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乳腺腺病瘤的X线及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01-2008-07在本院就诊的13例乳腺腺病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人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均为女性,年龄24~55岁,平均43岁.X线检查13例,超声检查12例.10例患者查体可触及结节.结果 13例共14个病灶,其中1例患者为双侧腺病瘤.大小范围0.8~11 cm,平均3.1 cm,其中>5 cm结节3个.X线表现: 14个病灶中,8个表现为结节,4个边界清楚,3个边界部分清楚,1个边界模糊且边缘可见钙化;2个表现为局部腺体密度增高;4个呈阴性.超声表现:13个病变均表现为低回声结节,除1个为分叶状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其中1个纵横比>1;10个边界清楚;6个回声均匀;4个可见后方回声增强;6个病灶探及血流信号,其中1个血流信号较丰富.结论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乳腺病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腺病瘤MRI平扫、动态增强(DCE)和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特征,提高对腺病瘤的认识和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2008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期间行乳腺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患者9个乳腺腺病瘤,依据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磁共振成像(BI-RADS-MRI)标准,回顾性分析病变MRI表现,包括形态学、平扫T1WI及T2WI信号、DCE表现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DWI信号及ADC值。结果 9个腺病瘤中8个表现为肿块,1个表现为非肿块。8个肿块型腺病瘤中,6个呈圆形或卵圆形,所有病变均边界清楚,6个边缘不规则;于平扫T1WI均呈等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DCE-MRI扫描均于早期时相明显强化,早期强化率平均值为(173.2±52.8)%,4个腺病瘤内部呈不均匀强化;7个TIC呈流出型;于DWI上呈高或稍高信号,b值为500 s/mm2时,平均ADC值为(1.4±0.3)×10-3mm2/s,b值为1000 s/mm2时,平均ADC值为(1.2±0.3)×10-3mm2/s。1例非肿块型腺病瘤呈区域性分布,呈不均匀强化,TIC呈Ⅰ型。结论腺病瘤DEC-MRI扫描TIC类型和DWI上ADC值表现与乳腺癌相似,但其形态上多呈良性病变特点,MRI检查有助于乳腺腺病瘤的诊断,但确诊仍需依靠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I-BADS分类系统在乳腺X线及超声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均行X线及超声检查、有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诊1年以上者共1432例患者。年龄23~83岁,均值49.5岁。绝经565例(39.5%),未绝经867例(60.5%)。根据BI-RADS系统对两种检查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共检出1500个病灶,737个(49.1%)良性病灶,763个(50.9%)恶性病灶。X线BI-RADS 1至5类的恶性百分比分别为12.9%、3.1%、8.9%、70.9%和98.3%;超声分别为3.9%、3.9%、6.3%、62.8%和95.7%。X线、超声BI-RADS分类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901和0.945(P=0.000)。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的敏感度分别为90.0%和95.4%,特异度为83.0%和84.8%,准确度为86.6%及90.2%。结论:X线及超声BI-RADS分类系统能很好预测乳腺恶性肿瘤的风险,对于临床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提高对腋部副乳腺的认识程度及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对200例腋部副乳腺的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腋部副乳腺男女均可发生,男9例,女191例,年龄15~76岁.完全型副乳腺28例,占14%;不完全型副乳腺172例,占86%.发生于双侧92例,占46%;发生于右侧70例,占35%;发生于左侧38例,占19%.伴有钙化3例,占1.5%,合并有其它病变发生7例,占3.5%.X线表现分为斑片及团块型(78例,占39%)、条索及分支型(46例,占23%)、混合型(42例,占21%)以及低密度脂肪型(34例,占17%)4型.结论:认识和掌握腋部副乳腺的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X线钼靶表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和乳腺X线摄影资料.良性1例,恶性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0~51岁,病程1周~4年。首发症状为乳腺无痛性包块,3例患者肿块近期迅速长大。结果:所有肿块触诊质地坚韧.表面光滑,活动度好。乳腺X线摄影片共显示瘤体6个.多位于乳腺外上象限(46),均为高密度.无毛刺肿块,分叶形3个、圆形1个、椭圆形2个。肿块直径2.5~7.5cm。4个肿块边缘;青晰、光滑.3个可见薄层透明晕环绕;另2个瘤体边缘部分清楚。肿块内未见钙化,未见异常血管像,邻近结构紊乱及腋下淋巴结增大。结论:分叶状肿瘤在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上与纤维腺瘤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年龄较大的女性、乳腺发现较大肿块且短期内迅速长大应高度怀疑分叶状肿瘤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小叶原位癌的 X 线摄影(MG)、超声(US)及 MRI 表现。方法:运用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析手术病理证实为小叶原位癌14例患者的 MG、US 及 MRI 表现。结果:乳腺小叶原位癌最常见的 X 线表现为成簇多形性微钙化(7例)。最常见的超声表现为肿块(11例)、不规则形(8例)、低回声(9例)、水平位生长(10例)。最常见的 MRI 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9例)、流出型曲线(8例)。结论:乳腺小叶原位癌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但与导管原位癌存在一定重叠,确诊需依靠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占女性肿瘤的第2位。在乳腺癌的病理学种类中,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45%左右[1]。其中54.6%的浸润性导管癌是由X线钼靶检查发现,但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2]。现将北京民航总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表现总结如下,其中12例行超声检查,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女性,年龄27~73岁,平均 相似文献
8.
新型钼靶X线机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新型钼靶X线机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检查对乳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直径≤2.0cm的118例钼靶X线、CDUS乳腺结节资料采用双盲法进行前瞻性分析、定性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钼靶X线与CDUS对乳腺结节灶性质的判断、灵敏度分别为96.2%、85.9%;特异性分别为100.0%、92.5%;总一致性比较,钼靶X线(97.5%)优于CDUS(88.1%)(P<0.01);二者联合诊断与单独钼靶X线诊断结果相比较,灵敏度、特异度、总一致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检测良、恶性乳腺结节灶血流信号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血流丰富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检测到的良、恶性结节灶内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及血流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型钼靶X线机与CDUS均为评价乳腺结节灶较理想的设备。二者相比较,钼靶X线优于CDUS,但两者在诊断乳腺结节性质方面有很强的互补;CDFI检测乳腺结节灶内血流敏感性高,可作为B型超声检查鉴别乳腺结节性质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乳腺Paget病的X线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乳腺Paget病的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系统分析8例经手术证实的乳腺Paget病的X线平片。结果:乳腺X线检查阳性发现率为87.5%。主要X线表现为:乳房内肿块4例,其中2例伴有乳头凹陷。乳房内成簇成片钙化3例,其中1例伴有乳头乳晕皮肤增厚,均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结论:虽然乳腺Paget病的X线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但X线检查是乳头湿疹样改变的绝对指征。放射科医生能够认识和掌握Paget病的临床特征,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检查及联合检查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术前X线摄影、超声、MRI表现及联合检查与病理结果。结果:乳腺X线摄影阳性率为90.0%,准确度53.3%;超声检查阳性率为50.0%,准确度13.3%;MRI检查阳性率为100%,准确度93.3%。3种影像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的阳性率为100%,准确度为96.7%。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超声及MRI表现各有特征性,联合检查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非产后期乳腺脓肿的X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非产后期乳腺脓肿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将 1 0例非产后期乳腺脓肿 (急性脓肿 6例 ,慢性脓肿 4例 )作回顾性X线征象分析。结果 本病X线征象主要为 :急性脓肿呈不规则的致密影 ,境界不清 ,中心无结构 (5例 ) ,或团块状密度增高影 ,边界模糊 (1例 ) ,皮肤水肿 (3例 )。慢性脓肿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缘轮廓清晰锐利 (2例 ) ,肿块周围有长短不一毛刺 (2例 ) ,有子脓肿形成 (2例 ) ,皮肤增厚 (2例 ) ,窦道形成 (1例 )。结论 非产后期乳腺脓肿X线征象如能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和体征则能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触诊为肿块的乳腺腺病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的表现特点.方法 搜集27例临床触及乳腺肿块而经病理证实为乳腺腺病的患者术前一周内行DCE-MRI的影像资料,回顾分析经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时间-信号曲线(TIC)等方法处理后的图像,从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两方面探讨病变特点.结果 21例(77.8%)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其中19例表现为多发斑点状、结节状强化,2例表现为局限性强化;6例(22.2%)表现为肿块样强化.TIC:17例(63.0%)表现为早期缓慢流人,10例(37%)表现为早期中度流入.延迟期19例(70.4%)表现为Ⅰ型曲线(渐进型),8例(29.6%)表现为Ⅱ型曲线(平台型).结论 触诊为肿块的乳腺腺病的MRI表现多为双侧乳腺多发斑点状、结节状强化,体积均较小,强化程度低,TIC早期缓慢或中度流入,延迟期以流入型为主. 相似文献
13.
乳腺硬化性腺病的钼靶X线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乳腺硬化性腺病的X线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硬化性腺病47例,对其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1)一侧多灶15例,双侧发病22例.(2)病变呈不规则的斑片状、条片状影21例,索条状影19例,密度高、边缘清或部分清晰.(3)钙化5例,小圆形或点状、分布散.(4)腺体结构变形、向心性收缩,尖端细长、锐利40例.(5)47例小叶结构、腺体明显受压和扭曲.31例免疫组化可见有明显的肌上皮细胞.(6)乳腺小梁结构存在且病变沿乳小梁走行方向分布41例.结论 钼靶X线检查可显示乳腺硬化性腺病影像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造影形态学增强模式和时间一强度曲线定量参数,并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该组肿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67个浸润性导管癌中,造影增强显示病灶形态不规则49个(73%),边界不清51个(76%),周边穿入或扭曲血管50个(75%),内部对比剂分布不均匀58个(87%),其中可见局灶性充盈缺损21个(31%).超声造影增强前、后病灶的平均大小分别为(23.3±9.9)mm、(26.1±9.5)mm,造影后肿块明显增大(P<0.01).对比剂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1.9±4.5)e、(20.1±4.6)s、4.9±2.8.本组浸润性导管癌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为82%(55/67),低于常规超声的诊断率91%(61/67).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大多具有典型的恶性造影增强特征,但部分呈低增强模式而易导致误诊,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未能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以增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其临床检出率.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数据库2006-2010年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并根据BI-RADS分类标准诊断为乳腺癌的病例13例,回顾分析本病的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并与男性乳腺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总结男性乳腺癌的X线诊断要点.结果 X线表现为无钙化的肿物9例(69.2%),表现为伴有微钙化灶的肿物4例(30.8%).肿块在乳晕下8例(61.5%),分布于周围象限5例(38.5%).13例均表现为肿块,其中形状不规则9例(69.2%),呈分叶状2例(15.4%),类圆形1例(7.7%),圆形1例(7.7%).9例肿块呈高密度影(69.2%),4例呈等密度影(30.8%).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11例恶性,其中乳腺癌1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另2例诊断为单纯囊肿伴慢性炎症1例和男性乳腺发育症1例.结论 男性乳腺癌X线摄影检查具有诊断价值,其通常表现为乳晕下无钙化的肿物,与男性乳腺发育症X线表现类似,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7.
乳腺良恶性病变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 明确乳腺良恶性病变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 47例有X线钼靶和CT资料并为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恶性组 2 0例 ,平均年龄 50 .0岁 ;良性组 2 7例 ,平均年龄 40 .6岁。CT扫描使用东芝Xprees/GX螺旋CT机 ,扫描范围从腋窝至乳房下界。其中 2 6例行增强扫描 ,均俯卧位螺旋扫描 ,上胸、腹部垫高 ,使乳房自然下垂 ,双前臂交叉放在头上。结果 恶性组毛刺肿物 14例 ,分叶肿物 10例 ,钙化肿物 5例 ,透亮环肿物 4例 ,囊壁肿物 1例 ,胸肌粘连 9例 ,皮肤增厚 8例 ,乳头内陷 4例 ,大导管牵拉征 7例 ,Cooper韧带增粗 5例 ,淋巴结肿大 8例 ;强化后CT值升高 >40HU。良性组 :圆形及卵圆形肿物 10例 ,分叶肿物6例 ,斑片及条索样肿物 5例 ,透明晕肿物 4例 ,囊壁肿物 2例 ,钙化肿物 1例 ,毛刺肿物 1例 ,导管牵拉征 4例 ,皮肤增厚 4例 ,Coop er韧带增粗 2例 ,脂肪间隙变形 1例 ,乳头内陷 4例。结论 CT是诊断乳腺疾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