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玉凤 《包头医学》2010,34(1):32-33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措施、模式和管理。方法:通过对工作实践的回顾、总结,结合儿科护理特点,从必要性、可行性、指导性和效应性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转变了护士的服务理念,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医学模式转变、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需要,也是树立良好形象、促进医院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措施、模式和管理。方法通过对工作实践的回顾、总结,结合儿科护理特点,从必要性、可行性、指导性和效应性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转变了护士的服务理念,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医学模式转变、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需要,也是树立良好形象、促进医院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论儿科护理中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桂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4036-4037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措施、模式和管理。方法通过对工作实践的回顾、总结,立足儿科护理特点,从必要性、可行性、指导性和效应性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转变了护士的服务理念,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医学模式转变、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需要,也是树立良好形象、促进医院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措施、模式和管理。方法:通过对工作实践的回顾、总结,立足儿科护理特点,从必要性、可行性、指导性和效应性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转变了护士的服务理念,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医学模式转变、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需要,也是树立医院良好形象、促进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措施、模式.方法:回顾总结,立足儿科护理特点,从必要性、可行性、指导性和效应性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转变了护士的服务理念,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医学模式转变、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需要,也是树立医院良好形象、促进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人性化护理是伴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是综合关注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全新护理模式[1].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和成人有很大的不同,需要一种对应的人性护理模式来保障婴幼儿的健康[2].近年来,本院积极探索“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为儿童患者科学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科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儿科肺炎患儿中选取8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具有良好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涂琤  涂明华 《九江医学》2008,23(2):61-62
婴儿和儿童护理的定义与美国护士学会2003年修订的定义相一致,即:"护理是在对个体、家庭、人群、社区和国民的看护中,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保护、促进和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9.
丁艺艺 《大家健康》2016,(11):266-267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16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60例,较满意15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为92.59%;对照组满意18例,较满意42例,不满意21例,护理满意度74.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工作中,能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体现对患儿的关爱和责任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180例儿科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选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进行优质护理,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情况及对相应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进而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优质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结论:优质护理可明显减轻儿科中患者的焦虑情况,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病情好转率及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2.
优质护理是基于人本理念建立的一种全面化、个性化的新型护理模式,它能让患者在心理、生理及社会方面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从而获得愉快的心理感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我院率先在儿科中引入了优质护理理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医药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医疗卫生界开展"人性化"服务,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同时,全国各级医院也广泛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不同层次的医院在实施优质护理过程中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优质护理从本质上讲就是在护理过程中如何更好的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实施"人性化"护理在不同的科室呈现不同的特色,与成人内外科相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护理查房对儿科护士护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科的41名护士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比较实施护理查房前后护士的护理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施护理查房后护士的理论知识成绩和综合业务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护理查房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查房后护士对自身主观能动性、自我防范意识、专业知识掌握度以及护患沟通能力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查房能显著改善儿科护士的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有助于护士对护理技术的掌握,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该院儿科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以来收治的9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属在住院时期的焦虑度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4.08%(2/49)明显低于对照组10.20%(5/49);观察组患儿家属SDS(21.82±1.49)、SAS(20.52±1.09)量表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32.12±2.85、36.82±1.5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够有效地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以及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8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9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8.9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7.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荣莹 《中外医疗》2021,40(4):128-130
目的 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在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82例),选取该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患儿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作为研究组(82例),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患儿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儿在实施护理前,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儿科护理工作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参考依据。方法本院于2011-01~2012-12间在儿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实验阶段),与2009-01~2010-12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对照阶段)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两个阶段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阶段患者护理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出错率情况均优于对照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配合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减少由于患儿不配合导致的护理差错发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程雪 《包头医学》2016,40(4):232-234
目的: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临床儿科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100例医院收诊儿科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使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有效护理率、焦虑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有效护理48例,护理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有效护理42例,护理有效率为84.0%,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5.231.P值为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2.6±8.5)分和(59.2±12.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医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于乃侠 《吉林医学》2013,34(5):940-942
目的:探讨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例调查对象采取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相关调查,在入院迎接、巡视病房、用药和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及按时治疗等方面统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得分,比较开展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入院迎接、巡视病房、用药和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以及按时治疗等方面得分情况均显著高于开展前的得分,被点名表扬人数由开展前的34人增至90人,护理投诉次数由开展前的24次减少到开展后的5次;满意度评分由原来的(85.30±4.21)分增加到(97.19±1.67)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