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卡托普利对去卵巢(OVX)骨质疏松大鼠骨丢失及激肽释放酶-激肽(kallikrein-kinin system,KKS)系统的影响。方法去卵巢法制备绝经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分为OVX组、ACEI组[6 mg/(kg·d)卡托普利]、阳性对照雌激素组[0.05 mg/(kg·d)己烯雌酚],另不去卵巢为Sham组。给药8周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钙(Ca)、Ⅰ型前胶原N-端肽(PIN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及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β序列(β-CTX)水平,微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icro CT)法检测骨密度及微结构,TRAP法观察骨组织破骨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组织激肽释放酶(KLK)、缓激肽受体1(B1R)及缓激肽(BK)蛋白表达。结果相较于Sham组,OVX组大鼠骨密度、骨小梁数量及厚度、骨体积分数、SMI、PINP、ALP、OCN水平、BMP2、Runx2蛋白表达均降低(P均0.05),骨小梁分离度、TRAP、β-CTX水平、破骨细胞数量、KLK、B1R及BK蛋白水平均增加(P均0.05)。相较于OVX组,ACEI组、阳性组大鼠骨密度、骨小梁数量及厚度、骨体积分数、SMI、PINP、ALP、OCN水平、BMP2、Runx2蛋白表达均增加,骨小梁分离度、TRAP、β-CTX水平、破骨细胞数量、KLK、B1R及BK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 ACEI可抑制KKS系统,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增强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形成,提高骨密度,改善骨微结构,进而改善OVX大鼠骨质疏松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骨密度(BMD)、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变化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 除正常组外,将骨保护素(OPG)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活血组和福善美组。检测各组小鼠BMD及血清ALP、TRAP含量。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BMD显著降低(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与健脾组BMD显著升高(P < 0. 05)。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P含量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健脾组和福善美组小鼠血清ALP含量显著降低(P <0.05)。3.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RAP含量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与健脾组小鼠血清TRAP含量显著降低(P <0.05)。结论补肾和健脾方法能显著提高骨质疏松小鼠的骨量,明显抑制成破骨活性,使小鼠脱离高骨转换状态,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采用骨肽注射液配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对骨代谢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就治的96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试验组(48例),对照组采用钙尔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骨肽注射液,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骨代谢指标醋酸纤维素(Ca)、碱性磷酸酶(AL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BMD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92%(P0.05);治疗后,两组ALP、BAP、OC及BMD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骨肽注射液配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骨密度改变及其机制,以了解2型糖尿病是否易合并骨质疏松及其特点。方法:测定70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及60例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的骨密度,血清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碱性磷酸酶(ALP)、尿钙(Ca)、尿羟脯氨酸(HOP)、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较健康对照组骨密度显降低。BGP浓度显低于对照组(P<0.001);TRAP、甲状旁腺素(PTH)、尿钙、HOP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BMD与病程、年龄、HbA1C、FBG、PBG呈显负相关,与平均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较易患骨质疏松,其骨改变特点是:骨吸收增加,骨形成下降;发病机理主要是血糖升高,钙的排出增多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及胰岛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7):1626-162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血液相关指标水平变化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测定32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血液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钙离子(Ca)及骨密度。[结果]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血液Hb A1c水平高于对照组,而BGP、BA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Hb A1c、BGP、BAP检测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早期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日益增加。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疗效不太理想,而中医药治疗该病副作用小,能够修复骨质,提高骨量,起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疗的目的。针灸疗法是一种纯绿色的物理治疗,无任何毒副作用,舒适而无痛苦。未来几年,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必将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现有研究证实,针灸确实能够提高骨质疏松实验大鼠的血清钙(Ca)、磷(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雌二醇(E2)、睾酮(T)、生长激素(GH)、骨钙素(BGP)、降钙素(CT)、骨护骨素(OPG)、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骨密度(BMD)水平,降低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钙/肌酐(Ca/Cr)、尿羟脯氨酸/肌酐(HOP/Cr)水平,对卵巢摘除骨质疏松模型大鼠(OVX)、老年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和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模型大鼠(GIOP)均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骨碎补总黄酮联合全身振动(whole-body vibration,WBV)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的影响。方法 129例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骨碎补总黄酮组、全身振动组及联合治疗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碎补总黄酮组术后给予骨碎补总黄酮治疗,全身振动组术后给予全身振动治疗;联合治疗组术后给予骨碎补总黄酮联合全身振动治疗,治疗为期6个月。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腰椎及髋部骨密度、血清总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carboxy-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及血钙(Ca)、磷(P)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同时对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3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骨碎补总黄酮组及全身振动组(P0.05)。治疗6个月后,3组患者骨密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血清Ca、P、ALP和β-CTX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变(P0.05),且联合治疗组均明显优于骨碎补总黄酮组及全身振动组(P0.05)。3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联合全身振动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VAS评分,且能改善髋部腰椎骨密度,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钙、磷、骨碱性磷酸酶代谢变化及其与牙槽骨骨密度的相关性,以期通过血生化指标了解牙槽骨的代谢状况。方法 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强骨胶囊组)和对照组(阿仑膦酸钠片组)各23例,药物治疗前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清钙、磷、骨碱性磷酸酶水平检测,并行锥形束CT检查,测量牙槽骨骨密度,药物治疗后6月时重复以上检测和检查,观察血清钙、磷、骨碱性磷酸酶变化情况,分析以上血生化指标与牙槽骨骨密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药物治疗前及药物治疗后6月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钙、磷及骨碱性磷酸酶变化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前及药物治疗后6月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钙、磷变化与牙槽骨骨密度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药物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BALP与牙槽骨颊(唇)侧皮质骨骨密度变化呈负相关(r=-0.440,P0.05;r=-0.419,P0.05),药物治疗后6月两组BALP与牙槽骨颊(唇)侧皮质骨骨密度亦呈负相关(r=-0.642,P0.05;r=-0.442,P0.05)。结论 (1)血清BALP与牙槽骨颊(唇)侧皮质骨BMD呈统计学负相关;(2)强骨胶囊可用以提高合并牙列缺损或缺失的骨质疏松患者牙槽骨骨密度;(3)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可作为评估合并牙列缺损或缺失的骨质疏松患者牙槽骨颊(唇)侧皮质骨骨密度变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血液透析对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硬化蛋白(SOST)与骨代谢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两组患者入院时的ALP、SOST、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OC)、β胶原蛋白(β-CTX)、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指标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治疗,并检测比较在患者透析治疗前、透析治疗1、6、12个月的各项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对观察组患者的ALP、SOST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ALP、SOST、OC、β-CTX、PINP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受试者各项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随着透析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ALP、SOST、OC、β-CTX、PINP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上升,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检验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ALP、SOST与骨代谢指标OC、β-CTX、PINP呈正相关性。结论血液透析患体内的ALP、SOST、骨代谢指标均呈现异常降低,经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ALP、SOST、骨代谢指标均有改善,且ALP、SOST与骨代谢指标OC、β-CTX、PINP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强骨活力片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口服强骨活力片)和对照组25例(口服骨松宝颗粒),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总疗效,中医症候积分,骨密度[腰椎正位(L2-L4)、股骨颈、大粗隆及Ward's三角],生化指标[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腰椎正位(L2-L4)和股骨颈骨密度,ALP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组大粗隆骨密度有显著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显效率,腰椎正位(L2-L4),股骨颈及大粗隆骨密度,AL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骨活力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型)疗效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