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读医纠偏论     
国医之源,数两千年,国医之书,卷帙浩繁。古自三坟经典,今迄百家散论,歧黄为祖,仲景为师,丹溪、东垣、子和、景岳、修园均为大家。《内经》《伤寒》,立医之大旨;《丹溪手镜》《东垣十书》等各家精论,发医之幽微。令今之莘学,如鱼之在波,畅游无限。实乃医之运、学之幸也!但虽医之源流相贯,一脉相承,而各家争论,百派争鸣也蔚为现实。上溯《曲礼》,即有《黄帝针灸》、《神农本草》、《素女脉诀》之分,中寻金元,刘张朱李,温热寒凉,滋补攻下,其争更成大观;  相似文献   

2.
<正> 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属于朝医学"消渴门"的范畴。关于"消渴病"朝医在《东医寿世保元》(太阴人肝受热里热病论)里说:"《灵枢》日二阳结谓之消。饮一溲二死,不治。注日二阳结谓胃及大肠热结也。""张仲景日消渴病,小便反多如饮水一斗,小便也一斗,肾气丸主之。""论日此病非少阳人消渴也,即太阴人燥热也,此证不当用。肾气丸,当用热多寒少汤加藁本、大黄。""盖此病原委侈乐无厌,欲火外弛,肝热太盛,肺燥太枯之故也。"  相似文献   

3.
惜墨与泼墨     
太史公行文,根据文章旨意,时而惜墨似金,时而泼墨如雨。即以医林中人熟知的《史记·扁鹊公列传》而言,便并有其典型实例。赵简子“不知人”一案,以“扁鹊入,视病,出”寥寥六字,完成扁鹊诊治赵简子疾病的全部过程,可谓惜墨如金。而扁鹊与中庶子在虢宫门前的一段对话,还只是扁鹊诊治虢国太子疾病的前奏,不计标点符号,竟达402字之多,可谓泼墨如雨。古代医家也每有惜墨、泼墨之风格差异。如医案,叶天士、薛生白常定短案,喻嘉言、张寿颐每作长案。若医论,张隐庵的《侣山堂类辨》、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多是短论,而张介宾则喜为漫论,著名的《大…  相似文献   

4.
"国医"随想     
关于"国医",说来话长,仅以考定身份而言,寻源溯流,就可说上一大段. "国医"最早是指那些医术高超的卓绝之士,如《左传》所载的医缓、医和等人,"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良相,即为良医".良医与良相同类并称,足见"医道之大尚矣"!  相似文献   

5.
在陆以《冷庐医话补编·医学源流论》后 ,有曹炳章先生的按语 :“按源流论二卷 ,乃乾隆十九年时作 ,针砭陋俗 ,辨正谬误 ,可谓医俗医之良药 ,作庸之棒喝。”我寻思 ,《医学源流论》的内容丰富多彩 ,曹氏却突出地点明“针砭陋俗 ,辨正谬误” ,足以说明本书在这方面是相当引人注目的 ,徐氏确实将大量笔墨付予了批评文章。这些批评文章 ,有的是以专论形式出现 ,如《热药误人最烈论》、《邪说陷溺论》、《涉猎医书误人论》 ,一望可知是批评文章 ;有的虽以专论形式出现 ,如《人参论》、《医家论》、《病家论》 ,但从题目上是看不出来的 ,读了方…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通报》2010,(5):14-14
<正>医乃古圣人设法以济后世,生死存亡所系焉。欲探其精微,务在博览古今,潜心体贴。如上古有轩岐,以下代不乏人。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化七十毒,是有《本草》。黄帝与岐伯天师更相问难,上穷天文,下穷地理,中极民瘼,《灵枢》、《素问》作焉。其间推原运气之变迁,阐明经络之标本;论疾必归其要,治法务合其宜。  相似文献   

7.
《姜春华论医集》(以下简称《论医集》)于1986年2月由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精选了姜氏撰写的89篇文稿,近50万字,分为《医论》、《中医入门阶梯》、《医话与医事》三部分。从内容分析:既有深渊的学术理论,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述其特色,以就正于同道。精深的学术理论一、追溯理论之源:《论医集》论述了许多理论,对主要理论追溯其源,探索其精。如阴阳学说他认为传说的伏羲画八卦,未可信据。阴阳起于《易经》的“十翼”,解释极简,似从光线而来,  相似文献   

8.
<正> 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运用中医药治疗危急重症,深感有其独到之处,是我国医学科学的一大优势。试以厥证为例,谈如下体会。厥证,属于常见急症之一。它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移时渐醒为主证。历代文献中对其认识有三方面:一泛指上述所云之晕厥证,如《素问·厥论》以六经立名之厥证,以及后世所列之薄厥、煎厥、尸厥、痰厥、食厥、血厥等;二指四肢逆冷之厥逆证,如《伤寒论》所云之寒厥、热厥、蛔厥等;三指癃证之危重者,如《素问·奇病论》云:“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细如发者,此不足也……病名曰厥。”目前所说的厥  相似文献   

9.
《中医杂志》2011,52(10):900
李聪甫,1905年生,湖北省黄梅县人。中医研究员。幼承母训,立志学医,13岁学习中医药,后从师于石椿山先生。1925年始独立开业行医,长于内、妇、儿科。业医60余年,悉心研究中医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规律,学验俱丰。有专著《麻疹专论》《中医生理学之研究》《脾胃论注释》《李聪甫医论》《李聪甫医案》等书出版;合撰出版的《金元四大医家学术思想之研究》一书,为中医界深入研究金元四大医学流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江苏省志》《江苏历代医人志》《中医人物词典》《中医人名辞典》《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为依据,梳理出明清江苏针灸医籍36部,其中既有对医论经典的解读,也有个人临证经验的总结。代表性医籍如《经络全书》《经络考》《经穴指掌图书》《针灸逢源》《考正穴法》。通过研究,将明清时期江苏针灸的学术特点总结为:承前启后,由博返约;针灸歌赋,由盛而衰;医学繁荣,苏南居首;儒医吴医,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1.
杨天权 《山西中医》1994,10(3):46-48
张镜人教授论脉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研究室(200085)杨天权脉诊是祖国医学诊断疾病的一种人方法,早在《周礼》中已有“参(切)之以九脏之动”的记载。《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明·徐春甫《古今医统》更明确提出,“脉为医之关键,...  相似文献   

12.
赵恩俭老师读书临证五十年,博览群书,治学谨严,每多创论卓识,著述甚多,其治学反对“执一说以敝天下”,今仅择其部分学术见解及治学方法,简述如下.一、兼收并蓄,细大不捐,由博返约,归于实效.赵老治学有法,但不为法构,医有“统系”,有正统之书,有正统之说,如明·王肯堂辑、吴勉学校之《医统正脉全书》、《医统》所录之书虽不能尽洽,但各家所论,《四库全书》所载,大抵类此.赵老以此为基础,读经阅注,扩而之于历代诸家,医著小品,无不浏览;长篇短论,亦靡所遗.进而搜集各民族、民间之所传;缁统、黄冠之所著.  相似文献   

13.
历代论疝 ,名目繁多 ,众说不一 ,有以病态立名者 ,如狐疝、疝 ;有以病机立名者 ,如寒疝、水疝 ;有以病位立名者 ,如气疝、血疝、筋疝。张氏论疝 ,除列专篇《疝本肝经宜通勿塞状》外 ,还散见于《儒门事亲》其它篇章 ,他把疝分为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气疝、狐疝、疝七种。认为这种七疝分型是为了便于辨证 ,张氏例举了《素问》、《灵枢》等医籍 ,反复说明厥阴肝经 ,环绕阴器 ,上入小腹 ,且厥阴主筋。故为疝者 ,必本于厥阴。他还从脏腑、经络、腧穴、运气、脉象等各方面反复印证 ,疝属足厥阴肝经之疾。“诸疝皆属于肝”。还认为由于七疝…  相似文献   

14.
子午流注与人体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子午流注的由来我国古典医籍《黄帝内经》对人与自然关系极为重视。在《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又说:“阴阳四时  相似文献   

15.
《轩歧救正论》是明·肖京著,全书六卷:(一)、医论:凡论生理者五,病理者三,治法者二,方论医论各一;(二)四诊要法:论脉取择于《内经》、仲景、叔和、濒湖等氏,而力辟高阳生《脉诀》,王宗显《捷径》之谬;(三)药性微蕴:收药百余味,并紧密结合临床应用,阐述药性  相似文献   

16.
雷丰,字少逸,生于1833——1888年。晚清医家。祖籍福建浦城,自幼承父志家学,精研医籍,好学勤读,医术颇精,著《时病论》流传后世。 1987年是《时病论》刊行100周年,笔者特就雷丰论医德修养加以介绍,聊为纪念。雷氏认为:“医者依也,人之所依赖也。”指出:为医者肩负着“苏人之困。拯人之危”的神圣职责,故当以“性命为重,功利为轻。”大声疾呼:“医毋自期”、“毋怀妒意”!指明:“医之为道,死生攸系,一有欺心,即药饵妄投,存亡莫卜,奈何济人之方,竟视作欺人之术也;”或者“妒心一起,害不胜言……不顾他人之性  相似文献   

17.
大枣一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温补顾护脾胃、生津益气、调和营卫之功能。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中应用频繁,剂量要求严格,增减很有考究。关于仲景方中大枣的现代用量,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在《岳美中论医集·论大枣》中如是说:“考仲景《伤寒》、《金匮》用大枣常例,多为十二枚。如桂枝汤、小柴胡汤、大青龙汤、葛根汤、吴茱萸汤等。但古人一剂药多作三次服,今人一  相似文献   

18.
诊余随笔     
1.识古人立方之意,不必一成不变。古人立方,亦有杂凑之师,未可尽以为法,此前人已先我而言之。兹录一二,以见吾人既当善为继承而不可盲从。如尤在泾《金匮翼·头痛门》云:“东垣治头痛,大率皆以酒芩、洒连、酒柏加风剂,如消空膏、安神散、清上泻火汤之类,但杂用羌、防、升、柴、藁、蔓等药,殊欠纪律。”近代费伯雄《医方论》论五积散云:“药味繁多,通治五积,岂有一人之身五积咸备而尚能存活者乎?若其人只有一积,或多则二积,岂可以五积并治者治之乎?”又如论麻黄白术汤方云:“药须对症  相似文献   

19.
对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文献考察(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配伍禁忌药物之方例中医方药,浩若烟海,要一一查考,颇为困难。仅就有代表性的几部方书来看,有关十八反、十九畏的处方就有不少。为便于深入研究,今录散载于历代医籍中属于配伍禁忌的处方如下。限于篇幅,所据版本及处方组成不一一标注。1.十八反方例(1)乌头与半夏同用如《金匮要略》之赤丸方,《张氏医通》之冷哮丸,《和剂局方》之青州白丸子、如圣饼子、如神止泻丸,《证治准绳》之白附饮等。(2)川乌、草乌与半夏同用如《和剂局方》之骨碎补丸,《普济本事方》之星附散、定风饼子等。  相似文献   

20.
从二十年气候变化看五运六气的实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运六气学说,首见于《素问》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后世医家统称之为运气七篇。祖国医学运用这一学说研究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并以其理论指导辨证和施治。但是由于运气学说文理深奥,不便于学习者掌握和运用,甚至有的人否认运气,提出:“运气之学,何益于医?”。而张景岳则认为:“常以五六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