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种植床自体骨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在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2例(37颗)种植牙病例分成A、B两组。A组24例(27颗种植体),植入德国Ankylos螺纹种植体后,在部分暴露的植体处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B组8例(10颗种植体),采用经牙槽嵴顶人路,使用德国费亚丹公司的FRI—OS^R空心取骨钻进行定位定向和定深度后制备圆柱状骨,游离取出后即刻碾磨成碎骨颗粒,与珊瑚羟基磷灰石混合后植人到种植体周骨缺损区。植入术后4—6个月暴露种植体,最终完成烤瓷冠修复,二期手术时根据成骨情况评估成骨效果。结果两组病例均获得了良好的骨修复效果,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植骨后成骨效果满意及基本满意率共为85.19%。自体骨与珊瑚羟基磷灰石混合植骨后的成骨效果满意及基本满意率共为100.00%。结论种植床自体骨可作为有效的植骨材料,手术创伤小,无需开辟第2手术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进入青春期唇腭裂鼻畸形修复及牙槽嵴裂同期植入天然多孔骨无机材料(Bio-Oss)及可吸收双层生物胶原膜(Bio—Gide)的可行性及植入效果。方法:对32例同期行牙槽嵴裂植入天然多孔骨无机材料无机材料及可吸收双层生物胶原膜与鼻畸形修复进行研究,对术后随访的X线片进行效果客观评价。结果:随访6~12月其中31例效果满意,1例伤口拆线后牙龈处伤口裂开,但无Bio-Oss颗粒脱出,经换药伤口愈合。结论:对于错过植骨最佳时期进入青春期的患者,牙槽嵴裂植入天然多孔骨无机材料能够代替植入的松质骨,避免再开辟第二术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联合应用可吸收双层生物胶原膜,保证了植入天然多孔骨无机材料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区严重骨缺损患者行自体髂骨块状骨移植二期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上颌前牙区严重骨缺损患者行自体髂骨块状骨移植,将移植骨修整后的骨屑及人工骨混合填塞于块状骨周围间隙内,表面覆盖可吸收生物膜,充分减张后缝合创面。术后4~6个月共植入45枚种植体,3~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1个月)。结果:45枚种植体在愈合和随访期内均未发生松动脱落,骨结合良好,留存率100%;复查X线片种植体颈部骨吸收均小于1 mm,患者的外形和咬合均恢复良好。结论:自体髂骨块状骨移植是解决上颌前牙区严重骨缺损时种植修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种植义齿是恢复牙列缺损或缺失的重要手段,逐渐被缺牙病人所接受,但种植区骨量不足是牙种植手术中常见的问题,限制了种植手术的应用,并影响种植牙的成功率。近年来,我们采用Bio-oss和邻近自体碎骨混合移植加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扩大了种植牙的范围,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种植修复是恢复牙列缺损和缺失的重要手段,但需要植入区的牙槽骨骨量相对充分,以容纳有足够长度和直径,且有植入方向和深度要求的种植体。后牙区是咬力的主要承受区,牙齿缺失后,下颌骨向下向外吸收,使得剩余牙槽嵴宽度在1年内可减少约25%,再加上下颌神经管的存在,给下后牙的种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方法及不同的种植系统备洞留取自体骨骨量的差异。方法:在均质环氧树脂仿制的下颌骨模型上,应用美国Bicon种植系统、德国Bego种植系统Semados系列或瑞士Straumann种植系统,分别采用全程无水低速备洞或高转速有冷却水备洞再低转速关水出洞(简称开水进关水出钻)的备洞方法,比较同一种植系统用这两种方法留取自体骨骨量的差异,比较不同种植系统用相同方法留取骨骨量的差异,并将其与取骨钻取骨量比较。每一直径钻用一种方法备10个窝洞,留取的骨屑用电子精密天平称重。结果:制备相同洞型时,不论是Bicon还是Bego种植系统全程无水低速备洞法留取的骨量均大于开水进关水出钻方法留取的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前者约是后者的3.3~7.0倍。制备相似洞型时,采用开水进关水出钻的备洞方法,不同种植系统(Bicon、Bego和Straumann)收集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icon系统无水预备5 mm×10 mm洞型和Bego系统无水预备4.7 mm×10 mm洞型时留取的骨量显著少于取骨钻预备5 mm×10 mm洞型留取的骨量。结论:全程无水低速备洞方法较开水进关水出钻的备洞方法可收集更多自体骨,不同种植系统采用同一方法制备相似洞形时,收集的自体骨骨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张翔  马芸  贺平 《黑龙江医学》2007,31(4):288-289
目的探讨下颌第三磨牙区取骨用于上前牙区骨量不足种植术的方法。方法对于拟行上前牙种植,但骨量不足并有第三磨牙的患者,利用种植机截取合适的骨块,采用Bio-Oss和骨块移植,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同期或Ⅱ期植入种植体。结果所有种植体结合良好,6-8个月烤瓷牙修复,形态和功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上前牙牙槽骨不足可以运用此方法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联合应用Bio-Oss骨粉和术中自体碎骨治疗颌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18例无其他系统性疾病的颌骨缺损患者,在缺损区植入Bio-Oss骨粉和术中自体碎骨,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回访,通过X线检查对移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术后6个月骨缺损区完全修复,缺损区与周围骨组织无显著差别。结论:联合应用Bio-Oss骨粉和术中自体碎骨具良好的骨引导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9.
自体牙骨粉作为新型骨移植材料,是将患者拔除的无用牙齿制备成粉末状,在患者需要修复牙槽骨组织缺损时代替自体骨组织进行骨移植的一种新技术。研究发现由于自体牙成分类似于骨组织,自体牙骨粉具有诱导牙槽骨新骨形成的作用。相对于其他骨移植材料,自体牙骨粉包含自体骨的所有优点,具有良好的骨诱导和骨传导能力,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需额外的材料费用等特点。本文仅就自体牙骨粉的特性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可吸收Bio-Gide膜与不可吸收钛膜在牙种植骨再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牙槽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采用植Bio-Oss骨粉或自体骨,随机盖Bio—Gide膜与钛膜各30例,进行引导骨再生。结果:术后Bio-Gide膜与钛膜的伤口裂开、膜暴露发生率分别为3.3%与2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裂开的发生与手术切口、粘膜的厚度有关,盖钛膜伤口裂开后易发生感染。X线片显示:无感染膜下的Bio-Oss骨粉或自体骨改建形成了新骨.能与种植体形成紧密的骨性结合。结论:Bio-Gide膜与钛膜均可有效阻挡软组织长人植骨区,促进骨组织再生修复;Bio-Gide膜的使用方法简单,适应证广,临床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不同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引导骨组织再生(GB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牙种植及GBR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45)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对照组(n=45)采用钛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植骨密度、骨厚度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临床效果好,两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植骨密度、骨厚度比较,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海奥口腔修复膜较肽膜更有利于牙种植GBR,临床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牙种植区颌骨骨密度的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MicroCT)测量牙种植区颌骨骨密度。方法:应用MicroCT对20例牙种植患者进行上、下颌骨扫描,三维重建,进行骨密度测量。结果:下颌骨前牙区平均骨密度值最大值为(945.23±102.46)HU,上颌骨后牙区平均骨密度最小值为(534.77±232.17)HU。结论:MicroCT可以提供种植区骨密度的信息,对提高牙种植成功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进行23例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以23例上颌后牙常规牙种植体植入术为对照,术后1周及1、3、6个月检查种植体稳定性、上颌窦和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 两组均未见种植体松动、脱落或上颌窦炎症发生,各时期X线片检察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术后6个月均完成上部义齿修复.经不同时间随访,临床效果良好.结论 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同上颌后牙常规牙种植体植入术一样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扩大牙种植体植入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寻找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生化、TUNEL、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后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血清及肝脏组织标本。取SD大鼠骨髓体外培养BMSCs,纯化后GFP标记,第3代做检测并配置成细胞悬液,建立SD大鼠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模型,分为BMSCs注射组(BMSCs悬液门静脉注入)和生理盐水注射组(等量生理盐水门静脉注入)行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观察术后大鼠状态,检测大鼠肝功能、肝细胞凋亡,TGF-β1及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分离培养BMSCs并鉴定。BMSCs注射组术后大鼠死亡率低于生理盐水注射组,BMSCs注射组术后12、24、48、72 h肝功能明显好于生理盐水注射组,肝细胞凋亡率低于生理盐水注射组。BMSCs注射组TGF-β1、bax水平较生理盐水注射组减少,Bcl-2较生理盐水注射组增高,其中bax下调、Bcl-2上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TGF-β1在24、72 h无显著性差异。结论BMSCs能通过直接门静脉注射入肝改善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大鼠术后肝功能,其可能通过影响Bcl-2/bax值减少肝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TGF-β1无关的其他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牙种植术前应用多排螺旋CT对拟种植区域牙槽骨形态和质地评估的意义。方法在牙种植术前通过普通牙片及颌骨全景片筛选出17例不能明确牙槽骨的条件能否接受种植的患者,取牙模型,在拟种植区制作带有钛管的放射导板,戴入患者口腔,进行颌骨多排螺旋CT扫描,通过三维重建图像测量牙槽突的高度、宽度和密度,判断是否具备种植条件,对于符合种植条件者采用ITI种植系统进行牙种植术。结果15例患者成功接受牙种植治疗,2例分别因牙槽骨宽度不足5.3mm和牙槽嵴顶距上颌窦距离不足3mm被判定其骨组织条件不能直接接受牙种植手术。结论三维重建能为种植术前颌骨非安全区及牙槽骨缺损区提供可靠且较为全面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Dental成像技术在磨牙区牙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7例磨牙区部分缺失牙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容积扫描,重建出二维图像后导入工作站,通过专用Dental软件包及3D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应用Dental软件及3D重建技术可以获得拟种植区颌骨的全景形态,局部牙槽骨的高度、宽度、骨质密度及牙槽骨与下颌管及上颌窦的关系,牙列的空间关系等。结论 多层螺旋CT Dental成像技术是磨牙区牙种植术前设计和评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应用钛膜在自体骨碎末与Bio-Oss混合骨恢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的修复效果.[方法]对种植植入自体骨碎末与Bio-Oss混合骨9周后有无应用钛膜的骨缺损处进行比较.[结果]有钛膜组有结缔组织生长,平均骨缺损量1.9925 mm,无钛膜组平均骨缺损量1.5025 mm,说明有钛膜组骨缺损恢复量低于无钛膜组(P<0.05),并且有钛膜组少数出现软组织瓣裂开钛膜暴露现象.[结论]应用钛膜作为骨引导再生时应注意钛膜要有理想的可塑性,软组织瓣要有一定的厚度与韧性,以防止伤口裂开,钛膜暴露过早地取出影响骨缺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颌管的解剖结构与牙种植的关系.[方法]选取15具牙列完整的成人离体下颌骨标本和5具经过动脉血管内灌注的新鲜标本,测量下颌骨在每个牙位截面上有关牙槽嵴及下颌管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槽嵴顶以及下方10mm宽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宽;牙槽嵴由上向下逐渐增宽;下颌管位于下颌骨体内下方走行中偏舌侧,并近下颌骨下缘,在下颌第1,2磨牙区下颌管走行与下颌下缘成平行状,在近颏孔处转向外和向颊侧出颏孔;下颌管内血管位于下牙槽神经之上.[结论]牙种植术中按正常解剖部位并且侧重颊侧骨板操作,可避免损伤下牙槽神经;如果术中下颌管内突然涌出大量新鲜血液,则提示若继续手术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  相似文献   

19.
CT扫描结合定位模板在种植牙术前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定位模板结合CT技术在种植牙术前应用的价值.方法:制作透明塑料模板,在拟种植位点钻孔并填入放射显影的牙胶尖,并戴入要求种植的患者口内.用螺旋CT对其颌骨进行薄层扫描,将获得的数据信息传送到工作站进行多平面图像重建.结果:9例多平面重建图像均能清晰地显示颌骨的形态、质地及上颌窦或颏孔、下牙槽神经管等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并且能精确地测量出种植区牙槽骨实际的高度、厚度和宽度.结论:定位模板结合CT技术能让医生在术前对颌骨有全面的、三维方向的认识,并指导术中钻孔方向,提高种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