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湖南省孕产妇死亡动态变化趋势及死亡原因,为降低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3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资料。结果 2004-2013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43.74/10万下降到2013年的15.95/10万。产科出血为湖南省孕产妇首位死亡原因,以产科出血为主的直接产科因素死亡的比例由81.25%下降到39.2%,间接产科因素由18.75%上升到60.8%。影响孕产妇死亡的因素主要有孕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城乡分布情况、孕产期保健情况、是否住院分娩和各级医疗保健知识技能。结论 2004-2013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加强对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助产医务人员处理产科危急症的能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住院分娩率,增强群众的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湖南省剖宫产孕产妇死亡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孕产妇死亡的预防措施,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孕产妇死亡、改善剖宫产孕产妇妊娠结局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湖南省妇幼三级信息监测网络,收集2010年10月1日-2015年9月30日湖南省剖宫产孕产妇死亡病例300例,分析湖南省剖宫产孕产妇死亡整体情况、剖宫产指征分布、死因分布、死亡评审结论和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0-2015年剖宫产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30.80/10万、16.16/10万、20.95/10万、14.86/10万、17.36/10万和12.02/10万,平均死亡率为18.60/10万。2010-2015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前3位的剖宫产指征分别为:存在严重的合并症和并发症、瘢痕子宫和胎儿宫内窘迫。死因前3位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栓塞性疾病,经过省级评审,可避免死亡174例,占58.00%,可避免死亡中第1位为各级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达到84.49%。结论 (1)湖南省剖宫产孕产妇死因顺位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栓塞性疾病;(2)提高各级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是避免剖宫产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8年湖南省219例孕产妇死亡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湖南省2008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寻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个案回顾性调查方式,总结分析死亡孕产妇的一般情况、产前检查、死亡原因、分娩方式、省级评审意见等情况。结果全省219例孕产妇死亡的死因顺位分别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患、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疾患;孕产妇在医院分娩占79.9%,死亡地点在医院达68.5%;已分娩孕产妇中剖宫产占52.1%;计划外妊娠孕产妇占51.6%;省级评审意见可避免及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79.5%。结论医疗保健部门的知识技能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加大对妇幼卫生的投入,加强县乡产科质量管理,协调计划生育政策,严格助产机构管理等措施可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濮阳市2000~2006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统一按要求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并逐级上报,每年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分析。结果:2000~2006年间濮阳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7年间发生的125例孕产妇死亡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占45.6%,羊水栓塞占18.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12.8%,妊娠合并心脏病占12.0%,肺栓塞占3.2%;孕产妇死亡与年龄、文化程度、孕产次、经济收入、地域分布、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情况、妇幼卫生服务能力等因素有关;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占50.4%,创造条例可避免死亡占32.8%,不可避免死亡占16.8%。结论:濮阳市孕产妇死亡率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通过加强产科建设与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完善高危孕产妇逐级转诊制度,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和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普及产科适宜技术,提高对危重孕产妇的识别能力和抢救能力,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及对贫困孕产妇的资金救助等,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阜南县孕产妇死亡原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阜南县1997—2006年53例死亡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0年内我县活产总数135325人,孕产妇死亡率平均39.16/10万。1997年死亡率88.85/10万,2006年死亡率24.18/10万,呈下降趋势。孕产妇死亡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30例,占56.60%,妊高症8例,占15.09%,合并内科疾病4例,占7.55%。结论:孕产妇死亡率下降有很大空间,做好产前保健,实行住院分娩,贫困救助,提高县、乡级医疗保健机构网络的急救能力,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湖南省 2010—2019年孕产妇死因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湖南省妇幼三级信息监测网络收集 2010—2019 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个案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孕产妇死亡整体情况、城乡分布、死因分布、死亡评审结论和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对孕产妇死亡率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9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2010 年26.70/10 万下降至 2019 年的 9.49/10 万,降幅64.46% (χ2趋势 = 94.02,P <0.001);死因构成中间接产科原因占50.58%,直接产科原因占49.41%,直接产科死因呈现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 = 109.62,P<0.001),妊娠合并症为主的间接产科死因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χ2趋势 = 31.28,P<0.001),全省孕产妇前三位死因分别为产科出血 (27.86%)、羊水栓塞 (12.11%)、妊娠合并心脏病(8.71%),城市和农村前三位死因顺位一致,均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但是农村产科出血发生率(χ2趋势 = 50.84,P<0.001)、羊水栓塞发生率(χ2趋势 = 16.41,P<0.001)、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生率(χ2趋势 = 8.21,P = 0.004)均高于城市。经省级评审可避免死亡占65.34%,不可避免死亡占34.66%,其中农村死亡孕产妇可避免死亡率较城市高(χ2趋势 = 13.36,P<0.001)。结论 2010—2019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控制成效显著,但仍需提高产科出血和妊娠合并症的救治能力,进一步降低可避免孕产妇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新疆妇幼卫生监测县2004~2006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新疆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新疆14个省级妇幼卫生监测县2004~2006年的189例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个省级妇幼卫生监测县2004~2006年的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143.22/10万,其中产科出血占39.1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27.51%,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占18.52%,产褥感染占5.29%;189例死亡孕产妇中住院分娩率为33.52%,死前就诊比例为48.15%,接受过产前检查者占72.49%,可避免死亡占93.75%,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中医疗保健人员知识技能问题占39.70%,个人家庭的知识技能问题占15.50%。知识技能问题在医疗保健部门的分布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占65.20%。结论:新疆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和产褥感染是新疆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定西市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及死亡率下降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定西市六县一区三级妇幼保健网收集上报孕产妇死亡个案调查表,结合十二表格评审法,对2000~2008年死亡的231例孕产妇进行死因评审分析。结果:2000~2008年定西市孕产妇死亡呈下降趋势。死于直接产科原因占72.29%,间接产科原因占27.70%。231例死亡孕产妇首位死因是产科出血107例,占46.32%,其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1例,占13.42%,心脏病31例,占13.42%。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112例,占48.48%,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95例,占41.12%,不可避免死亡24,占10.39%。孕产妇死亡与本人文化程度、当地经济收入、地域分布、接受产前保健服务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死亡监测数据的分析,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3-2012年漳州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和省市级评审结果。结果 10年共报告孕产妇死亡病例110例,死亡率从36.66/10万降至17.01/10万。死因构成前4位为产科出血(23.6%)、羊水栓塞(19.1%)、心脏病(10.9)和各类肿瘤(10.0);非产科因素占46.4%。产科出血前3位是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和胎盘因素。省市两级评审,结论为不可避免死亡占33.6%,可避免死亡占66.4%。结论漳州市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但非产科因素占比较高。应重视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强化高危孕产妇管理,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识别高危妊娠的能力,把握转诊时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罗辉  陈建辉  刘文演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3):470-470,472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及降低孕产妇死亡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132例死亡孕产妇进行回顾性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61.58/10万降至2005年46.35/10万,下降幅度24.7%;孕产妇死亡原因前4位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妊高症;132例死亡孕产妇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占52.3%,创造条件可避免占25.8%,不可避免占21.9%,死亡地点县级以上医院占53.0%,乡级医院占20.5%,家中占9.8%,途中14.4%,其他2.2%.[结论]孕产妇死亡仍有下降空间.加强各级医院产科建设,特别乡镇卫生院的产科建设,落实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本辖区内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全面了解宿州市2003至2010年8年间125例孕产妇死亡原因、死因构成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收集宿州市2003至2010年8年间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共125例,分析死亡原因构成、影响死亡主要因素及评审结果.结果 2003年至2010年间宿州市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27.4/10万,2010年在2003年基础上下降56.4%(χ2=6.200,P=0.01);后4年(2007至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低于前4年(2003至2006年)(χ2=19.956,P=0.000);孕产妇死亡前4位原因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中农村人口占93.6%,高龄孕产妇占24.8%,产前检查达到5次的占9.6%,可避免死亡117例占93.6%,不可避免死亡4例占3.2%,无法评审4例占3.2%;孕产妇死亡地点由个体民营诊所,乡镇卫生院转移至县、市级医院.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内科合并症逐年增加.结论 宿州市孕产妇死亡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更好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对高危孕产妇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强化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产科人员知识技能培训,发挥县区级危急重症孕产妇急救中心职能作用.同时,各部门应合作加强对个体民营诊所的监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近10年孕产妇死亡的变化趋势和死因构成,探讨近年来采取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龙岗区2006-2015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龙岗区近10年孕产妇死亡65例,平均死亡率为16.74/10万;孕产妇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2015年低至4.89/10万。孕产妇死亡直接产科因素为产科出血占20.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10.77%、羊水栓塞占18.46%、异位妊娠占10.77%、子宫破裂占1.54%;间接产科因素导致孕产妇死亡比例上升,2012年开始间接产科因素导致的死亡超过直接产科因素导致的死亡,2014、2015年直接产科因素导致的孕产妇死亡为0。结论龙岗区近年来采取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干预措施,对控制孕产妇死亡起到了较显著的作用,可为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监测与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瑛  怡学英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06-3107
[目的]研究并分析青海省孕产妇死亡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调查的分析方法,对青海省2001~2005年10个监测点孕产妇的个案表、调查报告及评审结果进行系统管理与分析。[结果]2001~2005年5年间,青海省孕产妇死亡率呈逐步下降趋势,从119.6/10万下降到80.7/10万;孕产妇死因前5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其他产科原因、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在总死亡中占较大比例(50.8%);分娩地点与死亡地点以家中和途中为主;评审结果中可避免死亡和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93.6%。[结论]2001~2005年青海省孕产妇死亡率在稳步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继续加强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及高危转诊,提高住院分娩率仍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孕产妇院内死亡原因,以改进欠发达地区的妇女保健工作,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按照《四川省孕产妇死亡评审标准》,对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的孕产妇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半年间孕产妇总数为26 438例,孕产妇死亡16例,孕产妇死亡率为60.52/10万;孕产妇院内死亡12例,占75.00%;其中产科原因死亡7例,占58.33%;非产科原因死亡5例,占41.67%;计划生育内死亡5例,占41.67%,计划生育外死亡7例,占58.33%。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早期筛查妊娠合并症,筛查和动员计划生育外妊娠,及时住院分娩;加强产时保健,及时处理产时危险因素。通过正确、及时的孕期和产期保健,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降低欠发达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影响韶关市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韶关市1999~2006年死亡的65例孕产妇死亡的评审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统计与分析。结果:孕产妇的平均死亡率为27.75/10万,死因前4位是产科出血、妊高征、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婚检实行自愿前后孕产妇的死亡率及直间接产科死因的构成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评审结果显示,可避免死亡及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共占76.92%,不可避免死亡占23.08%。在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中,个人家庭居民团体的知识技能问题居首位(32.31%),其次为医疗保健系统的知识技能问题(27.69%)。结论: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产前检查率及基层产科质量,加强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来宾市2004~2006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探索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调查分析方法,对来宾市2004~2006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三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是78.01/10万,58.32/10万,23.63/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偏高。可避免的死亡11例,占26.63%;创造条件可避免的死亡24例,占58.54%。结论:来宾市孕产妇死亡率仍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今后将加强产科建设,落实孕产妇系统管理,强化住院分娩,加大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实行计划生育,对贫困孕产妇实施救助资金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孕产妇死亡的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2004~2008年长春市孕产妇死亡上报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长春市活产数为257463例,死亡孕产妇82例,死亡率31.85/10万,其中产科出血17例,占20.7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6例,占19.51%;先天性心脏病9例,占10.97%。结论:①产科出血虽为死亡原因的首位,但构成比却明显下降,说明产科质量在提高,直接产科因素死亡比例在下降。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先天性心脏病为死亡原因的第二和第三位,比例在上升,说明医疗保健水平在提高,使患有内科疾病者生存到育龄期者增多。③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莆田市12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掌握死亡变化趋势及原因。方法 对2001—2012年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进行分析。结果 孕产妇死亡率从2001年的46.67/10万下降至2012年的9.39/10万。死亡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33.7%)、妊娠合并心脏病(12.1%)和羊水栓塞(12.1%)。直接产科原因死亡占55.4%,间接产科原因死亡占44.6%。经评审分析,可避免死亡占67.5%。结论 莆田市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建议建立孕产妇抢救小组和开通高危孕产妇转诊绿色通道,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1996~2000年郑州市农村孕产妇死亡监测情况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1,16(5):320-322
目的 :掌握郑州市农村 (6县 ) 1996~ 2 0 0 0年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死亡相关因素 ,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 1996~ 2 0 0 0年孕产妇监测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 ,从居住地区、经济文化、保健情况、死亡原因、产科医疗水平及评审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 :5年来郑州市农村孕产妇死亡 117例 ,平均死亡率是 73.83/ 10万 ,2 0 0 0年较 1996年上升 47.6 8% ;孕产妇死亡前 3位原因依次是 :产科出血 (引起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 ,占产科出血死亡的 5 6 .36 % )、妊高征、羊水栓塞 ,死亡病例中居住山区的占 46 .15 % ,计划外怀孕占34 .19% ;孕期属高危妊娠的占 5 1.2 8% ;死亡病例中孕期没有参加围产保健的占 39.32 % ,家庭分娩的占 30 .77% ;在应用子宫收缩剂的死亡病例中应用不合理的占 6 3.46 % (其中 ,引起子宫破裂 5例、羊水栓塞 12例 )。结论 :经济文化水平、医疗保健技术及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提倡住院分娩 ,加强适宜技术培训 ,提高基层妇幼保健人员业务素质及群众健康意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河南省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1996~2008年25个孕产妇死亡监测点的资料。结果:13年河南省分娩活产总数2 183 132例,孕产妇死亡共计1 077例,死亡率为49.33/10万。其中城市死亡125例,死亡率为24.19/10万;农村死亡952例,死亡率为57.13/10万。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2.16/10万,与2000年孕产妇死亡率54.53/10万相比下降了59.23%。孕产妇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肝脏疾病。其中城市孕产妇的死因前5位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肺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农村孕产妇的死因前5位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肺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807例,占74.93%;不可避免死亡270例,占25.07%。结论:河南省孕产妇死亡因素与孕产妇保健服务情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经济收入低、文化水平低、保健服务差孕产妇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