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山茱萸作为一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其市场需求量较大。然而管理不善及滥用化肥农药等问题导致山茱萸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为生产优质山茱萸药材,本文在常规山茱萸栽培技术基础上,对其栽培选地、优良种质选育、种植管理、合理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山茱萸适宜生态因子及潜在种植产区,汇总了山茱萸优良品种,系统总结了山茱萸科学施肥及种植方法,并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构建了山茱萸无公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结果以期为优质山茱萸药材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04,27(4):305-305
1 药用植物栽培,包括野生药材变家种,引种药材和异地药材的引种驯化,道地药材的研究,培育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改革耕作制度,提高产量、质量,组织培养,药用真菌的栽培及GAP基地的建设等。2 动物药研究,包括药用动物的饲养和管理,资源、生态、习性的调查与观察。野生变家养与异地引种品种的驯化;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动物药的产量与质量,动物药的药理、药化和临床实验等。3 中药材鉴别,加工炮制和商品养护。4 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5 中药化学,药理与临床试验。6 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材上的应用。7 药材专业户、药材经营部门…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05,28(10):865-865
1药用植物栽培,包括野生药材变家种,引种药材和异地药材的引种驯化,道地药材的研究,培育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改革耕作制度,提高产量、质量,组织培养,药用真菌的栽培及GAP基地的建设等。2动物药研究,包括药用动物的饲养和管理,资源、生态、习性的调查与观察,野生变家养与异地引种品种的驯化,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动物药的产量与质量,动物药的药理、药化和临床实验等。3中药材鉴别,加工炮制和商品养护。4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5中药化学,药理与临床试验。6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材上的应用。7药材专业户、药材经营部门谈生产、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中药材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公害中药材栽培体系是解决中药材农药残留(简称农残)和重金属超标、药材品质下降的技术体系。种植基地作为无公害中药材生产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其环境质量标准制定是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一环。现阶段无公害中药材产地环境标准缺失,中药材无序种植、农残和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导致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受到较大质疑。该文通过总结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发展进程及研究现状,结合中药材种植方法,借鉴已有成熟标准,建立了无公害中药材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同时提出运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以药材野生分布区、道地产区及主产区样点的气候和土壤因子信息为依据,对栽培选地进行科学预测,得出潜在的无公害中药材生态适宜产区,最终达到降低药材农残及重金属含量,提高药材品质,生产无公害中药材的目的。建立无公害中药材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对于指导中药材生产、推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生态种植是以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主体,以科学的种植技术为指导,实现中药材的优质高产高效与中药材种植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的栽培技术。其中,科学施肥是实现中药材生态种植中重要的生产管理措施。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中药材生产中逐渐依赖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来增加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不合理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药材本身产量、品质、安全、对环境的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此,该文从中药材栽培研究的角度出发,简要阐述了科学施肥在中药材生态种植中的作用与措施。分别归纳了从科学施肥在解决中药材种植土壤污染和土壤质量恶化、中药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中药材产品产量质量不稳定以及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作用。提出以土壤供肥特点为基础、中药材生长发育特性为核心、产业化种植模式为载体,推进中药材种植中科学施肥的措施。最终对科学施肥在中药生态种植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药材生态种植的发展提供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9,(3)
羌活是我国特有的濒危高原药材,其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现在市场的需求,产业化栽培羌活已迫在眉睫。由于栽培药材通常存在病虫害严重、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农残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等现象,因此,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是目前解决羌活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该文概述了羌活无公害栽培的关键环节:基于GIS的产地精准选址技术、结合合理套种的羌活综合土壤改良技术、新品种选育方向及方法、栽培期间的综合农艺管理措施、合理施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通过选择适宜的产地、优良的品种、合理施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保障无公害羌活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05,28(11):1048-1048
1征稿内容1·1药用植物栽培,包括野生药材变家种,引种药材和异地药材的引种驯化,道地药材的研究,培育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改革耕作制度,提高产量、质量,组织培养,药用真菌的栽培及GAP基地的建设等。1·2动物药研究,包括药用动物的饲养和管理,资源、生态、习性的调查与观察,野生变家养与异地引进品种的驯化,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动物药的产量与质量,动物药的药理、药化与临床实验等。1·3中药材鉴别,加工炮制和商品养护。1·4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1·5中药化学,药理与临床试验。1·6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材上的应用。1·7药材专业户…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05,28(12):1156-1156
1征稿内容1·1药用植物栽培,包括野生药材变家种,引种药材和异地药材的引种驯化,道地药材的研究,培育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改革耕作制度,提高产量、质量,组织培养,药用真菌的栽培及GAP基地的建设等。1·2动物药研究,包括药用动物的饲养和管理,资源、生态、习性的调查与观察,野生变家养与异地引进品种的驯化,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动物药的产量与质量,动物药的药理、药化与临床实验等。1·3中药材鉴别,加工炮制和商品养护。1·4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1·5中药化学,药理与临床试验。1·6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材上的应用。1·7药材专业户…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8,(8)
正1征稿内容1. 1药用植物栽培,包括野生药材变家种,引种药材和异地药材的引种驯化,道地药材的研究,培育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改革耕作制度,提高产量、质量,组织培养,药用真菌的栽培及GAP基地的建设等。1. 2动物药研究,包括药用动物的饲养和管理,资源、生态、习性的调查与观察,野生变家养与异地引种品种的驯化,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动物药的产量与质量,动物药的药理、药化和临床实验等。1. 3中药材鉴别,加工炮制和商品养护。1. 4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1. 5中药化学,药理与临床试验。1. 6国外药材的生产研究成果和动向。1. 7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材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9,(9)
<正>1征稿内容1. 1药用植物栽培,包括野生药材变家种,引种药材和异地药材的引种驯化,道地药材的研究,培育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改革耕作制度,提高产量、质量,组织培养,药用真菌的栽培及GAP基地的建设等。1. 2动物药研究,包括药用动物的饲养和管理,资源、生态、习性的调查与观察,野生变家养与异地引种品种的驯化,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动物药的产量与质量,动物药的药理、药化和临床实验等。1. 3中药材鉴别,加工炮制和商品养护。1. 4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系统生物学方法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在其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形成的,通常是药用植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药材品质的物质基础。但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源途径复杂,其产生和积累受到自身遗传和环境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调控,影响了药用植物作为药材的品质控制及其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系统生物学思维与方法是系统全面探索生物的有力工具,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系统整合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和代谢组等组学技术,将为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带来新的机遇。这种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生物合成途径、信号转导、生态环境及其代谢工程等研究中的应用,构建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系统模型,对于系统阐释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成因和道地药材形成机制、代谢工程产生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和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归早薹与主要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继振  王鸣 《中药材》1999,22(11):549-552
选取当归Angelica sinensis甘肃主产区主要环境因子和栽培因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讨对当归提前抽薹(早薹)的影响。在定量分析后,作出综合评判。当归早薹率与诸因子之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海拔>年降水量>密度>有机肥>磷>氮。为有效地减轻当归早薹,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天乐  朱田田  张明惠  张菁  徐丽  康舒淇  晋玲 《中草药》2023,54(22):7545-7553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的干燥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酚酸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多糖类及苯酞类等活性成分是当归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对当归中部分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解析,并对途径中关键酶基因及转录因子进行克隆与表达分析。当归活性成分合成和积累的调控因素主要包括早期抽薹和生境条件,可以影响合成途径中的基因表达,进而改变活性成分的含量。通过对当归中已被解析的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及这些成分的调控因素进行综述,为当归的品质提升、品种改良和精准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栗孟飞  康天兰  晋玲  魏建和 《中草药》2020,51(22):5894-5899
当归Angelica sinensis干燥根因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生产上通常二年生根用作药材,但甘肃岷县等主产区二年生植株出现30%以上的提前抽薹开花(即早薹开花),使得肉质根木质化不能入药。早薹开花导致严重减产问题一直是多年来困扰当归优质药材生产的最严重问题之一。以前人所发表研究论文、专著、专利以及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综述了影响当归抽薹开花的内在和外在因素、调控抽薹开花的途径及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揭示抽薹开花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从内因和外因2个方面为共同调控当归早薹开花提供有效途径,为抽薹开花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鉴于药物微观作用具有的基本网络调控特性,网络药理学已经成为药物机理研究和新药研发的新思路。本文从计算方法的角度对网络药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药物靶点关系及其预测的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药物靶点预测分析方法所遵循的一般原理和步骤。鉴于中药成分的多样性、药物的整体调控能力和高质量药理数据的缺乏等问题,中药面向靶点网络的调控机理研究具有更大难度。因此,本文还探讨了中药药物靶点预测分析研究的主要难点与研究趋势。最后,结合实际整合后的中药网络数据、化学结构相似性计算和链接预测方法,应用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中药靶点预测分析方法进行了示范实验研究,并探讨中药靶点预测分析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论道地药材品质辨识及其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研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道地药材品质评价缺少客观明确的方法和标准,使得道地药材“道地难辨”;道地性与环境的相关性研究常因缺少客观品质指征而陷入“有目标,无指标”及“循环论证”的怪圈,难以揭示道地药材品质形成的生态环境因子.作者提出以道地药材品质评价方法和标准为突破口,从效入手,以效定质,以质论环,建立以“效-质-环”为研究路径的中药材道地性评价(道地药材品质生态学研究)思路和模式,以期为揭示影响道地药材品质形成的生态环境主导因子;建立道地药材临床合理应用剂量换算机制;阐明中药材道地性的现代科学内涵,解决制约道地药材生产发展与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黄芩抗病毒药理作用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有关黄芩及其活性成分抗病毒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为开发中药抗病毒新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期刊中有关黄芩及其活性成分抗病毒作用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综述。结果:总结了黄芩具有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SARS冠状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及猪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等作用。结论:黄芩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有望开发成为安全有效的中药抗病毒新药。但对其抗病毒作用机制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8.
在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领域,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变异机制研究始终是重点和热点问题。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大量药用植物基因序列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基因序列的遗传信息与其所执行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也为从分子生药学角度探索药材活性成分变异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条件。该文详细介绍了同源基因、基因重复的概念和分类,并重点展望了重复基因功能分化在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变异分子机制研究中的作用,旨在为药材质量控制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道地药材是指药用成分含量高、临床效果好且生长于特定产区的名优正品药材。优良的种质资源是道地药材形成的遗传因素,种质资源包含的特定基因是药材道地性形成的关键。本文详细阐述了当前药用植物道地性相关的质量性状的研究现状,并对标记开发、遗传图谱构建、相关性状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和转录组测序等技术在药用植物相关性状基因的挖掘以及药用植物基因工程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提高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道地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伞形科中药中部分单体成分的血管活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藁本内酯,欧前胡素,阿魏酸,蛇床子素,丁基苯酞,白花前胡丙素6种单体成分均是伞形科主要辛味中药的活性成分。通过综述,发现6种成分均具有舒张血管的血管活性,推测这些成分与伞形科中药的辛味具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