min达分泌峰值,4 min开始下降,HUA组胰岛素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3.71,P<0.01);HUA组空腹胰岛素、OGTT120 min血糖、胰岛素、新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46~5.56,P值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男性、平均动脉压及肌酐呈正相关关系(t=2.15~3.60,P<0.05).结论HUA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代偿性增高,且血尿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空腹血糖≥7.0 mmol/L或<7.0 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8 306例糖尿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48.01 ±3.14)个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一次新发脑梗死事件情况.分析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1)随访结束时,随着基线空腹血糖水平的增高,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逐渐增高[总胆固醇:(4.93±1.15,510±1.20,5.15± 1.28,5.33±1.35) mmol/L,甘油三酯:(1.70±1.26,1.83± 1.29,2.18±1.76,2.41±2.08) mmol/L,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的水平也增高(P<0.05).(2) 7.0 mmol/L≤空腹血糖<9.0mmol/L组累积发生脑梗死事件率最低(2.1%,P<0.01).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吸烟、糖尿病病程及降糖治疗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于7.0 mmol/L≤空腹血糖<9.0 mmoL/L组,6.1 mmol/L≤空腹血糖<7.0mmol/L组和空腹血糖≥9 mmol/L两组发生脑梗死事件的相对危险(RR)各分别增加1.85倍(95%CI 1.09~3.15,P<0.05)、1.54倍(95%CI 1.16~2.05,P<0.01).结论 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控制在7.0 ~9.0 mmol/L水平者似新发生脑梗死事件率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浆Visfatin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取92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调节受损患者30例(IGR组),6.1 mmol/L≤空腹血糖(FPG)<7.0 mmol/L和(或)7.8 mmol/L≤餐后2h血糖< 11.1 mmol/L;2型糖尿病患者62例(T2DM组),FPG≥7.0 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11.1 mmol/L.T2DM组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31例(F组,BMI≥25 kg/m2)和2型糖尿病非肥胖患者31例(NF组,BMI< 25 kg/m2).对照组为31例体检健康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Visfatin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FPG,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胰岛素(Fins),计算BMI,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lnFPG/Fins).结果 与对照组和IGR组相比,T2DM组血浆Visfatin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IGR组血浆Visfatin明显升高(P<0.01);与NF组相比,F组血浆Visfatin明显升高(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尤其肥胖者血浆Visfatin水平显著升高,Visfatin可能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糖代谢状况下空腹血糖水平与精氨酸刺激后胰岛素急性分泌的关系.方法 入选2004至2005年来我院门诊就诊者及健康志愿者626例,其中糖耐量正常114例,糖耐量受损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452例.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接受葡萄糖耐量试验及精氨酸试验.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原及真胰岛素水平,评估精氨酸刺激后胰岛素急性分泌相(△TI).采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运用协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空腹血糖为3.8~5.0 mmol/L时,△TI由34.13 mmol/L逐渐升至41.50 mmol/L;空腹血糖为5.0 mmol/L时,△TI达到峰值41.50 mmol/L,之后轻度下降;空腹血糖为6.1~10.0 mmol/L时,△TI持续下降并形成平台,较峰值降低近35%;空腹血糖>10.0 mmol/L时,△TI显著减退;空腹血糖>11.1 mmol/L时,△TI达17.40 mmol/L,较峰值降低近60%.空腹血糖为3.8~6.1 mmol/L时,胰岛素原分泌迅速由0.01 pmol/L增至6.96 pmol/L;空腹血糖为6.1~10.0 mmol/L时,胰岛素原分泌持续缓慢增加,并达到峰值10.84 pmol/L;空腹血糖>10.0 mmol/L时,胰岛素原分泌呈显著下降趋势.空腹血糖由3.8 mmoL/L增至7.8 mmol/L时,HOMA-IR呈上升趋势;空腹血糖>7.8 mmol/L时,HOMA-IR维持较高水平(6.82)并处于平台.结论 空腹血糖为6.1~10.0 mmol/L时,精氨酸刺激后胰岛素急性分泌相相对稳定,表明胰岛β细胞尚具有较好的储备功能.空腹血糖>10.0 mmol/L时,精氨酸试验激发后△TI及胰岛素原显著下降,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严重衰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PreDM)人群血尿酸水平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方法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1年7至12月在大连地区基线诊断为PreDM并完成3年随访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 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性别, 以及其基线及3年后的年龄、体重、腰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 计算患者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依据完成3年随访时研究对象血糖水平将其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根据研究对象基线血尿酸水平三分位数将其分为3组, 第一分位(S1)组:血尿酸≤287 μmol/L, 第二分位(S2)组:287 μmol/L<血尿酸≤342 μmol/L, 第三分位(S3)组:血尿酸>342 μmol/L。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对组间基线资料进行比较,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研究对象1 349例。其中, 男性338例, 女性1 011例;糖尿病组153例, 非糖尿病组1 196例。与非糖尿病组相...  相似文献   

6.
徐文涛  李刚 《山东医药》2009,49(30):29-31
目的 探讨胰岛素调控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患者血糖、脑脊液中乳酸水平的影响,寻求一种规范、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颅脑损伤后胰岛素应用模式.方法 将89例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调控治疗组(A组,46例)和一般治疗组(B组,43例).A组采用胰岛素调控模式给予胰岛素,B组根据血糖给予胰岛素.监测血糖、脑脊液乳酸变化.在伤后3个月评定患者预后.结果 治疗24 h后,A组血糖值为(5.76±2.08) mmol/L,低于B组的(9.69±2.87) mmol/L(P<0.05);第3~7天,A组空腹血糖控制在4~7 mmol/L,B组空腹血糖控制在6~11 mmol/L.治疗后3~7 d,A组脑脊液乳酸均低于B组(P<0.05或0.01).A组预后良23例,差14例,死亡9例;B组分别为1、20、10例,A组患者预后较好(P<0.05).结论 胰岛素调控是一种规范、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颅脑损伤后胰岛素应用模式,能在伤后短时间内严格控制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同时缩短乳酸酸中毒的持续时间,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空腹血糖为5.6~6.9 mmol/L的诊断标准下,空腹血糖受损(IFG)的老年人群(≥60岁)胰岛素抵抗(IR)与胰岛β细胞功能特点。方法选取正常糖耐量(NGT)者71例,单纯性空腹血糖受损(I-IFG)者65例,单纯性糖耐量受损(I-IGT)者59例,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受损(IGT IFG)者50例。分别以HOMA IR(HOMA-IR)指数和HOMA-β细胞功能指数(HBCI)评价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经调整,性别、年龄和BMI后分析显示,I-IFG组和IFG IGT组的HOMA-IR均高于NGT组(P<0.05);NGT组与IGT组两组以及I-IFG、I-IGT和IGT IFG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整,性别、年龄、BMI和HOMA-IR后分析显示,I-IFG组和IGT IFG组的HBCI明显低于NGT组和IGT组(P<0.05);而NGT和IG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空腹血糖为5.6~6.9 mmol/L的诊断标准下,老年人I-IFG仍是不同于IGT的一种糖调节受损人群,I-IFG的主要发生机制可能为基础状态下IR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指数的变化。方法测定45例健康体检者和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乳酸和服糖后血糖水平,并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空腹乳酸(6.4±0.5mmol/L)、空腹胰岛素(16.2±6.4hUI/ml)、胰岛素抵抗指数(3.5±1.1)及服糖后血糖含量(8.7±2.4mmol/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0.3mmol/L、11.3±4.3hUI/ml、2.0±0.9、4.9±1.8mmol/L,P0.01);肝癌患者胰岛素分泌指数(210±2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00±34)(P0.01),空腹血糖(4.9±1.7mmol/L)与正常对照组(4.1±0.3mmol/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存在糖代谢紊乱,并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及其与超重、血糖、血脂和血尿酸水平变化的关联性.方法 检测21 588名百色市居民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血糖和血尿酸,进行探索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趋势x2检验、t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6808例,患病率31.5%; HUA患者2592例,患病率12.0%;高血压伴HUA患者1260例,患病率5.8%.高血压伴HUA患者与血压、血尿酸正常者相比,其收缩压[分别为(151±12)、(127±6) mm Hg]、舒张压[分别为(84±10)、(72±6) mm Hg]、脉压[分别为(50±12)、(37±8) mm Hg]、体质量指数(BMI)[分别为(23.9±2.6)、(21.7±2.4) kg/m2],总胆固醇[分别为(6.0±1.3)、(5.2±1.1) mmol/L],甘油三酯[分别为(2.3±2.2)、(1.5±0.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3.4±1.3)、(3.0±1.1) mmol/L]均明显增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为(1.2±0.4)、(1.5±0.5) mmol/L]明显降低(P<0.01).高血压和HUA组患者,其舒张压、脉压、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LDL-C均较健康组高(P<0.01),HDL-C均值较健康组低(P<0.01);血压和血尿酸水平与BMI、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和LDL-C均有交互性(P<0.01或P<0.05);血尿酸或血压水平增高者,其血压、肥胖和糖脂代谢观察指标的异常率高(P<0.01),年龄、BMI、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LDL-C都是高血压和HUA的独立危险因素;HUA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血尿酸正常者的3.1倍,高血压患者HUA发病的风险是血压正常者的2.6倍.结论 百色市居民高血压和HUA患病率高,肥胖、糖脂代谢紊乱是高血压和HUA的共同病变基础,HUA与高血压可能存在着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双重病理机制: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根据其空腹血糖(FBG)和餐后血糖(PBG)水平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单纯空腹血糖升高 (IFH,即FBG≥7.0 mmol/L且2hPBG <11.1 mmol/L),单纯餐后血糖升高(IPH,即FBG<7.0 mmol/L且2hPBG≥11.1 mmol/L),和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升高(CH,即FBG ≥7.0 mmol/L且2h PBG≥11.1 mmol/L).糖尿病阶段的IFH和IPH,是与糖调节异常阶段的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减低(IGT)相对应的高血糖状态,前者代表的是空腹状态,后者反映的是餐后状态.研究发现,IFH与IPH在发病率、临床特征及病理生理方面可能存在差异.现就近年来有关IFH和IPH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1.
中老年正常糖耐量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中老年正常糖耐量人群血糖水平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上海市部分社区流行病学调研2095例居民,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PG)结果,将受检者分为正常糖耐量、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合并空腹血糖受损(IFG/IGT)及糖尿病组.再将正常糖耐量者按年龄及空腹血糖值进行分组,观察稳态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并对各组年龄、血糖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随着年龄的增长,FPG逐渐升高,40~49岁、50~59岁及60~69岁组分别为(5.00±0.47)mmol/L、(5.09±0.44)mmol/L及(5.17±0.48)mmol/L,50~59岁组与40~49岁组比较(t=2.727,P<0.01)、60~69岁组与50~59岁组比较(t=2.303,P<0.0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空腹胰岛素(FINS)值变化无明显规律;(2)随着年龄的增长,HBCI值呈下降趋势(F=33.75,P<0.05);(3)FPG≥5.0 mmol/L组较<5.0 mmol/L组HBCI值下降,分别为4.39±0.58和4.22±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4,P<0.05).结论 中老年正常糖耐量者随着年龄增长,空腹血糖增高;当空腹血糖≥5.0 mmol/L时,可能存在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胰岛素抵抗与血管性痴呆(Va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VaD患者86例(VaD组)及健康体检者52例(对照组),根据Hp感染情况,将VaD患者进一步分为2组,Hp阳性组50例,Hp阴性组36例。以13碳尿素呼气试验阳性作为Hp感染的诊断指标,分别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根据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VaD组H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8.14%vs 28.58%,χ2=10.273,P=0.002)。与对照组比较,VaD组的空腹血糖[(5.53±0.60)mmol/L vs(5.19±0.38)mmol/L,P=0.0004]、空腹胰岛素[(10.29±4.95)μIU/L vs(8.77±4.02)μIU/L,P=0.0317]、HOMA-IR(2.57±1.34 vs2.06±0.96,P=0.0179)均明显升高。Hp阳性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均显著高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Hp感染和胰岛素抵抗都与VaD显著相关,且Hp感染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三者可能存在相互关联的发病链条,Hp感染可能通过诱发或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VaD产生或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南京市来自6个行业体检人群血尿酸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和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至2016年南京市4家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107478例体检者,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份的HUA发病率;按照血尿酸值分为正常组和HUA组,比较两组代谢指标、年龄,计算不同行业体检人群的血尿酸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计算HUA发病危险OR值。结果:HUA总体患病率为14.9%,男性HUA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20.5%比2.5%,χ2=5850.1,P<0.01),女性HUA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0~29、30~39、40~49、50~59、60~69和≥70岁组的HUA患病率分别为1.0%、0.7%、0.9%、2.7%、3.8%和9.6%;趋势P<0.01)。HUA组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病率及体重指数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1)。卫生行业人群血尿酸水平[(298±91)μmol/L]和HUA患病率(10.4%)最低,公安行业的血尿酸水平[(342±82)μmol/L]和HUA患病率最高(16.5%)。血尿酸水平与血脂、血糖、血压等代谢指标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肥胖、职业类别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相关。结论:南京地区体检人群中男性HUA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HUA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卫生行业体检人群的血尿酸水平和HUA患病率最低,而公安职业类别人群最高。男性、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职业类别与HUA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低减患者临床特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低减是血糖调节受损。但有关空腹血糖受损的研究较少。本文拟对两类人群的临床特征进行初步探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在 1999~ 2 0 0 0年 ,从门诊体检病人中随机抽取病人 ,按OGTT结果 ,分为 4组 :(1)糖耐量正常 (NGT)的正常对照组 40例 :空腹血糖 (FBG) <6 1mmol/L及口服75 g葡萄糖 (OGTT)后 2h血糖 <7 8mmol/L ,无明显急、慢性疾病。 (2 )空腹血糖受损 (IFG) 10例 :FBG≥ 6 1mmol/L ,但 <7 0mmol/L ,且OGTT 2h血糖 <7 8mmol/L。 (3)糖耐量低减 (IGT) 2 3例 :OGTT 2h血糖≥ 7 8mmol/L但 <11 1m…  相似文献   

15.
6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血糖控制目标:6.0mmol/L≤空腹血糖≤7.5mmol/L,7.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观察时间:1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达标(P0.05),但治疗组体重增加及低血糖的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是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将病程、年龄相似的Ⅱ型糖尿病分为Ⅰ组FBG≤7.8mmol/L,Ⅱ组FBG>7.8mmol/L,进行空腹及餐后1、2、3小时血糖、胰岛素(Ins)、C肽(CP)、胰升血糖素(Glu)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Ⅰ组各时限血糖均较Ⅱ组为低(均P<0.01);各时限Ins无显著性差异;空腹CP与Ⅱ组无显著性差异,但餐后1、2、3小时较Ⅱ组显著增高(均P<0.01);结论FBG≤7.8mmol/L的Ⅱ型糖尿病较FBG>7.8mmol/L的的Ⅱ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为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既往1年内空腹血糖检查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7 mmol/L)患者直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及安全性等。方法年龄≥40岁、近1年体检空腹血糖7 mmol/L且无糖尿病症状的患者301例直接进行OGTT,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血糖、血脂等。根据OGTT结果分为:血糖正常、糖调节受损组、糖尿病3组。分析糖调节受损、糖尿病发生率,分析3组年龄、血压、血糖、血脂等差异。结果血糖正常比例为47.18%,糖调节受损比例为34.88%,糖尿病比例为17.94%。血糖正常组年龄最小,糖尿病组高血压比例最高,糖调节受损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显著比血糖正常组高(均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3组比较: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糖尿病组(均P0.05)。空腹血糖5.6 mmol/L患者OGTT筛查餐后2 h血糖204例,其中糖耐量异常21.57%,糖尿病6.37%。3组直接行OGTT均未出现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高渗状态等需紧急降糖处理病例,也未发现恶心、反酸、胃灼痛等消化道症状。结论年龄≥40岁、近1年体检空腹血糖7 mmol/L且无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的患者直接进行OGTT检查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及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398例和相匹配的378名健康者进入本研究。两组血尿酸均呈正态分布,ACS组血尿酸(322±107)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02±77) VanoL/L(P<0.01)。ACS组中男性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为27.0%、女性为25.2%。ACS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血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调整性别和年龄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胆固醇、尿酸、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为ACS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HUA在ACS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强化治疗内科危重症高血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内科危重患者186例,入组时空腹血糖水平为(10.8±2.3)mmoL/L,根据患者入组时恢复进食情况分为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I,n=90)和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组(CSⅡ,n=96),2组均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亚组.MDI组中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亚组分别为44、46例,CSⅡ组分别为46、50例.MDI组餐前大剂量采用门冬胰岛素或人胰岛素,基础量均采用甘精胰岛素,CSⅡ组餐前大剂量及基础量均采用门冬胰岛素或人胰岛素.根据多点指尖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强化胰岛素治疗疗程7 d,使血糖控制在4.4~8.3 mmol/L,7 d后改为常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11.1 mmol/L,观察各哑组患者基线及第7天日内平均血糖水平、日内血糖标准差、日内血糖极差(最高和最低血糖之差)、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疾病评分(APACHE Ⅱ),统计7 d内低血糖发生率、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日平均胰岛素用量及28 d内各组死亡率.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1)MDI及CSⅡ组的门冬胰岛素亚组和人胰岛素亚组强化治疗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强化治疗后第7天门冬胰岛素哑组较人胰岛素组日内平均血糖水平更低,MDI组:(6.2±1.3)mmol/L比(7.6±1.6)mmol/L;CSⅡ组:(6.0±1.2)mmol/L比(7.4±2.5)mmol/L,均P<0.05.(3)门冬胰岛素亚组血糖标准差更小,MDI组:(1.54±0.27)mmol/L比(1.92±0.38)mmol/L;CSⅡ组:(1.24±0.27)mmol/L比(1.83±0.45)mmol/L,均P<0.05.(4)门冬胰岛素亚组极差更小,MDI组:(3.0±0.5)mmoL/L vs(3.9±1.1)mmoL/L;CSⅡ组:(3.1±0.6)mmol/L vs(3.9±1.0)mmol/L,均P<0.05.(5)门冬胰岛素业组7 d内日平均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率及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同时,门冬胰岛素亚组7 d内血清CRP?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患者空腹血糖(FPG)与冠脉病变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拟诊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的患者580例,按FPG水平分为3组,对患者临床及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随着FPG增加,病变部位的比例、病变支数、狭窄程度、病变积分及支架数均增加.年龄<60岁的患者,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及糖尿病(DM)组的冠脉病变均重于正常空腹血糖(NFG)组;年龄60~74岁的患者,DM组的冠脉病变较NFG组严重;而年龄≥75岁的患者,FPG并不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脉的病变程度随着FPG增加而增加;<60岁的患者FPG>5.6 mmol/L或60~74岁的患者FPG>7.0 mmol/L,其冠脉的病变程度较同龄正常FPG组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