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采用WS频谱仪并中药“痛痹方”外敷对减轻本病的疼痛症状及改善功能障碍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32例患者均为住院及门诊病人,男15例,女17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52岁;病程1个月~30年。经CT扫描及X线摄片检查腰椎退行性改变21例,颈腰椎同时退行性变者4例,腰椎退行性变并胸12压缩性骨折1例,腰椎退行性变并腰椎间盘膨出4例,腰椎退行性变并腰椎侧陷窝狭窄1例,腰椎退行性变并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32例患者均以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诉就诊;治疗时间2d~3个月。方…  相似文献   

2.
男,56岁。因左腰背部游走性疼痛1天就诊。患者1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左腰背部游走性疼痛,左侧卧位及夜间疼痛加重。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左腰背部未见明显压痛点。X线胸片未见异常,X线腰椎片各椎体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肝胆胰脾腹腔B超未见异常。诊断:腰椎退行性变。予壮骨关节丸、布洛芬。3天后复诊,疼痛无缓解,腰椎MRI检查示腰4-5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查尿淀粉酶982U/L,诊断:急性胰腺炎?腰椎退行性变。入院后予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法莫替丁、山莨菪碱,第3天诉疼痛减轻,复查尿淀粉酶400U/L,血淀粉酶180U/L。  相似文献   

3.
1资料与方法 我院自1997年2月~1999年12月收治腰背痛病人413例,其中男180例,女233例;年龄20~71岁。413例其中腰背部肌筋膜炎101例,棘上韧带、棘间韧带炎148例,腰腿痛(无手术指症、也不需要腰椎牵引者)89例、骶椎隐裂40例、第三腰椎横突滑囊炎35例,均由肌肉、韧带、关节积累性慢性损伤所致。 腰背肌锻炼法:(1)腰部前屈后伸:两足分开站立,两手腰,做前屈后伸活动,然后两臂从胸前上举,并尽力向后,成伸懒腰姿势。(2)腰部两侧弯曲:两足分开站立,两手插腰,做左右弯曲活动,至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腰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骶管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心理辅导,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骶管药物注射,观察组则辅以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及骶管注射联合治疗。于入选时及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并分别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平均功率、腰背屈/伸比值、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积分肌电值、JOA、ODI及疼痛V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平均功率、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积分肌电值、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腰背屈/伸比值、ODI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 结论 腰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骶管注射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腰椎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视频互动方式进行桥式运动腰背肌训练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部及下肢功能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9月我院收治的经保守治疗复位后的8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依据常规流程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视频互动式桥式运动腰背肌训练操,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腰腿疼痛、直腿抬高、腰部活动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腰腿疼痛、直腿抬高、腰部活动度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护理中应用视频互动方式进行桥式运动腰背肌训练,有效缓解了腰腿部疼痛,提高了腰部及下肢活动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LS)患者的功能锻炼一般以腰背部核心肌群为主,但“腰腹联合”思维则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以腰背肌和腹部肌群两者共同为主,腰椎的稳定性由腰背肌与腹部肌群共同维持,而非单一的腰背肌考虑。本文从DLS的病理机制,“腰腹联合”思维指导DLS患者功能锻炼的理论依据、具体方法、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师指导DLS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7.
腰椎后路术后骶棘肌损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阐明常规腰椎后入路手术导致骶棘肌的功能紊成与后期残留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随访3组人群,包括初次腰椎后路手术患者12例,再次腰椎后路手术患者7例和正常健康人20例,采用EMG、Cybex肌力测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评价骶棘肌的功能状态态,临床功能评价采用改良的WHO-OH评分法,结果:肌电图测试结果显示,再次手术组患者的腰背伸肌肌电活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ybex等速肌力测试表明,再次手术组患者的腰背伸肌力显著弱于正常对照组和初次手术组;棘肌的组织学检查显示,在各种染色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性,坏死和修复反应以及骶棘肌的失神经支配现象,电镜与光镜表现相呼应,按WHO--OH评分,初次手术组多属轻或中度损害,而再次手术组则多为中度或较严重病损,结论:由EMG和Cybex等速肌力测试所反映的骶棘肌功能状态与其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是密切相关的;骶棘肌对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紊乱可能是引起腰椎后路术后失败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多由高处坠下或重物砸伤所致,临床上以保守治疗为主,平卧硬板床休息,腰部垫枕复位最为常用.腰部垫枕利用背伸肌的强大肌力及背伸的姿式,保持脊柱过伸,使压缩的椎体逐渐复位.有研究报道:患者伤后采用急性手法复位加腰背部垫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16例,总有效率97.7%.  相似文献   

9.
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规范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德纯  房敏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9):160-162
目的:回顾近年来旨内外脊柱生物力学基础实验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推拿临床研究,探讨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法机制和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OVID数据库1950-01/2006—07脊柱生物力学研究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手法治疗的文献。检索词为“spine,biomechanics,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manipulation”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清华同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2—01/2006—07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推拿临床治疗文献,检索词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生物力学,推拿”,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在图书馆手工检索1985—01/2005-12出版的相关专著。纳入标准:①脊柱生物力学研究。②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推拿手法治疗。排除标准:①脊柱骨折。②手术治疗。③重复的综述与临床治疗文献。从腰椎生物力学的角度阐述手法的作用途径,评价推拿的临床疗效和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共纳入文献30篇,其中3篇为研究性论著,1篇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将文献进行综合评价。①躯干肌的协调收缩可维持腰椎节段的结构性稳定,调节腰椎活动范围,维持脊柱的动态平衡。退行性腰椎滑脱病变节段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等退变明显,生物力学性能发生变化,不能发挥其稳定功能,抗剪切力下降,其腰椎旋转中心后移,应力和载荷分布不协调;同时,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腰背肌肌力下降,躯干肌肌力失衡导致腰椎曲度变化,进一步影响腰椎稳定性。②手法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腰肌高张力状态,减小骨盆前倾角及腰椎前凸,降低剪切应力,消除神经根压迫,结合针对性的导引和功能训练可改善腰椎承重力线,改善肌肉收缩的协调性和柔顺性,提高躯干肌群的肌力和腰椎稳定性。 结论:推拿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有效的保守方法,手法的筛选、规范以及疗效的客观评估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垫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多由高处坠下或重物砸伤所致,临床上以保守治疗为主,平卧硬板床休息,腰部垫枕复位最为常用.腰部垫枕利用背伸肌的强大肌力及背伸的姿式,保持脊柱过伸,使压缩的椎体逐渐复位.有研究报道:患者伤后采用急性手法复位加腰背部垫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16例,总有效率97.7%.  相似文献   

11.
退行性腰椎滑脱30例临床X线分析曾胜明1先玉芳2童开英1为了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X线特点。我们从1983年5月~1995年12月收集退行性腰椎滑脱30例,现将临床X线表现作一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4例,女16...  相似文献   

12.
吴莉  周文娟 《护理研究》2012,26(35):3324-3325
腰椎退行性变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不稳、滑脱,从而导致腰背部长期慢性疼痛,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疼痛节段脊柱融合手术是目前临床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不足之处是引发临近节段应力集中、加速退变。Dynesys动态稳定固定系统(Dynesys 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是一种新的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的后路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可维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P)术后恢复期,以改良式腰背伸肌锻炼与传统的5点式或飞燕式锻炼比较,对防止再发LDP及下腰痛,两组效果有明显不同。1对象与方法自1995年8月~2001年8月,LDP髓核摘除术68例,年龄21~59岁,男39例,女29例;病程2~24个月。坚持改良式腰背伸肌锻炼者为康复组,不规则五点式或飞燕式锻炼者为对照组,两组术式基本相同。方法:(1)改良式腰背肌锻炼:①改良式飞燕法:俯卧,腹部垫枕,抬头40~45°,双上肢后伸,腹式深呼吸后休息。双下肢交替抬高,各5~10下后休息。双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椎间固定融合术改变了腰椎的正常生物力学环境,固定节段上下椎间盘存在应力集中,通过观察经后路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程度,明确是否存在退行性变的发生。方法:1998—08/2002-01解放军第三0九医院骨科收治行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后患40例,所有病例均询问主诉是否有腰痛,进行腰部和神经系统检查、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调查、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行肌电图椎旁定位明确神经受损情况,X射线检查及MRI检查,观察腰椎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生率和程度。结果:术后随访5年,腰椎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生率为27.5%(11/40),但仅15%患出现主观不适和阳性体征。结论: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的比例较高,应力异常集中是退行性变加速原因,大多数患在术后5年内并不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可能与腰椎管容积较大、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0例腰椎间盘退行变的影像分析,认为常规L1-L5正侧位拍片为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射影像检查的首选方法,但腰椎片未见异常,而腰椎变临床体征明确者仍需CT检查来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腰椎后路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疼痛轻等特点,可减少手术入路对腰背肌的挤压伤,避免腰背肌肌腱附着点,尤其是棘突处多裂肌起点的破坏,最大程度地保留腰背肌深面的神经支配,使腰椎后方腰背肌的损伤最小化。本文就腰椎后路微创手术对腰背肌的影响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单侧钉棒固定+椎间融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症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LDH患者14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观察组予单侧钉棒固定+椎间融合手术治疗,对照组予双侧钉棒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各项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腰及下肢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比较两组腰背伸肌群功能:腰背伸肌力、活动度,观察两组腰椎功能:腰椎功能量表(JOA)。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腰、下肢V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两组腰背伸肌力、活动度及JOA评分均较术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钉棒固定+椎间融合治疗LDH在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腰背伸肌群功能及腰椎功能等方面效果与双侧钉棒固定+椎间融合相当,且可改善手术情况,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8.
自1997年2月~1999年12月,共收治腰椎不稳症病人127例,采用非手术康复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腰椎不稳症病人127例,男68例,女59例;年龄23~76岁,平均49.5岁。方法:1急性期让患者卧床休息,减轻椎间关节和腰背肌的承载负荷是基本治疗方法,有的无须其它治疗,仅绝对卧床就可使症状缓解。2如卧床后疼痛已消失,训练和鼓励患者持久地进行腰背肌功能练习,以强有力的腰背肌恢复不稳节段的稳定性。方法:腰背肌锻炼,由五点式到三点式,开始由100次/d,逐渐增至300次/…  相似文献   

19.
胸腰椎单纯性屈曲型压缩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严重性创伤。垫枕加功能锻炼是治疗胸腰椎屈曲型压缩性骨折的一种理想而常用方法。受伤的椎体经用垫枕能使之整复复位,复位后脊椎仍然保持在过伸位,使受伤椎体持续得到垫枕的挤压,从而保持复位的效果。合理的功能锻炼是辅助垫枕复位并使之保持内动力。功能锻炼可充分发挥脊椎前纵韧带和椎间盘的牵拉力,并使腰背肌起着肌肉夹板作用,有利于腰背功能的恢复。作者通过对35例胸腰椎单纯性屈曲型压缩性骨折病人进行垫枕护理,并指导功能锻炼认为功能锻炼的原则是尽早开始、坚持不懈、先易后难、循序渐进。35例病人治愈率达80%,优良率达100%。  相似文献   

20.
胸腰椎单纯性屈曲型压缩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严重性创伤。垫枕加功能锻炼是治疗胸腰椎屈曲型压缩性骨折的一种理想而常用方法。受伤的椎体经用垫枕能使之整复复位,复位后脊椎仍然保持在过伸位,使受伤椎体持续得到垫枕的挤压,从而保持复位的效果。合理的功能锻炼是辅助垫枕复位并使之保持内动力。功能锻炼可充分发挥脊椎前纵韧带和椎间盘的牵拉力,并使腰背肌起着肌肉夹板作用,有利于腰背功能的恢复。作者通过对35例胸腰椎单纯性屈曲型压缩性骨折病人进行垫枕护理,并指导功能锻炼认为功能锻炼的原则是尽早开始、坚持不懈、先易后难、循序渐进。35例病人治愈率达80%,优良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