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静脉输液是基础护理的重要内容,目前,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穿刺点出血、皮下出血和皮下淤血,笔者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护生在静脉输液按压拔针后容易出现皮下出血现象,笔者凭着多年带教经验,通过不断查找分析原因,并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此类现象的发生,总结以下几点可有效预防皮下出血发生:正确指导按压位置,保证按压时间充足,强调正确按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部位及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3月在本院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1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在静脉拔针后,采取扩充的按压方法按压5min以上,对照组在静脉拔针后,采取传统的按压方法按压1min。观察2组的皮下淤血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静脉输液拔针后,通过不同的按压部位和按压时间,皮下淤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12%和15.62%,2组在皮下淤血发生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静脉拔针后,采取扩充按压5min以上,可以更好的避免皮下淤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亓敏  李秀霞 《工企医刊》2012,25(1):85-85
若静脉输液拔针方法不当,会使患者感到穿刺点疼痛甚至出血,从而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护患关系.现将静脉输液拔针疼痛原因及对策报告如下.1 分析及护理1.1拔针时因患者过分紧张而致血管痉挛,易产生疼痛.拔针前我们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护理,说明拔针注意事项,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身心放松.1.2揭胶布时,引起针头移位使患者疼痛,拔针前应彻底清理固定针头的胶布,揭胶布时应与针柄放置方向一致,针柄一般在右侧,揭胶布时宜从左侧向右侧方向.1.3拔针后按压不到位引起淤血产生疼痛,拔针前一定向患者讲明拔针时及拔针后的注意事项,以减少淤血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静脉输液拔针以后,按压部位与按压时间对发生皮下淤血现象造成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将静脉输液的300例患者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按压方法,时间是1~3min;观察组采用扩充按压的方法,时间不低于5min。结果观察组在按压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8%,而对照组仅仅是85%,皮下淤血的发生率观察组是1.95%,而对照组最高和最低分别是11.2%和3.3%。2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扩充按压法能够降低皮下淤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静脉穿刺术后拔针是临床最普通、最常见的护理操作。如何保护静脉输液通道,减少患者痛苦,保证输液量的完成是护理工作者极其关注的问题,静脉输液结束后拔针的手法也是影响患者接受输液治疗的因素之一。我们通过对612人次静脉输液后拔针的观察,得出拔针时,左手用棉签或纱布按压针尖上方1cm,右手水平、快速将穿刺针拔出的手法可减轻患者疼痛,现将其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加压包扎按压法减轻小儿静脉穿刺部位拔针后皮下淤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门诊输液的患儿4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0例。拔针后,对照组采用拇指按压法,干预组则采用加压包扎按压法,比较两组的皮下淤血发生率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皮下淤血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干预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3.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结论静脉穿刺拔针后,采用加压包扎按压法能有效减轻小儿静脉穿刺部位皮下淤血,保护小儿血管,提高再次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段焕玲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047-2048
目的比较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对患者疼痛反应、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有角度的先拔后二指按压法拔针,对照组采取传统按压法拔针。比较拔针方法对患者的疼痛反应及出血情况。结果采用有角度的先拔后二指按压法与传统按压法相比,能够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出血的发生(P<0.05)。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注射和抽血,在各种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医疗水平和患者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护士“一针见血”,而且还要达到无痛性拔针后无皮下淤血,使患者减少疼痛,同时保护静脉,为下一次穿刺创造条件。笔者在二十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中总结出以下拔针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芝 《工企医刊》2008,21(4):53-55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静脉给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如何拔针是保护患者的血管及保证下一次穿刺顺利的前提。不当的拔针会造成血管出血、瘀血和静脉闭塞等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紧张、疼痛和表浅静脉的缺失,而且也影响了血管的清晰度,给下一次静脉穿刺带来困难。为此,许多护理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探讨和改进,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方法,因病人营养和治疗都要通过静脉补充液体和抗生素,是治疗疾病中一种常用手段。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之一。因静脉输液从血管内直接滴入药液,起效快、作用迅速。而受到临床医生欢迎。但因穿刺和拔针而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是避免不了的。又给病人心理带来压力。为了减轻病人因拔针带来的痛苦,我先在自己身上做过实验,再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观察。对照对比之后得出经验:慢慢拔针比快速拔针疼痛减少许多。  相似文献   

12.
小儿周围静脉穿刺是儿科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患儿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拔针则是输液的最后一项操作。虽然只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儿科却有着它的特殊性,家长的宠爱、患儿的恐慌不配合都会影响到拔针的效果,继而影响到下一次静脉穿刺的效果。因而怎样做到无痛性拔针和避免拔针后皮下瘀血,使患儿减轻疼痛,则成为我们要努力做到的。  相似文献   

13.
黄丽峰 《药物与人》2014,(4):138-139
目的:对舒适护理应用于静脉输液拔针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并加以总结。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科静脉输液患者200例,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参照组采用传统拔针法,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法,比较两组的无痛、皮下淤血比例。结果:试验组的无痛率及皮下淤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静脉输液拔针,能够减轻患者疼痛,降低皮下淤血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拔针按压的最佳方法 .方法 将600例输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0例,采用两种不同的拔针方法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患者感觉疼痛程度及皮下瘀血发生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采用输液贴按压法能提高按压效果.减少皮下瘀血发生率,且感觉舒适.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静脉输液后护士拔针按压方法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00例输液患者分为对照组(棉签按压法)、实验组(输液贴+拇指按压法)。观察两纽患者输液完毕后局部疼痛、回血及淤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局部疼痛、回血及淤血率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实验组的局部疼痛、回血及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时保护静脉、提高护士再次穿刺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后拔针是经常性的工作,尤其是血液科病人,由于长期反复静脉输液,加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对静脉穿刺技术要求相当高。人们普遍认为拔针则很容易,其实不然。经过多年观察许多老护士拔针方法也欠妥当,造成病人皮下出血、淤血及疼痛。为此我们于2004年5月-2005 年6月对血液科178例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进行了分组观察比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静脉穿刺应用于静脉输液、注射和抽血.静脉输液和注射均是迅速而有效的补液、抢救给药方法,在各种给药途径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医院水平和患者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护士:"一针见血",而且还要达到无痛性拨针和避免拔针后皮下瘀血,使病人减轻疼痛,同时保护静脉为下一次穿刺创造条件.笔者通过10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室静脉留置针输液中行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本文选择了2008年11月—2010年11月该院收治的180例行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静脉输液技术,观察组患者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输液效果并给出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操作成功率为96.67%,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对照组操作成功率为93.33%,并发症发生率为8.89%.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所用的针套柔软,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术中麻醉与更换体位十分有利,既保护了血管,也减少了术后输液穿刺的次数,增加了临床效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找出恰当的按压时间,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方法:将静脉输液的360例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按压时间分别为3min、5rain、8rain,观察皮下淤血的发生率。结果:Ⅰ组与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静脉穿刺后局部按压5min能有效的降低皮下淤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0例输液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比较两种不同拔针方法病人疼痛、皮肤出血、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所采用的拔针按压方法在减少患者疼痛、皮肤出血和皮下淤血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拔针方法。结论本研究新式拔针法省时节力,可以减轻疼痛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