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0T 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诊断脊髓血管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3.0T MR脊髓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CE-MRA)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临床及MR平扫疑诊脊髓血管病的14例患者行CE-MRA检查,其中13例于3~5天内接受DSA检查,6例接受手术治疗,对比分析MRA与DSA及手术结果。结果 CE-MRA诊断8例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5例为髓周动静脉瘘(PMAVF),1例为脊髓动静脉畸形(SCAVM);与DSA检查结果对照,14例中,MRA可以准确判断11例的供血动脉及瘘口。结论 3.0T 3D-CE-MRA可快速、无创、清晰地显示脊髓血管畸形的供血动脉及瘘口,在诊断脊髓血管畸形、协助制定治疗方案及术后随访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三维增强磁共振造影是利用钆造影剂缩短血液弛豫时间的效应产生信号而不依赖自然血流的成像方法,是一种无创伤、无辐射、简便和实用的影像诊断方法。三维增强磁共振造影能够清楚显示靶血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病变部位及其狭窄程度。高质量的三维增强磁共振造影图像依赖于注药后最佳的延时扫描时间、合适的注射速率、注射总量、扫描序列及其参数以及操作者的技巧和熟练程度。三维增强磁共振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有很好的一致性,是一种有效的、快速的、全面的和准确的造影技术,是四肢血管病变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0T 3D TOF MRA对颅内血管狭窄术前评估的可靠性。方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30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均行3.0T 3D TOF MRA和旋转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分析30例患者的450个血管片段。以DSA为诊断标准,以有无狭窄、轻度狭窄(10%~<50%)、狭窄50%、70%、100%为判定点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结果:共发现115段病变血管,MRA发现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0%和99.7%;以50%为界点分别是86.7%和99.5%,PPV 92.9%和NPV 99.1%;以70%为界点分别是95.5%、99.5%、PPV 91.3%和NPV 99.5%。8处闭塞MRA诊断出7处,假阳性、假阴性各1处(分别是基底动脉和椎动脉颅内段)。28段(24.6%)高估,7段低估。结论:对于判定50%、70%颅内动脉狭窄,3.0T 3D TOF MRA与旋转DSA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作为支架置入术前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赵岚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6):1253-1254
目的研究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入住我院的60例脑血管病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脑梗死组25例,短暂性脑缺血组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组10例。对3组患者分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法(DS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法(MRA)检测。结果 MRA:脑梗死组中待查血管100根,检出率83%;短暂性脑缺血组中待查血管100根,检出率81%;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检出率70%。DSA:脑梗死组中待查血管100根,检出率91%;短暂性脑缺血组中待查血管100根,检出率87%;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检出率80%。经比较,MRA与DSA在脑梗死患者、短暂性脑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三种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诊断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可以作为一种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方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3.0T 3D高分辨率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3D HR CE-MRA)显示豆纹动脉(LSA)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因疑诊脑血管疾病而接受头部3.0T 3D HR CE-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患者,根据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60岁,n=21)和中青年组(<60岁,n=39)。对3D HR CE-MRA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比较3D HR CE-MRA与DSA显示LSA主要分支(直线长度>5 mm)数目及其长度的差异。结果 3D HR CE-MRA及DSA所示组间双侧LSA主要分支数目之和及LSA长度之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D HR CE-MRA与DSA所示左侧LSA及右侧LSA主要分支数目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D HR CE-MRA显示左侧LSA长度及右侧LSA长度均短于DSA。结论 3.0T 3D HR CE-MRA技术可用于显示LS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在糖尿病足(DF)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5例怀疑有下肢血管病变的DF患者行3D FLASH CE-MRA检查,扫描范围自腹主动脉下段至足背动脉,通过后处理技术获得满意的下肢三维血管树像;1周内同时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每段血管的狭窄程度被分为:A级(正常/狭窄程度〈50%)、B级(狭窄程度≥50%)、C级(闭塞)3个级别。以DSA为“金标准”,综合评估CE-MRA的准确性。结果(1)15例3D CE-MRA检查,显示满意的血管率达100%。(2)CE-MRA与DSA对DF下肢动脉病变检出一致性较好(一致性检验,Kappa值=0.944〉0.75, P〈0.05);两种检查技术对血管狭窄程度A与C级判断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94、0.84,均〉0.75,P均〈0.05);两种检查技术对B级评估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608,〈0.75〉0.4,P〈0.05)。(3)3D CE-MRA对DF下肢动脉病变阳性诊断率96.0%,假阳性、假阴性分别为3.3%、2.0%,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0%、96.7%。(4)3D CE-MRA对血管狭窄程度A、B、C级敏感性分别为96.7%、80%、84.6%;特异性分别为98.0%、92.9%、97.1%。结论对DF下肢动脉病变检出、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尤其是A、C级判断,3D CE-MRA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虽无法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但CE-MRA敏感性、特异性很高且有无创伤性、无辐射、无肾毒性、快速、对比剂较少等优势,有望取代DSA和CTA,作为DF下肢动脉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angiography,3DDCE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在对模型动物血管狭窄评估中的一致性。方法:选用健康杂种犬6条,建立股动脉狭窄模型,制成轻度狭窄6段(狭窄程度约为26%),重度狭窄模型6段(狭窄程度约为65%)。采用3DDCEMRA和DSA分别对狭窄模型血管进行检查,在两种方法获得的图像上分别测量并计算靶血管的狭窄长度和程度,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中3DDCEMRA测得动脉狭窄模型的狭窄程度较DSA略高,且重度狭窄较轻度狭窄更为明显。但二者测得的狭窄程度(F=0.004,P>0.05)和长度(F=1.581,P>0.05)结果差异无显性意义。结论:3DDCEMRA对血管狭窄长度和程度的判定准确可靠,其结果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但3DDCEMRA对狭窄程度的判定可能存在高估。  相似文献   

8.
3T 3D CE-MRA脊髓动脉成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3T三维动态增强MRA(3D CE-MRA)对脊髓动脉的显示能力及其影像学解剖特征。方法:34例行脊柱MR平扫加增强的患者,同时行3D CE-MRA检查,所得的原始图像经减影后,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充分显示脊髓血管并观察其特征:①脊髓前动脉(ASA)和Adamkiewicz动脉(AKA)的显示率;②ASA影像学解剖特征;③AKA影像学解剖特征。结果:34例病例在3D CE-MRA图像上确切显示ASA 31支(91.2%),ASA显示范围为T7~L3;AKA的显示率为85.3%(29/34),其中5例可见副AKA,AKA起源于左侧肋间动脉或腰升动脉的有19例(19/34,65.5%),28例起源于T8~L2水平(28/29,96.6%)。ASA的平均直径为(1.20±0.22)mm,男性组为(1.16±0.22)mm,女性组为(1.25±0.21)mm;AKA起始部的平均直径为(1.06±0.29)mm,男性组为(1.11±0.28)mm,女性组为(1.01±0.30)mm;AKA汇入ASA前平均直径为(1.03±0.18)mm,男性组为(1.02±0.15)mm,女性组为(1.04±0.21)mm。各血管平均直径男女组间无性别差异(P>0.05)。结论:脊髓动脉的解剖结构复杂,用3D CE-MRA检查可以对其进行较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R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增强技术(TRICKS)在诊断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糖尿病足双侧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TRICKS及DSA资料,将研究血管分为腘动脉、胫腓动脉干、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6个节段,以DSA作为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在216个动脉节段中,187个节段两种检查显示一致,TRICKS高估21个节段,低估8个节段.TRICKS对于下肢狭窄动脉的判断平均准确率为86.57%,平均敏感度为90.98%,平均特异度为75.79%.TRICKS和DSA对血管狭窄程度分级的总符合率为86.57%.结论 TRICKS是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场3D-CES MRA的方法和评价其在腹部血管及与其相关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日立AIRIS-Ⅱ comfort 0.3T MR,采用小剂量钆造影剂注射扫描预测造影剂到达靶血管的峰值时间,对23例腹部血管及与其相关疾病患者行3D-CES MRA.结果 23例全部一次成功,图像质量均达到诊断要求.3D-CES MRA能清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结构和各种病变.结论 3D-CES MRA是一种诊断腹部血管及与其相关疾病的新方法,只要技术应用得当,低场磁共振同样可以取得符合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3.0T磁共振全心对比增强冠状动脉成像(CE-CMRA)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可疑冠心病(CAD)检出的能力,探讨临床应用3.0T CE-CMRA的可行性。 方法 对30例可疑CAD患者在1周内先后行CAG和CE-CMRA检查。CE-CMRA检查应用心电门控、呼吸门控、反转回复序列、分段梯度回波序列,以0.3 ml/s速率注入钆贝酸二葡甲胺(0.2 ml/kg)和15 ml生理盐水,延迟60 s开始采集数据。以传统CAG为金标准,计算CE-CMRA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应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 成功完成26例CE-CMRA检查, CE-CMRA诊断CAD患者、段落、各支血管的准确率分别为84.62%(22/26)、78.30%(285/364)、87.50%(56/6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9/11)、81.05%(124/153)、91.67%(22/2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47%(17/19)、80.62%(208/258)、90.32%(56/62)。CE-CMRA对右冠状动脉的显示率为86.15%(112/130);左主干100%(26/26);前降支98.46%(128/130);回旋支83.33%(65/78)。26例CE-CMRA中,17例图像为Ⅳ级,8例为Ⅲ级图像,1例为Ⅱ级图像,无0级和Ⅰ级图像。 结论 3.0T CE-CMRA的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可作为检出CAD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新 《磁共振成像》2012,3(4):296-299
开展外周动脉非增强MR血管成像对肾功能不全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MR对比剂的患者以及四肢远端的动脉成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作者从如何消除静脉及其他软组织背景和如何获取稳定高信噪比动脉信号两个方面重点介绍了较早基于三维快速自旋回波的非增强外周动脉成像方法和近期发展基于三维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和血流敏感散相脉冲序列血管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MR血管成像(MRA)技术发展迅速,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应用价值不断提高。作者综述了MR脑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重点复习了在动脉狭窄,脑动脉瘤、血管畸形、静脉闭塞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对原位肝移植(OLT)术前受体血管的评价价值.方法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30例肝移植患者术前的3D-DCE-MRA图像,包括动静脉血管的信噪比、对血管变异的显示及血管管径测量的准确性.结果 30例OLT患者术前3D-DCE-MRA检查均获成功.动脉平均信噪比20.58±3.74,门静脉平均信噪比13.43±4.12;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其中MichelsⅡ型1例、MichelsⅢ型2例、 MichelsⅤ型1例及MichelsⅥ型1例,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建立17例, 肝动脉轻度狭窄2处,中度以上狭窄4处,腹腔干起始部狭窄1处,第二肝门处静脉系统狭窄3处,3D-DCE-MRA均准确显示.结论 3D-DCE-MRA可以清晰显示肝动脉、门静脉及第二肝门处的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可以对肝动脉的变异和狭窄、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建立以及第二肝门情况做出准确评价.3D-DCE-MRA可以作为原位肝移植术前受体血管评价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3.0T MR自由呼吸三维导航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对30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患者进行MR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完成MR检查的27例中有19例进行了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初步估价3.0T磁共振全心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30例进行MR全心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中,27例获得了满意的检查结果(84.5%),MR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在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共发现24支冠状动脉显著狭窄.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MR全心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敏感性为73.91%,特异性为82.29%,准确度为77.19%,阳性预测值为70.83%,阴性预测值为87.88%.结论 3.0T磁共振全心冠脉成像能够无创性地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初步评价冠状动脉主干及近、中段狭窄.冠状动脉MRA表现了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对排除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影响3.0T无对比剂MR冠状动脉造影(MRCA)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前瞻性对170例疑诊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行3.0T全心无对比剂MRCA检查,针对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包括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进行主观评分,计算其信噪比(SNR);根据3支总得分将图像分为优、良、中或差;采用单因素分析及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RC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观察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与MRCA图像质量的相关性,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评估图像质量的效能。结果 MRCA主观评分结果为优、良、中(以上可用于诊断)及差者(不可用于诊断)分别为36、46、57及31例;其间LAD、LCX及RCA的SNR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患者体质量指数(BMI)(OR=0.64)、心率(OR=0.96),以及采集效率(OR=1.06)和体位(OR=0.33)均为MRC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P均<0.05),且均与图像质量评分相关(r=-0.604、-0.250、0.500、0.407,P均<0.001);分别以≤25.5 kg/m2、≤70次/分、≥37%及手下摆为阈值,BMI、心率、采集效率及手上举或下摆判断MRCA图像可否用于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2、0.704、0.955及0.686。结论 患者BMI、心率,以及采集效率和体位为3.0T无对比剂MRC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3D-CE MRA、2D-TOF MRA和3D-PC MRA技术对正常颅内静脉不同解剖部位的显示能力.方法28例无颅脑病变的受检者分别行斜冠状位2D-TOF、矢状位3D-PC及矢状位3D-CE MRA检查.3种MRA技术的原始图像均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处理.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的图像上对预设的颅内各解剖部位的静脉血管图像质量逐一进行分级比较.结果对颅内上矢状窦、直窦、双侧横窦、双侧乙状窦、大脑中浅静脉及Galen静脉的显示,3D-CE MRA与2D-TOF之间及3D-CE MRA与3D-PC之间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3D-CE MRA对下矢状窦、窦汇的显示优于2D-TOF(P值均<0.01),对大脑上静脉、Trolard静脉、Labbe静脉的显示优于2D-TOF和3D-PC(P值均<0.01).结论3D-CE MRA能快速提供高质量的颅内静脉结构图像,尤其是对窦汇区静脉结构的显示优于2D-TOFMRA、对大脑皮层浅静脉的显示优于2D-TOF及3D-PC MRA.  相似文献   

18.
EZ-Step技术在胸主动脉3.0T磁共振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EZ-Step技术在胸主动脉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 M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临床怀疑胸主动脉疾病的患者,随机接受胸主动脉常规CE MRA或应用EZ-Step技术的CE MRA检查,后者扫描过程中应用<0.1 ms非选择性激励射频脉冲代替常规选择性激励射频脉冲;除视野外,其余各项MR扫描参数及对比剂用量均尽量保持一致.比较胸主动脉常规CE MRA及应用EZ-Step的CE MRA二种技术总的扫描时间、图像质量评分以及图像信噪比等.结果 应用EZ-Step技术后,MRA检查时间显著缩短,与常规CE MRA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分别为2.48±0.50和2.66±0.56,P>0.05);图像信噪比轻度下降(P<0.05),但诊断准确性未受影响.结论 在进行胸主动脉MRA时,使用EZ-Step技术可以缩短扫描时间,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是利用3.0T MR诊断急性主动脉疾病有效而省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