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
目的 探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年居民身体质量指数(BMI)与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关系。方法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以≥18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BMI与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关系。结果 60 699例研究对象中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28.65%(17 384/60 699),10.01%(6 074/60 699),28.32%(17 182/60 699);BMI分层中正常体质量占46.98%,超重占37.80%,肥胖占15.22%;不同BMI分层中病人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中BMI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组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风险是正常组的2.07倍、2.02倍和1.88倍;肥胖组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体检指标中身体质量指数(BMI)和三酰甘油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riglycerid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TG/HDL-C)联合预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风险。方法 基于瑞慈医疗集团2010—2016年体检人群的数据库,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观测不同BMI的人群基线TG/HDL-C对随访期间T2DM风险的影响,并分析TG/HDL-C与BMI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 在随访期间,13 685例研究对象中共有315例最终诊断为T2DM。以BMI=24 kg/m2为界,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两个亚组。BMI<24 kg/m2的亚组共有8 238例研究对象,96例在随访结束时患T2DM,对潜在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升高的TG/HDL-C导致T2DM事件的风险较高[HR 95%CI=1.47(1.23,1.74),P<0.001]。与最低五分位数(Q1)相比,升高的TG/HDL-C五分位数(Q2~Q5)T2DM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6.
美国的研究人员报告,高血压病人服用噻嗪类利尿药和β-阻滞剂似乎与发展2型糖尿病(DM)风险增加独立有关。为了确定不同类别抗高血压药的相关性2型DM风险,他们对41193例老年女性(年龄30~55岁)、14151例青年女性病人(25~42岁)和19472例男性病人(40~75岁)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这些病人分别被随访8、10和16年。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大港油田地区不同性别工作人群及不同体质量指数 (BMI) 亚组的糖尿病风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 通过芬兰糖尿病风险评分问卷确定高风险人群, 将其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性别及不同BMI亚组人群的糖尿病风险因素。结果 研究纳入1 995例, 男性985例 (49.4%)。男性人群糖尿病风险因素中血糖升高史 (HHBG) 风险比最高 (OR=3.183, 95%CI: 1.921~5.272), 其次为年龄、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高血压及治疗史 (HHT)、 吸烟, 三酰甘油 (TG) 风险最低 (OR=1.494, 95%CI: 1.033~2.162); 女性人群中丙氨酸转氨酶 (ALT) 风险比最高 (OR=2.383, 95%CI: 1.153~4.927), 其次为腰围、 TG和年龄, HHBG风险比最低(OR=2.081, 95%CI: 0.947~4.571); BMI<23.9 kg/m2 亚组男性风险因素为HHBG、 TG, 女性为年龄、 TG; 24.0 kg/m2 ≤ BMI<27.9 kg/m2 亚组男性风险因素为年龄、 HHBG、 HHT, 女性为年龄、 ALT、 TG; BMI≥28.0 kg/m2 亚组男性风险因素为 HHBG、 HHT、 AST、 ALT, 女性为年龄。结论 油田地区男性工作年龄人群糖尿病主要风险因素依次为HHBG、 年龄、 AST、 HHT、 吸烟、 TG, 在不同BMI亚组中HHBG始终为糖尿病风险因素; 女性依次为ALT、 腰围、 TG、 年龄、 HHBG, 年龄成为不同BMI亚组共同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高血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进行分组, 分析不同水平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 高血压1级25例、2级30例、3级45例,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充足5例(5%)、不足10例(10%), 缺乏85例(85%)。1级、2级、3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分别为(12.18±2.52)μg/L、(12.45±2.39)μg/L、(10.33±1.26)μg/L, 甲状旁腺激素分别为(36.48±0.25)ng/L、(41.15±0.39)ng/L、(47.52±1.44)ng/L, 随着血压的升高, 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呈先增后降趋势, 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则呈逐渐增加趋势, 但不同高血压分级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6、1.93, 均P > 0.05)。logisti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