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方法介绍   外伤性麻痹性斜视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采用针灸与高压氧,药物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 36例,疗效显著。   针刺取穴:攒竹透鱼腰、阳白透鱼腰、太阳、瞳子 、四白、球后、睛明、风池、合从、光明。   针刺方法:每次于患侧局部取 3- 5个穴位,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 25号 1寸毫针直刺或斜刺,施以平补平泻手法,捻转行针 2min得气后留针 30min,中间行针 1次,睛明、球后穴不行针。远端穴位取双侧,用 30号 1.5寸毫针直刺,行针手法同前,留针 30min。眼球上下转动障碍者加百会透刺前顶穴,左右转动障碍者加率…  相似文献   

2.
1 对象与方法 本组面瘫病人,男 28例,女 34例;年龄 12~ 72岁;病程最短 1d,最长 4个月。发病部位,左侧 32例,右侧 30例。其中贝尔氏麻痹者 54例,膝状神经节带状疱疹者 8例。 方法:取穴:主穴为下关、颊车、人中、地仓、四白、太阳、丝竹空。配穴:听会、阳白、攒竹、足三里。针刺疗法,每次选用 6~ 8个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 30号 1寸毫针,快速进针,得气后配合电针,留针 30min,去针。再用闪火罐法在患侧面部治疗 3min。按摩疗法,每次针毕,患者平卧闭目入神,然后医者用鱼际、指腹按揉患侧面部,以上述穴为按揉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1脑卒中偏瘫1.1治疗方法取穴:主穴取颈臂穴(锁骨中点上方2cm处)。配穴:上肢取内关透外关、合谷透劳宫;下肢取环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口角歪斜者取下关、水沟透口禾、夹承浆;语言不利者取舌三针。主穴操作:患者取坐位,暴露颈部,头转向对侧,常规消毒,选择2寸毫针,左手按压穴位,右手持针,在锁骨中点上方2cm处进针,针尖向后直刺1.5~2cm(可达第一肋骨前),小幅度提插,待患者有触电感传至手指,提插4~5次即可出针,不留针;配穴均按常规刺法,平补平泻,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10d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4.
1资料与方法 本组64例患者均由本院口腔科确 诊,其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16~69 岁;病程3d~6年;病变部位:右侧27例, 左侧29例,双侧8例;同时经X线或CT 检查排除脱位与骨性改变。 方法:(1)针刺取穴:以听宫、下关、颊 车、外关、合谷为主穴。配穴:头痛加太阳; 头晕加风池;年老体弱加足三里;启口受 限、咀嚼疼痛加嚼中;张闭口运动时摇摆、 弹响加颧髎 操作:病灶局部邻近腧穴均 取患侧,常规消毒,针刺选用1~1.5寸毫 针,嘱患者先张口取听宫,针尖略向内侧 刺1寸左右,使针感扩散上达颞部,下…  相似文献   

5.
我所从1974~1977,年用针刺疗法治疗88例腮腺炎病人收到良好效果,简介如下: 1.备用不锈钢毫针4枚,1.5寸3枚,2.5寸1枚。如双侧患病可增加针的对数,取双穴同时进针。 2.取流腮穴、合谷、耳尖、百会。后三穴按常规进针,流腮穴用2.5寸的毫针从翳风穴进针,沿皮下以腮腺管走行的方向斜刺至肿胀的硬结中心部,留针5~10分钟,小儿不合作者可采用快速法不留针。  相似文献   

6.
一 1.针刺穴位:大椎、陶道。 2.针刺时间:每次于疟疾发作前1~2小时进行。 3.针刺方法:病者俯伏,取1~1.5寸毫针,缓慢刺入7分~1寸,留针0.5~1小时,每10分钟捻针一次。 4.疗效观察:共治疗17例,均未用其它抗疟药,采用大椎、陶道二穴针刺治疗。按上述方法针刺一次即控制了发作。  相似文献   

7.
1资料与方法病例选自我院妇科门诊原发性痛经妇女 120例,平均年龄 18岁 (15~ 28)岁, 98例未婚, 22例已婚,婚后 3年内不孕者 5例,病程 3个月~ 7年不等。既往有 52例单纯服药物未愈者。方法 :针刺疗法取合阳穴,常规消毒后,持毫针进针 1~ 1.5寸,平补平泻,使针感放射到足底部 2~ 3次, 1次 /d, 5次为 1疗程。经期、经前均可施治。治疗期间观察有无副作用。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耳穴子宫、体穴三阴交。功率 150~ 300mW,每点 3min, 1次 /d, 3~ 5次为 1疗程。 2结果 发病在 2年内 86例患者中,经 1个疗程治疗,行经腹痛及相关…  相似文献   

8.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86例中 ,男 4 7例 ,女 39例 ;年龄最小的 38岁 ,最大的 72岁 ;病程最短 1 1天 ,最长 2年多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38例 ,冠心病 2 7例 ,低血压病史 1 4例 ,糖尿病史 7例。   1 2 治疗方法1 2 1 头针穴位 取对侧头皮运动区 ,足运动感觉区 ,混合性失语加其他语言区。1 2 2 体针穴位 患侧肩、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昆仑、太冲、廉泉、金泽、玉液 ,每项取部分穴位。1 2 3 治疗方法 头针 ,体针交替针刺 ,令患者取合适的体位 ,将穴位常规消毒。用 2 6号 1 .5~ 3.5寸毫针针刺诸穴 ,得气后 ,行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内关穴为主治疗痛症,取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 病例摘要 例 1,男 68岁,因汗后树荫下乘凉,感受风寒之邪,致使肩臂挛痛不适,屈伸不利,经筋肌肉遇寒时常抽筋,针刺以患肢内关为主穴,配穴曲池、手三里、肩骨禺、取 1.5~ 2寸毫针,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用泻法行, 5 min行针 1次, 10~ 15 min后疼痛可减轻,留针 20 min, 1次 /d,针刺 10 d,臂痛消失。 例 2,女 59岁,心前区疼痛,痛及左臂内侧,有放射样痛,胸闷,诊为冠心病,服用中西药治疗,症状有缓解,疼痛时常发作。取 1.5寸毫针,双侧内关为主穴,配…  相似文献   

10.
我用针刺攒竹穴治疗急性腰背痛,收效甚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穴位:攒竹穴。操作方法:嘱患者活动腰背,出现最痛姿势时,消毒穴位皮肤,取5分~1寸毫针直刺(或针尖向百会方向斜刺),进针1~2分深,出现针感时,反复提插(以针尖不退出皮肤为度)点刺3~5分钟,直至患者流泪,再留针20~30分钟。留针时,让患者活动腰背,再依其疼痛情况,每10分钟反复提插点刺1~  相似文献   

11.
治疗方法 :针刺主穴取风池 (双 )、风府、颈2 、颈3、颈4 夹脊穴 (双 )。束箍样痛加后溪 (双 ) ,头顶痛加百会 ,颞侧痛加头维、太阳 ,前额痛加印堂。患者取俯卧位 ,主穴采用 0 38~1 0 0mm毫针 ,均以平补平泻手法为主 ,并加灸 (取艾条 2cm点燃后放置在针柄上 )。配穴用 0 38~ 50mm毫针 ,以泻法为主。留针 2 0分钟。用毛巾被卷一直径 1 2cm圆枕约 40cm长。将圆枕置于颈部 (颈6 、颈7下 )仰卧床位 1 0~ 2 0分钟。颈部后仰 ,如颈部活动受限或伴有疼痛时可以向左右活动 2 0~ 30次。如有眩晕应立即停止治疗。每天 1次 ,1 0天为 1个疗程。并…  相似文献   

12.
针刺后溪穴治疗腰扭伤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针刺后溪穴治疗腰扭伤,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本组急性腰扭伤 54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 36例,女 18例,年龄 17~ 68岁,病程一般 1~ 6d,排除腰椎间盘突出或外伤引起骨折而诱发腰痛者。 治疗方法: (1)针灸:取穴:后溪穴 (双侧 )。操作方法:选准穴位后,常规消毒,以 30号 2寸毫针刺入 1.5寸深,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嘱患者带针活动腰部,幅度由小逐渐增大,以能忍受为限,做前后屈伸,左右侧弯动作。腰部疼痛减轻后,留针 20min,中间行针 2次,至腰部活动自如,不再疼痛,能行走时起针。 1次 /d,1~ …  相似文献   

13.
针灸、大罐复合推拿疗法治疗腰肌劳损38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象与方法 38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 12例,女 26例;年龄 22~ 50岁,平均 31岁,病程最短 6个月,最长 10年。均伴有不同程度腰部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隐痛 32例,剧痛 6例。 X线摄片排除腰椎病变。 方法:针灸:选穴为肾俞 (双 )、大肠俞 (双 )、胃俞 (双 )、委中 (双 )。所选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选去除针尾的 2寸毫针刺入得气后,针柄上穿的 2cm长艾条行温针灸 (委中穴只针不灸 ),待艾条燃尽后取针,消毒针孔;在腰部涂少许红花油,用自制大火罐 (大罐头瓶亦可 )在腰部两侧肌肉处上下走罐,直至皮肤泛红点变紫为度;最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为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5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丰隆穴组(25例)和药物对照组(25例)。电针丰隆穴组取双侧丰隆穴,选用30号2寸无菌毫针,垂直穴位皮肤表面快速刺入,进针1.5寸,接通LH202H型穴位神经刺激仪,输出等幅疏密波,电流强度1~2mA,频率2/100Hz,留针30min,1次/d,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9d。药物对照组患者口服普伐他汀钠片10mg/次,每晚1次,连续治疗29d。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在调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丰隆穴和普伐他汀钠药物治疗总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疗效相当。结论 电针丰隆穴和普伐他汀钠药物治疗均对血脂有较好的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围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 ,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 ,我们采用围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 2 9例 ,获得满意疗效 ,介绍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均为门诊患者 ,男 11例 ,女 18例 ;年龄最小2 4岁 ,最大 70岁 ,以 30~ 5 0岁为多见 ;病程最短 1个月余 ,最长 3a;单侧 2 1例 ,双侧 8例。1.2 方法 取股外侧皮肤感觉减退区域 ,沿其边缘用 30号 1~ 1.5寸毫针直刺 ,每 1寸 1针 ,围满整个感觉减退区 ,得气后留针 30 min;外感风寒湿邪者 ,局部用频谱仪在 2 0 cm的距离照射 ,1次 /d,10次为 1个疗程。1.3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 :症状完全…  相似文献   

16.
从 1998年 1月~ 2001年 1月,共收治足跟痛病人 8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本组 86例,其中男 51例,女 35例;年龄 39~ 64岁;左侧足跟痛 41例,右足跟痛 32例,两侧足跟痛 13例;病程最短 3个月,最长 6年, 86例患者均经 X线摄片,其中 62例示有跟骨骨质增生, 1例示有跟骨骨结核,其余均示跟骨正常。 方法: (1)取穴:平痛穴、下关。 (2)操作:选用 28号 2寸毫针,针尖与皮肤垂直刺入对侧下关穴 1寸,两侧疼痛针双侧,针用泻法;平痛穴 (定位在手掌侧腕横纹下 1寸许,大小鱼际交界处 )直刺,进针 0.5寸,用…  相似文献   

17.
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1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988-09/2005-04解放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收治的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336例.以针刺平衡穴位--肩痛穴为主作为平衡针灸治疗组168例,以针刺传统穴位为主作为传统针灸治疗组168例.平衡针灸治疗组:主穴:肩痛穴,即足三里穴下2寸,偏于腓侧1寸.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体位:坐位膝直伸.针刺特点:腓浅神经.针刺角度:直刺.针刺手法:提插手法.针刺方法:局部常规消毒,采用3寸一次性无菌毫针直刺1.5寸左右.针感为远距离触电式针感.传统针灸治疗组:取穴:肩贞、肩髃、肩髎、肩井、手五里、手三里、支沟.两组治疗均1次/d,4周为1个疗程.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评估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第1疗程治疗后,平衡针灸治疗组疼痛消失患者明显多于传统针灸治疗组(平衡针灸治疗组为109例,传统针灸治疗组57例).第2疗程治疗后,平衡针灸治疗组疼痛消失患者也明显多于传统针灸治疗组(平衡针灸治疗组为136例,传统针灸治疗组102例).结论平衡针灸是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法,具有取穴少、痛苦小、操作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曲池 :屈肘 ,成直角 ,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之中点。少海 :屈肘 ,当肘横纹内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之中点。曲池属手阳明大肠经穴 ,少海属手少阴心经穴 ,二穴内外阴阳相对。常用对刺、透刺。1 对刺治疗手臂徐动症取穴 :曲池、少海、极泉 ,均取患侧或双侧。用 2 8号 1.5~ 2寸毫针 ,曲池、少海分别垂直进针 ,刺入 1~1.5寸 ,得气后施提插捻转泻法 ,使酸麻胀感向上或向下传导 ;刺极泉避开腋动脉 ,直刺 0 .5~ 1寸 ,使酸麻胀感向下传导。均留针 30分钟 ,间隔 10分钟行针1次。每日治疗 1次。 10次为 1疗程。刘某 ,男 ,6 2岁。因头痛伴右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听宫穴掀针治疗颞颌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7月收入治疗的40例颞颌关节炎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40例颞颌关节炎患者均给予听宫穴掀针治疗,每次取主穴听宫穴,配颊车穴、下关穴。持续2 d,共计治疗5次。结果经治疗后,40例颞颌关节炎患者治愈12例,好转27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5%;治疗后患者满意度较高,完全满意29例,满意7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97.50%;同既往患者满意度对比具有显著优越性,P<0.05。结论听宫穴掀针治疗颞颌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膝关节运动疗法结合温针治疗膝关节劳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04-02/2005-01选择浙江中医学院附属针灸推拿医院就诊的膝关节劳损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结合温针组及温针组,每组40例。膝关节运动疗法结合温针组采用膝关节运动疗法包括仰卧伸屈腿、屈膝抱腿、小腿抬伸、小腿后屈、蹲起运动、静蹲、以上每个动作每组重复10~15次,1~3组/次,每天两三回,10d为1疗程。温针疗法选取主穴有内、外膝眼、鹤顶、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膝阳关;配穴有血海、梁丘、天应穴。28号1.5寸(约5cm)毫针,双膝眼穴进针方向与膝中线成45°角平刺,进针约1.2寸,鹤顶穴向髌骨下斜刺约1寸,其余穴位直刺约1.2寸,发病初期行提插捻转泻法,病程较长者行提插捻转补法,得气后留针,并在主穴针柄上套置长约2.5cm清艾柱,点燃施灸,每穴1壮,1次/d,10次为1疗程。结果8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全部进入结果分析。膝部运动疗法结合温针治疗组近期治愈19例(48%),显效21例。温针治疗组进期治愈9例(23%),显效25例,无效6例。膝部运动疗法结合温针治疗组近期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和疗效明显优于温针治疗组(48%,23%,P<0.01);(100%,85%,P<0.05)。结论膝关节运动疗法结合温针治疗膝关节劳损,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