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怀广 《山东医药》2007,47(5):44-44
2004年12月~2006年9月,我们对3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肌红蛋白(Mb)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现探讨其在AMI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内3种心肌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的含量,探讨其对检测AMI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医院2008年3月—2011年2月急诊心内科收治并确诊的30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30例疑似AMI患者为对照组,测定并对比其自入院后24h内不同时刻血清CTn-Ⅰ、CK-MB、Mb的含量变化趋势。结果早期急性AMI患者在发病后不同时段内3种心肌标志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含量变化。30例AMI早期患者的CTn-Ⅰ、CK-MB、MB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标志物CTn-Ⅰ、CK-MB、Mb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AMI,从而能够准确地分析病情,及早对患者做出治疗,有效地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0例因急性胸痛住院的患者,按胸痛发作时间到就诊时间先后分为<3 h、3~6 h和>6 h三组,检测各组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比较3种心肌标志物诊断早期AM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时比较胸痛发作≤6h时不同心肌标志物联合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入选病例最终确诊为AMI 62例,非AMI 4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稳定型心绞痛18例,非心源性胸痛10例).<3 h组H-FABP、CK-MB、cTnI水平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7.5%、9.1%、45.8%;特异性分别为83.3%、91.6%、91.6%;3~6 h组H-FABP、CK-MB、cTnI水平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8.1%、54.5%、63.6%;特异性分别为94.4%、88.9%、93.7%;>6 h组H-FABP、CK-MB、cTnI水平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1.3%、93.7%、75.0%;特异性分别为83.3%、94.4%、100%;3种检测指标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发作≤6h时H-FABP与cTnI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85.4%,cTnI与CK-MB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为74.1%、特异性为87.5%.结论:H-FABP水平检测对于早期诊断AMI有较高的敏感性,优于传统指标CK-MB、cTnI,但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CK-MB、cTnI相当.胸痛发作≤6h时H-FABP与cTnI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优于传统的cTnI与CK-MB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4.
所谓“三合一”测定就是把心肌肌钙蛋白I(TnI)、肌红蛋白(MYo)、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3个项目组合到1个试剂卡上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均为金标法定性,1次测出3项结果,快速方便,特别适合于心肌损伤的急症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临床上联合检测四种心肌标志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胸前区部位疼痛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上述选取对象中,其中56例最终确诊为AMI,记为观察组,另外54例患者排除AMI,记为对照组;对上述选取对象采取免疫抑制法测定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采取化学发光法检测MYO(肌红蛋白)、cTnI(肌钙蛋白),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56例AMI患者CK、CK-MB、MYO及cTnI含量水平较为对照组54例患者明显升高,两组间上述四项指标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中,对四种心肌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有利于该病症的早期确诊,这对确诊后采取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指标,受骨骼肌损害的影响极小,对心肌损伤的诊断有显著的特异性;敏感性高,能灵敏的反映心肌损伤;分子量小,是目前常用心肌标志物中最小,心肌损伤后入血早;血中浓度与梗死面积相关性好,可用以估测梗死面积;发病后血中清除快(24h),比其他标志物更适合用于再梗死的诊断。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3h)的诊断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且对再灌注的判定也有肯定的意义,是一个优秀的心肌损伤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床边快速心肌肌钙蛋白Ⅰ定性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方法 用床边定性检测试纸条快速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在心肌肌钙蛋白Ⅰ血浓度超过0.2 μg/L时,15分钟内在测定区内出现紫色双色带为阳性;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的水平采用反应温度为37℃的酶动力学测定。结果 在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结果显示: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敏感度高于CK-MB(P<0.01),且阳性时间长于CK-MB(P<0.01)。结论 床边快速心肌肌钙蛋白Ⅰ定性检测试纸条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及判断心肌梗死持续时间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3种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12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3种血清心肌标志物的浓度,比较其对AMI诊断的性能价值。结果 120例心肌梗死患者在胸痛发作6h内检测cTnT、CK-MB和MYO的敏感率分别是81.4%、60.5%和97.7%,以MYO浓度升高最快,出现最早;发病6h~24h内检测cTnT、CK-MB和MYO的敏感率分别是99.0%、79.4%和79.0%,以cTnT浓度最稳定;在发病8h内检测cTnT、CK-MB和MYO的敏感性分别为91.0%、70.0%和99.0%,特异性分别为100%、91.0%和79.0%;漏诊率分别是9.0%、30.0%和1.0%;误诊率分别是0、9.0%和21.0%。结论 cTnT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是早期诊断AMI的"金指标",MYO可作为AMI的过筛,三者结合可提高早期AMI的诊断率,并有助于病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胸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心脏标志物诊断AMI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因急性胸痛发作6h内就诊患者122例,即刻采肘静脉血5ml。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H-FABP,同时测定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采用SPSS17.0软件比较3种心脏标志物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在AMI发病6h内,H-FABP对AMI的诊断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nT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FABP是目前早期(0~6h)诊断AMI比较敏感和准确的心脏生化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疑诊AMI的急性胸痛患者,按最终确诊结果分为AMI组28例、非AMI组22例,按胸痛时间分为<2h和2~4h两组.50例患者胸痛发作4h内进行血浆H-FABP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检测,观察H-FABP对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胸痛发作≤4 h检测H-FABP、cTnI、MYO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2.1%、46.4%、57.1%,前者与后两者相比,P均<0.05;H-FABP、cTnI、MYO诊断AMI的特异性分别为86.4%、90.9%、59.1%,H-FABP诊断AMI的特异性与MYO相比,P<0.05.胸痛发作<2h和2~4h者检测H-FABP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75.0%和91.7%.结论 血浆H-FABP检测在AMI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其敏感性高于cTnI、MYO,特异性高于MYO.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肌红蛋白(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 I)联合快速检测定性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因胸痛发作发病3 h~6 h,临床疑诊为AMI的病人120例.入院后即刻在床边采集静脉血测定Mb和cTn I,比较Mb、cTn I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Mb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cTn I为94.4%和92.0%,Mb明显高于cTn I(P<0.05或P<0.01);而cTn I的准确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0%、95.8%和97.1%,Mb为83.3%、58.3%和78.3%,cTn I明显高于Mb(P<0.05或P<0.01);采用Mb联合cTn I检测,其特异性达到100.0%,高于单纯Mb和cTn I检测,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b及cTn I快速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或排除AMI,方法简便快捷,适合于急诊及院前急救.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是一类可溶性小分子胞浆蛋白,其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脂肪酸代谢和堆持细胞脂质稳态。它在心血管疾病中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FABPs能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早期内监测心肌损伤状况,评估梗死面积和再灌注疗效。与传统的生化指标相比较,其诊断时效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明显优势,是一种在AMI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蛋白类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岳桂华  张荣利  盖欣 《山东医药》2005,45(32):62-63
国内外资料表明约1/4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时无典型症状和体征,约半数AMI患者心电图可无典型变化。相对而言实验室检查因简便易行,特异性、敏感性和定量性高而被广泛应用。近年来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等已成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快速、特异的敏感指标。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肌肌钙蛋白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多发病,正确诊断及时救治对挽救濒死心肌,改善预后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在AMI的生化诊断方面,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是目前常用的指标,但是CK-MB并非心脏所特有,在正常人骨骼中也有少量存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cTn)Ⅰ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AMI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血清中Mb、cTnⅠ联合hs-CRP水平;并分析三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中Mb、cTnⅠ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受试者中Mb阳性44例,cTnⅠ阳性46例及hs-CRP阳性49例;Mb、cTnⅠ及hs-CRP三项指标单独诊断的灵敏度均低于85%,特异度均不超过75%,且诊断准确率均低于85%;Mb、cTnⅠ及hs-CRP指标平行联合诊断时阳性54例,系列联合诊断时阳性33例;Mb、cTnⅠ及hs-CRP三项指标平行联合诊断灵敏度98%,诊断准确率91.42%,系列联合诊断特异度80%,且平行联合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系列联合诊断。结论在对老年AMI患者进行诊断时,可通过将Mb、cTnⅠ及hs-CRP三项指标行平行联合诊断进行筛选,具有较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6.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定脂肪酸结合蛋白 (H 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采用自行开发的H FAB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夹心法对 12 6名健康体检者和 5 3例AMI患者血清H FABP进行检测 ,同时测定肌红蛋白 (MYO)、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肌钙蛋白I(cTnI) ,并对AMI进行动态观察 ,对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时效性等进行分析。 结果 H FABP在AMI后 (1 84± 0 6 4 )h血浆浓度即开始升高 ,比CK MB、cTnI早 (P <0 0 1) ;时间浓度动态曲线与MYO相似 ,与CK MB、cTnI相比曲线前移。AMI后 2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6 4 7%、80 4 1% ;4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9 16 %、91 2 6 %。 结论 AMI后 2、4hH FABP检测对AMI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可望成为重要的早期和排除诊断的血清心肌标志物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心肌损伤标记物如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 )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国内外均有用其取代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而成为检出心肌损伤的金标准〔1〕,本文旨在研究心肌损伤标记物CK MBcT nI及血栓形成指标血栓前体蛋白 (TpP)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1 对象与方法选择我院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1 0月CCU病房部分AMI患者 2 6例 ,男 1 9例 ,女 7例 ,年龄 39~ 80 ( 66.88± 9.31 )岁 ;其中 4例并发乳头肌功能失调 ,1 3例并心力衰竭 ;所有患者均排除近期患脑栓塞、肺栓塞、下肢静脉栓塞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TpP…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钙蛋白Ⅰ(cTnⅠ)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AMI的胸痛患者190例,按胸痛发作时间分为<3小时、3~6小时、6~12小时3组,检测患者血清H-FABP、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Ⅰ,比较4种心肌标志物诊断AM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比较不同心肌标志物组合(Myo+ CK-MB+ cTnⅠ、cTnⅠ+ H-FABP)对胸痛发作≤6小时的AMI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胸痛发作<3小时组H-FABP诊断AMI敏感度优于与其他指标(P<0.05);6~12小时组cTnⅠ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H-FABP(P <0.05);<3小时组cTnⅠ+ H-FABP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为85.4%,特异度为90.4%,Myo+ CK-MB+ cTnⅠ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为65.8%,特异度为85.7%;3~6小时组cTnⅠ+ H-FABP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为94.7%,特异度为90.3%,Myo+ CK-MB+ cTnⅠ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83.9%.cTnⅠ+ H-FABP组合在<3小时组与3~6小时组的诊断符合率(87.1%、92.8%)均高于Myo+CK-MB+ cTnⅠ组合(72.6%、82.6%).结论 H-FABP在AMI发病早期(3小时内)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中晚期(6~12小时)诊断cTnⅠ敏感度和特异度优于H-FABP.血清H-FABP与cTnⅠ联合检测对诊断AMI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符合率,优于Myo+ CK-MB+ cTnⅠ组合.  相似文献   

19.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一种较特异存在于心胍细胞胞质内的小分子蛋白,研究发现 H-FABP 可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本文就 H-FABP 的结构功能、检测方法及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方面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评估梗死相关血管再灌注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胸痛6h内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并于入院1h内接受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入院即刻和术后3h行床边心电图检查并采血检测肌钙蛋白I(cTnI)及H-FABP,再灌注治疗后3h以心电图ST段回落≥50%为血流再通的评价指标。结果 65例AMI患者入院即刻H-FABP阳性率(87.69%)显著高于cTnI阳性率(5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3h后H-FABP在ST段回降≥50%组与ST段回降<50%组中,酶峰值分别为(24.03±9.12)ng/ml与(32.57±10.2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nI测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可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可靠标志物,也可作为评价心肌再灌注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