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34-137
目的:基于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PI)的高质量临床证据与有序数据Meta分析模型,评价针灸治疗PI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医学文献数据库,全面收集针灸治疗PI的高质量临床证据。按照Jadad评分法评价证据质量,采用最大似然法来拟合累积比数模型,运用STATA12.0软件进行有序数据Meta分析及效应量统计评价。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有序数据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相对于苯二氮卓类药物(BZDs),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疗效标准提高疗效一个及一个以上的等级的可能性增加了161%/1179%,以PSQI总分减分率疗效标准提高疗效一个及一个以上的等级的可能性增加了144%/150%。结论:基于现阶段高质量临床证据,针灸治疗PI优于苯二氮卓类药物,可显著提高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针刺治疗原发性抑郁症(PDD)的高质量临床证据与层次分析法,获得针刺治疗MDD最优的干预方式.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医学文献数据库,全面收集针灸治疗PDD的高质量临床证据.按照Jadad评分法评价证据质量,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及效应量统计评价.对获得的临床证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建构模型和矩阵,筛选最优针刺干预方式.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相比较在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针刺配合SSRIs基础上可提高临床控制率及临床总有效率;最优干预方式以电针配合SSRIs干预6周达到最好整体疗效.结论:基于现阶段的临床证据,针刺治疗轻PDD应以电针配合SSRIs干预6周为最优干预方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控制率和临床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多水平统计模型,定量评价针灸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干预层次,并探讨其与Meta分析结果的异同。方法检索数据库,纳入针灸治疗原发性抑郁症文献,首先构建评价针灸疗效的拟合对数事件发生率线性模型,运用MLwi N 2.26软件拟合结果,建立不同干预方式为指示变量的组合模型,以评价不同针灸干预方式对整体疗效影响程度。并对上述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模型结果。结果最终纳入13项研究,多水平统计模型结果表明,单用针灸及针灸联合药物改善原发性抑郁症患者临床控制率优于药物[RR=1.54,95%CI(1.02,2.32);RR=2.14,95%CI(1.63,2.81)];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联合药物改善原发性抑郁症患者临床控制率及总有效率优于药物[RR=2.24,95%CI(1.68,2.98);RR=1.12,95%CI(1.05,1.19)]。干预方式指示变量数据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单用针灸与针灸联合药物在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多水平统计模型结果,单用针灸干预临床控制率为27.97%~28.14%,临床显效率为30.36%~35.79%,临床总有效率为90.85%~91.82%;针灸联合药物干预临床控制率为36.42%~36.64%,临床显效率为38.52%~38.84%,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93.58%。结论多水平统计模型方法可评价针灸疗效及干预层次,支持针灸疗效的高质量证据充分,较Meta分析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累积Meta分析,评价针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Scopus,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的研究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和偏倚风险评估,提取相关数据资料,运用STATA13.0进行累积Meta分析,运用Grade profiler 3.6软件评价结局指标证据等级。[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累计样本量419例。根据文献发表时间及样本量进行累积Meta分析提示:针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随时间或样本量的增长,累积效应值趋于稳定,精确度逐渐提高。Egger检验提示纳入文献存在偏倚可能性较小(P=0.597);敏感性分析提示研究结果稳定;结局指标GRADE证据等级为低级。[结论]针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仍需更多高质量、低偏倚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高质量临床证据与层次分析法,获得针刺治疗该病的最优干预方式。方法:全面检索医学文献数据库,根据循证医学与Jadad评分筛选出高质量临床证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矩阵,筛选出最优针刺干预方式。结果:共筛选出11项高质量临床证据,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方案为取穴百会、强间、本神、天冲,电针频率2~100 Hz,联合口服SSRIs,以42 d为治疗周期。结论:现有的高质量临床证据和层次分析法结果说明了针刺的疗效可能与刺激量及取穴部位有关,临床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及调节电针频率而提高治疗该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缺血性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以缺血性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针灸介入干预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针灸治疗缺血性认知障碍患者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其汇总OR=6.12,95%CI[4.01,9.35];在提高MMSE评分方面,针刺介入干预的效果较好,汇总MD=2.21,95%CI[1.02,3.40];在提高ADL评分方面,针刺治疗的效果较单纯药物好,汇总MD=3.72,95%CI[2.80,4.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报道。结论:针刺介入治疗缺血性认知障碍在总体疗效,提高MMSE和ADL评分方面显示出比药物治疗更加有效的倾向,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5月,收集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项RCT,共68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与SSRIs药物比较,在临床有效率[OR=1.78,95%CI(0.90,3.54),P=0.10]、HAMD-24项评分[MD=1.21,95%CI(-2.19,4.61),P=0.49]方面疗效相当;针刺联合SSRIs药物在改善HAMD评分方面优于单用SSRIs药物[MD=-2.62,95%CI(-3.84,-1.41),P0.000,1],但在有效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联合中药在临床有效率、HAMD评分方面均优于单用中药。结论: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与SSRIs西药疗效相当,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建议临床及科研工作者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为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提供更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全面收集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SHL)的临床证据,按照Jadad评分法评价证据质量,运用STATA软件的12.0版本,进行累积Meta分析及其结果的时间趋势检验;在全国31省具有针灸专业背景的高级职称临床医师中,实施具有描述性的学术专业横剖调查,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分析专家意见。共纳入38项研究,累积Meta分析显示针灸联合药物综合较之药物综合在提高治愈率、总有效率方面有优势[RR=1.57,95%CI(1.38,1.79);RR=1.34,95%CI(1.28,1.81)],且结果不具有时间易变性;针灸对照药物综合在治愈率、总有效率方面有优势,但结果尚需进一步验证。全国31个省共发放561份问卷,回收并合格的问卷占93.40%,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显示专家意见为以针灸为主干预可以达到整体好转的疗效趋势。应用基于累积Meta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技术的方法,适用于评价低质量证据支持的针灸疗效及干预层次。  相似文献   

9.
周洁  王娟  王蕾  吴群  张永兴 《北京中医药》2017,36(3):232-235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 FS)随机试验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中关于针灸治疗LUFS的临床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运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3个试验符合标准,纳入患者共计824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针灸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可能优于西药对照组[RR=1.60,95%CI(1.45,1.77),P0.01]。结论针灸在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方面可能存在一定优势,但由于研究中纳入的文献质量不高,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使证据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文献的整理评价,提炼出高质量的临床证据,以便于临床医师做出科学的决策。方法:全面检索相关文献,按照循证医学5级标准从高到低选出能够回答对应临床问题的证据,并采用RevMan5.0统计结局指标。结果:有1项A级证据证明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效;4项B级证据显示针灸与常规西药(得舒特、培菲康等)相比可能有治疗优势;1项B级证据(得舒特)、1项C级证据(美常安)显示针灸结合西药可能有增效之功;1项C级证据显示针灸配合其他疗法(如心理疗法等)可能有效,1项C级证据证明不同刺灸法之间疗效可能有差异。结论: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可能优于西药,若配合其他西药治疗可达增效之功,但仍需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或系统评价/Meta分析证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益智膏配合针刺改善肾精不足型智力低下患儿智能水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入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给予服用益智膏、针刺、康复训练,对照组34例给予针刺、康复训练;采用中国韦氏幼儿、儿童智力量表进行评分,应用尼莫地平法计算智商(IQ)分值提高率。[结果]益智膏配合针刺治疗肾精不足型智力低下有效,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智膏配合针刺治疗肾精不足型智力低下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可视化分析评估针灸系统评价的现状,分析针灸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方法] 通过检索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2011年1月—2021年11月收录的针灸相关系统评价文献。主要干预方式为针灸、电针、穴位按压、经皮电刺激、艾灸,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建库统计。采用Excel、Cytoscape、Gephi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329篇针灸系统评价文献,符合纳入标准88篇。文献发表国家集中在中国、澳大利亚、英国;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玛丽医院、澳大利亚帕克维尔皇家妇女医院等,机构间合作不紧密;作者以Daniel KL Cheuk、Car-oline A Smith发文最多,作者间合作交流较少;以针灸防治疼痛管理的文献引用次数最多,其次是针灸防治偏头痛、穴位按压防治恶心呕吐等;治疗结果以针灸治疗痛症、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为主;干预方式仍然以传统针灸为主;结果分布主要是阴性结果;证据充分度以低等证据为主。[结论] 针灸低质量临床研究将影响针灸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要不断明确针灸的最佳参数;不断完善针灸临床设计方案、选择合理的对照,完善针灸病种的核心指标集及针灸临床评价体系,提高针灸临床研究及论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埋针结合SSRIs类药物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抑郁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埋针组24例,采用埋针结合SSRI类药物治疗;针刺组2l例,采用针刺结合SSRI类药物治疗;药物组26例,采用单纯SSRI类药物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1、2、4、6星期后HAMD睡眠积分的差异。结果:埋针组和针刺组HAMD睡眠积分的改善显著优于药物组,在治疗1、2、4星期后,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星期后,3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SRI类药物治疗可以改善HAMD睡眠积分。埋针和针刺配合SSRIs类药物改善抑郁症睡眠障碍效果好,且起效迅速,疗效优于单纯SSRIs类药物治疗。埋针组与针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由于埋针治疗减少了治疗的频次,故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针对针刺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进行再评价研究,以期为临床医师及研究者提供更科学的决策支持。方法 检索针刺及其相关疗法(灸法、敷贴、毫针疗法等)系统评价的文献,筛选文献后提取资料,采用AMSTAR 2量表和GRADE系统工具进行评估。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67次结局指标;AMSTAR 2工具评价结果:高质量研究5篇(38.46%),中等质量研究6篇(46.15%),低质量研究2篇(15.38%);GRADE评价工具中,16.42%为中等可信度,53.73%的结局指标为低等可信度,26.87%的结局指标为极低可信度。结论 系统评价的结局指标应用GRADE方法进行证据分级显示,针刺治疗COPD的疗效是确切的,但针刺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研究质量等级较低,针对此情况,期望开展证据强度、质量、级别高的系统评价,作为高级别证据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的疗效、安全性及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水平。方法 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PMS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2008.01.01-2018.12.31,主要结局指标为治疗总有效率,次要结局指标为Kupperman指数、更年期评定量表、潮热评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按照GRADE标准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30篇文章,共计2767例病例。1.Meta分析结果提示:针刺治疗PMS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OR =3.72,95%CI (2.57,5.46),P<0.0001]及中药组[OR=8.54,95%CI (3.72,19.58),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对比西药[MD=-3.53,95% CI(-4.12,-2.93),P<0.0001]、中药[MD=-0.43,95% CI(-0.82, 1.67),P<0.0001]能明显降低Kupperman指数评分,针刺对照西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较假针刺能降低潮热发作评分[MD=-0.30,95% CI(-0.79,0.19),P=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较假针刺能降低更年期评分量表得分 [MD=-0.72,95%CI(-2.47,1.03),P=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不良反应:18篇研究提及不良反应,且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12篇未提及。3.根据GRADE方法评价,总有效率及潮热发作评分证据质量为低级,其余为极低级。结论 针刺较药物(中、西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更好的疗效,但受纳入研究证据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临床进行弱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述近20年来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现状。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1997年1月1日截止至2017年12月31日。纳入以针灸疗法为主要干预手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改良的Jadad质量评分、数据信息提取与数据库的建立,提取的数据信息主要包括文献的发表数量、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与结果、腧穴选择与归经、治疗时间与疗程、疗效判定标准、结局指标等。结果 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章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的使用缺乏统一和规范。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为针灸疗法配合药物治疗,一类为各种针灸疗法的单独或组合运用。单独作为干预措施使用的针灸疗法以针刺配合灸法最多见。取穴组方具有远近配穴、俞募配穴及循经配穴的特点,使用频率高的腧穴依次为足三里、中脘、胃俞、脾俞、内关等。选取的经脉以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阴脾经及足太阳膀胱经居多;治疗疗程的各临床试验差异较大,结局指标以有效率为最多。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结论 目前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但临床方案设计的诸多环节尚有欠缺,影响临床研究的可重复性和临床结论的准确性,有待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近年来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报道中采用的疗效评价指标,寻找能够准确评价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 检索2008-2018年间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国内外文献,再对文献进行手工剔除,并分析其采用的疗效评价指标。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85篇,纳入93篇,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基于症状证候的评价指标、基于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基于心理状态的评价指标、其他评价指标。结论 用现有疗效评价标准评价针灸治疗的疗效是不全面的,尤其是能充分反映针灸整体调节优势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评价未得到重视。建立包含症状证候、生存质量、心理状态及内脏敏感性指标的疗效评价体系,客观评价针灸疗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循经点穴手法结合激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将4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0例,试验组采用循经点穴推拿手法结合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并于治疗前、治疗中每10 d及试验结束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进行腰椎活动度及下腰痛评分量表(JOA)的比较,30 d后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治疗结束6个月后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率。[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8%,治愈显效率为8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治愈显效率为70.0%,两组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治疗结束后及6个月随访情况显示,腰椎活动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JOA比治疗前显著上升,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点穴推拿手法结合激光综合治疗方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与传统推拿手法相比,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增加腰椎活动性,疗效稳定,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风后偏瘫的治疗提供循证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SCI)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试验研究,纳入研究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刺治疗。采用STATA软件(StataCorp LLC,Stata/SE1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涉及135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67,95%CI(2.77,7.87),P<0.001] ;治疗组BI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SMD=1.11,95%CI(0.78,1.44), P<0.05];治疗组FMA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SMD=1.22,95%CI(0.83,1.61), P<0.05]。结论:基于目前证据表明,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提高中风后偏瘫肢体的临床疗效,且有助于改善中风后偏瘫肢体活动能力和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