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药在药物的七情配伍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架起药物与方剂之间的桥梁,也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但临床多为二联配伍,三联对药应用相对较少,今就三联对药在临床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与认识,敬请批评与指正。  相似文献   

2.
柴胡具有和解退热、解郁调经、升阳举陷、截疟等多种功效。临床常与多种药物配对组成方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现将柴胡与黄芩、白芍、枳实、羌活、青皮5对常用药对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介绍李佃贵教授基于浊毒学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对药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联药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治疗组76例,其中,胃溃疡2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3例,HP阳性15例。用奥美拉唑20mg,1次/d;甲硝唑0.2g,2次/d;阿莫西林0.5g,2次/d;口服,疗程4周。对照组76例,其中,胃溃疡2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2例,HP阳性17例;用雷尼替丁0.15g,2次/d;庆大霉素8万u,2次/d;口服,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4%,其中愈合率94.6%,HP转阴率92.1%。对照组有效率76.3%,其中愈合率72.4%,HP转阴率73.7%。两组有效率、愈合率、HP转阴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三联药法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相似文献   

5.
李石青应用组药对药经验采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石青老中医系附院内科主任医师,临证尤擅应用组药、对药,或单用、或偶联,屡收良效。笔者侍诊多年,获益甚丰,兹将留心所得并结合验案,介绍如下。杜仲、地骨皮、蕈薢:益肾清补利湿杜仲蕈薢、地骨皮三味原载《千金方》,为治腰痛而设。李师独擅其长,谓其适应证介于六味丸与四妙丸证之间,每每化裁用治老年腰腿痛、痿证、乳糜尿(血尿)及眩晕等多种寓有肝肾匮乏病证,屡建奇功。考杜仲甘温微辛,入肝补肾。方氏《直指》云:“凡下焦之虚,非杜仲不补,下焦之湿,非杜仲不利”,蕈薢味苦气平,分清泌浊,调和血脉,《本经疏证》谓其能“化阴导阳”。地骨皮甘寒平补,入肾而不伐肾。三者合用,  相似文献   

6.
在历代本草及4味药物以下小方中记载的药对和论述的基础上,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对近50年发表于各类医学期刊上的有关益气活血药对临床应用的227篇文献报道进行归纳和整理,发现应用较多的疾病依次是冠心病、慢性肝炎和急性脑血管意外;对上述3种疾病药物使用的频率进行分析,发现黄芪-赤芍、黄精-降香可能是古代医籍中未作论述的益气活血新药对。   相似文献   

7.
从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两方面归纳了枳实的性味,归经和临床应用.分析了枳实分别与枳壳、陈皮、厚朴、槟榔、桔梗、竹茹、紫菀、栝楼、柴胡、白术、白芍、赤芍、肉桂、生姜、黄连、大黄等组成16个药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中药药对在荨麻疹治疗中的辨证应用规律:相须、相使配对以求相加协同,增强疗效;通过性味相反或效用相背的相佐配对可制约各自药性之偏,起到相互补充和促进的作用,以适应复杂病情,求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9.
张立副主任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探索积累了较多的“对药”组合,其相须互效作用相当显著。现举5对“对药”如下。1连翘与射干在治疗咽炎时,每每连翘与射干同用。祖国医学认为咽炎的表现多为火热上炎,而慢性咽炎则为火热之邪炼津成痰,致痰瘀互结,结聚于咽部,且常因外感而急性发作,愈发愈重。连翘与射干二药之性味同为苦寒,清泄之功相同,且连翘优于透热外达,射干善于下泄降火,二药合用,一透一泄,分散火热之势;同时连翘又可入营以除瘀热,射干利咽并能消痰,且引连翘达于咽部,共奏散结消肿之功,如此一痰一瘀,各承其一,分而治之,合而攻之,使痰…  相似文献   

10.
陈雪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9):1109-1109,1111
目的:探讨三联药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人选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66例,对照组(B组)64例。B组用卡托普利与尼群地平;A组用倍他乐克、卡托普利与尼群地平联用(称三联药法):倍他乐克每次6.25~12.5mg,2次/d;卡托普利12.5~75mg/d;尼群地平每次10mg,3次/d。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变化调整剂量,以达治疗目的,倍他乐克最大剂量为25mg/d,卡托普利为75mg/d,尼群地平为30mg。5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记录降压效果、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3.94%,B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三联药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用药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相近药名对药的配伍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药是构成中药复方的最基本单位,它是在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通过有目的地选用两种药物的配合使用,达到增强疗效、减弱毒性及副作用的目的,从而扩大药物的临床使用范围,取得预期的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对相近药名对药配伍应用的举隅,进一步说明对药在药物配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历代医家配方用药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咳嗽是机体的一种自然防御反射,有利于呼吸道内有害因子和分泌物的清除,其中慢性咳嗽是指病程超过8周,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的临床症状,一般胸部体检和胸片无明显异常,频繁剧烈的咳嗽常对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笔者结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创新一个好的药对,临证用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方法经长期临床验证,得出治疗内科杂病诸效佳药对。结果法夏配陈皮,起到协同作用,加强燥湿化痰、降气止咳;穿山甲配王不留行,增强祛瘀通络之效;蒲黄青黛合用,蒲黄活血,以免青黛凉血致瘀,蒲黄得青黛凉血力增等。结论以七情合和为理论基础组成的中药药对,临床应用确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妇人经、带、胎、产无不赖于脾之运化,脾失健运诸疾易生,白术乃健脾之要药,脾健乃诸疾平,是临床治疗妇科疾病的良药.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药药对对中医临床处方的指导,以及对中医"方证相应"理论的研究具有的重要意义,追本溯源,并结合30年的妇科临床经验,对妇科经典药对灵活应用和扩展应用进行剖析和阐述,希望对临床治疗有益,对药对的继承和发展做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茯苓甘淡性平 ,补而不腻 ,利而不峻 ,与他药配伍成对 ,妙用无穷。配利药助祛湿之功 ,配补药益健脾之效 ;配敛涩之药则涩精止遗 ,配行散之药则利水行湿 ;配寒药则寒 ,配热药则热。茯苓的对药配伍 ,除形成药对外 ,主要是形成对药方。对药方是最简单的复方 ,最能体现方剂配伍中的阴阳、君臣、补泻等对药关系 ,且方只二味 ,药简力捷。茯苓的对药配伍研究 ,对于中药配伍、方剂研究以及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姜半夏“药对”临床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对”是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符合中医药的七情配伍理论,临床发挥协同、监制或新生功用,且已形成相对固定形式,经常联用的两味药物,是中药处方配伍的精华所在。《食疗本草》谓:“生姜除壮热,治转筋、心满。止逆,散烦闷,开胃气”。《主治秘要》云:半夏“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生姜半夏作为一种临床常用药对,在方剂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心肺经,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及调和诸药,是其五大功能,为临床最常用药物之一。今结合对药配伍,详细辨析其五大功能,使认识更深入,应用更具体,敬请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19.
两个性质功能不同或相反的药物,互相配伍组成的对药称相对对药。今就相对对药临床增减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敬请指正。1 黄连吴茱萸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心除烦;吴茱萸温中散寒,下气止痛,降逆止呕。二药伍用,辛开苦降,共奏清肝和胃之效,主治寒热错杂之证。“一冷一热,阴阳相济,最得制方之妙,而无偏胜之害”(李时珍语)。丹溪之左金丸,连、萸之比为6∶1,治吐酸;景岳之黄连丸,连、萸之比为1∶1,治便血。如热较甚者,多取黄连,少佐吴茱萸;反之寒甚者,则多用吴茱萸,少取黄连;若寒热等同,则二者各半为宜。寒热相配,临床应用最广。就黄连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