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超声诊断对选择腹腔镜切除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89例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与腹腔镜胆囊切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与腹腔镜胆囊切除与病理符合率 97.75 % ,超声的正确诊断为手术提供了可靠信息。结论 :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准确 ,对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适应证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点,通过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分析,评价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超声图像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本组8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中,胆固醇性息肉58例,炎性息肉4例,腺瘤样增生2例,单纯性腺瘤3例,乳头状腺瘤4例,胆囊腺肌性增生2例,粘膜息肉样变3例,腺瘤并局部不典型增生及癌变4例。在病理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合并慢性胆囊炎64例,合并胆囊结石29例。术后胆囊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5%。结论应用超声图像分析息肉大小、数目、蒂及基底宽窄、增长速度、局部胆囊壁改变及血流等情况,诊断及鉴别诊断灵敏而准确,并且方便对病人的动态观察及随访,对胆囊癌前病变及早期胆囊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对6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进行检查,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6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诊断符合率100%,其中胆固醇性息肉76.7%(46/60),腺瘤13.3%(8/60),炎性息肉6.7%(4/60),腺肌增生症3.3%(2/60)。结论:超声检查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有极为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普查胆囊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胆囊息肉样变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与病理分类的相关性。方法观察胆囊的大小、形态、囊壁厚度及内部回声,测量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数目、大小及与胆囊壁的关系,并与手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胆囊息肉样病变声像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隆起样病变,呈中等回声,后方不伴声影,不随体位改变移动。其中,胆固醇息肉121例(74.2%),乳头状腺瘤12例(7.4%),胆囊炎性息肉17例(10.4%),腺肌瘤10例(6.1%),腺癌3例(1.8%)。结论B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为临床手术指征的选择提供一种无创、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收治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腹腔镜组4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创伤,缩短病程,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出现,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最佳诊断方法 . 方法 仔细观察62例患者胆囊大小、形态、厚度,隆起性病变的大小、数目、基底情况及与胆囊壁的关系. 结果 术后经病理诊断,胆固醇性息肉51例(占82.2%),胆囊腺瘤7例(11.2%),局限性肌腺增生2例(3.2%),炎性息肉2例(3.2%).结论 根据超声声像图特征鉴别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理性质还很困难,但依据病变的大小、数目、基底情况及与胆囊壁的关系等对病变性质可作出初步推测,是胆囊息肉样病变首选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应用高、低频探头联合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胆固醇息肉26例,胆囊腺肌增生症5例.胆囊腺瘤3例。以胆囊腔内局限性隆起病变为共同声像图表现。结论:高频超声对提高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5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3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和35例采用传统开腹治疗(对照组),比较二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构成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一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意义,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不同的病理类型所对应的声像图特征,为胆囊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影像学依据。方法分析2007年6月30日~2010年5月30日我院60例胆囊息内样病变患者的彩色超声声像图,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病变对应的声像图特征和病灶的直径规律。结果胆固醇性息肉、胆囊腺肌瘤的直径大多〈10mm,胆囊腺瘤、胆囊癌的直径大多〉10mm。阻力指数(RI)〉0.60时可判断良、恶性病变,且阻力指数在鉴别胆囊良、恶性息肉样病变方面有重要意义,但超声显示的血流形态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方面不明显。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灶的直径大小,为胆囊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1232例超声诊断胆囊病变与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超声诊断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术前超声诊断结果与腹腔镜胆囊切除符合率达99%,超声诊断正确提供手术适应证,具有巨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 12 32例超声诊断胆囊病变与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超声诊断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术前超声诊断结果与腹腔镜胆囊切除符合率达 99% ,超声诊断正确提供手术适应证 ,具有巨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逆行或次全切除胆囊对于复杂胆囊腹腔镜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5例复杂胆囊患者使用腹腔镜下逆行和(或)次全切除胆囊,并与35例中转开腹的患者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统计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同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亦显著快于对照组(P〈O.05),两组发生结石移位和大出血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05)。结论:逆行切除或部分切除胆囊能有效避免复杂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胆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11年4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完成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2例,术后发生胆瘘1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胆囊手术中能简化手术、降低手术风险,严格掌握适应证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医学综述》2016,(11)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接诊的胆囊结石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胆囊壁厚度的变化、比较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 H、氧分压水平高于对照组[7.44±0.03比7.32±0.02,(82.34±4.92)mm Hg(1 mm Hg=0.133 k Pa)比(80.33±5.21)mm Hg],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42.31±5.65)mm Hg比(47.30±4.6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51±10)min比(79±23)min,(40±12)m L比(68±19)m L,(22±6)h比(37±8)h,(10.3±2.5)h比(25.3±6.4)h,(5.0±1.4)d比(9.3±2.2)d],胆囊壁厚度小于对照组[(2.23±0.43)mm比(2.64±0.51)mm],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33%(63/120)比75.00%(90/120)],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00%(114/120)比63.33%(76/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减轻了患者进行手术带来的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