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恙虫病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特征。2005年5月—2009年10月我院共收治该病74例,其中27例误诊,误诊率36%,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淋巴系统细胞遍布全身,淋巴瘤细胞侵犯淋巴组织,也可侵犯身体任何部位,发热和淋巴结肿大是临床疑诊恶性淋巴瘤的两大主要特征,但由于病理类型、病变部位和受累器官不同,临床症状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容易造成临床误诊。据有人统计约1/3病例造成误诊,临床确诊还是依赖于病理检查。常见误诊原因的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1.原因不明的发热淋巴瘤发热多为不规则,可高热或低热,可呈不规则发热、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或周期热,其中以周期热较为特殊,周期性发热中的1/3是淋巴瘤,其特征是每人周期间歇不同,但在同一病人中,一定的周期持续不变。特别有些病例,早期可无淋巴结肿大或原发于后腹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进一步减少临床对淋巴瘤的误诊,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近10年的误诊病例20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或误诊病例占同期病例的20.4%,主要误诊为消化道疾病,结核病及扁桃体炎等。结论临床上对缺乏特异性,有淋巴结肿大和/或伴发热的病例,经抗感染效果不佳时,力争及早活检,以期早日确诊。  相似文献   

4.
韦君年 《医学文选》2000,19(5):712-712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 ,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极易误诊或漏诊。我院 1987~ 1999年收治恶性淋巴瘤 73例 ,初诊误诊 42例 ,现将误诊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2例中男 30例 ,女 12例 ,年龄 17~6 5岁 ,中位数 36 .5岁。临床表现 :1浅表淋巴结肿大 2 5例 ,其中颈部淋巴结肿大 18例 ,腋下 3例 ,腹股沟 2例 ,多处淋巴结肿大 2例。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 2 3例(5 4.8% )。 2发热、盗汗 19例 ,消瘦、乏力 15例 ,咳嗽、胸闷 5例 ,腹痛 4例 ,呕血、便血 3例 ,皮肤瘙痒、头痛、咽部异物感、黄疸各 2例…  相似文献   

5.
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误诊7年韩凤华郑文涛牛晓春(滨州地区人民医院,滨州市256610)关键词淋巴结炎;坏死性;误诊分析患者,男,35岁。因反复发热伴浅表淋巴结肿大7年,加重10天,于1995年7月31日以“发热待查”收入院。病人自述于1989年5月无明...  相似文献   

6.
川崎病(KD)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发热性血管炎综合征,其特征为发热、粘膜炎、颈淋巴结肿大和肢端改变。本病心血管受累最显,心肌梗死是其主要死因。近年我国川崎病发病人数增多,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常出现误诊。本通过对6例误诊病例的分析,探讨KD不同时期临床特点,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7.
急性白血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贫血、出血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但有时本病早期仅以某一系统单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给早期诊断造成一定困难,易导致误诊、误治。本收集我院1985~1995年急性白血肩早期误诊的29例,就其误诊原因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急性白血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贫血、出血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但有时本病早期仅以某一系统单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给早期诊断造成一定困难,易导致误诊、误治。本文收集我院1985~1995年急性白血肩早期误诊的29例,就其误诊原因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亦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1],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血性疾病.本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症状有发热、皮肤黏膜改变、淋巴结肿大,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容易造成误诊,笔者曾遇到1例误诊为肾炎的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须经淋巴结活检而确诊。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误诊。我院1997~1999年经病理确诊4例,4例中误诊为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淋巴瘤3例。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4例中,均为男性,年龄25~34岁。临床表现为发热,T39.5~4O.SC,热型多不规则,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3例以预部为主,l例淋巴结肿大遍及全身,最大达3.scrnX4.scm.质地中等,可移动,有明显触痛,但无红、肿、热。发热时,淋巴结随之肿大,压痛明显,退热后,淋巴结也随之缩小,有1例白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1.
<正> 我院儿科自1994年以来收治坏死性淋巴结炎22例,有12例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资料来源 本组12例经我院门诊检查或区乡医院就诊后均误诊收入院。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4~13岁,多在8岁左右。 2 就诊时的主要症状及体征 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为驰张热或不规则热,体温在38.5℃以上7例,37.5~38.5℃4例,正常1例。热程1~6月,多在1月左右。12例均有淋巴结肿大,颈淋巴结肿大9例,其它部位淋巴结肿大6例,淋巴  相似文献   

1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可侵犯人体多个器官,引起众多症状,极易误诊.本文报道的病例由于免疫力极度低下,引起发热,白细胞计数减少,纵隔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误诊为淋巴结结核,经治疗好转,1年后再次出现发热,头痛,症状复发,累及脑膜,才考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经对因治疗病情好转.通过本病例提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可累及全身器官,诊断时需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3.
赵宝山  丁国林 《吉林医学》1994,15(3):187-187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误诊为猩红热1例分析赵宝山,丁国林(长岭县医院131500)1病历摘要男,7岁。于1993年3月26日因发热、皮疹、咽痛、颈部及枕后淋巴结肿大7天,咳嗽、呼吸困难2天,曾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猩红热”,并用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治疗无...  相似文献   

14.
我院 1994~ 1999年收治 7例缺乏典型症状的猫抓病病人 ,现对其临床诊断、鉴别诊断、误诊原因、病理特点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例中女性 4例 ,男性 3例。年龄5~ 4 6岁 ,平均 2 4 .6岁。病程 2周~ 6个月 ,均有明确的被猫抓咬史。1.2 就诊原因  3例为腋窝淋巴结肿大 ,2例为长期发热 ,2例为长期痉挛性腹痛。 7例均有淋巴结肿大 ,其中 2例伴肝、脾肿大 ;单纯腋窝淋巴结肿大 3例 ,腋、颈、下颌及腹股沟淋巴结同时肿大 4例。肿大淋巴结由黄豆大小到直径 8cm大小 ,其中 5例淋巴结有触痛 ,并与周围组织有粘连 ,2例界限清楚 ,…  相似文献   

15.
罗雄 《吉林医学》2011,32(27):5855-5855
<正>猫抓病,常在猫抓咬后发生,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病损与淋巴结肿痛。其淋巴结肿大可持续数月,合并有血沉增快等表现,临床上极易误诊为淋巴结核、淋巴瘤等疾病[1]。由此在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效果及误诊原因。方法对37例恙虫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热37例(100%)浅表淋巴结肿大15例(40.6%),有焦痂或溃疡或皮疹者30例(81.2%),肝肿大4例(10.9%)脾肿大2例(5.4%),肝功能异常者25例(67.6%),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阳性13例(35.2%),误诊率为21%。结论提高对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多器官功能障碍病人的警惕性,详细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焦痂,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国内较少见,而临床上往往误诊.本文收集我院1990~2000年CLL 21例误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6例,女5例;年龄38~71岁.21例均有颈、腋及腹股沟无痛性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伴有不同程度脾肿大19例,其中巨脾4例.伴有轻到中度肝肿大5例.伴有扁桃体Ⅱ°~Ⅲ°肿大3例.伴有不同程度发热(37.3~39.2 ℃),其中1 例有下肢肿痛(下肢浅静脉栓塞,化疗后好转).本组21例中,临床误诊为淋巴结结核4例,1 7例经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为小淋巴细胞型淋巴瘤(ML).  相似文献   

18.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 1970年代初新认识的一种疾病 ,具有良性自限性 (Self -Limited)经过 ,临床表现和组织学形态比较复杂 ,发病率较低 ,极易误诊和漏诊 ,本文就所遇 1例结合文献探讨其误诊原因。1 病例资料患者 ,女 ,2 8岁。主因全身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反复发热 5 0d入院。 5 0d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全身散在的、不规则形斑块 ,咽痛、双手指间关节肿胀及活动受限 ,不规则发热 ,体温最高 39 8℃ ,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2wk前出现全身黄染 ,头晕 ,乏力及食欲不振。入院查体 :T37℃~ 39℃ ,全身皮肤粘膜黄染 ,…  相似文献   

19.
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成因可分为炎症性肿大及肿瘤性肿大。文中分析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中的难点及避免误诊及漏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2010至2013年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病例435例,并与对应淋巴结组织学活检结果比较。结果7例患者淋巴结细针穿刺与组织活检诊断结果不相符合,均因颈部淋巴结肿大而就诊。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1~71岁,平均年龄(58.4±8.9)岁;临床局部淋巴结肿大6例,全身淋巴结肿大1例;7例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直径1~4 cm。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 FNAC)将淋巴瘤误诊为差分化转移癌1例、低分化腺癌误诊为恶性淋巴瘤1例、淋巴瘤诊断为淋巴组织增生建议活检2例、提示恶性肿瘤未进一步分类1例、描述镜下特点建议淋巴结活检2例。与活检结果对比,FNAC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9.3%(432/435)、误诊率1.6%(7/435)。结论 FNAC对初筛淋巴结疾患的良恶性及肿瘤类型有重要意义,而对于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的形态特征、诊断鉴别以及穿刺技术的熟悉与掌握,是降低FNAC诊断漏诊及误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恙虫病1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 1996年 6月~ 2 0 0 0年 6月共收治恙虫病 2 5例 ,其中 14例被误诊 ,误诊率达 5 6 %。为提高本病早期诊断水平 ,就其误诊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5例患儿中男性 10例 ,女性 15例。年龄 4~ 7岁。发病季节 5~ 11月最多。1 2 临床表现 :14例误诊患者均有发热 ,呈持续性高热 ,体温在 38 7℃~41 2℃之间。焦痂 11例 ,溃疡 2例。皮疹 4例 ,均为充血性 ,压之褪色 ,不高出皮面 ,稀疏散在性分布。淋巴结肿大 4例 ,多为焦痂与溃疡附近的表浅淋巴结 ,可移动 ,有轻度压痛。肝肿大 2例 ,脾肿大 2例 ,均为轻度肿大 ,无触痛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