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意外事故危险因素及护理防范措施。方法:采用自制精神科意外事故高危人群评估表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总体评分为(30.80±9.43)分,大大高于15分的临界值,占住院总人数的37.5%。本组发生意外事故9例,其中跌倒5例,烫伤1例,输液管脱落3例。结论:早期对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进行意外事故危险因素评估,及时采取综合性防范措施,可减少其意外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精神科开放病房患者自杀危险因素,为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自杀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精神科开放病房104例患者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存在自杀风险的患者38例,其中极危险4例(30~41分),很危险11例(20~29分),危险23例(10~19分),较安全(10分以下)的66例.结论 精神科开放病房住院患者存在自杀风险.量化评估可为住院患者安全提供护理依据.  相似文献   

3.
精神科开放病房患者自杀危险因素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精神科开放病房患者自杀危险因素,为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自杀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精神科开放病房169名患者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存在自杀风险的患者占58%,其中极危险11例(30~40分),很危险20例(20~30分),危险67例(10~20分),较安全(10分以下)的71例,占42%。结论:精神科开放病房住院患者存在自杀风险,量化评估可为住院患者安全提供护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科开放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自杀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危险评估量表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在开放病房住院的12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结果存在自杀危险的41例,占33.33%,其中极危险5例(30~41分),很危险9例(20~29分),危险27例(12~19分)。存在攻击危险的患者58例,占47.15%,其中攻击危险Ⅳ级3例,Ⅲ级23例,Ⅱ级32例。结论精神科开放病房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存在自杀、攻击行为的危险,量化评估可为住院患者护理提供干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神科约束保护住院患者便秘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5月我院265例精神科约束保护住院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提出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 通过采取便秘预防护理对策后,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便秘.结论 确定便秘高危人群,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加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自制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住院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338例(干预组)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针对性的防跌倒干预,并与同期应用传统防跌倒措施干预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干预组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4分者289例,干预期间发生跌倒1例,跌倒发生率为0.3%;对照组评估总分≥4分者305例,跌倒9例,跌倒发生率为3.0%,两组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11, P<0.05)。结论应用自制的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住院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较为明显,能减少跌倒的发生,今后可望在老年住院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实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住院老年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精神科2010年度共有269例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例、13例次,医院感染率为4.09%、例次感染率4.83%。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占81.82%。住院时间长、年龄大、原发基础病是构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该医院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危险因素多,应提前采取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防范与减少血液科住院患者跌倒事件,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参考相关文献,结合血液科患者情况,设计《血液科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报告及预防记录表》,对1 325例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分,≥3分者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报告及预防记录表进行护理干预,与未使用前1 252例患者跌倒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报告及预防记录表后,血液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对高危跌倒患者进行评估报告,有效做好三级监控,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能有效避免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入住精神科的128例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男性36例、女性92例)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并对其实施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年的随访及安全护理预防,预防意外跌倒的发生。结果128例患者中,过去1年有跌倒史者49例(38.3%),其中女性39例,男性10例,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安全护理预防随访1年后,跌倒人数为2例(1.6%),较预防前显著减少(P<0.001)。Logistic分析显示,与跌倒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不合作、行动能力差、视物模糊和服用抗精神病药。结论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率较高;对跌倒高危人群实施安全护理可有效预防意外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老年病房住院患者安全防护问题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菊  刘青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79-4880
目的 探讨加强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方法 通过分析老年病房住院患者存在的安全防护问题,制定了安全防范措施运用到老年住院患者中,做好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防护的有效预防.结果 采取积极的安全防范措施,增强了护理人员及患者或家属的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了现存或潜在危险因素的发生,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及家属的住院满意度.结论 做好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防范措施,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原因及护理防范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查阅病史的方法了解6例精神科住院猝死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猝死发生季节及时段、抗精神病药物服用情况、患者死亡时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猝死发生在冬季4例,春季1例,夏季1例;猝死发生时段:17:00~17:30者2例,14:10者1例,22:10~4:00者3例;本组患者服用氯氮平3例,地西泮1例,氯丙嗪1例;行保护性约束5例.结论:保护性约束、进食差、肥胖等因素可导致患者猝死,应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以降低其猝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跌倒危险与预防跌倒效能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5月采取便利取样法对北京市某三级医院105例住院老年患者以中文版跌倒危险评定量表和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为调查工具进行跌倒危险和预防跌倒效能调查.结果 本组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得分(9.56±5.08)分;低度跌倒危险19例占18.1%,中度跌倒危险69例占65.7%,高度跌倒危险17例占16.2%;高龄、有跌倒史者跌倒危险得分较高.预防跌倒效能得分(6.11±2.66)分;≥75岁及高度跌倒危险患者的预防跌倒效能得分低;预防跌倒效能与跌倒危险得分呈负相关(r=-0.377,P<0.01).结论 应重视从心理角度评定住院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尤其是对预防跌倒效能低者或过高评估自身活动能力者应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老年住院患者压疮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预防压疮的方法,最大限度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采用B raden量表对302例卧床老年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结果:302例患者中无危险199例,轻度危险58例,中度危险18例,高度危险17例,极度危险10例。301例未发生新发压疮,1例出现新发压疮。结论:运用B raden量表可以评估卧床老年患者压疮危险,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住院精神科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分析住院精神科患者的死亡资料,探讨死亡原因及相应护理对策,为精神科临床护理和医疗服务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128例精神科住院死亡患者的病历,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8例精神科住院死亡患者中,死亡原因以躯体疾病、意外事故和猝死为主,分别占50.8%、19.5%和19.5%;首次住院死亡91例占71.1%;住院10 d内死亡60例占469%;死亡多发生在夜间、午休和三餐时间.结论 躯体疾病、意外事故和猝死是精神科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首次住院、住院10 d内的精神科患者,并加强特殊时间段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在泌尿外科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65岁以上的1748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869)和观察组(n=879),观察组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跌倒危险方面的评估,对评估≥4分者,启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老年住院患者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可有效预防跌倒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强护士风险识别能力,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安全性,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防范中的应用效果,以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方法:对我科2011年1~12月入院患者4185例进行跌倒、坠床等危险因素评估评分,分别对低危、中危、高危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每周进行评分和督查。并与2010年1~12月未实施评估表时我科入院患者3639例跌倒或坠床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后,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危险因素,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消除了护理安全纠纷的隐患,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7.
张玲 《当代护士》2014,(7):54-55
总结了98例老年矽肺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安全隐患主要包括医院就医环境及设施陈旧老化、患者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及用药安全、院内感染,特别是护理人员责任心缺失、缺乏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法律意识淡薄、专科技术水平要求高等因素。护理措施包括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及护理安全制度应急预案的培训、严把护理质量环节、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加强危险因素评估、加强护患沟通、落实院内感染控制及优化住院环境等。认为加强护理安全的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防范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老年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临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查证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针对性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意外跌倒的发生。方法:应用《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每位入院者进行跌倒危险性评估,筛选出跌倒高危患者220例次,查阅文献找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根据不同原因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防止患者住院期间意外跌倒。结果:220例次跌倒高危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意外跌倒。结论:针对老年患者跌倒的因素,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采取有效的防范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跌倒而造成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在外科病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美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7):1322-1324
目的实施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落实跌倒/坠床防范措施,以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方法 2008年开始实施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对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评分〉4分者,落实防范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并比较实施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前后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发生情况。结果实施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明显提高。结论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的实施和护理安全措施的落实,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男性和女性精神科新入院老年患者存在意外风险的差异,以便护士更好地掌握不同性别患者的意外风险和重点观察内容,防止或减少意外风险发生.方法 运用跌倒、噎食、攻击和自杀4个风险因素评估量表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新入院的83例60岁以上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老年精神科新入院患者存在风险排序前3位为攻击(43.4%)、跌倒(37.3%)、自杀(31.3%).男性患者33例,有攻击风险的20例,女性患者50例,有攻击风险的16例,男性与女性攻击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510,P<0.05).男性有跌倒、自杀、噎食、外走风险的分别有12,11,8,9例,女性分别有19,15,15,11例,男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23,0.103,0.329,0.302;P >0.05).不同性别的老年患者NOSIE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保证精神科老年新入院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男性患者更应关注攻击风险因素的评估,女性患者更应关注跌倒风险因素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