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连军 《中外医疗》2014,(19):53-54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足踝部创伤缺损患者6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游离皮瓣进行修复治疗。结果 治疗组皮瓣长度为(19.21±3.23)cm,皮瓣宽度为(10.52±2.35)cm。对照组皮瓣长度为(12.62±3.23)cm,皮瓣宽度为(7.83±3.14)c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皮瓣都成活不过治疗组修复后的肿胀、瘀血、感染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缺损提高了手术修复效果,减少了并发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仕平  黄丽雄  黎铭 《广西医学》2009,31(7):998-999
目的探讨旷置蒂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对7例足部皮肤缺损并小腿远段及踝部前、内为贴骨疤痕的患者,采用旷置蒂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二期再予以断蒂。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愈合。随访3-14个月,皮瓣质地良好,2例部分感觉恢复。结论采用旷置蒂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加二期皮瓣断蒂术,修复并有小腿远段及踝部广泛贴骨瘢痕的足跟部,足背中段皮肤缺损创面,是一种简单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4处足踝部皮肤缺损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3处皮瓣全部成活,1例足背接近前足远端部分发生坏死,但经过换药创面彻底愈合。经2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正常,局部感觉部分恢复,功能恢复均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具有皮神经解剖位置恒定,血供可靠、不用吻合血管,风险较小,供受区在同一术野,患者容易接受,操作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5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3 cm×2 cm~14 cm×10 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8个月,平均5个月;切取皮瓣面积为4 cm×3 cm~16 cm×12 cm,皮瓣蒂长约4~8 cm,平均6 cm。结果:4例皮瓣周围皮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1例皮瓣全部一期愈合成活;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5例皮瓣术后3月稍肿胀,经适当功能锻炼,肿胀消退;20例皮瓣无臃肿,外形满意,功能感觉良好,能穿鞋正常行走。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具有手术操作方便,可修复面积大,成功率高,为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采用腓肠神经血管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软组织缺损的范围为8cm×6cm~16cm×7cm,所有患者术前均经X片和CT检查,对患者采用腓肠神经血管营养皮瓣修复手术治疗.随访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4~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的皮瓣都成活,临床治愈率为100%且无并发症发生,缺损部分恢复情况良好,疗效显著.结论腓肠神经血管营养皮瓣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治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胡召云  陈武  谢贵杰 《安徽医学》2006,27(3):225-225,228
目的腓肠神经营养血液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靠性。方法对2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结果20例皮瓣,18例全部成活,2例远端部份坏死,18例获得随访,皮瓣成活良好,无破溃。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单,为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上接第225页)皮瓣转移后,小腿后侧创面应充分引流,尤其是蒂部旋转处,此外由于蒂部旋转后遗留一较大腔隙,常造成积血,影响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踝部软组织薄弱,缺损后很难自愈.我院自2003年起采用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崔彩清  张海清 《右江医学》2012,40(5):672-673
目的评价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分离腓动脉穿支最低肌间隔穿支或外踝后血管穿支,跟外侧血管穿支汇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最低点的血管穿支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组成联合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16处。修补足部较远软组织缺损的皮瓣远端做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结果 16例16处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39个月,无并发症,其中有3例外形臃肿,二期做了整形手术;其余外形满意,无溃疡发生;有痛触觉,两点辨别觉4~9mm;患肢步行正常。结论通过把穿支血管汇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最低点作为皮瓣的联合蒂的皮瓣逆行转位,完成转移点下移,皮瓣仍能完好成活而且功能良好;同时满足了足部远端软组织缺损的需要;术式简单易行,不需吻合血管,是修复足踝跟部软组织缺损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在足踝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3例小腿下段及足踩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观察其疗效。结果23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局部小面积创口愈合不良,经换药于3周内痊愈。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皮瓣质地及外形均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健博 《中原医刊》2007,34(24):69-69
踝部外伤后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或骨外露时,修复非常棘手,1992年masquelet等提出皮神经伴行血管轴行皮瓣,这类皮瓣具有不牺牲主干血管,手术简单的优点,被逐步引入临床,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为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理想修复方法。自2003年8月至2007年6月我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2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外伤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足临床骨科常见创伤,常有骨质及跟腱外露。由于足踝部解剖学上的特殊性,术后皮肤需承重耐磨,故多需行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术覆盖创面。笔者自2002—2006年应用腓肠神经背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足跟、踝关节和足背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供区的切口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覆盖,皮瓣面积4cm×5cm~11cm×10cm。结果:术后18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面均愈合;皮瓣远端坏死2例。术后12例获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满意,颜色与周围组织相同,未出现破溃。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3.
1992年MASQUELET 等提出表浅感觉神经血管轴岛状皮瓣的概念,并临床应用成功.1996年国内王和驹等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足踝缺损取得良好效果.我院自2004年至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足踝缺损12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后足、踝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是骨科一大难题。传统的交腿皮瓣由于病人痛苦很大。已逐渐淘汰,此后应用各种带血管蒂皮瓣如腓动脉,胫前动脉、足底动脉皮瓣等,但均需牺牲一条主要动脉,且要吻合血管,操作难度大,无法推广。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报道了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之带蒂皮瓣修复小腿、踝部、胫前等处皮肤缺损。自2002年7月始我们应用该皮瓣治疗8例后足、踝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认为该皮瓣旋转角度大、蒂长、易成活,是修复后足、踝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科采用小腿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2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5~56岁,平均32.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8例,工伤4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大17cm×12cm,最小10cm×5cm。踝部7例,足跟部3例,足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踝部软组织皮肤缺损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小腿下段及踝部软组织皮肤缺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以腓肠神经的体表投影为轴线,其蒂部在外踝上2.5~4.5cm,皮瓣面积4.7cm×3.2cm~10.8cm×7.6cm。结果 17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4~8个月,外形美观,质地柔软,厚薄适中。结论 该皮瓣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变异少、不牺牲下肢主要血管等优点,适于小腿下段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莫景木  杨渊  陈海涛  张海  张栋 《广西医学》2007,29(12):1933-1934
足跟及踝部因外伤后所致肌腱和骨外露极为常见,创面难以愈合.1992年Masquelet等[1]首先提出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以后,临床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及足部软组织缺损已成为一种理想的好方法.2001年8月至2005年6月,本人参加援非医疗队及本院工作期间,利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及踝部皮肤缺损3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16例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均为筋膜皮瓣,皮瓣面积最小5cm×6.5cm,最大为12cm×16cm。行暗道转移5例,其余11例行明道转移。结果,所有病例皆出现程度不同的皮瓣肿胀,暗道较明道明显。皮瓣边缘坏死1例。1例皮瓣部分坏死,后经游离植皮愈合。表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带蒂转移,成功率高,修复范围广,是一种简单、实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对8例足跟、踝、跟腱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2cm×8cm,最小5cm×4cm.结果8例中7例皮瓣完全存活,1例部分坏死,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远端为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为一可靠的皮瓣,切取方便,血供丰富且不需牺牲主要动脉,为修复足跟、踝、跟腱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20.
何仁高  邹国耀  陈懿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29+131-129,13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18例足跟及踝部皮肤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修复。18例患者中,车祸伤10例,利器伤2例,跌伤4例,撕脱伤2例,缺损面积最小5cm×8cm,最大面积13cm×15cm。结果 18例中16例生长良好,2例皮瓣末端部分皮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并有部分感觉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跟及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