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兰  祝捷 《中原医刊》2004,31(2):59-59
全世界高血压患者达 6亿多人 ,在发展中国家 ,由于人口老龄化 ,不良的生活行为 ,健康教育欠缺等 ,使高血压患病率、并发症居高不下。本病发病与遗传、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良等生活因素有关。我科通过对 16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科收治 166例高血压患者 (全部符合WHO/ISH及我院新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 ,其中男性 99例 ,女性 67例。2 健康教育2 .1 计划实施 :针对病人存在的知识缺乏 ,营养失调 ,潜在的并发症等护理问题给予指导。2 .2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
生活方式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已成为影响全球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估计每年可导致700多万人死亡,约占全世界总死亡人数的13%。其发病与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高钠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普遍认为药物依从性不高,因此,实施生活方式干预,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手段之一。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我们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并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患者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裴小利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870-3871
目的探讨青壮年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科2011年11月—2012年11月61例青壮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心脏病对脑卒中的影响。结果 61例青壮年脑卒中患者中高血压占首位,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也为主要危害因素。结论控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可减少青壮年脑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以达到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方法:通过入院评估,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培训病人和医务人员;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跟踪随访3个月。结果:8项干预指标中,除体质量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7项干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与肥胖、精神压力、饮食、运动。吸烟饮酒、遵医行为等因素有关。护理干预提高了高血压病人对不良生活方式的认知,可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人类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与遗传,精神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因素有关。通过对我科98例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实施护理指导,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发生率也随着社会老龄化而增长。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与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因此,我院  相似文献   

7.
系统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血压不易控制、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持续增高,并有年轻化趋势,成为中国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遗传及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高钠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2].  相似文献   

8.
吸烟、饮酒及肥胖与高血压关系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吸烟、饮酒及肥胖与高血压发病率的关系,探讨高血压预防措施。方法:以某农村35岁~78岁为研究对象,使用统一设计表格调查问卷,并正规最取右上臂血压(3次取平均值)。结果:吸烟、饮酒、肥胖与高血压的发病相关联,吸烟、已戒和不吸三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吸烟与已戒烟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合并吸烟和已戒者与不吸烟人群相比,用χ^2分割法检验有显著差异(P〈0.005)。饮酒与不饮酒人群相比高血压发病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吸烟、饮酒与高血压的发生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肥胖与正常体重人群高血压发病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高危因素,吸烟、饮酒则为重要危险因素,在农村社区开展综合防治,帮助人群建立健康生活模式,改变不良饮食方式与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一组以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为主的代谢性临床症候群.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包括体力活动不足和不健康饮食、吸烟、酗酒等与慢性代谢性疾病关系密切,近年来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1].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平衡膳食、提倡运动、戒烟戒酒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可明显减轻慢性代谢性疾病对健康的危害,其中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合理饮食对控制慢性代谢性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5].以下评述饮食与营养控制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样本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以推动金昌地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方法选择1999年样本区现能查及的高血压患者,制订统一问卷,明确量化指标,调查其生活嗜好现状及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知晓、正常血压控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高血压患者10年前后,长期大量吸烟、饮酒,高盐饮食,肥胖等情况明显得到遏制;正常血压控制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系统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基础,合理的非药物治疗和持续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提升正常血压控制率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健康教育是提高高血压人群生活质量的必备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高血压的病因是多因素的,主要为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环境因素约占60%,遗传因素方面,虽然有关高血压的遗传基因研究报道很多,但是还没有一个基因被肯定为高血压的相关基因。由于饮食结构改变、精神应激、长期处于焦虑恐惧及压力状态、肥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了高血压的并发症大幅度增加,高血压是多种心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并加强护理干预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共计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病程、心理状况、营养状况、活动情况、并发症预防情况等进行调查了解,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最为适宜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健康教育计划。结果与进行护理干预之前相比较,接受健康教育以及护理干预后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知识掌握更加正确全面,能够充分认识到情绪、饮食、活动、用药、吸烟、饮酒等对高血压疾病的重要影响,从而更加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规律、遵医用药等。结论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以及护理干预,有助于纠正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非药物治疗 1级高血压而无糖尿病及靶器官损害者以此治疗为主。现认为高血压病为一种生活方式病,是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如吸烟、不合理饮食、热量过剩和缺乏运动等多重危险因素导致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相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36例高血压病的患者饮食护理和指导.使他(她)们认识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危险因素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酗酒、肥胖等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达到预防和辅助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研究,中国的心脑血管病发生一半归因于高血压.而除了,老年高血压人群不断扩大,其青中年、甚至儿童的高血压人群也在不断增加.国内许多城市,小于40岁的青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经接近甚至超过20%. 一、为什么青年高血压越来越多 高血压发生率增高主要是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主要包括:高盐饮食、肥胖、少动、吸烟、酗酒、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  相似文献   

16.
生活方式是人在生活环境中形成的行为模式和习惯。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其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静坐、生活压力过重、高血脂、高胆固醇饮食等[1]。因此,鼓励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至关重要。我们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很多转变,其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对国民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与吸烟、酗酒、缺乏活动、膳食不合理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正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素质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初诊未治疗的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及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的关系,同时进行中日比较。方法选择对中日双方2709名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登记其生活背景,包括年龄、家族史、吸烟、饮酒、运动状况,同时检查眼底、心电图、血压,检测尿微量蛋白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中方家族史、饮酒、运动状况少于日方(P<0.01),而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患者较日方多(P=0.001,0.02,0.01);两组患者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高血脂组,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日双方初诊时都有较高的慢性并发症发病率,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日方肾脏病变的发病率明显较中方高(P<0.01)。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与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等疾病及吸烟、饮酒、少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中日双方初诊患者都有较高的慢性并发症发病率,日方肾脏病变的发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又是引起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与高血压的水平密切相关。而高血压的相关因素除遗传、性别、年龄及职业环境外,还与日常不良生活行为密切相关,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大量饮酒等。有效控制血压,既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孙巨成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1):609-610
目的分析青年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查阅青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住院病历,对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盐饮食占危险因素第一位,其他依次为吸烟、饮酒、精神因素、肥胖、遗传因素。结论采用疾病知识宣传、心理指导、饮食护理、改变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等可减少青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