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伍桂容  ;曾令渝 《全科护理》2008,(30):1793-1794
[目的]了解影响肿瘤化疗病人选择外周深静脉置管(PICC)的原因,为PICC置管术在临床上广泛开展提供有效措施。[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65例住院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影响病人选择经外周深静脉置管的原因有知识缺乏、病人担心对身体有伤害、技术不成熟、平时护理麻烦,病人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结论]医护人员应尊重病人的选择,让病人用安全可靠的新技术,广泛宣传PICC的优点,加强对病人进行PICC置管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煤矿基层医院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依从性的现状,并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置管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对108例肿瘤化疗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置管依从性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影响置管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家属不认同(81.21%)和费用太高(73.72%),病人置管依从率由20.37%上升至87.96%。[结论]病人家属不认同和置管费用高是导致PICC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肿瘤病人置管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置管(PICC)常见并发症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观察记录170例肿瘤病人留置PICC管后出现的问题,总结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170例病人中36例出现并发症,其余病人均在治疗结束后拔管。[结论]对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进行相对积极有效的处理,成功地提高了PICC留置的时间,提高了病人置管过程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健康教育的接受度,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PICC置管病人对健康教育接受现状问卷对260例PICC置管病人进行调查。[结果]PICC置管病人健康教育接受度总分为(84. 34±14. 87)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文化程度、职业、留置时间、留置次数、PICC维护网点是PICC置管病人健康教育接受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PICC置管病人健康教育总体接受现状较好,拔管时健康教育亟待加强,医护人员可基于SHARE框架给予置管病人针对性的持续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方法]对血液科50例PICC置管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提供住处就近维护的联络电话需求最高,其次化疗间歇期的知识需求,对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依次为一对一教育、专题讲座、发放健康资料等。[结论]血液科PICC置管病人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护理人员应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方法]对血液科50例 PICC 置管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提供住处就近维护的联络电话需求最高,其次化疗间歇期的知识需求,对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依次为一对一教育、专题讲座、发放健康资料等。[结论]血液科 PICC 置管病人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护理人员应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三日知晓法”健康教育模式在PICC置管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鹏 《护理研究》2010,(3):778-778
[目的]探讨“三日知晓法”健康教育模式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56例PICC置管病人在实施“三日知晓法”健康教育模式前后对相关知识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三日知晓法”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后病人选择PICC置管的几率高于实施前,相关知识知晓率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日知晓法”健康教育模式能促使病人选择PICC置管的治疗模式,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很大提高,更容易选择和使用PICC的输液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化疗病人拒绝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原因,提高病人置管依从性。[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一对一深度访谈收集资料,依照编码、分类、解释现象的实质和意义、提炼主题和要素6个步骤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根据对30例病人拒绝置管原因的分析,提炼出5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维护不便、认为无置管必要、担心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医生与病人对PICC技术的认识存在误区、经济困难而难以承受置管及后期维护的费用。[结论]深入了解化疗病人PICC置管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置管依从性,可降低化疗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送管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分析21例肿瘤病人置入PICC时发生送管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结果]PICC置管送管失败的原因在于置管静脉的解剖结构、对血管的评估不充分、血管的条件、血管变异及放化疗造成的血管损伤、血管痉挛等,在综合病人情况后分别采取补救措施,5例留置于锁骨下静脉,16例经其他血管成功放置导管。[结论]PICC置管前应充分评估置管可能存在的困难,排除置管困难的因素,评估置管过程,积极应对置管中遇到的困难,合理选择补救措施,提高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老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肿瘤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肿瘤病人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社会支持评定量表(ESCA)对河南省11个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16例老年PICC置管肿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老年PICC置管肿瘤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PICC置管肿瘤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147.36±22.74)分,64.35%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处于较高水平;社会支持得分为(42.7±7.4)分。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380)。[结论]老年PICC置管肿瘤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老年病人的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泱悦  朱向定  谢霞珠  高银 《全科护理》2012,10(12):1146-1147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提高血液病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0年5月114例PICC置管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根据置管病人不同阶段对健康需求的侧重,有针对性进行系统、规范的全程健康教育,提高了病人对PICC的认知程度和置管依从性,延长了PICC留置时间。[结论]全程健康教育对提高血液病病人留置PICC依从性,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有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肿瘤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减少留置 PICC导管期间的并发症。[方法]对入住我科的100例接受PICC置管并行静脉化疗的肿瘤病人采用自制问卷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结果]PICC置管肿瘤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高,尤其是首次接受置管、老年病人、高学历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高于其他人群。[结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减少肿瘤病人PICC置管期间的并发症,顺利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肿瘤病人行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的置管体验,为制定提高PICC带管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0例肿瘤病人进行深度访谈,收集资料,使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病人PICC置管过程中经历的负性情绪体验有肿瘤诊断相关的压力、对置管术的恐惧感和焦虑、对置管后带管生活的担忧,积极体验有置管的顺利超出预期、获得充足的安全感和人文关爱;病人对信息需求程度不同、看法不一。[结论]肿瘤病人乐意接受PICC置管,但置管前尚存在一些消极情绪,不同个体对于PICC置管相关知识的需求不同,PICC置管肿瘤病人的情绪管理与个体化健康教育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l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从外周静脉导入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1]。PICC配合微量泵化疗,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等特点[2],尤适用于长期化疗的肿瘤病人[3]。通过PICC可给予病人输入化疗药物以及浓度高、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质改进(QC)小组在提高化疗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率中的作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保证病人输液安全。[方法]成立品质改进小组,通过对8个重点科室使用化疗药物的病人输液工具选择的现状及重点科室护士和正在化疗的病人对PICC相关知识知晓率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化疗病人PICC置管率低的原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实施1年后PICC置管率由39.2%提高至75.0%。[结论]品质改进活动是提高化疗病人PICC置管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综合干预对PICC置管病人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康复效果,为防治PICC置管深静脉血栓的有效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6例PICC置管并发深静脉血栓的病人进行综合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综合干预7 d后,62.5%的患肢肿胀消退,臂围周长缩小2 cm,81.3%的病人皮肤颜色、皮肤温度恢复正常;1个月后复查B超100.0%的病人血栓全部机化、无肢体功能障碍;16例中肺栓塞发生为0例。[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治疗PICC置管后的深静脉血栓,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PICC安全性,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鲍爱琴  成芳  刘为红  闻曲 《全科护理》2012,10(32):3031-303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肿瘤病人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对977例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通过提出循证问题,寻求循证支持,在PICC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采用循证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结果]977例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发生静脉血栓15例(1.5%),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肿瘤病人PICC置管可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有利于病人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干预对减少血液病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评价。[方法]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常规操作规程下行PICC置管的67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2年10月对PICC置管前进行风险评估干预的67例PICC置管病人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并发症、置管时间、计划外拔管指标。[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静脉炎、血栓并发症及计划外拨管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血液病病人PICC置管前给予风险评估干预可以提高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置管位置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700例PICC置管病人,分析不同置管位置的血栓发生率。[结果]右侧贵要静脉血栓发生率11%,右侧肘正中静脉血栓发生率21%,右侧头静脉发生率48%,左侧贵要静脉发生率16%,左侧肘正中静脉33%,左侧头静脉发生率59%。[结论]PICC置管病人从右侧置管血栓发生率相对较低,其中右侧贵要静脉血栓发生率最低,是最理想的置管静脉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长期输入化疗药物病人20例,使用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观察病人置管前的外周静脉条件、穿刺静脉的选择、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及病人满意率情况。[结果]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置入PICC导管穿刺成功率100%,穿刺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病人满意率100%。[结论]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下置入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