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合并全身放射损伤的创伤(放创复合伤)局部成纤维细胞凋亡变化及其机理。方法 采用组织学、免疫组化、透射电镜、原位凋亡检测等方法观察大鼠皮肤伤口局部成纤维细胞数量、凋亡变化及调亡调控分子Bcl-2和Bax含量变化。结果 放创复合伤皮肤伤口成纤维细胞凋亡较单纯创伤组显著增加,伤口局部Bax含量也显著增加,Bcl-2含量和Bcl-2/Bax比值较单纯创伤组显著降低。结论 全身放射损伤可使创伤局部成纤维细胞凋亡增加,从而使伤口局部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伤口局部Bcl-2、Bax含量及其比值异常可能是成纤维细胞凋亡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放创复合伤时创伤局部bFGF和NGF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长因子可以调节创伤修复中的多种细胞反应,对细胞增殖、迁移、细胞外基质合成、分泌都具有重要作用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3],但合并全身放射损伤的创伤局部其含量变化及其意义仍未见报道,因此本实验拟对此进行研究,以期深入阐明放创复合伤创伤难愈的理论机理,并为进一步制订促愈措施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对放创复合伤是否同时具有促进创面愈合和造血恢复的作用。方法 全身结合局部给药后,观察动物存活、局部创面愈合速度、修复细胞成分和血细胞的变化。结果 用药后,复合伤动物的存活率提高,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增加;创面愈合速度加快,局部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对放射复合伤难愈创面具有良好的促愈效果,同时还表现出一定的抗放作用。 相似文献
4.
伤口难愈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顽症。电离辐射、局部营养障碍、局部感染以及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 ,均可导致伤口难以愈合。其中 ,电离辐射引起伤口难愈 ,至今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报告。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 ,大鼠受 6Gy全身照射后 ,伤口的肉芽组织内毛细血管数量于伤后 3d即明显低于单纯创伤组 ,说明放创复合伤的伤口修复起始过程就有障碍[1 ] 。本研究仍采用大鼠 6Gy全身照射复合背部切割伤的模型 ,从伤口液刺激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变化方面来探讨放创复合伤的伤口修复启动受抑的机理。一、材料和方法1 动物分组 :Wistar健康成年… 相似文献
5.
放创复合伤主要见于肿瘤放疗以及核辐射损伤等合并创伤的患者,其突出的问题是创面愈合延迟或经久不愈;放创复合伤伤口难愈的机制复杂,目前的临床治疗手段也有限。本文就放创复合伤创面难愈的机制和治疗进行综述,主要包括细胞衰竭、基质细胞功能障碍、异常胶原沉积、微血管损伤等创面难愈机制以及干细胞治疗、抗氧化治疗、转化生长因子-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的调节、植入生物材料等针对难愈机制的靶向治疗手段,旨在为放创复合伤创面难愈机制及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冉新泽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25(3):290-290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程天民教授带领下,由多位中青年专家、博士共同参与完成的“放创复合伤时创伤难愈与促愈合研究”,经过10年科研攻关、奋力拼搏,近日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这是继该所“放烧和烧冲复合伤”研究获奖之后,获得的首个“放创复合伤”研究大奖。标志着我国复合伤研究又进入一个新领域、迈上一个新台阶。同行专家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放创复合伤创面的促愈作用。方法 利用自体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局部合并放射损伤的创面,采用荧光示踪技术、形态学观察、胶原染色、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计数、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等多种指标,观察了间充质干细胞对放创复合伤创面的促愈使用。结果 间充质干细胞能加快创面愈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胶原合成。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放创复合伤创面有明显的促愈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的真皮多能干细胞(dermal multipotent stem cells,dMSCs)向放创复合伤大鼠创面优势分布的机制。方法 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创面中基质细胞源性细胞因子(stromal-dereivedfactor-1,SDF-1)的表达水平,以及dMSCs中SDF-1受体CXCR4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培养体系中,观察SDF-1对dMSCs的趋化作用。结果 放创复合伤大鼠创面SDF-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大鼠,同时dMSCs表达CXCR4。体外趋化实验发现,SDF-1对dMSCs有很强的趋化作用,而使用SDF-1的中和性抗体后,放创复合伤大鼠伤口液对dMSCs的趋化作用明显下降(P<0.05)。结论 放创复合伤大鼠创面上调表达的SDF-1在移植dMSCs向创面的优势分布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放射复合伤是战时核爆炸与平时核事故等条件下发生的主要的、特殊的伤类之一,人们予以高度重视。国外放射复合伤文献以俄、美两国为多。放射损伤所复合的致伤因素较为多样化,国内研究复合伤的机构较少,主要集中在第三军医大学。研究的放射复合伤类型主要是放烧复合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c-ski在创伤和放创复合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探讨其与创伤愈合和辐射伤组织修复延迟的关系。方法在大鼠创伤和放创复合伤后3,6,9,15d和愈合时,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肉芽组织c-ski表达.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检测组织增殖,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际记(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创伤后3d c—ski开始表达,9d达到峰值,愈合后显著下降;多种细胞均有高峰度表达.并以成纤维细胞最为显著;辐射侧伤后3~9d的表达显著低于创伤对照侧、辐射导致细胞增殖下降(3~9d)和高峰滞后(15d),与c—ski变化类似。辐射后3~9d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侧结论c-ski可能是一新的组织修复相关基因,它可能通过凋节增殖和凋亡的平衡促进创伤愈合辐射导致c-ski表达下降可能是其延缓愈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过表达外源性CCN1对大鼠放创复合伤愈合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利用AdCCN1感染CHO细胞及放创复合伤大鼠创面,Western blot法鉴定CCN1在CHO细胞的分泌和创面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感染后7d取创面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免疫组化检测MMP1、TIMP1、bFGF等创伤愈合相关因子表达。结果 CCN1在CHO细胞和创面组织中均高表达,与AdRFP组相比,AdCCN1组创面成纤维细胞增多,微血管密度增高,MMP1、TIMP1、bFGF等创伤愈合相关因子表达均升高。结论 CCN1具有促进放创复合伤愈合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CN1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血管形成,并且调控创伤修复相关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探讨放射损伤、烧伤与放烧复合伤后血清低分子成分与血清脂质成分对培养心肌细胞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活动的影响。方法 膜片钳单通道方法测定离子通道活动的变化。结果 伤后血清成分对正常培养心肌细胞内向整流性钾通道有激活作用。其中,复合伤血清成分的作用更显著,且与单一伤者在作用方式上有所不同。结论伤后血清成分对心肌内向整流性钾通道激动活动的影响在伤后心脏功能抑制中起一定的作用,在复合伤后心功能抑制加重的复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身不同剂量照射对皮肤软组织创伤愈合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用^60Coγ射线一次性均匀照射1-8Gy,照后1h内,用特制的圆孔刀致大鼠背部全层皮肤φ22mm创面2个(占体表面积的2.5%)。结果 创伤合并0、1、2、3、4、5、6、7、8Gy全身照射后,随照射剂量增加,创伤愈合速度明显减缓,残留面积明显增大,如伤后7d,单创组有33.5%的创面未愈合,复合伤组分别有35.4%,38.1%,41.6%,48.8%,53.9%,63.7%,69.2%,73.9%的创面未愈合。统计学显示,伤后不同剂量与未愈合创面%(Y^)间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据此推导出9个剂量效应公式。这些结果主要为群体判估放创复合伤伤情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结论 放创复合伤时创伤愈合延迟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极重度放烧复合伤大鼠异体骨髓和皮肤移植后的病理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鼠3Gy全身照射复合15%Ⅲ度烧伤,伤后6小时内进行异体骨髓和同一供体皮肤移植,治疗组大鼠50天动物存活50%,其异体皮全部存活,至伤后100和480天时,存活动物的异体皮仍然生长良发,组织结构正常,骨髓移植后5天,受体骨髓现出现再生,第10天再生明显增多,淋巴结和脾脏皮质区淋巴细胞第15天出现生。致伤对照大鼠于伤后7天内全部死亡,骨髓无明显再生,结果表明,在极重度放烧复合伤情况下,早期进行异体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肠道经中子照后的病变特点、bFGF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2.5~5.5Gy中子照射230只BALB/C小鼠,于照后6和12h、1~5d、7、10、14、21和28d分批活杀,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技术研究bFGF基因在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照射后隐窝细胞见凋亡与坏死,并呈剂量相关性,2.5Gy组肠黏膜见明显损伤及恢复现象。bFGF蛋白和mRNA于正常肠上皮细胞阳性,其mRNA于血管内皮和间质细胞强阳性。2.5Gy照后3d内,bFGF蛋白进行性减少,照后5~10d,绒毛上皮细胞bFGF蛋白明显增加,5d达高峰,14d恢复至正常水平。4.0Gy以上照后4d内,bFGF进行性减少。bFGF mRNA与其蛋白出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其高峰见于照后3d,10d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一定剂量的中子辐射可使肠黏膜明显损伤,并呈剂量相关性;中子照射后肠内源性bFGF基因表达参与其损伤及修复的病理过程,可能对其损伤后的修复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放烧复合伤大鼠心肌细胞膜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变化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60Coγ射线全身照射6Gy的大鼠和光烧伤背部皮肤30%TBSAⅢ度模型,动态地观察了放射损伤,烧伤及放烧复合伤大鼠心肌细胞膜γ-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在伤后1,3,8,16和24小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放射损伤,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后心肌细胞膜βAB的最大结合容量在伤后所观察的5个时相点皆有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骨髓基质细胞(StromalCel)是造血诱导微环境(Hematopoieticinductivemicroenvironment,HIE)的重要组成成分[1,2]。关于造血实质细胞赖以生存的造血微环境在放射复合伤造血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放烧复合伤对骨髓造血微环境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5.0Gyγ线放射损伤、15%Ⅲ度体表总面积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细胞周期、DNA含量和形态学变化。结果随伤后时间的延长,单烧组骨髓基质细胞的G2+M期比例、DNA含量呈高→低的变化;单放组和复合伤组G2+M期比例呈低→高的变化趋势,其DNA含量的变化具有单放组和单烧组的特点。结论放烧复合伤骨髓基质细胞的细胞周期比例、DNA含量和形态的改变可能是导致放烧复合伤造血微环境损伤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