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病人的细胞免疫应答:丙型肝炎病毒起主要作用〔英〕/TsaiSL…Hepatology。-1995,21(4).-908~912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的肝细胞损害与免疫机理有关,近期关于HBV及...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抗原在肝细胞肝癌组织内的定位分布情况。以丙型肝炎病毒(HCV)的C、E、NS3、NS4区四种单克隆抗体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39例肝细胞肝癌(HCC)的肝脏标本,结果总的阳性率为15.1%。21例阳性标本中,C区单抗检测阳性占80.9%(17/21),E区占33.3%(7/21),NS3、NS4区均占57.1%(12/21),表明应用多区段单抗有助于提高HCV抗原的检出率。阳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胞浆中,呈细、粗颗粒及块状,3例出现膜及膜下型,1例核内有阳性反应。HCV感染与HCC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及肝硬化的关系刘春荣,王秀坤,蔡至道(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沈阳110001)通过对202例肝病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及抗-HCV的检测,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以及HCV、HBV双重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检测血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抗原提供血清学指标。方法用纯化的重组HIV(gp41)和HCV(NS3)抗原蛋白作为联合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并采用挑单个细胞的方法进行一次克隆。结果分别获得4株和6株能稳定分泌高效价抗HIV(gp41)和HCV(NS3)抗原蛋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初步建立了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IV(gp41)和HCV(NS3)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论本方法是建立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的快速方法,所建杂交瘤细胞株特异性强,效价高,分泌抗体性能稳定,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与HBeAg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阐明癌基因蛋白异常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方法用链霉菌素-生物素(SL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了64例慢性HBV感染者肝细胞中C-erbB-2P185、rasP21和P53等癌基因蛋白和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结果C-erbB-2P185和rasP21阳性组中,血清HBeA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94%和846%,而阴性组HBeAg的检出率分别为20%和48%,两组差异显著。结论表明癌基因蛋白C-erbB-2P185和rasP21的异常表达与HBV复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患者肾小球病变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肾脏疾病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抗-HCVNS3和抗-HCVNS5单克隆抗体,检测了21例丙肝患尸解肾组织中的HCAg,结果13例阳性(61.9%),其中11例为膜增殖性肾炎(MPGN),1例为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1例肾组织大致正常。8例HCAg检测阴性,其中膜性肾病(MN)1例,膜增殖性肾炎2例,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炎1例,余4例肾组织未见明显异常。与乙型肝炎对照组(33.0%)相比,丙肝患者肾脏病变更为多见,形态多样,以MPGN为主。同时对丙肝患者有肾脏病变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病人可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早期血清尿素氮(BUN)增高,因此认为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相同,也存在着丙肝相关性肾炎  相似文献   

7.
不同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的临床意义。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标志不同状态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浓度及共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建立的竞争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定量检测慢性肝炎(CH)51例、肝硬化(LC)36例、原发性肝癌(PHC)38例的血清HBV DNA浓度。结果 HBVDNA阳性的CH患者血清HBV DNA浓度为4.36log10HBVDNA拷贝/50μl,LC为4.  相似文献   

8.
应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法和单克隆抗HCV-NS3-HRP建立直接酶标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52例肝炎患者肝组织HCVRNA和HCAg-NS3。结果抗HCV阳性组HCVRNA检出率57.1%(16/28),HCAg-NS3检出率53.6%(15/28);抗HCV阴性组其两项检出率均为12.5%(3/24)。肝组织中HCVRNA阳性物呈蓝紫色细小颗粒存在于肝细胞核或胞浆内,其在肝小叶中的分布可分为3型,即弥漫型、局灶型、散在型。肝组织中HCAg-NS3阳性物呈棕黄色细小颗粒分布于肝细胞核或胞浆内,以单个或数个阳性细胞散布于肝小叶中。23例HCVRNA或/和HCAg-NS3阳性病例以肝炎后肝硬化(LC)病例占多数(14/23),其次为慢性重型肝炎(CSH)和中度慢性肝炎(CAH)。此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符合率(90.4%,47/52),表明病毒核酸及其表达产物均存在于肝细胞内,与HCV感染密切相关。这为HCV感染诊断提供了直接依据,有利于研究HCV感染中病毒复制、慢性化进程、抗病毒治疗监测及重叠感染时病毒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庚型肝炎病毒(HGV)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存在状态。方法采用抗HGVNS5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3例HCC患者石蜡包埋的肝癌组织。结果HCC组织中检出HG抗原(HGAg)20例(377%),在非乙非丙、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组中,分别检出HGAg2例(25%)、16例(39%)和2例。结论HCC患者中HGV感染较常见;HGV感染似乎不是HCC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在抗-HCV阴性肝组织中的感染情况,以及免疫与分子病理学方法在HCV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应用HCVRNA的核心区生物素标记探针及HCV3’,5’末端非结构基因区(NS3,NS5)编码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对60例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14例HCV原发感染后NS5抗体长达一年半的动态变化,探讨NS5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重组NS5抗原,建立EI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NS5抗体阳性率为60.48%,HCV感染后一月抗-NS5抗体阳性率为16.35%,三月为75%。结论抗-NS5抗体无早期诊断价值。抗-NS5抗体持续阳性者,血清ALT多明显升高,抗-NS5抗体与肝脏疾病活动性相关。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抗-C、抗-NS3、抗-NS4抗体阴性,而抗-NS5抗体单独阳性,表明检测抗-NS5抗体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血清中丙型肝炎NS3抗原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游离NS3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初步探讨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对77例正常人血清标本,173例抗-HCV阳性标本和3708例抗-HCV阴性的其他类型肝炎血清标本检测HCV游离NS3抗原;对部分HCV NS3抗原阳性标本进行验证,包括HCV RNA测定、中和试验和免疫斑点试验;对11例患者的25份系列血清标本进行了HCV游离NS3抗原、HCV RNA和HCV抗体的联合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3708例抗-HCV阴性的其他类型肝炎血清标本中有48例为HCV NS3抗原阳性,其中3030例单纯乙型肝炎和445例其他类型肝炎血清标本中分别有44例和4例为HCV NS3抗原阳性;173例HCV抗体阳性标本中有42例为HCV NS3抗原阳性;77例正常人血清标本的HCV NS3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5例HCV NS3抗原阳性标本中有9例为HCV RNA阳性;23例HCV NS3抗原阳性标本的中和率和免疫斑点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87.0%和69.6%;25份系列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显示其HCV NS3抗原的吸光度值与时间呈负相关,并有2例HCV NS3抗原阳性标本随着血清中HCV NS3抗原的吸光度值下降,其HCV抗体转阳.结论 血清中HCV游离NS3抗原的ELISA检测方法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在发展中国家应用此方法进行HCV感染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地区散发性肝炎患者甲型、乙型、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型别分布及重叠感染。方法 用EIA法检测1995斫2月至2000年12月北京地区散发性急性肝炎患者抗-HAVIgM、HBsAg/抗-HBcIgM、抗-HCVIgM/IgG和抗-HEVIgM/IgG。结果 214例散发性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甲、乙、内和戊型肝炎病毒IgM总阳性数155例,戊型肝炎76例。有9名患者检出2种肝炎病毒抗原或抗体阳性,其中在3名肝硬化患者和2名静脉吸毒者同时检测到HBV和HCV抗原或抗体,1例HBsAg阳性者检测到抗-HAVIgM,3例-HCVIgG阳性者中分别检测到2例抗-HBVIgM和1例抗-HEVIgM。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9名患者年龄在31岁至49岁之间。结论 北京地区散发性急性肝炎78%是由消化道传染的甲戊型肝炎病毒引起,戊型肝炎在四种肝炎中位居首位,其次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多见乙、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或慢性乙、丙型肝炎患者合并甲型或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我国对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病毒不同基因型NS3蛋白的抗原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HCV)NS3蛋白的抗原特性及其用于抗-HCV检测的意义。方法分别构建和表达含有HCV1型和6型NS3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和重组蛋白,以EIJSA法和Western blot分析不同基因型重组蛋白与已知抗-HCV阳性血清的抗原反应性。结果HCV1型和6型NS3重组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3.2%;85份抗-HCV阳性血清以此不同基因型HCV NS3单片段抗原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1.2%(1型)和58.8%(6型),其中有7份标本以NS3-1型抗原检测阴性,但可被NS3-6型抗原检出,反之,有9份血清以NS3-6型重组蛋白检测为阴性,而NS3.1型检测阳性;54份大学生体检血清和39份阴性质控血清以此两种抗原检测均为阴性。结论HCV1型和6型NS3重组蛋白存在抗原异质性,在发展HCV抗体检测试剂时需考虑加入不同基因型的NS3抗原。  相似文献   

15.
秦皇岛市各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2年至1995年在秦皇岛市各医院住院的326例肝病患者进行各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流流行病学分析,表明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当性肝细胞肝癌中未检出甲型肝炎病毒抗体、乙型肝炎病毒在CH、LC和HCC的感染率分别为77.78%,84.21%和94.29%,而在急性肝炎中的感染率为21.59%。  相似文献   

16.
HCV非结构蛋白NS5A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筛选、鉴定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5A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的编码基因,为HCV NS5A蛋白质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及抗HCV的基因治疗研究开辟新途径。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重组纯化的HCV非结构蛋白NS5A为固相抗原,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半合成库中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获得抗原结合活性和特异性较强的HCVNS5A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基因片段的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免疫检测及序列测定,结果 筛选得到的ScFv片段基因核苷酸序列为789nt,编码由26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具有典型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可变区的结构特点,基因编码产物具有HCV NS5A蛋白反应的免疫学活性和特异性。结论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获得了HCV NS5A人单链可变区抗本ScFv编码基因,并获得了可溶性单链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情况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运用非同位素原位杂交(NISH)法和链酶亲和素-生物素(SABC)法分别检测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的HCV-RNA和非结构(Nonstructural,NS)蛋白NS5抗原,同时用SABC法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8例(40.0%)患者的PBMC中HCV-RNA呈构(Nonstru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北京市吸毒人群HCV感染情况及其HCV的病毒基因特征.方法 利用ELISA方法和Real-time PCR方法同时检测684名吸毒人群血清中HCV抗体和HCV RNA,确定该人群的HCV感染情况.对HCV抗体或RNA检测阳性的样本进行C/E1和NS5B基因区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吸毒人群HCV基因亚型构成.结果 吸毒人群HCV感染率为26.2%(179/684).142例样本的C/E1或NS5B基因区扩增成功,基因进化分析发现8种HCV基因亚型:1a、1b、2a、3a、3b、6a、6n和6u.结论 伴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加,目前北京市吸毒人群HCV流行情况复杂,具有多种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19.
原位杂交法检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T病毒D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证实在非甲-庚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T病毒(transfusion-transmitted virus,TTV)的存在。方法 采用地高辛素标记TTV DNA探针以原位杂交技术对51例血清学病毒标记非甲-戊型、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HBsAg、HCV NS3Ag及HGV N55Aag阴性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石蜡包埋肝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 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中TTV基因的总检出率为27.5%,其中急性轻型肝炎的检出率为30.8%(4 /13),急性重型肝炎为1/8,亚急性重型肝炎为3/7,慢性肝炎为2/6,活动性肝硬化为2/9,慢性重肝肝炎为1/4,原发性肝癌为1/4。TTV DNA表达于肝细胞核或胞质内,以核型多见。在急性肝炎,TTV阳性细胞弥漫分布于肝小叶内,慢性肝炎于汇管区附近较为密集,而在肝硬化病例,阳性细胞在假小叶内多呈片族状不规则分布。结论 在不明原因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TTV DNA的检出表明TTV为一种新型的肝炎病毒,TTV为一种嗜肝性病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BV DNA水平、HBV基因型差别。方法 对210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及2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HBV LC)患者的血清HBVDNA水平及HBV基因型进行分析,比较病毒学和基因型差异。结果 210例HCC患者和220例HBV LC患者HBV D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4.3%(177/210)、94.5%( 208/220);HBV DNA定量为(5.06±1.01) log10拷贝/ml和(5.36±1.13)log10拷贝/ml,HBV LC患者均高于HCC患者(P<0.01);HCC组和HBV LC组均以C基因型为主,两组B,C基因型分布无明显差异。结论 HCC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低于HBV LC患者。两组HBV基因型分布无明显差异,均以C基因型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