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报道一非洲裔人群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 D)的9年发病率。设计: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受试者:2793例(有效病例81%)患者共随访9年。主要观察指标:通过眼底照相分级和(或)临床检查确定AM D相关性特征,由此评价AM D的9年发病率。结果:早期AM D的总发病率为12.6%(95%CI11  相似文献   

2.
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视网膜中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又称黄斑色素,M P)是发生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的危险因素。然而,目前对于M P是否随着年龄增加而衰退或老化能否引起A M D尚存争议。此研究旨在测定人生命周期内M P含量的变化,重点对老人行横断面研究,其中包括晶状体变性、AM D或两种病兼有的患者。方法:前瞻性、观察性、横断面研究。机构:研究所。研究人群:横断面调查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印地安那州的正常人、白内障患者、AM D患者共390名受试者,其中22人患白内障,59人患AM D。观察步骤:用以异色闪烁光度法为基础的心理物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老年性黄斑病变患者随访14年的生存率研究。设计:基于人群的14年队列研究。受试者:居住在丹麦哥本哈根sterbro区946例居民,年龄60~80岁,首次检查时间为1986~1988年,随访直至死亡或截至2002年5月1日,二者均作为观察终点。方法:受试者接受哥本哈根国立大学医院的全面眼科检查。制定体格检查、血样标准,患者资料来自国家中心人口登记处、国家死亡登记处及国家患者登记处。主要观察指标:死亡率及老年性黄斑病变。结果:截至2002年5月1日,基于人群研究队列中60.9%(946人中的577人)的受试者死亡。校正后的早期及晚期老年性黄斑病变的14年累…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亚利桑那州西班牙裔50岁以上人群样本中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的患病率。方法:V ER(视觉和眼研究)计划是一项基于亚利桑那州西班牙裔人群盲和视力损害的研究。受试者进行了完整的眼部检查,包括1、2、4视野的立体眼底照相。50岁以上的受试者,其所有的眼底照片根据威斯康辛A M D分级系统进行分级。根据以下特征进行分级:玻璃膜疣的大小、类型、覆盖面积、色素异常、地图样萎缩和渗出性A M D。结果:在最初4774例受试者中有67%例(3178)年龄>50岁。92%例(2928)有至少1只眼的眼底照片,其中有95%(2780)的照片的分辨率能够对早期和晚…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1例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患者发生的伴黄斑裂孔的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设计:观察性病例报道。方法:1例87岁女性患者,发生与AM D相关的伴有视力丧失的纤维色素上皮脱离,对其随访时进行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及O CT等检查达8个月。结果:色素上皮脱离发展为伴有黄斑裂孔形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这一损害的短暂进展以及OCT的结果表明:视网膜色素上皮(R PE)撕裂导致了沿着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后表面的撕拉力,并引起了继发性黄斑裂开。结论:黄斑裂孔形成是A M D患者R PE撕裂从而导致视力丧失的一种机制。新生…  相似文献   

6.
主题:饮食和(或)补充ω-3脂肪酸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有效的证据是什么?临床相关: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北美年龄>50岁人群盲和视力损害的首要原因,AM D不能治愈,且治疗通常不能恢复视力而仅能尽量阻止病情进展。ω-3脂肪酸被认为是潜在的重要抗氧化剂,且正被认为是年龄相关性眼  相似文献   

7.
目的:描述老年性黄斑变性(ARM)损害的14年发病率和相关的视力下降。设计: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受试者:1986年到1988年间参加这项研究的946例哥本哈根市居民(60~80岁)。在研究过程中死亡的参与者被排除,有359例(占生存者的97.3%)在2000年到2002年间进行了复查。方法:受试者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老年性黄斑变性病变的诊断应用改良的W is-consin老年性黄斑变性评分系统对眼底照相的颜色进行评分来确定。主要观察指标:不同玻璃膜疣类型和大小的发生率、色素异常、单纯地图样萎缩、渗出性ARM、视力障碍及失明。结果:早期和晚期ARM的14年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建立基于眼底照相的严重程度分级。方法:老年性眼疾病研究组(A REDS)分别于基线、2年随访期及其后的每年对被调查者行立体眼底彩色照相。对眼底改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其中包括:玻璃膜疣的特征(大小、类型和面积)、色素异常(色素增加、脱色素和地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降胆固醇药物和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受试者:社区中动脉硬化的风险研究是前瞻性、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包括美国的4个社区。1987~1989年间,共有15792例年龄在45~65岁的个体纳入研究,在之后6年的随访中(1993~1995),眼底照相被加入试验方案。经眼底照片标准判断后证实为AM 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没有AM D的个体。方法:确定研究中使用降胆固醇药物的情况,比较对照组和病例组,平衡可能的混杂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行为和医疗的特征。主要观察指标:AM D和使用降胆固醇药物的情况。结果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假说———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方法:设计一个横断面研究,数据来自心血管健康研究组(CH S),纵向研究纳入了1989—1990年美国4个社区的老年人,调查此人群中AM D和CR P水平间的关系。采用1997—1998年的眼底照片确诊390例AM D患者以及2365例非A M D患者。比较AM D和CRP水平(基线测量水平)间的关系,并校正潜在混杂因素: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相关特点。结果:在2755例有可分级的眼底照片的CH S受试者中,390例确诊为A M D患者。总体来说,AM D患者的中位CR P水平(1.76m g/L)…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视网膜血管直径与散发性老年性黄斑病变(iAMD)的关系。设计: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受试者:源自鹿特丹研究(≥55岁),该人群接受基线检查(1990—1993)和2次随访(1993—1994和1997—1999)中的1次检查。方法:此项研究的4345例受试者在基线时均被排除AMD,在基线及随访检查中,其黄斑透明度被分级。此外,基于数字化基线图像,动、静脉直径被测量。按照国际AMD分类、分级标准对黄斑部立体镜下透明度进行分级。AMD的发生以如下改变进行判定:清晰可见的软性玻璃膜疣伴色素改变、模糊的或网状玻璃膜疣伴有或不伴有色素改变(早期iAMD…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是工业化国家人群的首要致盲原因。前期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可能会对该病起保护作用,然而,现有的研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可靠地发现或排除此作用,以致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果。本文评定与应用他汀类药物相关的AM D风险。方法:采用英国建立的全学科数据库进行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确诊为AM D的18007例患者与其年龄、性别、职业相匹配的86169例为研究对象。主要观察指标:他汀类药物的应用与A M D相关性的O R值。结果:任何记录的他汀类药物的应用与A M D的粗略O R值为0.93(95%CI1.17~1.48),但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数码成像和眼底立体胶片成像对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的损害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设计:仪器验证研究。受试者:62例不同程度A M D患者(124只眼),其中包括非A M D者。方法:采用45°数码相机(630万像素)通过暗适应和药物散瞳的瞳孔进行视盘和黄斑成像。并对这些散瞳眼进行30°立体视网膜胶片成像。采用改良的W isconsinA RM D分级系统,对所有图像的玻璃疣大小、类型、区域,色素异常、区域性萎缩及新生血管病变进行分级。配对计算数码成像和胶片成像分级的精确吻合度和未加权κ评分。主要观察指标:立体反转投影像和数码非立体像所获…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基线翼状胬肉和睑裂斑与老年性黄斑病变(ARM)5年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设计:基于人群的纵向研究。方法:蓝山眼科研究在1992~1994年期间检查3654名年龄>49岁的当地居民,5年后对其中的2335名(75.1%的存活者)进行再次检查。利用威斯康星老年性黄斑病变分级系统进行视网膜眼底照相分级。裂隙灯检查记录翼状胬肉和睑裂斑。利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眼部相关的数据。结果:经年龄、性别和吸烟因素调整后,患有翼状胬肉或者以前进行过翼状胬肉手术与没有翼状胬肉的眼相比,晚期ARM犤优势比(OR)3.3,95%CI1.1~10.3犦、早期ARM(OR1.8,95%C…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潜在的危险因素与14年间老年性黄斑病变(ARM)发生率的相关性。设计: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受试者:1986—1988年间共946例年龄60~80岁,居住在哥本哈根terbro区的志愿者纳入基线研究。排除随访期间死亡的受试者,14年后于2000—2002年间再次检查359例研究对象(存活者的97.3%)。对31.8%(301/946)的原始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受试者在哥本哈根医科大学Rigshospitalet医院接受眼科检查。基线和随访检查中采用相同的标准化体检方案。由同一分级者依据改良的威斯康辛老年性黄斑病变分级系统对两次检查所得的眼底彩色照片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16.
背景:发达国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 D)是导致不可逆盲的最主要原因。近期研究发现,添加高剂量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锌均可延缓AM D的进展。目的:研究日常摄入抗氧化剂能否减少罹患AM D的风险。设计:基于鹿特丹郊区中产阶级聚集区所有55岁以上的居民人群的研  相似文献   

17.
背景:本研究旨在调查老年性黄斑病变(A RM)分期严重性增加与视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Münster年龄及视网膜研究(M AR S)中的有25个项目的国立眼科研究所视功能调查表(NEIV FQ)的版本,对存在双侧可分级眼底照片的974例患者(正常眼底:n=208;早期A RM:n=466;晚期ARM:n=3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手术切除老年性黄斑病变(A M D)的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之后的视力预后、手术并发症及3年后的复发率。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1996年2月至1998年6月间接受CNV切除术的50例AM D患者的50只眼。最短随访36个月,视力改善或恶化的界定以视力改变2行以上为标准。结果:视力平均下降2.2±6.9行,有12只眼视力好转,16只眼保持稳定,另22只眼视力下降。3只眼有CNV复发。结论:在手术切除AM D黄斑下CNV后,大部分患者视力稳定或好转。考虑视力和低复发率的发展,3年多的随访结果表明,与CN V的自然病程相比,手术治疗CNV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背景: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是导致世界各地大多数老年人群不可逆盲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一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病因学上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关重要性尚未明确。目的:观察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受试者: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二战退役双胞胎军人登记处的出生于1917—1927年的存活双胞胎。方法:调查双胞胎中的黄斑变性患者。对纳入研究的双胞胎进行标准化检查和眼底照相。对840例老年男性双胞胎患者,其中210对为同卵双生,181对为双卵双生,进行AM D评估,所有患者一致或不一致的患有或不患有AM D,另有58例患者为单生子。采用一种合并有初…  相似文献   

20.
背景: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与心血管疾病具有共同的危险因子。炎症因子,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2、可溶性细胞间和血管间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以及脂类物质,包括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先前的横断面研究中发现AM D与CRP具有相关性,但是A M D与CRP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相关因子间的前瞻性关系尚不清楚。目的:验证以下假设即基线心血管疾病相关因子水平与之后的AM D进展危险性升高相关。设计、方法和材料:前瞻性队列研究,涉及251例60岁以上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