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不同产地两面针药材的综合质量.方法 依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对20批两面针药材进行常规检测,并建立两面针HPLC指纹图谱评价其质量一致性.结果 共检出2批药材为伪品,1批药材浸出物低于药典规定,4批药材指标成分含量低于药典规定.建立了两面针HPLC指纹图谱,18批鉴定为正品的药材聚为5类.结论 不同来...  相似文献   

2.
川芎道地药材形成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芎为古今有名的川产大宗商品药材,其道地性极强,长期以来集中在都江堰金马河上游以西地区.近年来,学者对川芎的历史、品种和产地进行了诸多研究,但对其道地药材形成模式的系统梳理未有报道.作者从中药道地药材形成的一般规律出发,探寻川芎道地药材的形成模式,最终认为,川芎道地药材的形成模式为道地产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与先进的栽培种植技术相结合的双因素关联决定型.  相似文献   

3.
探讨道地药材研究的模式生物及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道地药材的物质属性是道地药材科学内涵的根本.生物学角度认为道地药材的表型包括药材性状、组织结构、有效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及其疗效等,其取决于道地药材原植物的基因型及其所处的环境,即"表型=基因型+环境饰变".为这一假说能得到科学的诠释,作者探讨了以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为材料建立可控的研究模型以及树立丹参为模式植物的思路与方法来研究道地药材生物学成因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叶百部药材红外光谱学特性,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广西10个不同产地的对叶百部药材进行检测,并以其平均图谱为标准图谱(即标准图谱为1)检测各样品的相似度.结果 获得对叶百部药材红外特征吸收峰,广西产10批样品的相似度在0.925 2~0.980 4范围,拟定其阈值为0.90.结论 该法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特点,可以作为对叶百部药材定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梁飞  李健  张卫  张瑞贤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0):1649-1651
道地药材以强调药材的产地为其特点.许多道地药材的产地,自古以来都没有发生过改变.但事实上,还有为数众多的道地药材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产地的沧桑巨变.导致药材产地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外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二者相互制约,与道地药材的发展过程相始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蒙药材夏至草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雅  王朝鲁  张鹏 《中草药》2001,32(1):72-73
目的:研究蒙药材夏至草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应用来源,性状,显微及薄层鉴别方法.结果:蒙药材夏至草为唇形科植物夏至草Lagopsis supina(Steph),Ik-Gal ex Knorr,的合草,详细描述了其生药鉴别特征.结论:实验结果为鉴别`开发利用该药材提供了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鉴定蚂蟥药材脂肪酸组成并测定其抗凝活性.方法 采用索式提取法从蚂蟥药材中提取总脂肪酸,用气质联用法对其进行组成分析,并以血浆复钙时间为指标评价蚂蟥药材总脂肪酸的抗凝活性.结果 鉴定了15个脂肪酸组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30.59%,饱和脂肪酸占69.41%;9种脂肪酸为首次从蚂蟥类药材中发现;蚂蟥总脂肪酸能显著延长血浆复钙时间,并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结论 蚂蟥总脂肪酸可能也是蚂蟥发挥抗凝活性的药效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恩施州产野生蜘蛛香进行特征指纹图谱研究,以期为药材质量优劣评价提供参考,有利于栽培蜘蛛香的质量评控.方法 利用HPLC-DAD对蜘蛛香药材进行波长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为254nm,建立其特征指纹图谱.结果 建立了蜘蛛香15个共有峰的特征指纹图谱,达到指纹图谱建立的技术要求.结论 该特征指纹图谱能够反映蜘蛛香药材的主要化学信息,可以作为评控蜘蛛香药材标准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加工方法对全蝎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水煎煮和盐水煎煮两种加工方法对全蝎药材进行炮制,炮制后制作氨基酸样品并进行测定,比较其氨基酸含量及药材质量.结果:两种药材经过不同方法加工后性状具有较大差异.清水加工的观察组药材Asp含量均值为(5.20±0.11)%,Thr含量均值为(2.15±0.09)%,Ser含量均值为(2.21±0.13)%,Glu含量均值为(6.75±0.10)%,Gly含量均值为(5.22±0.03)%,Ala含量均值为(3.71±0.13)%,Cys含量均值为(0.50±0.04)%,均显著高于盐水煎煮的对照组药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水加工的全蝎在药材保存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其氨基酸含量却显著低于清水加工的全蝎药材.  相似文献   

10.
市售不同产地吴茱萸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市售5个不同产地吴茱萸药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共鉴定了66个成分,其中有13个化合物为被分析的药材共有,共有成分的质量分数之和占药材挥发油总量的60%以上.结论 各产地吴茱萸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有明显差异,有必要建立有关吴茱萸药材挥发油质量控制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麻黄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继红  张丽静 《中成药》2008,30(2):163-16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麻黄药材的指纹图谱,为其品质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CLC phenyl(5 μm 4.6 mm×150 m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5 nm.结果10批产各地麻黄药材指纹图谱有17个共有峰,峰面积之和大于总峰面积的90%.对各产地的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建立了麻黄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论采用该法可为控制麻黄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调查认为傈僳族药“打俄勒治”药材的原植物来源为紫萁科植物紫萁OsmundajapanicaThunb.药用部位为其干燥根茎,并从药材性状、组织结构、化学成分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中药道地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作者在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化学原理、光学原理、信息学原理及化学计量学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特点及道地性研究和道地药材鉴别的难点,进而指出近红外光谱的全息性特征,使其在道地性研究中具有极大优势.重点以道地药材的近红外鉴别和道地性研究为目标,借鉴农牧业、食品、烟酒等其他行业的研究成果,分析并阐明了近红外光谱在道地药材鉴别和评价,道地药材生境研究及评价,道地药材遗传特异性研究方面应用的现实性.并讨论了模型的可靠性、适用性和可推广性几个近红外光谱在道地药材研究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为道地性现代诠释及道地药材鉴别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爵床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灰分测定法,水分测定法及HPLC.结果:对28个不同来源的爵床药材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和水分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其活性木脂素成分中金不换萘酚甲醚进行了HPLC定量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制定了爵床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不同规格枳实药材质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不同规格枳实药材进行系统的质量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规格枳实中辛弗林含量,同时依照药典方法分别测定了其挥发油、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分含量,对不同规格枳实药材进行综合质量对比研究,并与其传统规格分类进行比较.结果不同产地不同规格的枳实药材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分含量没有差异,总灰分含量均低于7%,符合<中国药典>中枳实项规定.不同规格枳实药材中挥发油含量和辛弗林含量有明显差异,其含量高低与传统等次划分相符.结论与现行药典标准中枳实项相比,本研究新增了酸不溶性灰分、水分、挥发油和辛弗林含量项,可更有效地评价枳实药材的质量,为枳实药材的商品流通和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化学分析的大黄药材商品规格划分的科学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对比研究市售及主产区34批大黄药材5种蒽醌单体含量及指纹图谱差异,从化学角度探讨传统大黄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科学合理性,为其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大黄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与蒽醌类药效成分的含量相关性不强,与销售价格相关性也不明确;指纹图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不同产地来源商品大黄药材,但不能有效区分同一产地不同商品规格等级的大黄药材.综合来看,传统道地产区大黄药材的蒽醌含量相对较高,提示传统按照产地划分大黄药材规格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从活性成分含量的角度佐证了传统对大黄道地药材产地的记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本文首次发现,可根据大黄药材酸水解后大黄酸或大黄酚的多少,将药材区分为大黄酸型和大黄酚型2种类型,其中大黄酸型药材大多产于青海、西藏、川西、甘肃等传统道地产区,且文献报道大黄酸在多种药理作用方面以及药代动力学性质都优于大黄酚,初步认为大黄酸型药材可能是优质大黄药材.该结果为从化学信息的角度修订大黄药材的商品规格标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草珊瑚药材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草珊瑚药材HPLC特征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 × 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1∶9)-0.5%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4 nm;柱温40 ℃.结果:建立了草珊瑚药材HPLC特征指纹图谱共用模式,标定了20个共有峰,并指认了7个主要色谱峰.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46个不同产地草珊瑚药材可分为5类.结论:该方法快速,可较全而的反映草珊瑚药材中化学成分的信息,为草珊瑚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羚羊角、柴性羚羊角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 分别采用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光谱法对柴性羚羊角、羚羊角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柴性羚羊角与羚羊角药材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紫外光谱特征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色谱法、光谱法鉴别结果均提示羚羊角药材风化后其化学成分差别较大.结论 从药材形态及所含物质基础两个层面对柴性羚羊角与羚羊角对照药材进行了比较研究,建立了柴性羚羊角药材生药学资料库,为柴性羚羊角的鉴别方法提供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9.
花类药材是指药用部位为植物花的一类药材,因其易受多种因素引起变质、霉变、散气等,贮存、保管保存比一般药材困难,采取相关的保管与存贮措施,能很好地降低药材的损耗及提高疗效,使保管与存贮达到安全、有效、可控的标准,通过临床心得,体会如下. 1 温度和湿度 影响花类药材的贮存环境的因素中,温度、湿度因素尤为重要.霉变,由于中药材多为零星采收,陆续收购,药材本身干湿不一,包装材料有非常简单,极易受外界影响而受潮.有的药材往往成件打包,如果药材本身不干,内部发热,热量不能向外散发,早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极易霉变.此类药物易受潮,致吸附空气水量,易发热,会导致霉变、消耗养分过多等,直接影响花的药性.易霉变的金银花、菊花、洋金花、厚朴花、款冬花、槐花等.许多花如丁香花、玫瑰花、月季花、番红花、金银花等,此类药材往往含有挥发性成分,这些成分多为起治疗作用的重要物质,如果药材贮藏过程中受热,药材自身温度身高,使其含有的挥发性成分散失;或因包装不严,药材露置康城挥发性成分自然挥发损失,使药材气味改变,有效成分减少而降低或失去疗效.多数花类中药因为其含有不同的色素,如果药材干燥温度过高,存放时间过长,太阳光照射过多,空气中的氧气,高温、发热、受潮,酶的作用,硫磺的熏蒸,均会引起药材色泽的变化,导致药材内在质量的变化而影响其功效.  相似文献   

20.
周跃华  路金才 《中草药》2013,44(5):505-514
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1和附录2等名录中收载且具有法定药材标准的动植物物种所对应的药材品种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对其在我国中成药质量标准“处方”项下出现的频次进行了查询,并结合相关药材人工栽培及养殖的文献,对相关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在中成药中的应用状况进行初步分析,为其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