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学分册》中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12岁,性别不限;②病程≥6周;③就诊时均有风团伴瘙痒症状。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脏器疾病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物理性荨麻疹、人工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湿疹及异位性皮炎等患者;④正在服用唑类抗真菌药、皮质类固醇和大环类酯类抗生素治疗者。50例慢性荨麻疹均来自2012年6月-10月本科门诊患者,其中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5.6岁;平均病程38.4个月。均接受过抗组胺药物治疗,其中18例显效,32例有效。18例曾服用过息斯敏,20例服用过盐酸西替利秦,12例服用过扑尔敏。  相似文献   

2.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自 2 0 0 1年 5月~ 2 0 0 1年 8月应用咪唑斯汀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慢性荨麻疹并与西替利嗪 (河南焦作康力制药集团公司生产 )比较观察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62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 ,其中男 2 6例 ,女 3 6例 ;年龄 16~ 70岁 ,平均 43岁 ;病程 2月~ 10年。所有病例均同意接受治疗并能按要求配合观察。入选要求 :接受治疗前 1月内未服用长效皮质类固醇激素 ,4日内未服用任何抗组胺类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 ,无严重心、肺、肾、胃等器官及系统性疾病。患者临床表现瘙痒 ,大小不等、多少不一之风团 ,周围绕以红晕 ,单…  相似文献   

3.
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咪唑斯汀(商品名皿治林)是高选择性、高亲和性H1受体拮抗剂。我们于2001年3~8月应用该药治疗150例荨麻疹患者,现报道如下。一、病例来源患者入选标准:年龄12~70岁,性别不限,病程超过4周,可见风团,治疗前1个月内未用长效皮质类固醇,4d内未用抗过敏药,无严重心、肺、肾、胃等器官及系统性疾病。排除标准:正在接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皮质类固醇治疗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人工荨麻疹、胆碱能荨麻疹和皮肤划痕症。共观察150例,其中男70例,女80例。年龄<20岁10例(6.7%),20~4…  相似文献   

4.
咪唑斯汀抗组胺点刺试验及治疗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①对93例急、慢性荨麻疹患者口服咪唑斯汀10mg,每日1次,急性荨麻疹患者首次服药后留观2h,慢陛荨麻疹患者连续用药2周。②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作组胺点刺试验,观察咪唑斯汀对组胺诱导风团的抑制作用。结果:①61例急性荨麻疹患者首次服药后在1h内起效49例(80.3%);32例慢性荨麻疹治疗1周后有效率为90.6%,治疗2周后有效率为100.0%。3例患者出现短暂而轻度的嗜睡反应。②健康志愿者服用咪唑斯汀1、2h后,对组胺诱导风团的抑制率分别为40.19%和83.92%;红晕抑制率分别为49.90%和87.69%。结论:咪唑斯汀治疗急、慢性荨麻疹起效快,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2000年12月至2002年1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停药后2个月随访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入选病例标准①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②病程超过4周,可见风团;③治疗前1月未服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前4d未服抗组胺药;④无严重心、肺、肾、胃等及系统性疾病。⑤未完成疗程者,不计入观察病例。1.2一般资料明确诊断慢性荨麻疹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0~58岁,平均32.16岁,病程2月~13年。对照组30例,其中男15例,女…  相似文献   

6.
我们用白芍总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并与单独应用咪唑斯汀进行比较,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受试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例,病程≥6周;年龄≥18岁,性别不限;治疗前1个月内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调节药物,4天内未服用抗组胺药;在试验前24 h内有荨麻疹的症状和体征;自愿接受治疗,且能服从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2004年1月~2005年5月,我们使用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CU)患者,并与西替利嗪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了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5例CU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均符合CU诊断标准1,年龄>12岁,病程>6周,1周内未服用任何抗组胺药  相似文献   

8.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易于复发,临床治疗比较困难.中长期规律性药物治疗是常用和有效的方法[1].我科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以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较满意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2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均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2].入选标准:①病程超过6周;②年龄(18~65)岁;③治疗前1月内未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④1周内未使用抗组胺药及免疫调节剂等药物;⑤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排除心、肺、肝、肾等系统性疾病;⑦排除其他类型荨麻疹(如:寒冷性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自身免疫伴发的荨麻疹,血清病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9.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卡介菌多糖核酸1mg,肌肉注射,隔日1次,共治疗3个月;同时予咪唑斯汀10mg,1次/d,连续服用21天,共观察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结果有效率为73.3%,治愈率为57.0%。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具有治本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慢性荨麻疹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荨麻疹是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我院从2005年1~5月运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入选条件:(1)年龄12岁以上,性别不限;(2)病程超过8周,可见风团;(3)治疗前1个月未应用长效糖皮质激素,1周内未服用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4)无严重心、肺、肾等系统性疾病。排除标准:(1)正在服用大环内酯类、唑类抗真菌药及糖皮质激素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所入选1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均为我科门诊及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6例,男40例,女46例;年龄13~72岁,平均34.43岁,病程63天~8年,平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雷尼替丁和潘生丁联合治疗235例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3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被随机分为咪唑斯汀组(121例)和联合治疗组(235例),咪唑斯汀组:咪唑斯汀10mg1次/d;联合治疗组:咪唑斯汀10mg1次/d,雷尼替丁300mg2次/d联合潘生丁50mg3次/d,两组均连用4周。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76.60%,咪唑斯汀单用组有效率为51.2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不良反应嗜睡与口干的发生率咪唑斯汀组分别为7.44%和9.92%,联合治疗组分别为8.94%和10.21%,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提示三药联合应用是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慢性荨麻疹患者 12 0例予咪唑斯汀 10mg ,1次 /d共 2周口服。 结果 治疗 2周有效率为 92 .6%。结论 咪唑斯汀口服治疗慢性荨麻疹简便、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3.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门诊常见的一种慢性皮肤病 ,我们单用新型抗组胺药皿治林 (咪唑斯汀Mizolastine,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 )治疗慢性荨麻疹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入选病例共 6 4例 ,均为门诊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病人 ,年龄 12~70岁 ,病程 1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缓释片两种服药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及控制复发的效果。方法10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8例,必要时口服咪唑斯汀,服药剂量24h不超过10mg;B组59例,连续服用咪唑斯汀,10mg/d,共观察8周。在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及停药后第3d、1周、2周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症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总体症状控制早期B组优于A组,但随着时间推移,差距逐渐缩小,且对控制瘙痒症状差异不显著。在控制复发方面,1周后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治疗慢性荨麻疹以控制瘙瘁为主,必要时采取口服咪唑斯汀可减少用药次数、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口服咪唑斯汀 10mg ,1次 /d ,同时配以维生素及钙剂口服 ,分别于 1周、2周后观察并判定疗效 ;并设西替利嗪为对照。结果 治疗慢性荨麻疹共 34例 ,在1周、2周时有效率分别为 88%、85 %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咪唑斯汀具有抗组胺和抗炎症介质的双重作用 ,用于慢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确诊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患者15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75例,予隔天臀部肌内注射卡介菌多糖酸2 m L并联合每天口服咪唑斯汀10 mg;对照组75例,予每天咪唑斯汀10 mg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3个月共4个时间点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及有效率,并对2组的不良反应等安全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2周、4周和3个月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和有效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者与对照组症状积分和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4周和3个月2组的症状积分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有10例患者、对照组有8例患者出现了轻度的嗜睡现象,观察组、对照组各有2例出现了头痛现象,均未做任何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表现。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咪唑斯汀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咪唑斯汀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3 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使用咪唑斯汀 10mg ,1次 /d ;雷尼替丁 150mg ,2次 /d ,连服 3 0天。结果 治疗后第 14天痊愈 2 2例 (68.75% ) ,有效率 78.13 % ;第3 0天痊愈 2 6例 (81.2 5% ) ,有效率 93 .75%。 6个月后随访有 8例停药 1月后复发。结论 咪唑斯汀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理想 ,临床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气祛风方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补气祛风方组37例,给予补气祛风方治疗;咪唑斯汀组33例,给予咪唑斯汀治疗;联合治疗组60例,给予补气祛风方与咪唑斯汀治疗。3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症状缓解有效率补气祛风方组为75.67%,咪唑斯汀组为69.69%,联合治疗组为93.33%。联合治疗组分别与补气祛风方组、咪唑斯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祛风方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2 1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口服咪唑斯汀2周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咪唑斯汀治疗 2 17例慢性荨麻疹的有效率在第 7天和第 14天分别为 5 5 .3 %和 94.5 % ,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仅为 5 .5 % ,且症状轻。结论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方便、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观察咪唑斯汀(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2005年1月~2005年6月,我们对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和方法1.1病例1.1.1入选标准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诊断明确,病程>6w,可见风团。患者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