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应用的效果及体会。方法:对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其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其住院天数及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护理,可显著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00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抢救、监测、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休克、猝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能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降低该病休克、猝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诱发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4年期间救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18例,其中并发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23例临床资料。结果:2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积极行综合对症治疗,全部临床治愈。结论:重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患者的心肌损害,动态监测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的变化,提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连续收集本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98例,且症状发作在12h内即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诊断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入选的198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实施介入术的术前、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结果:患者术中发生头晕、心悸、胸闷、呕吐、排尿困难、烦躁不安、血压波动幅度大(收缩压波动幅度超出或低于入室血压40mm Hg)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舒适护理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降低各种并发征发生率,丰富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田红梅 《辽宁中医杂志》2011,(11):2206-220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未行介入及溶栓治疗)病人7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治疗14天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在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上,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胸痛症状及促进ST段的回落,两组差异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心衰、心律失常、低血压方面,两组差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胸痛症状,促进ST段的回落,且应用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6.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研究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患者中抽取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溶栓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6h内及总血管再通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能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及治疗效果,并明显降低临床并发症情况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急性心肌梗死12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对比分析其临床特征,从而用于指导治疗.结果: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既往多有糖尿病及心绞痛病史,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弥漫,有侧支循环建立;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易合并有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表现,冠脉病变多为单支,两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易发生于糖尿病患者,既往有反复心绞痛发作病史,冠脉病变多为多支,多有丰富侧支循环,但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4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2.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月随访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尿激酶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抢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治疗护理,观察组按制定好的CNP进行治疗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实施CNP能明显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症是临床急症,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最新研究氯吡格雷可以降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患者的死亡率再梗塞率及再住院率。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66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加用氯吡格雷,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0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入院治疗12h内按静脉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为研究组(n=108),hs-CRP≤4mg/L;对照组(n=192),hs-CRP>4mg/L.两组给予同样的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出院后均行1年有效随访并记录随访过程中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心脏终点事件总发生率为26.09%,低于对照组患者心脏终点时间发生率55.56%(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静脉血hs-CRP含量测定可能作为出院后发生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指标,但需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应用急救护理路径的抢救效果,以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方法: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90例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100例采用急救护理路径管理,对照组90例采用普通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总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总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10例(10%)出现并发症,对照组30例(33.33%)出现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管理是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护理模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法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康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36例老年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行急诊PCI,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效果和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且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康复中有重要意义,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杨宁  曹弈强 《世界中医药》2008,3(3):159-16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根据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汤老对低危和中危患者,以及部分不愿意采用介入治疗的高危患者,应用中医辨证为主进行治疗,常可明显改善病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aVR导联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aVR导联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66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依据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将病例分为无偏移组、抬高组和下移组。结果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病变的无偏移组、抬高组、下移组分别为0例、4例、1例,ST段抬高组与无偏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范围为多支病变无偏移组、抬高组、下移组分别为3例、18例、5例,ST段抬高组与无偏移组、下移组与无偏移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心脏事件无偏移组、抬高组、下移组分别为1例、9例、2例,ST段抬高组与无偏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如果aVR导联ST段抬高或下移可能提示有严重的左主干病变或严重的多支病变,且有大面积的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情况,分析其中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以便提高医生的临床经验,为以后更好的诊断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具有典型心电图变化68例,占68%,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具有典型心电图变化32例,占32%,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应该在做常规的基础上,再做右室导联和右胸导联,可以提高早期的确诊率,让患者可以尽早治疗,更快的让患者恢复健康,心电图表现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比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43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同期住院的84例非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对比两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并发症的情况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糖尿病组多部位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室颤、无痛性心肌梗死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组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与非糖尿病性心肌梗死相比,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呈多部位梗死,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多见,严重心脏并发症多,住院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涵盖了从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到ST段抬高心肌梗死范围宽广的临床情况,是常见的心内科急重症,具有发病急、病情重、不稳定、变化快、易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特点;患者的情绪及心理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病的预后。2006年3月-2007年3月我院收治ACS患者196例,在住院期间除认真细致地做好常规护理外,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脉综合症是冠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之间的心肌缺血,极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其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本病1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0例实施急诊临床路径,对照组70例实施常规干预。比较两组的静脉溶栓开始时间、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好转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以及家属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好转率和死亡率同及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急诊临床路径诊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够提高疗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有效缩短治疗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