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1 毫秒
1.
目的总结乳腺肿块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收住的乳房肿块患者资料。结果在150例患者中,乳房纤维腺瘤120例(占80%);乳管内乳头状瘤10例(占6.66%);乳房肉瘤1例(占0.66%);乳腺癌10例(占6.66%);乳腺囊性增生7例(占4.66%);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占1.33%)。结论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定位及定性诊断,病理学检查是定性诊断的最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焦丽霞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1):104-104
临床资料 1985~2001年切取乳腺肿块患者208例,其中女204例,男4例;年龄21~67岁。其中常见乳房肿块205例(乳腺纤维瘤71例、乳腺痛19例、乳腺增生症88例、乳腺慢性炎症5例、男性乳房发育症2例、乳腺导管扩张症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积乳囊肿3例、乳腺结核1例、副乳12例、乳腺脂肪坏死1例,占98.5%),少见乳房肿块3例(乳腺囊肿1例、乳腺肉瘤1例、乳房神经纤维瘤1例,占1.44%),本文208例诊断均经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 1999年 2月— 2 0 0 3年 4月 ,以乳腺Ⅰ号治疗乳腺增生症 11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70例均系我院门诊女性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110例 ,年龄 19~ 5 8岁 ,平均年龄 38 6岁 ;病程最短 4个月 ,最长 10年 ;单侧乳房患病 4 1例 ,占 37 3% ,双侧乳房患病 6 9例 ,占 6 2 7%。对照组6 0例 ,年龄 2 0~ 5 9岁 ,平均年龄 39 2岁 ;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 10年 ;单侧乳房患病 19例 ,占 31 7% ,双侧乳房患病 4 1例 ,占 6 8 3%。两组病例年龄、病程、病情、月经、婚育、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1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1]。笔者运用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女性,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10例,年龄22~30岁21例,31~40岁69例,41~50岁18例,51岁以上2例;病程1年以下者34例,1~5年者58例,5年以上者18例;双侧乳房肿块者85例,单侧乳房肿块者25例。对照组30例,年龄22~30岁6例,31~40岁19例,41~50岁5例;病程1年以下者9例,1~5年者15例,5年以上者6例;双侧乳房肿块者21例,单侧乳房肿块者9例。所有病例均经DW9100医用红外线及近红外线…  相似文献   

5.
陆云飞 《广西医学》2002,24(12):1964-1965
乳腺导管内病变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乳管扩张病、乳管急慢性炎症、乳腺癌等。这些病变临床上均可出现乳头溢液。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常见症状之一 ,Leis在美国纽约医学院分析一组75 88例乳房手术的病人中 ,乳头溢液有 5 60例 ,占总数的 7.4% ( 1) 。上海市东方乳腺病医院报告 2 0 4 7例乳房手术的病人中 ,乳头溢液有 1 82例 ,占8.9%。明确乳头溢液的病因对临床至关重要 ,因为乳头溢液可能是良性疾病引起 ,也可能是恶性肿瘤引起。乳腺癌出现乳头溢液者占 4%~ 1 0 .7% ( 2 ,3 ) 。乳腺癌出现乳头溢液的病例中 ,1 2 %的病人不能扪及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乳腺肿块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我科2008年1月~2010年5月143例手术切除乳腺肿块的临床病理资料,从患者发病年龄、组织学类型、病种分布、临床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青少年和成人发病率上升,年龄最小15岁,最大79岁;(2)病种分布:乳腺小叶增生76例(占53.14%),乳腺纤维瘤35例(占24.48%),乳腺炎7例(占4.90%),囊肿8例(占5.59%),乳腺癌17例(占11.89%)。结论成年和青少年发病有增多趋势;乳房肿块呈年轻化趋势;乳腺肿块多为乳腺良性病变;肿块及时就诊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少雄  黄宏能 《右江医学》1998,26(4):220-221
乳房肿块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凡乳房外伤、炎症、良恶性肿瘤均可形成乳房肿块(1)。我院自1986~1996年共收治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小叶增生症、乳腺癌、男性乳房发育症共82例,均进行手术治疗,现将治疗体会如下。临床资料1.发病年龄:年龄最小15岁,最大7...  相似文献   

8.
乳房肿块是乳房疾病的首发或主要临床表现。提高对乳房肿块的认识 ,对乳房疾病 ,特别是对乳癌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我们共收治乳房肿块患者 30 6例 ,其中 72例误诊 ,现就此做以综合分析。1 临床资料临床诊断乳腺癌 38例中 ,病理诊断纤维腺瘤 14例 ,乳腺炎症 3例 ,脂肪坏死 1例 ,乳腺腺病 2 0例。临床诊断乳腺纤维癌 8例中 ,病理诊断乳癌 2例 ,积乳囊肿 2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 2例 ,乳管扩张 2例。临床诊断乳腺增生 15例中 ,病理诊断纤维腺瘤 8例 ,乳癌 4例 ,乳房结核 2例 ,积乳囊肿 1例。临床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 4例中 ,病理诊断乳腺导管…  相似文献   

9.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症,临床以乳腺肿块和疼痛为特征.多年来我们自拟山甲散结汤治疗5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56岁,平均为34岁.发作时间最短1天,最长19年,平均为2年1个月.已婚41人未婚11人.双侧乳房肿块为25例,左侧19例,右侧15例,其中纤维瘤9例.1、2 病例选择及标准:临床乳房触诊及组织病理针吸检查诊断为乳腺良性增生或纤维瘤,排除乳腺炎,乳腺癌等其它疾病.  相似文献   

10.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临床少见疾病,在国内外仅有少数报告[1],其发病率约占乳房疾病的2%[2],占乳房良性疾病的5%左右,有的在临床上与乳腺癌极难鉴别,常导致误诊、误治。1 临床资料1989年1月至1999年8月,我院收治6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大58岁,最小31岁,平均年龄44.5岁。6例均有乳房包块,左乳5例,双侧1例;包块5例在乳晕附近,1例在外上象限;乳头溢液3例;乳头凹陷2例;乳房疼痛5例。手术4例,其中2例行乳房肿块(区段)切除,1例行乳管+瘘管切除术,1例为简化乳癌根治术,均由病理确诊并…  相似文献   

11.
乳腺导管扩张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乳头溢液、乳房包块多见 ,其发病率约占乳房疾病的 2 % [1 ] ,同乳癌极难鉴别 ,易造成误诊。近年来 ,我院收治乳腺导管扩张症病人 48例 ,现结合文献对该病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8例病人均为女性 ;年龄 2 5~ 6 1岁 ,平均 40 .5岁 ;病程 4d~ 8年 ,平均 1.6年。其中 40岁以上者占 5 8.3% .1.2 临床表现单纯溢液者 3例 ,占 6 .2 5 % ;溢液伴包块者 15例 ,占31.2 5 % ;单纯包块者 30例 ,占 6 2 .5 0 % .48例病人中有血性溢液者 18例 ,浆液性溢液者 7例。包块位于乳晕区者 18例 ,乳晕外者 2…  相似文献   

12.
乳腺导管内癌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 X线钼靶技术的广泛应用 ,乳腺导管内癌的发现率随之增高。在我国由于检查条件所限 ,其发现率仅占 2 %~3%左右 ,且临床上对此病变存在着认识不足及漏诊、误诊的现象。为了对乳腺导管内癌有更深入的了解 ,笔者总结我科1981~ 2 0 0 0年收治的 32例乳腺导管内癌病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科 1981~ 2 0 0 0年共手术乳腺癌病例 919例 ,其中导管内癌 32例 ,占同期病例数的 3.48%。 32例全部为女性 ,年龄 5 1± 3.2岁 (2 8~ 78岁 ) ,病史 6 .3± 2 .5个月 (1周~ 3年 )。首发症状全部为乳房肿块 ,其中 2例伴乳头溢液 ,…  相似文献   

13.
乳腺叶状囊肉瘤 (Cystsarcoma ,phyllodes ,CP)又称乳腺叶状肿瘤 (PT)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肿瘤。临床少见 ,发病约占同期乳腺肿瘤的 1% [1] 。 1989年 9月~ 2 0 0 0年 9月 ,我院共收治乳腺叶状囊肉瘤 9例 ,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均为己婚女性。年龄 2 3~ 70岁 ,平均 4 7.5岁。病程为 1个月~ 11年。平均 4 .5年。 9例均表现为乳房肿块 ,发生于左乳 6例 ,右乳 3例。位于外上象限7例 ,内上象限 1例 ,乳晕区 1例。肿块直径 4~ 19cm ,平均7cm ,其中并发乳房胀痛或压痛 3例 ,无明显症状 5例 ,1例并发…  相似文献   

14.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发病年龄 2 5~45岁居多。 1999~ 2 0 0 1年我科采用乳癖消配合微波治疗乳腺增生病 10 8例 ,疗效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本组 10 8例均为女性 ,年龄 16~ 48(平均32 )岁 ,病程为 1周~ 5年 ,病变部位在一侧乳腺有 6 9例 ,在两侧乳腺有 39例。1.2  临床表现 双乳房疼痛 ,且疼痛以胀痛为主 ,呈周期性 ,经前加剧 ,经后缓解或消失。乳房内肿块单侧或双侧均可有之 ,大多位于乳房外上、乳晕部。肿块形状有条索状、片块状、结节状及混合状。最大直径为 2 .5cm× 2 .0cm ,…  相似文献   

15.
乳腺结核又称结核性乳腺炎,临床上以肿块为主,酷似乳腺癌,有时还有乳头内陷,乳头溢液,橘皮样皮肤改变及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等表现。我科1983~1996年共收治19例占同期乳腺肿瘤住院病人465例的4.09%,现就其诊断问题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l.1一般倩况:本组19例均为女性,年龄32~45岁,平均28岁,均为已婚生育期妇女,有肺结核病史2例均痊愈。病程最短者15d最长者3年。1.2临床表现:本组均以乳房肿块就诊,无全身及结核中毒症状。其中左乳肿块11例,右乳肿块8例,肿块为单发,直径2~scm7例,6~10cm12例。病变部位多为乳腺上方,共1…  相似文献   

16.
乳腺结核病少见,我院1961~1987年共手术治疗18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 临床资料 18例均为女性,其中妊娠期3例、哺乳期2例。年龄23~50岁,平均35.0岁;40岁以下者13例,占72.2%。病程10d至8年,平均15.9月。主要症状和体征:发烧盗汗4例;乳房疼痛9例;乳头溢液1例;乳头回缩8例;乳房肿块18例;  相似文献   

17.
乳房结核临床较少见,发病率在1.5%~2.8%,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常误诊为乳腺癌,误诊率达50%[1]。我院1985年以来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本病12例,其中术前误诊为乳腺癌7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20~53岁,平均31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0个月,平均8个月。均以乳房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肿块在5cm以内者4例,5~10cm者3例。肿块位于右乳者4例,左乳者3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者3例。乳房慢性窦道形成4例。本组均经病理学证实。行乳腺区段切除3例,单纯切除4例,同时切除患侧腋窝肿大淋巴结3例。术后…  相似文献   

18.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在乳腺增生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组织受卵巢雌孕激素的影响而发生周期性的生理性增生和复原,当复原不全时则导致乳腺导管、小叶或其周围结缔组织的细胞过度增生统称乳腺增生病。乳腺增生病除临床以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为特征外,患者往往伴有月经不调、面部黄褐斑等。1997~ 1999年笔者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 15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 根据 1987年全国首次乳腺病南通会议制定标准:临床有乳房肿块且伴有疼痛,未治疗不能自行缓解,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排除乳腺癌、乳房纤维瘤及其它乳房疾病。一般资料  156例患者中,年龄…  相似文献   

19.
乳腺增生是以周期性乳房胀痛、乳房肿块为临床特点,中医将此病列为乳癖的范畴,多发于中青年妇女.笔者自2010年2月- 2011年2月,运用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0例均来源子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均符合乳腺增生诊断标准,年龄20 ~ 48岁;病程1个月~9年.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年来我国妇女患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35岁的妇女患乳腺癌较常见。乳腺癌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无痛性乳房肿块,但乳房肿块并不是乳腺癌特有的体征,很多常见乳房良性疾病也有乳房肿块,如乳腺小叶增生、纤维腺瘤、积乳囊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