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B型超声在观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7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伴腹腔肿大的淋巴结声像图,并对其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各类消化道恶性肿瘤晚期腹腔淋巴结转移是最常见的特征,超声能够准确的显示淋巴结的位置、大小,并能显示淋巴结宽径的明显增大,淋巴结内部回声片状改变、变形等特点,并可挤压周围血管、与之粘连等;彩色多普勒显示淋巴门消失或变小.结论 对腹腔淋巴结肿大的声像图特征和发生部位进行分析,有利于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腹部超声的声像图改变特征。方法应用B超检查360例已确诊的艾滋病患者的肝、胆、胰、脾、肾、腹部淋巴结等的超声声像图改变。结果 AIDS患者腹部B超的声像图表现为在肝脏、胆囊、脾脏,胰腺,肾脏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及腹腔淋巴结肿大,腹腔积液,腹壁肿块,胸腔积液等。360例AIDS患者中,肝实质回声异常108例(30.0%),胆囊壁赘物43例(11.9%),144例(40.0%)腹部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论 AIDS患者的肝脏、胆囊、脾脏、胰腺、肾脏超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及腹腔淋巴结肿大,最明显为肝脏、脾脏肿大,虽然以上声像图改变无明确特异性,但超声的阳性发现与临床症状呈正相关,结合临床病史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分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腹腔恶性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洪珍  田栋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3):1708-1709
目的:通过分析腹腔淋巴结的超声征象,为临床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对792例恶性肿瘤患者腹腔淋巴结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进行监测、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出腹腔淋巴结肿大的发生部位、大小与数目、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结论:腹腔淋巴结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均有一定的特征性和规律性,将有助于临床工作者进一步分期治疗和预后,还可根据淋巴结的大小和结构来评估放、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4.
黄宏  陈冬花 《河北医学》2007,13(5):527-531
目的:探讨颈部恶性淋巴结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3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本组颈恶性淋巴结分别来源于头颈、胸、腹的恶性肿瘤,在颈部的分布有一定特点,表现为淋巴结横径较正常明显增大、L/T比值<2, 内部回声改变等.结论:对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发生部位和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有利提高肿瘤定位和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患者浅表淋巴结的高频超声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高频超声对恶性肿瘤患者浅表淋巴结监测的可行性、特征性与实用性。笔者对120例恶性肿瘤患者颈部等处的淋巴结应用高频超声进行了常规的检查观察。结果发现高频超声不仅可以清楚显示肿大淋巴结的发生部位、形态、大小、数目及其声像图特征等,而且超声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临床触诊(P<0.05)。认为:高频超声是恶性肿瘤患者肿大淋巴结的一种新的、科学、简便、可靠的诊断技术,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65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后确诊,对患者的术前超声诊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结果 显示,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主要包括胆囊内壁局部增厚(66.15%)、胆囊正常形态消失(36.92%)、胆囊内壁回声不均(32.31%)、胆囊内部胆汁液性暗区消失(29.23%)、肝门或腹腔大血管旁有淋巴结肿大回声(9.23%);B超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6.92%,与病理诊断结果 对比无明显差异(x2=1.27,P>0.05).结论 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时,联合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的结果 更准确,临床上需对此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腹部超声的声像图特征.方法: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93 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肝胆脾及腹主动脉周围超声检查,并对其结果分析.结果:AIDS 肝、胆囊、脾脏超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及腹腔淋巴结肿大.45 例出现肝脏肿大、肝回声异常;39 例脾脏有不同程度的肿大;61 例出现胆囊壁改变;38 例有淋巴结肿大.结论:AIDS 患者的肝脏、胆囊、脾脏超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及腹腔淋巴结肿大,其中以肝脏、胆、脾脏改变最为明显,虽然以上声像图改变无明显特异性,但是结合临床病史,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分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AIDS腹部所表现出的超声声像特征。方法:对158例临床确诊为HIV/AIDS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然后进行分析。结果:HIV/AIDS腹部超声的声像图表现为在肝脏、胆囊、脾脏、肾脏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及腹腔淋巴结肿大、胸腹腔积液。127例出现肝脏肿大或肝回声异常;47例脾肿大;54例出现胆囊炎改变;32例有腹腔淋巴结肿大;胸腹水33例;7例肾炎改变;3例胰腺肿大。结论:HIV/AIDS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病史,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分期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讨论颈部浅表淋巴结的B超声像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所讨论的62例患者均随机选取于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内,患者均接受B超进行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判定其疾病病变状况,观察恶性和良性病变声像图特点。结果:62例患者中共良性病变25例,占比为40.32%,恶性病变共37例,占比为59.68%,从两组良性、恶性组患者长短径比指数、阻力指数、边界、内部回声、淋巴结门、血流类型等声像图特点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判定颈部浅表淋巴结疾病时可给予B超方式进行检查,对检查技术可进一步明确恶性、良性疾病病变状况,为判定疾病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患者腹腔淋巴结超声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两院2000-2008年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超声检测有腹腔淋巴结肿大者88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超声检查对恶性肿瘤患者腹腔淋巴结肿大监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恶性颈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0例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根据手术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为良性淋巴结肿大组和恶性淋巴结肿大组,分析其超声图像特点。结果:(1)良性淋巴结肿大组25例(包括反应性淋巴结15例,结核性淋巴结10例),恶性淋巴结肿大组45例(包括转移性淋巴结38例,淋巴瘤7例)。(2)恶性淋巴结肿大组淋巴结长径/短径比值(L/S)>2者占88.9%,淋巴结边缘模糊者占57.8%,淋巴门消失者占91.1%,与良性淋巴结肿大组相比(分别为20.0%、16.0%、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良性淋巴结肿大组淋巴门型、中央型、边缘型、混合型、无血流型5种血流分布类型的比例分别为52.0%、20.0%、4.0%、20.0%、4.0%,恶性淋巴结肿大组分别为22.2%、33.3%、24.4%、13.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子宫恶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科2012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2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行淋巴清扫时根据采用手术器械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刀组和单极电刀组各51例,超声刀组应用超声刀清扫盆腔淋巴结,单极电刀组应用高频电刀清扫淋巴结,比较两组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数目、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淋巴囊肿形成上的不同。结果:超声刀组与单极电刀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目明显增多,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淋巴囊肿形成减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中,可缩短清扫时间,减少出血量,更完整彻底地切除淋巴结,缩短术后拔管时间、降低淋巴囊肿形成。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病灶分布于食管1例,胃29例,小肠16例,大肠5例,胃肠道外2例。病理分型:良性GIST14例,交界性10例,恶性26例,未确定3例: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占38%(20/53),腹部不适及腹痛占36%(19/53)。主要影像学表现为黏膜下富含血供的肿块,境界清晰光整,外生性为主,肿块内出血、坏死、囊性变明显,局部淋巴结无转移?结论:GIS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准确定位、良恶性的判断、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92例高频超声表现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和正常儿童淋巴结的高频超声表现。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2例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和50例健康对照组的腹部淋巴结进行检测,测量4个较大腹腔淋巴结,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腹腔淋巴结的部位、数目、大小(纵×横径)、纵横径比值、皮质及淋巴结门回声特征、淋巴门位置及是否融合。结果:正常儿童腹腔淋巴结横径随年龄增大而缩小。0~5岁和5~10岁组患儿较正常对照组淋巴结均显著增大。以腹腔淋巴结2个或2个以上最大横径〉0.4cm为阳性诊断指标,对0~5岁组患儿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4%;对5~10岁组患儿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为最佳选择。结论:高频超声的检查和分析能协助临床了解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的正常表现和炎症改变。  相似文献   

15.
腹部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部恶性淋巴瘤的CT影像诊断特点,及时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搜集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腹部恶性淋巴瘤4 3例,其中何杰金病(HD) 4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 ) 39例,全部进行CT增强扫描。结果:累及腹部淋巴结的39例,75 .0 %HD和82 .1 %NHL淋巴结增大呈普遍均匀强化密度,2 5 .0 %HD和1 7.9%NHL呈均匀强化合并坏死密度。HD和NHL 累及小网膜(30 .2 %)、肠系膜(2 5 .6 %)、胰腺周围(5 1 .2 %)、腹主动脉周围(79.1 %)。7例胃肠恶性淋巴瘤均示胃肠壁不规则增厚,3例伴淋巴结增大。NHL 中1 8例脾增大,1 5例呈均匀密度增大,3例有占位征象。结论:CT检查能较好显示腹部恶性淋巴瘤淋巴结及结外器官病理改变、病变范围,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其临床的分期及疗效的判定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腮腺良恶性肿瘤的CT影像学表现,总结CT在是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为腮腺原发性良性肿瘤的51例患者及45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学特征,96例患者均作CT平扫与增强扫描,影像学资料完整,并作统计学处理,分析CT在鉴别良恶性腮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96例患者,良性肿瘤51例,病灶共59个,恶性肿瘤45例,共计45个病灶;良性肿瘤患者部位、形态、密度、边界、囊变、淋巴结肿大及强化程度与恶性肿瘤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多呈浸润性生长表现,增强扫描后,有显著强化特点,有非规则坏死囊变表现,可见颈部淋巴结肿大,反之则多认定为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动态检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及腹腔液总唾液酸(TSA)和脂质结合唾液酸(LSA)含量,并与正常女性及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比较。结果表明,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及腹腔液TSA、LSA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及健康对照(P<0.01,P<0.001),且血清及腹腔液TSA、LSA含量随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的加重而升高(P<0.05,P<0.01),提示动态检测血清和腹腔液TSA、LSA含量可用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早期卵巢癌的诊断,并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术后病情变化,估计预后,观察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腔恶性肿瘤的CT表现及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鼻腔恶性肿瘤的CT影像资料,探讨其CT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 25例中鼻腔鳞状细胞癌8例,腺癌2例,腺样囊性癌3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浆细胞瘤1例,黑色素瘤3例。CT扫描10例表现为形态规则, 内部密度均匀,15例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内部密度不均匀,1例有钙化,3例中心伴有有坏死/囊变;20例发生于单侧鼻腔,5例发生于双侧鼻腔,3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鼻腔恶性肿瘤CT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CT增强扫描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atterns of lymph node metastases of thoracic esophageal carcinoma and define the adequate range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17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 undergoing radical surgical resection of the lymph nodes in three region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Lymph node metastases were found in 136 of the 217 patients (62.6%) and skip metastases of the lymph nodes in 12 patients (5.5%). In 3 989 lymph nodes desected, metastases were identified in 454 lymph nodes (11.38%). The rate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31.7%, 21.2% and 12.1% in the neck, thoracic mediastinum and abdominal cavity, respectively, in upper thoracic esophageal carcinoma, 21.9%, 30.5% and 15.6% in middle thoracic carcinoma, and 9.75%, 12.7% and 34.5% in lower thoracic carcinoma. The degree of tumor differentiation, depth of tumor invasion and lymphatic vessel invasion were factors influencing lymph node metastases (P<0.05). CONCLUSION: Because of the upward, downward and skip metastasis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cells to the lymph nodes, the operable patients with thoracic esophagus carcinoma should receive radical desection of the lymph nodes in the 3 regions to promote the patients' survival.  相似文献   

20.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部早期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部早期恶性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分析12例(57个淋巴结)颈部恶性淋巴瘤的超声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及频谱的特征、分布的部位及结外病变.结果颈部淋巴结肿大,长径与短径比值(L/S)<2;8例内部为低回声,4例低回声内部出现液性暗区,皮质非均匀增宽(46/57),髓质结构紊乱变窄或呈线状(42/57);CDFI显示(49/57)淋巴结血流信号丰富呈不规则的树枝状或紊乱,呈点状周边有血流信号包绕(8/57);淋巴结血流速度增加,阻力指数较高.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部肿大的淋巴结,可对颈部恶性淋巴瘤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