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目的:探索一株基因工程人源性抗角蛋白Fab抗体在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内的反应定位方法:利用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到的特异表达抗角蛋白Fab片段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出Fab抗体,纯化鉴定后将该抗体作用于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在不同浓度和不同的作用时间应用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法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陔抗体在角质形成细胞内的反应定位,同时以基因工程抗HBsAg人Fab和1%BSA为对照:结果:基因工程人源性抗角蛋白Fab抗体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的胞浆,呈明显的绿色荧光,着色均匀,细胞核未见着色,两种对照均未见着色结论:基因工程人源性抗角蛋白Fab抗体,可与培养状态下的角质形成细胞胞浆中其特异性的抗原相结合,这为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对(anti keratin autoantibody,AK auto Ab)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的作用。方法:应用心得安法制备豚鼠耳廓银屑病样模型,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的正常人AKatuoAb,以肌肉注射方式给药,从组织病理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AKatuoAb组动物银现样改变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1),动物血清中可检测人到AKatuoAb。结论:提示AKatuoAb具有促进及鼠银屑病样模型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趋化因子受体7表达及其意义探讨;基因工程抗角蛋白抗体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的影响;角蛋白17反义寡核苷酸对银屑病SCID小鼠模型的作用;银屑病患儿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检测;白介素-19、20和24与银屑病的关系(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一株基因工程人源性抗角蛋白Fab抗体在正常皮肤及几种表皮增生性皮肤病皮损中的反应定位。方法 利用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到的特异表达抗角蛋白Fab片段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IPTG诱导表达出Fab抗体 ,纯化鉴定后用此抗体对正常皮肤及银屑病、鳞癌、基底细胞癌和脂溢性角化病皮损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正常皮肤表皮呈阴性染色 ,毛囊呈阳性染色 ,银屑病、鳞癌、基底细胞癌和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均呈现明显的阳性着色 ,其中银屑病皮损基底细胞层为强阳性。所有细胞染色部位均位于胞质 ,胞核未见着色 ,真皮为阴性。结论 该株人源性抗角蛋白Fab抗体主要与表皮组织结合 ,对银屑病等表皮增生性皮肤病的损害具有较高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5G5对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5G5在无血清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中的免疫学活性,观察其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观察5G5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反应性;从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中提取角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5G5所识别的角蛋白区带;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5G5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5G5仅识别角质形成细胞中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0的角蛋白区带,呈现为一条很强的染色带,而未与其它分子质量的角蛋白反应;免疫组化染色明显呈胞浆阳性;该单克隆抗体明显抑制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并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特异性抗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0角蛋白的抗体可能是角蛋白抗体家族中影响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及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方法 经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及鳞状细胞癌细胞,作用于不同浓度的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活性,免疫组化检测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变化。结果 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对二者的增殖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浓度-效应关系。对二者P53、C-myc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则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对角质形成细胞及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系通过调节细胞中增殖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抗角蛋白16抗体对角质形成细胞分化、Toll样受体2和4的调节。方法 将抗角蛋白16抗体加入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中,以同种型抗体作对照,研究外皮蛋白和Toll样受体2和4mRNA表达。结果 抗角蛋白16抗体作用角质形成细胞6h、24h、36h后,Toll样受体2mRNA表达分别上调1.73、1.60、2.52倍:12 h和36h后Toll样受体4mRNA表达分别上调3.62和2.21倍;12 h、36h后外皮蛋白mRNA表达分别上调2.33倍和2.0倍。结论 抗角蛋白16抗体可能是联系Toll样受体2和4与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20080001 芪白合剂对黑素细胞作用的研究;20080002 用同一皮肤标本培养、纯化人正常黑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观察;20080003 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混合培养模型的构建;20080004 抗角蛋白16抗体对角质形成细胞外皮蛋白、Toll样受体2和4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常用中药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常用于治疗银屑病的8味中药提取液对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后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的影响。结果多数中药表现出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中牡丹皮、赤芍、金银花、拳参、全蝎、苦参还表现出拮抗TNF-α刺激后角质形成细胞分泌IL-8的作用。结论初步证明几种常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具有抑制TNF-α刺激后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分泌IL-8作用,从细胞生物学水平探讨了中药抗银屑病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 0 4 0 6 18 基因工程抗角蛋白抗体在正常皮肤和几种表皮增生性皮肤病皮损中的反应定位/卢宁(四军大西京医院皮肤科)…∥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 0 0 3,17( 4) .- 2 2 1利用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到的特异表达抗角蛋白Fab片段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出Fab抗体,纯化鉴定后用此抗体对正常皮肤及银屑病、鳞癌、基底细胞癌和脂溢性角化病皮损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正常皮肤表皮呈阴性染色,毛囊呈阳性染色,银屑病、鳞癌、基底细胞癌和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均呈现明显的阳性着色,其中银屑病皮损基底细胞层为强阳性。所有细胞染色部位均位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置换肽(APL)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表皮增殖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心得安法制备豚鼠耳廓银屑病样模型,APL外涂给药,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中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APL组动物银屑病样改变的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APL具有促进豚鼠银屑病样模型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置换肽(APL)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血清IFN-γ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心得安法制备豚鼠耳廓银屑病样模型,APL组和对照组皮损处分别外涂APL及对照药物,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变化,分析涂药前、后各组内及组间的差异。结果APL组动物血清IFN-γ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浓度的APL对IFN-γ的抑制作用更强。结论提示APL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血清IFN-γ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皮损中细胞增殖性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50g/L普萘洛尔乳剂外涂豚鼠耳背皮肤,制备银屑病样模型,然后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I)、低剂量组(II)、中剂量组(III)、高剂量组(IV),依次给予生理盐水、100mg/kg,200mg/kg,400mg/kg当归多糖腹腔注射。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后皮损中PCNA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豚鼠耳部上皮PCNA阳性表达率与涂药前相比明显增加(P<0.05)。II,III,IV组治疗后皮损中PCNA阳性表达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当归多糖对普萘洛尔诱发的豚鼠耳背银屑病样模型有治疗作用,可能与其降低皮损中PC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0)单克隆抗体局部外用对银屑病豚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5%盐酸普萘洛尔搽剂外涂豚鼠耳背部皮肤,诱导银屑病样动物模型。分别设置空白组、模型组、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组、FGF10抗体高(0.188 g/L)、中(0.094 g/L)、低(0.063 g/L)剂量治疗组。治疗2周后观察银屑病样模型的病理变化。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Baker评分比较应用秩和检验,单一核细胞计数及表皮厚度比较应用方差分析(ANOVA),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应用最少显著差法(LSD)。 结果 各治疗组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均低于模型组(均P < 0.05)。FGF10抗体高剂量组炎细胞计数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77,P > 0.05),其余各治疗组炎细胞计数高于空白组及FGF10抗体高剂量组(均P < 0.05)。FGF10抗体各治疗组表皮厚度均高于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FGF10抗体各治疗组组间表皮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FGF10单克隆抗体对银屑病样豚鼠模型中异常病理改变有显著调节作用,能影响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裂,还能显著抑制银屑病模型中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Etretinate has proven to b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Since abnormal proliferation and cytokine secretion are well-known features of psoriatic epidermis, we studied the in vitro effects of etretinate on these two processes using human keratinocytes. Etretinate promoted proliferation of normal human keratinocytes (NHKs) grown in keratinocyte growth medium (KGM) but not in growth factor-deficient keratinocyte basic medium (KBM). Moreover, etretinate partly overcame growth inhibition by PMA. Etretinate was shown to have an effect on either IL-1α or IL-8 secretion in unstimulated NHKs. In HSC-1, a huma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 line cultured in 20% FCS/DMEM, inhibited IL-1α secretion and enhanced IL-8 secre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s of etretinate on keratinocyte proliferation and cytokine secretion may depend on cell type and culture conditions. Stimulation of NHKs with PMA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L-1α and IL-8 secretion, and these effects were inhibited by etretinate. However, etretinate failed to inhibit rTNFα-induced IL-8 secretion, suggesting that etretinate regulation of NHK cytokine secretion may also depend on the stimulus. As treatment of keratinocytes or epidermis with PMA can induce psoriasis-like changes, so might the experimental “anti-PMA” activity of etretinate be related to its therapeutic benefit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系统性炎症的影响。 方法 将24只SPF级C57BL/6J小鼠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银屑病样皮炎模型组(模型组)、白念珠菌感染组、阴性对照组及银屑病样皮炎模型伴溶剂处理组(溶剂模型组)、6-羟基多巴胺(6-OHDA)处理组、溶剂对照组,每组4只。每日肉眼观察各组小鼠银屑病皮损变化情况;取小鼠背部、耳部皮损通过HE染色、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白介素17A(IL-17A)炎症因子表达情况;取小鼠脾脏,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炎症细胞、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β(IL-1β)观察小鼠脾脏的系统性炎症情况。结果 白念珠菌感染组小鼠背部及模型组小鼠背部均可见表皮增厚、角化不全、基底角化细胞增殖和炎症细胞浸润,且IL-17A上升,以上指标两组小鼠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相较于白念珠菌感染组,模型组还可见皮肤大量鳞屑产生及脾脏增大,脾脏炎症细胞增多,且IL-6、IL-1β水平升高(均P<0.01)。相较于溶剂模型组小鼠,6-OHDA处理组小鼠脾脏明显变小,脾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数显著降低,脾脏IL-6、IL-1β水平降低(均P<0.01)。结论 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存在系统性炎症,交感神经的激活可能参与银屑病中系统性炎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链球菌M6蛋白建立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SCID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方法将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全层皮片、正常对照全层皮片移植到不同的SCID鼠背部,分别在移植皮片皮内多次注射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和未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悬液,4周后对移植皮片行组织活检。结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13例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皮片内注射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的PBMC有12例产生银屑病样改变;9例正常对照皮片内注射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的PBMC均未出现银屑病样改变;10例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皮片及9例正常对照皮片内注射未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的PBMC均未出现银屑病样改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本试验利用链球菌M6超抗原成功建立了银屑病样动物模型,从而进一步证实链球菌M6蛋白在点滴型银屑病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皮损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实验豚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观察3周;银屑病模型组,用5%普萘洛尔乳膏外涂豚鼠耳背,造模3周;造模后观察组,造模后观察2周;造模后对照组,造模后给予25%聚乙二醇溶液灌胃2周,每次1 ml,1次/d;低剂量姜黄素组和高剂量姜黄素组,造模后用姜黄素溶液灌胃2周,灌胃量分别为20 mg·kg-1·d-1和40 mg·kg-1·d-1,1次/d。取各组豚鼠耳部标本,HE染色观察豚鼠组织病理学评分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姜黄素对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豚鼠的皮肤形态观察显示,姜黄素能够缓解豚鼠银屑病样皮肤表现。各组豚鼠组织病理学评分及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96.14,P < 0.01;F = 108.49,P < 0.01)。两两比较发现,银屑病模型组的组织病理学评分(6.42 ± 0.49)及PCNA表达(63.17% ± 5.47%)与正常对照组(0.92 ± 0.20,20.83% ± 2.99%)相比均明显升高(P < 0.01)。姜黄素灌胃治疗2周后,低、高剂量组的组织病理学评分(4.25 ± 0.27,1.75 ± 0.42)及PCNA的表达(43.50% ± 2.90%,25.50% ± 3.74%)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姜黄素对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皮损的病理表现具有改善作用,并能下调PC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 (antikeratinautoantibody ,AKautoAb)与银屑病的关系及AKautoAb在银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自银屑病患者血清和鳞屑洗脱液内纯化的AKautoAb ,在体外观察其对培养角质形成细胞DNA合成及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 银屑病患者血清内可纯化出AKautoAb ,但其纯化量明显低于正常人 ,鳞屑洗脱液中亦可纯化出AKautoAb ;纯化的AKautoAb在体外能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代谢活性 (P <0 .0 5 )。结论 存在于银屑病患者血清和鳞屑内的AKautoAb可能是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继发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