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局限性肝转移多种治疗方法的价值。[方法]对我院1987年-2000年收治的原发癌根治术后的引例结直肠癌局限性肝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原发癌加肝转移灶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46.9%、32.1%,而肝转移灶未治疗的患者分别为26.7%、0、0,两者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转移灶微波固化和无水酒精注射及肝脏区域化疗合并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4.2%、42.9%、19.2%,其与肝转移灶切除组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肝转移灶未治疗组的1、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结直肠癌局限性肝转移患者,应尽可能彻底切除原发癌和肝转移灶,肝转移灶微波固化和无水酒精注射及肝脏区域化疗是其治疗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肠癌肝转移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86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均在行大肠癌根治术的同时,分别配合部分肝切除、全身静脉化疗、介入化疗、无水酒精注射、腹腔化疗泵植入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74例原发癌位于左半或右半结肠,12例原发癌位于直肠,肝转移灶发生在左半结肠者明显多于右半结肠者,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综合治疗中,以左、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R2-R3)+肝转移癌部分肝切除术+静脉化疗组疗效较佳,其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各组间五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视肝转移灶在肝内的部位,大小,多少进行合理的综合治疗,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肝转移根治切除9例与肝转移灶未治疗18例以及非根治切除加插管化疗、酒精注射等治疗的15例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根治切除术9例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5.50%、22.22%比未治疗的18例3年、5年生存率(11.11%和0)明显提高,也比非根治切除加插管化疗、酒精注射等治疗组生存率(26.67%和6.67%)提高.结论大肠癌肝转移以手术根治切除转移灶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影响术后生存率的有关因素,总结提高远期疗效的措施.方法 将4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根治性切除35例,非根治性切除13例;取同期3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评价转移灶的大小、数目、范围、间隔时间(无瘤期)和术式及术后综合治疗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7%、50.0%、29.2%,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9.4%、17.6%、0%,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性切除与非根治性切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8.6%、15.4%,两种术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综合治疗与单一或未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0.63%,6.25%,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转移癌单结节与多结节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8.4%、15.4%,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癌与转移癌间的无瘤期2年以内与2年以上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1.5%、71.4%,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可提高疗效,早发现是提高治愈性切除率的关键.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远期疗效,癌灶数目、大小、无瘤期、术式及术后综合治疗等是影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肝转移癌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合并肝转移癌发生率高 ,如何处理肝转移癌直接影响原发癌的治疗效果。关于转移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手术疗法包括肝脏局部切除或半肝切除 ,非手术疗法包括 B超或 CT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 ,肝动静脉置化疗泵栓塞化疗等治疗。手术疗法是治疗肝转移癌最有效的方法。本组1993年 - 2 0 0 0年治疗 36例大肠癌肝转移癌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6例 ,年龄 30岁~ 74岁 ,平均 47.6岁。其中2 4例属同时性肝转移 ,2 0例术前 B超或CT检查发现 ,4例术中探查发现。 12例为异时性肝转移 ,在原发癌切…  相似文献   

6.
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晚期肝转移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 ,并探讨无水酒精的用量。方法 在CT定位和动态观察下 ,对直径 <5 0cm的肝转移癌 ,行经皮肝穿刺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 (PEIT)。结果  3 2例 62个肝转移癌共行注射治疗 3 76次 ,每次每个病灶注射无水酒精 5~ 14mL ,平均 9mL ;治疗后半年生存率 10 0 % ,1年生存率 72 %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是治疗肝转移癌的有效方法 ,可延缓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按肿瘤直径与无水酒精用量 1∶2 5给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TACE联合PEIT治疗转移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联合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 方法 治疗组28例转移性肝癌先行TACE治疗1~2次后,在B型超声定位和动态观察下,对直径<10cm的肝转移瘤,行经皮肝穿刺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herapy, PEIT)3~10次。对照组29例行全身化疗3~4周期。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并随访统计半年、1年生存率。 结果 治疗组半年生存率100%,1年生存率85.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半年生存率82.8%,1年生存率48.3%,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TACE联合PEIT治疗转移性肝癌可提高肝转移癌的治疗有效率、且创伤性小,患者耐受性好,但复发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8.
电化学并用化疗、微波、无水酒精等综合治疗手段,对38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消化道肿瘤进行治疗,其有效率为76.2%。本组1年内死亡18例(47.3%),随访1、2、3年的生存半分别为23.7%、18.4%、5.3%,4年以上至今仍生存者2例(5.3%)。本文提出了内镜下微波配合电化学治疗食管癌狭窄梗阻的方法。还有剖腹直视下肝癌、腹腔转移癌的电化学、无水酒精注射卫星灶、肝动脉和髂内动脉插管化疗。以及直肠癌电化学加全身化疗的经验体会和教训。并用电化学的综合治疗,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消化道肿瘤患者,提供了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治疗方法以及肝转移发生时间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病史特征,随访其生存结果。结果363例患者中,同时性肝转移160例,延时性肝转移203例,发生肝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5.0±14.7)个月。同时性肝转移组和延时性肝转移组在性别、年龄和肠道原发病灶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肝转移灶特征(累及肝叶类型、病灶个数和病灶直径)和术前CEA、CA19-9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手术切除肝转移灶91例,其中同时性肝转移组22例,延时性肝转移组69例,手术死亡率分别为4.5%(1/22)和2.9%(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005年6月31日为随访终点,随访率100%。同时性肝转移组和延时性肝转移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0±1)个月和(17±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年生存率分别为5.2%和16.4%(P<0.01);手术与各种非手术治疗(介入、化疗、射频、无水酒精注射和中医中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个月和10~17个月(P<0.01),3年生存率分别为30.2%和0%~16.7%(P<0.05)。结论手术治疗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其他非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提高二期手术切除率。延时性肝转移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同时性肝转移患者。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癌肝转移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大肠癌肝转移86例,在原发灶切除的基础上,分为转移灶单纯切除、栓塞化疗切除、单纯栓塞化疗和全身化疗四组进行治疗,并分析单发性肝转移癌、局限于一段或一叶的多发性转移癌、左右肝均有转移癌的不同疗效.结果 单纯切除组和栓塞化疗切除组的一年生存率,均优于单纯栓塞化疗组(P<0.05);而单纯栓塞化疗组的一年生存率又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在手术切除的两组病例中,单发性转移癌术后一年生存率优于左右肝均有转移灶的术后生存率(P<0.01);而局限于肝脏一段或一叶的多发性转移癌,栓塞化疗切除组的三年生存率,优于单纯切除组(P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48例胃和结直肠癌同时伴有肝转移的外科治疗,其中根治性肝切除18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44.4%、33.3%。姑息切除8例,1、3、5年的生存率为37.5%、25%、12.5%。对无法行肝切除,而分别作了单纯肝动脉结扎及肝动脉插管各4例,均在6个月内死亡。肝动脉结扎加插管化疗8例,平均生存期为10.4个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6例,平均生存期为15个月。作者认为转移性肝癌肝切除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式。对无法切除的肝癌采用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化疗和瘤内无水酒精注射等综合治疗,无疑将会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Kaplan-Meier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112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1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3个月,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0.8%、35.0%、20.3%和4.8%.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化疗与否、肿瘤的病理类型与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无关(P>0.05),而原发肿瘤治疗方法、肝脏转移时间、原发肿瘤大体类型、肝脏转移灶手术与否和临床分期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肝脏转移灶手术与否、原发肿瘤大体类型和临床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应积极切除肝转移病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自1989年-1995年共收治28例大肠癌肝转移的病人,在大肠癌根治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方法治疗肝转移癌,取一定疗效,其中行肝叶切除4例,肝动脉结扎置管化疗和门静脉属支置管化疗10例,放射介入肝动脉栓塞化疗8例,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5例,全身化疗加免疫治疗1例,均不同程度革延长了生存期。大肠癌发生肝转移癌的发生率较高,如能早期发现并予以切除,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影响手术切除的因素有(1)手术的时机;(2)肝脏切除量;(3)适宜的手术指征。肝切除以外的其它治疗方法如全身化疗加免疫疗法,对于不能手术的弥散型肝转移癌仍不失为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肠癌合并肝转移相当常见,15%~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原发肿瘤诊断时即有肝转移,20%左右的患者原发肿瘤治疗后出现肝转移,20%~35%的患者肝脏为唯一转移部位[2]。如不给予治疗,发现肝转移后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左右[1]。常用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射频、冷冻、微波、无水酒精注射等。  相似文献   

15.
122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和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122例,用Kaplan-Meier分析本组患者的总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SPSS13.0)对影响生存的18项临床病理因素和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该组患者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2.46%,24.59%,12.30%,3.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癌性梗阻、肝转移灶部位、肝转移灶数目、肝转移灶大小,肝外侵犯或转移、确诊时CEA水平,手术性质,原发瘤切除,化疗方式及化疗方案为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癌性梗阻,CEA水平及手术性质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对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原发瘤的分化程度低.伴癌性梗阻及术前CEA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治疗方式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有重要影响,对于仅存在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应尽积极手术根治原发灶及肝转移灶,介入化疗优于外周静脉全身化疗,全身化疗最好选用含草酸铂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97例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结直肠癌切除术后2周开始FOLFOX方案全身化疗.治疗组在结直肠癌切除术中及术后经门静脉和肝动脉化疗泵行5-Fu肝脏局部灌注化疗,全身化疗和其余治疗同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后病灶数目和大小均减小,CEA、CA199均降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33.7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42.8%和10.6%,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21.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0%、19.7%和0,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门静脉和肝动脉灌注化疗对于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微波在肝癌外科治疗实验和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微波固化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免疫效应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皮下接种 Hepa瘤细胞株建立小鼠肝癌模型 ,将 7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 :微波固化 (MTC)组和对照组。 2单针微波固化 12只活体兔肝 ,观察肝功能变化。 3微波固化切除肝癌 45例 ,与同期传统方法切除肝癌40例作对照 ;微波固化不能切除的肝癌 2 0例与同期行肝动脉结扎合并肝动脉和门静脉双插化疗不能切除的肝癌 2 0例作对照。结果 :1MTC组小鼠肿瘤固化灶内癌细胞呈凝固性坏死 ,对照组肿瘤内有大量癌细胞存在。 2 MTC组癌旁组织内 CD 8和 CD 4 细胞的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3微波对肝脏功能有影响。4微波肝切除平均每例术中出血量比传统方法少 ,术后 3年复发率 31.1% ,而传统方法为 46 .3% ;微波固化不能切除肝癌组术后 3年生存率为 11.1% ,对照组 3年生存率为 10 .5 %。结论 :微波固化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并且可促进固化灶周围组织的免疫反应 ;微波固化切除肝癌 ,止血效果好 ,并发症少 ,可减少切缘复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外科自1982年7月至1992年6月共行结、直肠癌切除742例,其中有肝脏孤立转移或局限性转移24例,积极地作了肝切除,其5年生存率为25.0%。结果提示:无论同时性或异时性发生的肝转移,只要原发癌可根治性切除或已根治切除,而肝转移灶是单个发或多发仅局限于肝的一叶,无肝外转移者及无局部复发,应作肝切除,可望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再次肝切除手术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其中38例行再次肝切除术(观察组),其他56例进行内科化疗(对照组).结果 分别进行再次手术和化疗后,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患者的1、3、5年生存率观察组为81.6%、52.6%和31.6%;对照组为62.5%、21.4%、7.1%,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患者再次切除术的预后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癌直径大小、复发转移灶个数、切缘情况与患者5年生存率有关(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9%,均经过对症处理可耐受.结论 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患者,再次肝切除术能提高远期疗效,对于癌直径较小、复发转移灶个数少、切缘阳性的患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转移性卵巢癌98例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转移性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非生殖系统来源的转移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预后相关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98例患者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为8.7个月。0.5、1、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18.4%、1.0%;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黑色素瘤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5、10.1、8.4、2.5个月。术前化疗及手术方式对预后影响不显著(P>0.05),而原发癌是否根治性切除、术中残瘤灶大小、术后是否化疗明显影响其预后(P<0.01,P<0.01,P<0.05)。结论:转移性卵巢癌预后较差,预后与原发癌期别及多脏器受累程度有关;但术中尽可能切除原发癌灶及腹腔转移癌灶使残瘤灶直径≤2cm,术后辅以化疗,仍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