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军梅  程永玮  蔡丽丽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4):5083-5085,509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Ⅰ b~Ⅲb期宫颈癌术前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Ⅰ b~Ⅲb期宫颈癌患者,36例新辅助化疗,其中24例采用静脉化疗,12例采用动脉化疗;32例直接手术,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患者术中出血量、宫旁浸润宰、阴道切缘阳性率、淋巴结转移率及并发症的差异.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新辅助化疗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NACT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6例,总有效率达86.1%;Ⅰ b~ Ⅱb期的有效率(87.1%)明显高于Ⅲa-Ⅲb期(60%);术中出血量NACT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NACT组淋巴结转移率(36.1%)低于对照组(5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宫旁浸润率分别为2.7%和15.6%,经精确概率法计算,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T组与对照组的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16%和80.02%,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05%和95.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术后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前超选择保留动脉导管持续动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宫颈癌患者(Ⅰb2期8例,Ⅱa期16例,Ⅱb期32例)行术前超选择保留动脉导管持续动脉化疗,其中4例行化疗栓塞,评定其疗效。结论总有效率(CR PR)为67.86%。肿瘤直径≤5cm、>5cm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81.25%、50.0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组织类型鳞癌、腺癌、腺鳞癌间比较无差异(P>0.05)。经1~2疗程,56例患者顺利行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 盆腔淋巴结清扫,4例病理检查无肿瘤残留,2例有宫旁浸润,3例淋巴结转移阳性,1例腺管癌栓。结论术前超选择保留动脉导管持续动脉化疗能使肿瘤体积缩小,控制宫旁淋巴结转移,提高手术切除率,增加宫颈癌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李娟 《现代保健》2011,(21):173-174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介入先期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期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病例,观察组52例术前行动脉灌注介入先期化疗,对照组40例行常规化疗,分析两组术中病理结果、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所见组织病理结果对照显示,切缘未见癌细胞者61.5%,宫旁单侧见癌细胞者19.2%,宫旁双侧见癌细胞者、盆腔淋巴结转移者各9.6%;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术前动脉灌注介入先期化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戴虹  朱宇  程忠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93-4894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Ⅰb期~Ⅱb宫颈癌病例,手术前预以动脉介入化疗法1~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3周左右行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本组22例宫颈癌患者接受介入化疗,癌肿局部出血减少或停止,局部病灶缩小,宫旁组织变软。术前评价患者临床有效率100%,显著效率59%,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的手术切除。结论:宫颈癌术前新辅助介入化疗可以缩减肿瘤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临床分期,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洋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584-3586
目的:分析ⅠA~ⅡB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高危因素,为早期宫颈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手术治疗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142例纳入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盆腔淋巴结阳性与阴性患者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异,并对有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142例早期宫颈癌有34例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转移率为23.9% (34/142),其中30例(21.1%)闭孔组淋巴结阳性,8例(5.6%)髂内组淋巴结阳性,3例(2.1%)髂外组淋巴结阳性,3例(2.1%)髂总组淋巴结阳性.24例孤立性淋巴结转移,10例多组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组5年生存率为51.2%,无淋巴结转移组为8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宫颈侵犯类型,肿瘤直径大小,浸润深度,是否有脉管浸润及宫旁浸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直径超过4 cm,深度浸润,脉管浸润以及宫旁浸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ⅠA~ⅡB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以闭孔淋巴结最易受累,肿瘤直径超过4 cm,深度浸润,脉管浸润以及宫旁浸润是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宫旁组织转移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太和医院收治的900例ⅠA2~ⅡA2期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广泛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统计宫颈癌宫旁组织转移例数,总结患者临床特点,分析早期宫颈癌患者宫旁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1)90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发生宫旁组织转移55例,转移率为6.11%,以宫旁软组织转移率最高(3.11%),宫旁脉管次之(1.67%);(2)单因素分析发现:宫颈癌患者发生宫旁组织转移与患者临床分期、肿瘤最大直径、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肿瘤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手术切缘、淋巴结转移、累及宫体、累及阴道均有其相关性(P0.05);(3)多因素分析发现: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手术切缘、淋巴结转移是早期宫颈癌患者发生宫旁组织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淋巴结转移相关度最高。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宫旁组织转移发生率较低,肿瘤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手术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均为宫颈癌患者发生宫旁组织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黄艳君 《中国保健》2009,(19):819-82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78例宫颈癌患者(Ⅰb2~Ⅱb期)经股动脉插管、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PFM),化疗后2—3w74例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对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癌术前化疗有效率85.9%,其中Ib2期84.6%、Ⅱa期85.3%、Ⅱb期83.8%;术后Ⅰb2期宫颈残留癌率53.8%、盆腔淋巴结转移率3.8%,Ⅱa期宫颈残留癌率88.2%、盆腔淋巴结转移率5.9%,Ⅱb期宫颈残留癌率100.0%、盆腔淋巴结转移率22.2%。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提高Ⅰb~Ⅱb期宫颈癌的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宫颈腺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宫颈腺癌患者进行抽样,选取39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行根治性手术,实验组积极施以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持续化疗1~2个疗程后予以患者根治性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病理检查结果、预后状况以及实验组化疗有效率。结果针对术中出血量、宫颈深肌层浸润、宫旁浸润、盆腔淋巴转移、阴道切缘而言,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就术后生存率来讲,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颈腺癌患者而言,于术前予以新辅助化疗,实施紫杉醇加顺铂方案,有助于促进肿瘤体积的缩小,减少淋巴结转移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术前放疗和TP(紫杉醇+顺铂)方案术前化疗对于宫颈癌Ib2期的临床疗效、手术影响、放化疗不良反应及远期复发率、生存率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宫颈癌Ib2期1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术前放疗,对照组采取TP方案术前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宫颈肿块体积,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患者术后病理提示的宫旁浸润、阴道残端浸润、深肌层浸润、宫颈间质浸润发生率,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宫颈肿块体积均显著下降(P<0.01),但实验组放疗后肿块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与实验组放疗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病理实验组的浸润转移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后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3年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放疗优于化疗缩小局部肿瘤,两者均可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手术切除宫旁及阴道旁组织,缩短手术时间,但术前放疗或化疗影响可能本身存在的亚临床微小转移灶的病理诊断,术前的放化疗并不提高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徐红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3):2047-2049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宫颈癌Ⅰb~Ⅱb期患者56例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后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作为动脉化疗组,同期Ⅰb~Ⅱa期未行介入化疗直接手术的4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脉化疗组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明显缩小,总有效率89.3%;动脉化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转移及宫旁浸润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膀胱功能、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介入动脉化疗栓塞能明显缩小肿瘤直径,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不影响术后恢复,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是宫颈癌治疗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三种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近期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三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宫颈癌治疗中近期作用的比较.方法 将71例需行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治疗方案:PF方案(顺铂、氟尿嘧啶,23例)、CBP方案(卡铂、博莱霉素、环磷酰胺,24例)、TP方案(紫杉醇、顺铂,24例),经过1~2个疗程化疗后,化疗有效患者于化疗后14~21 d手术,分析比较三种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对手术及病理的影响.结果 TP、CBP、PF方案有效率分别为93.8%(30/32)、88.6%(31/35)、82.4%(28/34).年龄、病理分级、病理类型与疗效无关;但与临床分期有关.CBP方案术后病理显示未见癌残留率(28.6%,6/21)高于TP方案(4.3%,1/23)和PF方案(11.8%,2/17)(P<0.05).结论 三种新辅助化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宫颈癌的方法,但三种方法各有优点,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经济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5-FU宫颈局部多点注射联合TP方案用于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12年3月住院治疗的60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8例给予5-FU局部多点联合TP方案术前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对照组22例给予TP方案后行手术治疗。对两组术后病理、毒副反应、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CR、PR分别为(12,31.58%)、(21,55.26%),总有效率为(33,86.84%)。对照组患者CR、PR分别为(2,9.1%)、(11,50%),总有效率为(13,59.1%)。毒副反应两组相当,经对症处理后都能耐受。结论:5-FU宫颈局部多点注射联合TP方案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后患者最大肿瘤直径缩小明显,毒副反应并未明显增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作为评价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NACT)敏感性及疗效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12年4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56例IB2~IIB期宫颈鳞癌NACT前后组织标本及其中的2011年4月~2012年4月16例宫颈鳞癌NACT前后血清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SCCA的表达。结果:56例宫颈鳞癌经NACT治疗2~3周后评价临床疗效,临床总有效率为67.9%(38/56)。有效组NACT前组织PCNA指数及血清SCCA水平均高于无效组(P<0.01),有效组PCNA指数及血清SCCA水平化疗后明显下降(P<0.01)。NACT后组织PCNA降幅和血清SCCA降幅与肿瘤缩小比例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808,P<0.01;r=0.708,P<0.05)。结论:联合检测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及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可作为评价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和疗效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在治疗宫颈癌方面的疗效及并发的毒副反应,并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最佳新辅助化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98例放疗前或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按所接受的化疗方案类别随机分为三组,其中采用顺铂+异环磷酰胺+博莱霉素顺(PIB)组为26例;顺铂+长春新碱+博来霉素+丝裂霉素(PVBM)组为31例;顺铂+5-氟尿嘧啶(PF)组为41例。所有患者均于化疗结束后15~20天,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 PIB组有效率达88.46%,PVBM组有效率达87.09%,PF组有效率达85.36%,新辅助化疗方案总有效率达86.73%,三组疗效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其它两组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控制宫颈病灶,为手术及放疗提供较好的准备,经综合分析,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相对副作用较少,可作为首选的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子宫颈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的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宫颈癌患者59例,给予新辅助化疗(NACT),化疗前后作B超、病理学检查。结果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RR)达52.5%,其中完全缓解(CR)5例(7.5%),部分缓解(PR)18例(45.0%),无变化(Nc)19例,无进展(PD)病例。化疗后瘤体缩小或消失,瘤细胞变性、坏死、出血,淋巴结内转移肿瘤亦呈上述改变。结论宫颈癌患者予NACT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先期化疗在治疗晚期卵巢癌中的临床意义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52例Ⅲ、Ⅳ期卵巢癌患者,22例行先期化疗,然后进行中间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化疗(先期化疗组);30例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再行术后化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及生存率。结果先期化疗组化疗有效率63.6%,胸腹水的控制率达89.5%,先期化疗组和对照组满意肿瘤减灭率分别为81.8%、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先期化疗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期化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期化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5和24个月,两组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期化疗能缩小瘤体,控制胸腹水,提高肿瘤细胞减灭率,特别对大量胸腹水、肿瘤体积较大和身体耐受差的患者疗效佳,但并未延长患者总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聂惠龙  郭天棋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102-2104
目的:比较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法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进行新辅助化疗的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78例,对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静脉全身化疗者41例(静脉组),经子宫动脉插管化疗者37例(动脉组)。结果:静脉组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总有效率为85%(35/41),动脉组为92%(34/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b期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术后病理检查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旁浸润率两组比较动脉组发生率低于静脉组(P=0.03)。结论:两种途径的新辅助化疗有效率和手术难度相当,子宫动脉介入化疗对改善宫旁浸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郁南县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9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分为化疗组(术前化疗+手术治疗,47例)和手术组(直接采用手术治疗,42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3年无瘤生存率及3年总生存率差异。结果化疗组不同病理分期化疗总有效率为Ⅰb2期92.86%、Ⅱa期80.00%、Ⅱb期69.23%,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的化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χ2=2.447,P=0.294)。化疗组鳞癌化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腺癌类型(χ2=5.738,P=0.017)。化疗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化疗组和手术组患者术后的标本检查中,阴道切缘阳性率为4.26%和2.3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脉管浸润率分别为12.77%、17.02%,均显著的低于手术组(χ2值分别为4.369、8.957,均P<0.05)。化疗组术后的3年无瘤生存率为78.72%(37/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21/42)(χ2=8.062,P=0.005);化疗组术后的3年总生存率为88.23%(41/47),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但无显著性差异(χ2=0.660,P=0.416)。结论对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提高术后无瘤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0例宫颈癌患者,通过seldinger技术插管行动脉灌注化疗,同时行血管栓塞,于治疗后14天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40例宫颈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总缓解率为80%,其中完全缓解率达35%,部分缓解率为45%.结论:新辅助化疗具有降低宫颈癌临床分期的作用,为部分晚期宫颈癌的手术治疗提供了可能,是宫颈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段萍  程静  吕杰强  朱春丹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2308-2310
目的:比较ⅠB及ⅡA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或放疗联合根治手术的疗效,探讨该期宫颈癌患者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1998年5月~2003年5月收治的ⅠB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138例,所有患者肿瘤均>2cm。按FIGO分期,ⅠB1期24例,ⅠB2期48,ⅡA期66例;按肿瘤大小分为非巨块型(肿瘤直径2~4cm)53例,巨块型(肿瘤直径≥4cm)85例;术前介入化疗74例(化疗组),术前腔内放疗64例(放疗组)。对两组的近期疗效、术后病理组织学变化及中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非巨块型病例化疗组有效率为89.3%,稍高于放疗组88.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块型病例化疗组有效率为84.8%,高于放疗组71.8%(P<0.05)。术后病理组织学比较,化疗组淋巴结转移率21.6%,深肌层浸润率21.6%,均低于放疗组的32.8%和34.4%(均P<0.05)。两组宫旁、阴道切缘浸润率及脉管癌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巨块型病例化疗组2年复发率为8.8%,5年生存率为83.2%,分别与放疗组10.1%及7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块型病例化疗组2年复发率为22.5%,5年生存率为81.4%,分别与放疗组31.9%及68.6%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块型ⅠB和ⅡA期宫颈癌术前应用介入化疗较术前放疗为佳;非巨块型病例术前介入化疗与术前放疗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