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外科病人常因病情重,昏迷时间长,或脑瘤压迫、术后等造成吞咽困难,常需留置胃管给予鼻饲饮食、给药。部分病人常伴有应激性溃疡,通过留置胃管可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对食物返流的病人还可行胃肠减压,以避免食物误吸引起窒息的危险。但由于病人的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给插管带来一定难度。根据多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置胃管病人插管的护理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病人留置胃管的鼻腔和体位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病人由于昏迷、病情危重或延髓麻痹引起吞咽障碍,往往需要留置胃管。病人因昏迷或吞咽障碍无法配合,口咽部分泌物多使插管难度增大,插管不易一次成功,我们通过对2002-03~2004-03以来脑卒中病人64例留置胃管的方法进行观察,发现通过选择合适的鼻腔或体位能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病人反复插管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病人留置胃管的鼻腔和体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病人由于昏迷、病情危重或延髓麻痹引起吞咽障碍 ,往往需要留置胃管。病人因昏迷或吞咽障碍无法配合 ,口咽部分泌物多使插管难度增大 ,插管不易一次成功 ,我们通过对 2 0 0 2 -0 3~ 2 0 0 4-0 3以来脑卒中病人 64例留置胃管的方法进行观察 ,发现通过选择合适的鼻腔或体位能提高插管成功率 ,减轻病人反复插管的痛苦。1 临床资料2 0 0 2 -0 3~ 2 0 0 4-0 3共留置胃管 64例 ,男 48例 ,女 16例 ,年龄 42~ 76岁 ,平均 5 8 5岁 ;其中左侧脑卒中 3 9人 ,右侧脑卒中 18人 ,双侧脑卒中 7人。2 方法2 1 插管前的准备2 1 1 病人评估 :评…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病人因疾病原因不能进食 ,而需留置胃管给予鼻饲营养和灌注药物。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及时胃管内注药进行抢救治疗。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操作者插入方法、病人体位、护士解剖知识缺乏等原因常导致插管失败 ,有时因反复插管致病人鼻粘膜损伤、出血 ,既增加病人的痛苦 ,家属也多不满意。为了提高卒中后插管病人的成功率 ,我们分析失败原因 ,借鉴相关方面资料介绍 ,再根据平日工作中积累的插管经验 ,对留置胃管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改进 ,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1 留置胃管失败原因及分析1 1 假性延髓性麻痹 脑卒中后大脑…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患者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操作难度大,患者耐受情况差,一次插管成功率低,但通过改变病人体位,提高了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营养支持是危重病人的重要护理内容,在颅脑损伤后1~5d,通常按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给患者行胃管置入,并做好留置胃管后的观察及护理。1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通过留置胃管,抽取胃液观察其颜色、性质,根据病情由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营养支持是危重病人的重要护理内容,在颅脑损伤后1~5d,通常按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给患者行胃管置入,并做好留置胃管后的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8.
探讨昏迷病人成功置入胃管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昏迷病人成功置入胃管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22例病人采用经导丝置胃管法的实践,为昏迷病人行鼻饲给药及营养,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结果 一次顺利插管成功20例,≥2次插管成功2例.结论 临床经用此方法提高昏迷病人置入胃管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侧卧位经上鼻孔留置胃管的方法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置胃管是临床上给予鼻饲药物、食物、胃肠减压、观察胃液的必要前期步骤,在临床上,需要留置胃管的患者,往往是高热、昏迷、禁食、不能由口进食、口腔疾患等的患者,传统上,对于昏迷的患者我们往往采取抬高患者的头部,增加咽喉部通道弧度的方法来留置胃管,但我们发现在患者气管切开、颈项强直或完全没有吞咽功能的时候采用这样的方法来留置胃管,一次性留置胃管成功的几率并不高,自2005年以来,我们探讨用侧卧位时,经上鼻孔留置胃管的方法,为这些较为特殊的患者留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的几率非常高,并将这一方法试用于所有需要留置胃管的一般患者,效果也非常显著,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病患者常需留置胃管给予鼻饲营养、喂药 ,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但插胃管时常屡遭失败 ,有时因反复插胃管造成病人鼻粘膜损伤、出血 ,耗费了护士不少时间和精力。为了提高该类病人插胃管的成功率 ,我们根据有关资料及自己插胃管的体会 ,分析插管失败原因 ,对插管方法和技巧进行探讨 ,指出护理应注意的事项。1 失败原因1 1 假性延髓性麻痹 假性延髓性麻痹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 ,是由上运动神经元病变使患者舌肌、软腭、咽喉肌的功能失调 ,出现语言和吞咽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 ,严重者完全不…  相似文献   

11.
鼻饲患者胃管插入长度的测量方法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插胃管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可用做鼻饲、洗胃、胃肠减压等,在脑科常用鼻饲做为辅助治疗疾病的方法,故插管的操作甚多,通常我们插胃管长度的测量一直用传统的方法,以病人前发际-剑突的长度(约45~55cm),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按此方法测量留置的胃管长度前端仅到达贲门附近,经鼻饲后部分病人出现不良反应.自2000-11~2002-02,我们对100余便需鼻饲珠患者插胃操作,增加了以往插管长度,减少了肺部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康复,增加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鼻饲患者胃管插入长度的测量方法及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插胃管是在脑系科常用鼻饲做为辅助治疗疾病的方法 ,故插管的操作甚多。通常我们插胃管长度的测量一直用传统的方法 ,即病人前发际至剑突的长度 (4 5~ 5 5cm)。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按此方法测量留置的胃管长度前端仅到达胃贲门附近 ,经鼻饲后部分病人出现不良反应。自 2 0 0 0  相似文献   

13.
2种胃管置入法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患者由于脑组织灌注量发生改变,使颅内压增高,昏迷及假性延髓性麻痹,以致不能进食或进食困难。因此只有通过鼻饲来维持病人所需的营养物质,故置入胃管在神经科应用甚多。传统方法是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后,自一侧鼻孔插入,但在实践中发现,在胃管置入过程中,由于胃管对鼻、咽、食管刺激,可使咽肌强烈收缩,喉肌刺激性痉挛,常常导致插管失败。自2003-02-2005-04,我们应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润滑胃管,提高了插管成功率。现将2种胃管插入法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经过口腔置入胃管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经鼻腔置入胃管留置鼻饲,治疗组经口腔置入胃管摄食,根据患者饮食需要注入食物或药物后,立即拔除或短暂留置.治疗前后采用饮水测试评定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吞咽功能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合并延髓性麻痹所致重度吞咽功能障碍,常需留置胃管。按基础护理常规插胃管方法操作一次插管成功机会较少。为此,我们尝试在插胃管前强化训练与摄食一吞咽障碍有关器官,以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科16例留置胃管致食物反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03~2009-03我科共收治需鼻饲的病人146例,其中16例患者出现食物反流现象,男13例,女3例;年龄67~90岁.其中脑卒中10例,老年痴呆4例,帕金森病2例.护士按基础护理操作要求插入胃管,其中2例出现插入长度不够,4例出现胃管脱出5~7 cm.  相似文献   

17.
昏迷病人同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时,为了保证其摄入足够营养,防止误吸和及时注入药物,观察消化道出血等,需安置胃管进行鼻饲,此类病人无吞咽动作不能配合,普通胃管置入法成功率低,我们通过对59例机械通气昏迷病人的胃管置入鼻饲的综合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昏迷病人因意识障碍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不能配合操作,胃管置入较难,气管切开后的胃管置入难度更大。自1997年起,我们采用病人水平卧位胃管置入法对昏迷后气管切开病人进行胃管置入98人次,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插胃管是常规护理操作方法,提高插胃管的成功率,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及并发症发生,达到促进康复之目的。1 临床资料 自1996-02~2002-05对昏迷、气管切开、吞咽障碍、舌根后坠、神志清不合作病人进行插胃管方法的探讨,其中男214例,女87例,年龄8~85岁。留置胃管时间2~265d。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脑血管病合并吞咽困难,给治疗、护理带来了许多困难,增加了病人的致死、致残率。1992年1月至1998年1月,我们对13例脑干梗塞所致吞咽困难病人进行进食训练,积累了点滴经验和体会,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3例经MRI证实的脑干梗塞病人,男10例,女3例,年龄57-76岁,神志清楚,均伴吞咽困难,全部留置胃管。2心理护理吞咽困难病人是十分痛苦的。为减轻病人痛苦,促使其早日康复,人院后,根据病人的病情,了解病人的性格、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对疾病的了解等。制定护理计划、下护嘱、对个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