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文》曰:“灸.灼也。”说明灸疗就是烧灼的意思。在《素问·场液醪醴论》中日:“馋石针艾治其外。”指出灸疗与针刺同样都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的功能而起作用,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各器官组织功能的治疗目的。《索问·异法方宜论》载:“北方老.天地所闭藏之战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车生满病.其治宜灸规,故灸规者.亦从北方来。”《灵拒·经脉》曰:“”陷不则灸之。”《灵枢·官能》曰:“外所不为,灸之所直。”在《孟子·高娄篇》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概而言之,灸疗具有调节阴阳之偏…  相似文献   

2.
隔蒜灸属于灸法的一种,其方法是用鲜大蒜头,切成厚度约为0·2~0·3 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隔蒜灸最早见于《肘后备急方》,“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不觉消,数数灸,唯多为善。勿大热,但觉痛即擎起蒜,蒜焦更换用新者,不用灸损皮肉”。《千金要方》用治瘰疠,《医学入门》用治痈疽肿毒,《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用治疮毒。今据古人之法,用于治疗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中的一些…  相似文献   

3.
浅谈大椎     
浅谈大椎250011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马元1、大椎穴简考1.1在《内经》中始见大推穴名,《素问·骨空论》曰:“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次灸极骨,以年如壮数”,《素问·气府论》曰:“大雄以下至反尾及傍十五穴”。此穴是以人体解剖名称来命名的,《经...  相似文献   

4.
<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灸法已广泛应用。《素问·异法方宜论》云:"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螨。"《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指出:"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古代医家、养生家在运用灸法进行养生方面,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扁鹊全书》中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岁矣。"时至今日,这种方法仍是广大群众所喜爱的、行之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在保障人们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有"知艾者福,善灸者寿"之说。  相似文献   

5.
论艾灸抗衰老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艾灸抗衰老的作用机制230038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黄学勇,高忻洙(指导)艾灸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其防病抗衰老作用,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如《扁鹊心书》所言:“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能常生,亦可得百余年寿矣。”“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近年来,不少...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的施灸材料多种多样,艾炷灸应用则为广泛。艾条法最早见于初朱权《寿域神方》卷三灸阴证“用纸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其后发展为加药艾条,辨证用药,配方各异。灸法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多年以来的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了灸法对机体免疫、血液循环、神经内分泌、消化、呼吸、生殖等系统都有一定的促进和调整作用。在临床实践中也证实了  相似文献   

7.
正灸疗学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扁鹊心书》强调:"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这些记载都表明了灸疗的重要医学地位和其他疗法的不可替代性。然而灸疗临床一度萎缩,灸疗的独特疗效未能充分显示。近30年随着国内学者对灸疗热敏现象的系统研究,发现了灸疗临床新规律,建立了基于灸位与灸量新标准的热敏灸理论与技术新体系,显著提高了灸疗疗效,丰富发展了灸疗学理论与技术,改变了灸疗临床萎缩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灸法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后,在体表的一定穴位熏灼,给人体温热性刺激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也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相似文献   

9.
梁德斐 《中国针灸》1996,16(12):29-30
传统灸法考证及临床应用体会梁德斐(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针灸科,312500)主题词灸法/历史追溯灸治应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很普及。《孟子·离娄》篇有:"三年之病求七年之艾。"《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记述了经脉循行部位,所主疾病及其灸治所...  相似文献   

10.
温针灸是将针刺与灸疗结合在一起使用的一种疗法,在针灸史上已有两千年的记载。温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到了明代对温针灸有了较详细的记载,如高武所著的《针灸聚英》上写道:“近有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做圆饼套针上,以艾蒸温之,多以取效。”  相似文献   

11.
灸疗是我国最早的治病方法之一。根据《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所载推论,灸术早于针术(《中国灸疗学》),《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诸络坚紧,火所治之”。历代许多医家提倡“灼艾第一,丹药第二”,“大病宜灸”[1]。如晋代葛洪,用灸法疗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症,能力挽狂澜转危为安。中国古代的灸法,基本上是化脓灸。化脓灸就是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柱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的化脓现象,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从而起到治疗…  相似文献   

12.
五月艾叶妙用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艾,又称蕲艾、家艾、艾蒿和五月艾,又叫灸草、野艾,《尔雅》名“冰台”,《本草经集注》谓“医草”。它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遍生全国各地,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农历五月,是艾生长最旺盛,含油量最高的季节,故一般采收艾叶者不会错过此最佳时节。  相似文献   

13.
1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灸法最早源于《阴阳十一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内经》中所载灸法的应用十分广泛,能治疗多种疾病。《灵枢·官能》日:“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明代龚居中在《红炉点雪》中指出:“灸法祛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  相似文献   

14.
休克属祖国医学厥、脱证的范畴,艾灸关元是治疗厥、脱证的常用方法。如《扁鹊心书》云:“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若四肢厥冷,六脉微细者,其阳欲脱也,急灸关元”。我们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运用艾条施灸关元治疗休克30例,并观察了艾灸关元对休克患者血压和指尖温度的影响。病例选择病例均为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急诊观察室内休克患者,并符合以下休克诊断标准:收缩压低于80mmHg,脉压小于20  相似文献   

15.
属于词义与文字通假者壮素问、骨空论(以下素问文仅举篇名):“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何谓壮?今皆以艾灸之柱数为壮,然未明所自来.说文:“壮,大也.”无所取义.段玉裁注说文“灼,灸也”说:“医书以艾灸体谓之壮。壮者,灼之语转也.”此以因声求义之法,得其所以为壮之义.艾灸体谓之壮,引申之,艾灸柱数亦谓之壮.骨空论:“犬所啮之处灸之三壮”,伤寒论·少阴  相似文献   

16.
田苗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11):768-769
因时针刺是重要的治则之一,《素问·八正神明论》中提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灵枢·四时气》云:“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明确提出医者一定要掌握天时的顺逆、宜忌,择时、选穴,再施针刺,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灸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64000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黄丽雅张芸一、正确选择灸治及时机:灸治临床上应用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疑难病、内外伤病等,并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根据《灵枢·官能》所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  相似文献   

18.
小议临床施灸之灸量、灸感、灸效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它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 ,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 ,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 ,扶正祛邪 ,达到治病和保健的一种外治方法。灸法的应用 ,从古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早在帛书《经脉》就有关于灸法的记载。晋代名医陈延之《医心方》说 :“针须师乃行 ,其灸则凡人便施。”可见灸法运用之简便和广泛。《医学入门》又说 :“凡药之不及 ,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灵枢 官针篇》曰 :“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急救时又有“灼艾第一 ,丹药第二 ,附子第三。”现又有“大病必灸”之说。可见灸法与针刺及汤药治…  相似文献   

19.
督脉的理论与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督脉的理论与临床意义的探讨450003河南中医学院高希言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艾炳蔚督脉属奇经之一,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在督脉经上,头顶中央灸治病的记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有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取“三阳五会”(即百会穴)治虢太子“尸厥”的...  相似文献   

20.
化脓灸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脓灸临床应用举隅赵建新(050091)《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认为灸法能补针药之不足,故历代医家提倡“灼艾第一,丹药第二”。化脓灸为一特殊的灸法,前人用之颇多效验,笔者临床用治一些顽固性病证,体会化脓灸法确能于针、药之外独建殊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