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危新生儿医院-家庭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实施的效果。方法实施医院-家庭早期干预系统管理模式,建立早期干预组织,培训干预人员实施系统干预。结果观察组高危新生儿定期随访达标率、高危新生儿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高危新生儿家长早期干预认知水平、高危新生儿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高危新生儿实施医院-家庭模式早期干预管理,能够保证早期干预顺利进行,提高早期干预效果,赢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神经发育疗法并高压氧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对10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早期综合干预组,采用神经发育疗法和高压氧治疗;早期干预组,采用神经发育疗法;对照组为幼儿期及后期的干预。结果早期综合干预组康复疗效最佳,优于早期干预组及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神经发育并高压氧疗法是治疗脑瘫有效而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扬州市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出院高危儿早期干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高危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儿纠正3个月龄时,对其父母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分析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0例高危儿中,未接受早期干预101例,接受早期干预99例。接受早期干预的99例高危儿中,选择机构早期干预5例,选择家庭早期干预94例。9家庭早期干预的4例高危儿中,在综合医院接受早期干预指导92例,在社区医院接受早期干预指导2例。截至患儿纠正3月龄,其父母接受早期干预指导的情况为1次85例、2次5例、≥3次4例。2组患儿在出生周龄、出生体质量、高危儿认知、后遗症认知、早期干预认知、接受神经发育评估与否、随访医生告知早期干预与否、知晓早期干预机构与否和经济负担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后遗症认知了解(OR=7.300,95%CI:2.641~20.178)、随访医生告知早期干预(OR=10.793,95%CI:2.926~39.805)、知晓早期干预机构(OR=7.212,95%CI:2.043~25.4...  相似文献   

4.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红  何梅  谭君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37-1138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前的血透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后的血透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早期护理干预明显减少了血透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延长了内瘘的使用时间.结论 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提高病...  相似文献   

5.
两种干预措施预防长期卧床患者早期压疮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12例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被动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传统被动干预+主动干预,观察、比较两种干预措施预防早期压疮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预防早期压疮有效率为99.03%,对照组为86.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对长期卧床患者采用早期传统被动干预+主动干预预防早期压疮效果优于传统被动干预.  相似文献   

6.
脑性瘫痪儿童的早期干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脑瘫是引起儿童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随着近年来对脑瘫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 ,人们普遍认为早期干预对脑瘫的治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内对脑瘫儿童实施早期干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文就最近几年来早期干预的对象、诊断方法、诊断用语、干预方法及疗效评诂等方面的情况综述如下 :1干预的对象早期干预应该确立适当的范围 ,过度扩大早期干预的范围会增加医疗机构和家长的负担。目前早期干预的对象主要集中在脑瘫患儿和有高危因素的婴儿。一般脑瘫患儿在 6个月到 1岁都能做出诊断 ,所以多数学者把 1岁以内的脑瘫患儿列入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防止智力低下。方法:把94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未干预组,对干预组进行早期干预、定期随访,随访的内容包括体格发育监测,智能发育及神经运动检查,制定出干预方案进行指导训练。以CDCC进行智能发育评估。结果:1岁、1.5岁干预组患儿智能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未干预组。结论:早期干预可以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提高早产儿家长对早期干预的依从性.方法 采用两种出院指导方式,比较两组家长对早期干预计划的实施情况.结果 采用示教式进行出院指导的早产儿家长在依从性上明显提高. 结论 采用示教式进行出院指导的方式有利于早期干预计划的实施,从而保证早期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脑瘫高危儿家属对脑瘫知识、早期干预的态度和行为情况。方法对200名脑瘫高危儿家属进行脑瘫与早期干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场调查。结果脑瘫高危儿家属对脑瘫的概念、相关的高危因素及早期症状了解普遍缺乏,对早期干预的态度一般不积极,行为不理智。结论加强脑瘫高危儿家属对脑瘫及早期干预的教育应为有效开展脑瘫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脑瘫高危儿不同时期干预的预后临床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开始干预脑性瘫痪高危儿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时间的不同,将95例临床诊断为脑瘫高危儿分为早期干预组(48例)及晚期干预组(47例);早期干预组在新生儿期即接受系统干预,晚期干预组在6个月以后进行干预,并在6、9、12、18月龄时进行运动发育和智力测定。结果早期干预组平均智力发育指数(MDI)高于晚期干预组(P〈0.05),早期干预组平均运动发育指数(PDI)高于晚期干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早期干预组脑瘫、智能低下发生例数明显低于晚期干预组。结论对脑瘫高危儿尽早干预可改善其智力及运动发育,帮助他们早日康复,减少伤残。  相似文献   

11.
所谓早期干预,一种是初级预防,对所有人群进行检测或普遍性地干预,或是针对可能的病因例如分娩甚至妊娠并发症进行预防,这种方法特异性小。另一种是针对高危人群。本文主要介绍第二种早期干预。早期干预主要涉及到以下二个问题:如何识别高危人群及如何进行有效合理的干预。目前相关研究所用的干预方法主要是社会心理和药物干预,本文对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药物干预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魏玉英 《当代护士》2003,(10):38-39
目的评估早期干预在新生儿窒息智能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取性别、日龄、体重、NBNA评分无明显差异的两组窒息儿,干预组对家长进行早期干预的理论和技术指导,并定期随访,保证早期干预的有效实施.对照组对家长只做口头指导,但不做具体要求.结果随访至2岁时对两组小儿做CDCC评分,干预组MDI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干预明显促进了窒息儿的智能发育,对家长的指导和定期随访,保证了早期干预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减轻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损伤、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进行早期干预与非干预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预后的影响的比较研究。方法将1999-01/2004-01梅州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抢救及儿科住院治疗的48例足月中重度HIE患儿分为早期干预组26例和非干预组22例。对早期干预组从一个月起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训练至24个月,所有病例均于生后每隔3~6个月进行智能发育检测。结果早期干预组12月、18月、24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比非干预组高(P<0.01),干预组预后不良发生率11%,非干预组为3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HIE患儿智力及体格发育,有效地防治HIE所致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早期干预对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年龄为3月~1岁125例脑瘫患儿作为早期干预组 ,95例1岁以上脑瘫患儿为干预组 ,均应用推拿、按摩、功能训练、静滴脑活素等综合治疗。结果 :早期干预组经8个疗程综合治疗后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 ,干预开始的时间愈早 ,效果愈明显。结论 :对脑性瘫痪儿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减少残疾发生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对0~12个月的72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采取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早期干预的患儿经过6个疗程的规范化治疗,总有效率90%,且年龄越小有效率越高。对脑瘫患儿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正规化的康复治疗,可以达到大部分治愈,减少残疾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廖伟  赵聪敏 《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310-1310
观察神经发育疗法并高压氧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早期干预的疗 效。方法 对10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早期综合干预组,采用神经发育疗法和高压氧治疗;早期干预组,采用神经发育疗法;对照组为幼儿期及后期的干预。结果 早期综合干预组康复疗效最佳,优于早期干预组及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神经发育并高压氧疗法是治疗脑瘫有效而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精神疾病的早期干预对患者的预后有益,尤其是对患者自知力及社会功能的恢复有很大帮助.这就使得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成为精神医学的重大课题.本文就精神疾病的早期干预研究现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GMs)质量的影响。方法315 例不安运动阶段早产儿分为早期干预组(n=160)和对照组(n=155)。早期干预组在婴儿入住新生儿科后,采用对婴儿直接干预和指导家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正常喂养。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儿各类GMs 分布。结果干预前,两组间扭动阶段GMs 分布无显著性差异(χ2=0.641, P=0.726)。干预后,早期干预组正常不安运动数明显多于对照组(χ2=8.710, P=0.003),而不安运动缺乏数少于对照组(χ2=5.685, P=0.017)。结论早期干预可提高正常不安运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PIPP评分量表进行疼痛评估,找出解除疼痛的方法,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将120例气管插管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早期疼痛干预措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进行观察组与对照组前后对比观察分析。结果干预前2组患儿疼痛时间、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儿疼痛时间、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改变有差异(p<0.01)。结论通过对气管插管患儿分组对比进行早期疼痛干预,发现实验组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证明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患儿的呼吸、循环、血氧饱和度变化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腹部手术尤其是消化系统手术后胃瘫的效果,降低术后胃瘫的发生率。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4月~2012年3月腹部手术患者536例,将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胃瘫发生的影响情况。结果: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及治疗的患者,其胃瘫的发生率低于未干预的患者,且病程有所缩短,症状也有所减轻。结论:腹部大手术都可能发生胃瘫,其病理、生理机制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胃动力下降。早期积极的进行护理干预治疗能减少胃瘫的发生,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