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力衰竭时的心律失常与猝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和猝死的流行病学[1~5]左心室功能障碍的患者并不都是由于心力衰竭加重而死亡,有23%~51%的患者死于猝死。症状轻微的心力衰竭患者更易发生猝死,其发生率为50%;而症状严重且正等待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猝死的发生率仅为25%。令人惊讶的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猝死的危险性高于心血管领域的其他任何疾病,较一般人群高5倍以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除血流动力学障碍外,还有与机械功能恶化相一致的各种电活动的异常,临床表现为各种各样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随着左心室功能的恶化,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复杂…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确诊后5年内的死亡率为50%,7%的心血管死亡是由心力衰竭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易发生猝死,多与室性心律失常相关,主要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通过研究了解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然后进行有效的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死亡率意义重大。现将讨论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以及目前临床对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治进展。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表现,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现象,室性心律失常是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和猝死风险,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实施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及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心力衰竭中的室性心律失常(4)4.室任心律失常的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在疾病相对稳定阶段大约50%突然死亡。心衰患者为什么会猝死,认为与心律失常有夫。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能否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迄今为止,尚无一个大规模前瞻性的临床试验能够证实某一种抗心律失...  相似文献   

5.
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心力衰竭和各种复杂心律失常,其中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室性、房室交界性及混合型表现,它是一种发病年龄早、常见的、致死率极高的心血管临床综合症,有资料表明心衰死亡原因与突发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有关,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预测猝死的发生,从而减少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充血性心衰患者T波电交替对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约半数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死于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的猝死。植入起搏/除颤器能降低曾有自发性或可诱发持续室性心律失常者的死亡率,然而,并非所有心衰患者都  相似文献   

7.
<正>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难治性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是心脏病患者病死率增加和造成猝死的一个重要病因[1],而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缺血性心脏病并发的心肌梗死,约占所有病因的55%[2]。迄今为止,心肌梗死后相关室性心律失常的确切机制仍未被阐明[3],这给临床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后相关室性心律失常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就心肌梗死后所致的心肌细胞空间结构和电生理异质性变化,对心肌梗死后相关室性心律失常机制的研究现  相似文献   

8.
近20年的临床研究显示,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以显著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1].但随访研究显示,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2年复发率为30% ~ 50%,植入ICD并不能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的复发,而且还可能有致心律失常作用.近年的临床研究显示,ICD反复多次电除颤,不但会导致患者躯体和精神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使ICD植入患者的总体死亡率增加[2-5].因此,为减少室速/室颤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9.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是各病因心脏病的严重阶段。而致命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引起猝死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无创性检查、心率变异性(HRV)及QT间期离散度 (QTd)的测定 ,可作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发生增加的判断指标[1] 。本文对CHF患者在药物治疗前后分别测定HRV及QTd。以探讨CHF和HRV及QTd的关系 ,及药物干预对两者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对象 :1997 8~ 2 0 0 1 6住院的CHF患者 ,共 4 2例 ,男 2 6例 ,女 16例 ,年龄 5 4± 9岁。心功能分级(NYHA)为Ⅲ级 18例 ,Ⅳ级 2 4例。病因 :扩张型心肌病 1…  相似文献   

10.
<正> 慢性心衰病人出现无症状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非常常见,但该病人的频发,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与猝死是缺乏联系的。因为,1.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可能是左心室衰竭的非特异性表现。长期随访发现,伴有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轻度心衰患者病情大多进行加重,而非猝死。2.猝死的原因不是恶性心律失常,患有冠脉疾病的心衰患者其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是急性心肌缺  相似文献   

11.
猝死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猝死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 ,约占心血管死亡率的 2 0 %。近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已趋于停顿呈平台型曲线 ,猝死的发生无明显下降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对猝死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是心律失常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方法 ,传统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室性期前收缩的 LOWNS分级〔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2运动试验诱发 ;3心室晚电位 ;4临床电生理检查。这些方法尚有许多不足 ,仍有相当多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不能被预测。近年来在无创心电图领域 ,发展了一些新的预测方法和指标 ,现介绍如下。1 QT…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简称心衰)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一旦起始,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临床亦处于稳定阶段,仍可自身不断发展[1].心衰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并发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其中以房颤最多见且与预后密切相关,另外还可合并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据现有资料表明,心衰合并房颤的发病率为40.6%,合并室性早搏为20.4%,合并室性心动过速为6.6%[2].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占总死亡率的40%~50%[1].因此有效防治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降低心源性猝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将重点讨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常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杨平 《内科》2008,3(3)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复杂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病死率高,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20%,病死率高达40%,而心力衰竭因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而死亡占心力衰竭总死亡40%~50%^[1,2],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提示60%-90%心力衰竭患者有频发的或复杂的室性早搏,40%~62%有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10%~20%有危及生命的症状性、  相似文献   

14.
心源性猝死(SCD)是指心脏的临床状态突然变化而发生在1h内的死亡或瞬间死亡.SCD的分类包括心律失常死亡(SAD)和非心律失常事件死亡[1].心力衰竭患者的SCD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6~9倍,而SCD的预警和治疗则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在过去的20年里,尽管心力衰竭的治疗已有了较大进展,但心力衰竭患者的4年存活率却低于公众对照组的50%.现已确定在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85%以上.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是终止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在选择性高危患者中已证实ICD降低死亡率的费用-效果最佳.在公众人群中心力衰竭约占1%~2%,而且数量还在增加 .目前,确定心力衰竭合并有高度心律失常危险性的患者,及时置入ICD并采取其他抗心律失常措施是一个重大挑战[2].  相似文献   

15.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心脏性猝死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患者在突发症状后的1h内,由于心脏骤停等原因引起的死亡。目前采用的症状发作后1h内死亡的严格时间定义使约90%以上的SCD归因于心律失常,其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约占85%。近年SCD逐渐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一个重要疾病。在美国每年SCD的发病人数超过所有脑卒中、肺癌、乳腺癌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死亡人数的总和,SCD事件的发生超过30万例次/年囡,占总死亡的13%。  相似文献   

16.
再同步化治疗的致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但CRT后由于心室激动顺序发生改变,使QT间期延长、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加,可导致室性早搏、单形性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术前选择带有除颤功能的CRT,可降低CRT患者因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住院与死亡。CRT的致心律失常机制以及对策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左室功能障碍和室性心律失常是慢性心脏病患者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左室功能障碍症状的患者常同时伴有室性心律失常。反之,有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常有明显的左室功能障碍。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死亡率很高,如同时又有左室功能低下者死亡率则更高。心肌梗塞后的室性心律失常冠心病监护室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AMI)后6小时至2或3天,80%以上的患者出现室性早搏,约40%的患者发生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原发性室颤的发生率约为2%~3%。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LGE-CMR)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等数据库,检索有关行LGE-CMR检查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月。根据LGE-CMR检查结果是否存在心肌延迟强化分为LGE(+)组与LGE(-)组,比较两组患者心源性死亡、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入院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1 509例患者,其中缺血性心脏病患者414例、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 09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LGE(+)组患者心源性死亡率[OR=4.26,95%CI(2.59,7.01)]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OR=5.61,95%CI(3.91,8.04)]高于LGE(-)组(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LGE(+)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高于LGE(-)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植入ICD患者(P0.05)。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71,95%CI(0.69,4.28),P=0.25]。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10篇文献的估计值均在总效应值可信区间内,提示结果较为稳定;Begg's test检验结果显示,报道心源性死亡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力衰竭再入院率的文献间无发表偏倚(P0.05)。结论基于现有文献,LGE-CMR结果显示存在心肌延迟强化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死亡、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但对心力衰竭再入院率预测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9.
3 预后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发生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已成为近10年心血管病学者关注的中心性问题之一。但是,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自然史尚属不详,且存在争议。 有研究发现,在CHF死亡病例中,半数左右为猝死,因而有不少人推测此与CHF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特别高有关。 影响合并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CHF患者预后的因素甚多。首先,室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本身就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此种CHF患者猝死率很高。简单心律失常者存活率高于复杂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0.
是什么导致了心力衰竭病人猝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HF)患者的猝死(SCD)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6~9倍。推测致死性心律失常是猝死的原因,多数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少数是缓慢性心律失常或电机械分离,并且猝死多发生于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一系列导致心脏电不稳定的上游事件,将引发室性心动过速,有趣的是,正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