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5年两个不同的科研小组成功地分离出一种新的肝炎病毒,称之为肝炎GB-C病毒或庚型(G型)肝炎病毒。它是一种来自黄病毒(Flaviviren)群的胃肠外传播的RNA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有着本质的区别。到目前为止,只有通过PCR测定核苷酸来证实病毒的存在。目前的研究表明,4%的健康献血者感染了G病毒。在德国,透析患者的感染率为10%,吸毒者超过25%。吸毒者常同时伴有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约50%GB-C肝炎的感染为慢性。目前还不清楚,该病毒感染是否对肝脏损害有明显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转录核因子-κB(NF-κB)是炎症相关性肿瘤的重要调节基因,持续激活的NF-κB参与肝炎病毒相关性肿瘤(肝癌、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抑制NF-κB的活性能有效延缓或阻碍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并能改善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因此,NF-κB有望在将来成为肝炎病毒相关性肿瘤治疗的有效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高流行区,HBV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NHL中HBV感染率高于其他实体瘤和普通人群。NHL治疗过程中常出现HBV再激活,已有研究提示HBV再激活增加了肝脏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在NHL治疗前预防性给予抗HBV药物可有效地减少HBV再激活。  相似文献   

4.
肿瘤与炎症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的资料表明有些血液肿瘤尤其是恶性淋巴瘤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如Burkitt淋巴瘤与EBV感染有关,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与HTLV-1感染有关,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则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等,对白血病的发生与炎症的关系以及白血病合并各种病原体感染对疾病病程的影响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核苷类似物防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非肝脏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HBsAg阳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及结果 .58例患者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于化疗前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比较两组HBV再激活的发生情况;对照组根据化疗后使用抗HBV药物与否及使用时段,比较未用抗HBV药物者(A组)、HBV再激活后方使用抗HBV药物者(B组)和尚未发生HBV再激活即使用抗HBV药物者(C组)之间的病情发展、转归及疗效等.结果 预防组22例患者中,仅3例(13.6%)发生HBV再激活,且肝炎发病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无重型肝炎及死亡病例.对照组36例患者中,22例(61.1%)发生HBV再激活,重型肝炎发病率(27.8%)和死亡率(16.7%)均高于预防组,肝功能损害程度亦高于预防组.在对照组中,A组5例患者均因肝功能衰竭死亡;B组13例患者中,4例发展为重型肝炎,其中1例死亡;C组18例患者中,4例出现HBV再激活,但其肝炎发病程度、病情转归、疗效均优于B组.结论 HBsAg阳性的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前即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可有效减少HBV再激活概率.若已行化疗,及时加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仍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HBV再激活的概率.即使已经出现HBV再激活,加用核苷类似物也有助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核苷类似物防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非肝脏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HBsAg阳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及结果 .58例患者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于化疗前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比较两组HBV再激活的发生情况;对照组根据化疗后使用抗HBV药物与否及使用时段,比较未用抗HBV药物者(A组)、HBV再激活后方使用抗HBV药物者(B组)和尚未发生HBV再激活即使用抗HBV药物者(C组)之间的病情发展、转归及疗效等.结果 预防组22例患者中,仅3例(13.6%)发生HBV再激活,且肝炎发病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无重型肝炎及死亡病例.对照组36例患者中,22例(61.1%)发生HBV再激活,重型肝炎发病率(27.8%)和死亡率(16.7%)均高于预防组,肝功能损害程度亦高于预防组.在对照组中,A组5例患者均因肝功能衰竭死亡;B组13例患者中,4例发展为重型肝炎,其中1例死亡;C组18例患者中,4例出现HBV再激活,但其肝炎发病程度、病情转归、疗效均优于B组.结论 HBsAg阳性的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前即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可有效减少HBV再激活概率.若已行化疗,及时加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仍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HBV再激活的概率.即使已经出现HBV再激活,加用核苷类似物也有助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核苷类似物防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非肝脏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HBsAg阳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及结果 .58例患者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于化疗前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比较两组HBV再激活的发生情况;对照组根据化疗后使用抗HBV药物与否及使用时段,比较未用抗HBV药物者(A组)、HBV再激活后方使用抗HBV药物者(B组)和尚未发生HBV再激活即使用抗HBV药物者(C组)之间的病情发展、转归及疗效等.结果 预防组22例患者中,仅3例(13.6%)发生HBV再激活,且肝炎发病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无重型肝炎及死亡病例.对照组36例患者中,22例(61.1%)发生HBV再激活,重型肝炎发病率(27.8%)和死亡率(16.7%)均高于预防组,肝功能损害程度亦高于预防组.在对照组中,A组5例患者均因肝功能衰竭死亡;B组13例患者中,4例发展为重型肝炎,其中1例死亡;C组18例患者中,4例出现HBV再激活,但其肝炎发病程度、病情转归、疗效均优于B组.结论 HBsAg阳性的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前即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可有效减少HBV再激活概率.若已行化疗,及时加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仍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HBV再激活的概率.即使已经出现HBV再激活,加用核苷类似物也有助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人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在肝癌发生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吴万垠,于尔辛,钱耕荪(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32;上海市肿瘤研究所200032)流行病学研究已提示人乙型肝炎病毒(H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PHC)的发生密切相关[1,2]。多年来,受H...  相似文献   

9.
张惠中  唐漾波 《癌症》1997,16(2):139-140
重症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HBeAg和HBVDNA的检测及分析张惠忠1唐漾波关键词肝细胞癌慢性乙型肝炎重症肝炎HBeAgHBVDNA中图号R735.7以往认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患者血清中存在HBeAg是病毒活跃复制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一种通过血液、性和母婴传播的疾病,其感染具有隐蔽性,引起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易造成感染者表现为肝硬化等严重的疾病,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就HCV感染过程及其对男性精液和精子造成的影响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